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歷史已逐漸離我們遠去,但烙印在我們民族肌體上的創傷和諸多親歷者心靈深處的隱痛並沒有真正癒合和消失,而由這場荒誕而複雜的歷史所引發的政治、歷史、人性的思索也遠遠沒有充分深入,這是中國知識份子難以迴避而遠未完成的精神負債。
對「文革」的不斷審視和反覆敘事,不斷地把歷史的演進過程轉變為思想營養,並把這份營養以思想的形態留給後人,這是當代知識份子仍需努力的精神債務。打撈記憶,不只是再次揭開「文革」血淋淋的創口,也不僅是以懺悔來減輕心靈的舊債,重要的是讓歷史照亮未來的路,不僅是文學之路,也是民族之路。
作者簡介
張景蘭
生於1965年,安徽和縣人,文學博士,江蘇省連雲港市淮海工學院文學院教授。主要從事中國現當代文學和文化研究,在《文藝理論》、《魯迅研究月刊》等刊物上先後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參與並完成國家社會科學課題一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