【原創部份】
劉備
屬性 謀略型君主
個性 表面是溫柔、愛說教且帶有些迷糊性格的大姊姊,其實所有行動都經過縝密思考,不會做無意義的事情
劉備為蜀國的領導者,溫柔、體貼、非常照顧屬下,和部下可以一同在泥漿裡打滾,傻大姊的形象讓她非常有人氣,但其實心思縝密,擅長計畫謀略,但這個秘密除了孔明以外無人知曉。據說許多人是因為其傻笑的魅力而投奔劉備。
【演義版】
字玄德,中山靖王劉勝之後。沒有野心、不喜歡鬥爭,深得人心,有很多的追隨者。與關羽、張飛結義之後,活躍於討平黃巾之亂的戰事中。公元一九九年順利脫離曹操,並割據徐州公開反叛曹操。在官渡之戰袁紹被滅後,又投靠於荊州劉表之處,在寄居於荊州的這段時間中,經徐庶的推薦,於襄陽隆中臥龍崗三顧茅蘆求得天才軍師•孔明的輔佐,並聽取其著名的「隆中對」大戰略,攻取蜀地造成「三分天下」的局面。
二一二年,劉備以龐統為軍師,率步騎數萬人展開西蜀攻略。二年後劉備與孔明、馬超等軍會師於成都城下,劉璋被迫開城投降,益州全為劉備所有。
二一九年一月劉備開始進軍與曹操爭奪漢中,在格殺魏主將•夏候淵之後,佔領漢中全境;同年七月,劉備在沔陽自稱漢中王,此時是劉備生平最意氣風發的時刻,文有法正、孔明、龐統、馬良等人,武有關羽、張飛、馬超、趙雲、黃忠等五武將,雄霸西蜀,具有問鼎中原的實力。
但在關羽北伐遭孫吳襲擊兵敗被殺,隆中對戰略正式破局之後,為報結拜兄弟之仇,憤而發兵伐吳,遭吳將•陸遜大敗於猇亭,憂憤成疾,將身後託孤於孔明之後,病死於白帝城,享年六十三歲。
【正史評價】
得力於「三國演義」小說的普及化,國人對於劉備多是持正面評價,其知人善任、宅心仁厚的普遍印象,彷彿是中國歷史上最成功的皇帝。但事實上在劉備崛起的過程中,屢戰屢敗、一生飄泊,生平共先後投靠公孫讚、袁紹、曹操、呂布、劉表…等勢力,不可不謂狼狽,但總能從逆境中重新站起,實有其過人之處。
魯肅就曾以「梟雄」來形容劉備。梟雄者,就是表面忠厚仁慈其實心機慎密者,劉備就是典型的代表。劉備深諳人性,對於攏絡人心方面有著天賦般的能力。
他得人心的地方是不在乎屬下是否外表威儀、戰功彪炳,他願意與眾人們「同席而坐,同簋而食,無所簡擇」,成功的贏得屬下的心,願意為他賣命。
生前更是安排法正掌內政、李嚴掌軍事用以制衡孔明,光是臨終託孤的那段,看起來感人,實質上劉備那句: 君才十倍於曹丕,必能安國家定大事。至於嗣子,可輔則輔之,如不成才,君可自取」。何嘗不是反激諸葛亮,收他的心讓他感激涕零的替阿斗效力?比之曹操,權術高明真是有而過之無不及。
歷史上的赤壁之戰
【暴風雨的前夕】
此刻的劉備正寄居於荊州劉表處,而且一待就是六年,在這段時間裡經人推薦結識了日後對蜀漢建國影響深遠的關鍵人物•諸葛亮。在孔明的謀劃下,著名的「隆中對」整體戰略終於成型。相對於劉備的潛藏,劉表家族內部顯得非常不平靜,劉表的小兒子劉琮在地方勢力的支持下取得優勢,長子劉琦則是避居江夏但獲得劉備的支持。
公元二○八年,當曹操大軍南下的消息傳來,當時已經年老體衰的劉表一聽這個消息很快便過逝,劉琮在當地豪族的支持下繼位,各豪族為了避免戰禍因此逼劉琮接受曹操的「和平解放」,於是曹操在八月兵不血刃的進入襄陽。
面對曹操的大軍,劉備也只能選擇避戰一途,於是開始向南轉移,途中開始有為了躲避戰亂的平民不斷加入行軍行列,結果形成了龐大的難民人潮。當曹操得知此事,斷定是一舉摧毀劉備軍的大好時機,於是親率五千騎兵進行縱深追擊,一日夜奔襲三百里,重創劉備軍,曹操也順利進入江陵。
【孫吳的選擇】
面對曹軍大舉壓境,吳國同樣面臨是戰是和的不利情勢。第一個採取行動的是魯肅,他向孫權建議:「應聯合次要敵人用以打擊主要敵人」。相對的,劉備方面也了解,與孫家結盟是唯一的生路,同盟的前提已然成立。於是,孔明乃與魯肅共返進行外交穿梭並促成孫劉同盟。之後,孫權任命主戰派周瑜為大都督,正式向國人宣告東吳決定迎戰曹操的立場。
【戰前情勢】
實際曹軍南征的軍力在十五萬之譜,加上新附的荊州降兵約五萬,因此總數約二十萬兵力。而孫權軍則是由周瑜、程普所率領的先鋒本隊約三萬。另外,劉備軍有關羽所率領的水軍約一萬,加上劉備、劉琦的本軍約一萬,再加上張飛、趙雲的陸軍約四千,孫劉聯軍的總兵力約在五萬上下。但在柴桑尚有孫權、朱桓的後衛二萬人並未參予戰事。
