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一起走過美好的文學歲月 封德屏
幾年前,很高興和當年《野風》的編輯師範先生聯絡上,除了專訪他的文學創作外,希望他自己也來談一談,在那個特殊的年代編輯《野風》的一些理念,以及和作者互動情形。師範先生答應了,二○○七歲末前,他親自將稿子送到辦公室,很客氣的請我們讀完後有什麼意見再告訴他。
一口氣讀完師範先生兩萬多字的文章,馬上就決定作為二月號的專題,一次刊完。師範先生本來就是一個優秀的小說家,他以說故事的方式,很自然的呈現屬於那個時代文學氛圍,更讓我們深刻感受到屬於那個時代的文學純度。文章裡描述《野風》的創辦緣起及當年的編輯實況,編者與作者因文學、因作品,彼此欣賞、鼓勵產生的動人情誼。並特寫了與於梨華、郭良蕙、鄧禹平、劉非烈、胡楚卿、郭楓、傅孝先七位作家,投稿、創作、交往的精采片段。
幾個文學的園丁,在年輕的歲月,竭盡所能的對文學付出,培養、收穫出這麼多的奇花異草,也帶動了一個時代的文學之風。尤其在政治禁錮、社會保守的一九五○年代,《野風》的出現,無論內容及形式,都令人耳目一新,讓文壇灌注了一股清新的氣息。於是我央求師範先生再寫一篇文章,逐一介紹《野風》的編輯群:金文、魯鈍、辛魚、黃楊,並記述當年他們各自發揮所長,卻又合作無間的編輯生涯。文長八千字,《文訊》仍是一期刊出。
在台灣文學發展的過程中,曾有許多像《野風》一樣的優秀編輯群,隱身幕後,為喜愛的文學貢獻心力。而多年後,也只是像師範先生輕輕的一句:做了一件對的事,沒有遺憾。
為了實踐《文訊》當年創刊的宗旨:「以蒐集、整理文學史料,為文學歷史奠基。」我們持續以專題、專欄、專訪來評論、記錄、報導不同世代的作家作品、文學社團、報紙雜誌、文學活動。在這些不同的表現方式中,我覺得最珍貴的是作家的自述或口述了,我們往往從這些細緻、充滿感情的回憶文章中,重尋文學歷史長河中遺落、蒙塵的珍珠,試圖補綴一些斷裂的篇章。師範的〈良師益友小說緣──在文協小說研究組的時光〉一文,就是在這種心情下邀約的。
表面上這是一篇憶舊的文章,但藉著「當事人」的親身體驗與感受,許多已被文學史淡忘的名字──張道藩、趙友培、李辰冬、陳紀瀅、虞君質、水束文、楚茹……等;許多被現代化建築掩蓋的文化場景、文學地標──舉行始業式的公園路、介壽路口「新公園」裡的「中國廣播公司」禮堂,為期六個月的上課地點──公園路、愛國東路口的女師附小教室,溫州街巷弄內文人學者的亦師亦友,永和竹林路作家編輯的提攜後進;隨著這些文字,不僅喚起我們對歷史的記憶,相信經過歲月的淘洗與沉澱,浮現出來的,應該是捨去政治意識形態的對立,回歸到這些人對文學教育的堅持與奉獻。
我們希望有更多的作家,像師範先生一樣,用筆將過去的經歷記錄下來。很高興秀威科技資訊公司將師範先生這幾篇稿子匯集成書,編印發行,讓更多的讀者能感受並瞭解:在萬般艱苦的年代,曾有一些人,一起創造並走過一段屬於他們的美好的文學歲月。
師範先生一直是我敬仰的資深作家,因緣際會,促成這一系列文章的發表,為文壇的傳奇天空繪染幾抹瑰麗色彩,深感榮幸。謹以此文表達我對於師範先生以及那個滿懷理想熱情年代的崇敬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