外表看似壯盛的曹軍其實潛藏著幾項不利因素,首先是新加入的五萬荊州兵根本毫無戰意,其次是戰場據點的選擇失當,讓周瑜搶先佔了長江南岸的要地•赤壁,而與赤壁此地隔岸相對的則是北岸的烏林,烏林這一帶是沒人煙的地方,不但補給不便,也容易遭受蚊蟲侵擾,導致兵士生病。
這年冬天十一月十五日夜,皎月當空,曹操率大軍南下,列陣長江,江面風平浪靜。曹操乘船查看水寨,後置酒宴請諸將。酒至興處,忽聞鴉聲望南飛鳴而去。曹操感此景而橫槊賦詩,吟唱了這首千古名作-- --「短歌行」。
後世稱之為「三國」!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眼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所謂的「三國」,指的就是發生在東漢末年,地方豪強紛起割據自立的內戰混亂時代,後由魏、蜀、吳等勢力分立制衡,形成三國鼎立的古代歷史稱之。但壯闊、浩大的「三國」歷史,豈是隻字片語可輕易道盡,故欲一親「三國」芳澤者可藉由《三國志》及《三國演義》等最具代表性與指標性的著作來一窺其詳。在閱讀二書之前,先附上簡略的介紹資料供讀者們參考。
三國志
由西晉的陳壽所撰寫,屬於紀傳體的斷代史,是記載中國古代三國時期歷史史書。全書是由《魏書》、《蜀書》及《吳書》等三部分所組成,共計六十五卷(《魏書》三十卷、《蜀書》十五卷、《吳書》二十卷),為中國二十四史之一。該書最早是以《魏志》、《蜀志》、《吳志》三書單獨流傳,直到北宋咸平六年才合為一書,並定名為「三國志」,書中所記載的史事,上起「東漢末年州牧割據」、下至「西晉武帝滅吳」約一百年的歷史。
三國演義
原名《三國志通俗演義》是由明朝的羅貫中所撰寫的章回體小說,全書共計一百二十回,與《西遊記》、《水滸傳》及《紅樓夢》齊名,是為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是以東漢末年為歷史背景,依劉、關、張三兄弟、諸葛亮、東漢、曹魏、蜀漢及東吳等六大路線為中心,講述東漢末年「黃巾起義」至魏、蜀、吳「三國鼎立」,直迄「西晉統一」為終焉。全書巧妙陳述謀略,雖與正史有所出入,仍被譽為「中國謀略全書」。
二者的差異
名之為「志」,顧名思義,乃為”記錄事物”之作”,《三國志》全書詳實的記載了東漢末年群雄割據近百年的亂世史實,沒有穿鑿附會的陳述,只有悠悠歷史的原流,傳頌著關於「三國」的歷史;而所謂的「演義」則是以史實為框架,再輔以傳聞所編成的小說。《三國演義》全書乃採稗官野史為基礎,再雜以街談巷論之臆說予以編撰,內容易於深入人心,傳頌著關於「三國」的故事。一為事實的記載,一為故事的講述,二者互為表裡,亦相互混淆,現在您知道《三國志》與《三國演義》的差異在哪兒了嗎?吾觀莫過於教材與漫畫之間,汝,何如待之?
在搞懂《三國志》與《三國演義》的差別後,筆者建議的閱讀順序是先看正史的《三國志》,再看野史小說的《三國演義》,會更能夠全盤了解「三國」的世界,不過這只是理想的狀況,實際上能看完《三國演義》已經算很不錯了,更何況要將又臭又長的《三國志》完食,對一般人而言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非有愛!
難道就沒有別的選擇了嗎!?當然有!其實「三國」相關的作品,多不勝數,除了古代的典籍之外,由其衍生的小說、漫畫或類戲劇作品,光用琳瑯滿目或千奇百怪都不足以形容它的豐富、多樣樣,不過吾人覺得最優、最推薦的方法是”看動畫” !因為相較於文字閱讀的吃力,影像觀賞要來得容易許多,佐以聲光效果的影音呈現,能讓收視者更容易融入劇情,以更輕鬆的方式了解相關劇情。相關動畫的部份,在下個專欄中會為大家作個簡單的整理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