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人們將他們的歷史、信仰、態度和夢想銘記在他們創造的影像。
—Rober Hughes
電影工業的發達,導演從時代背景、社會潮流再加上自身的個人經驗,來記錄時代的歷史、社會與文化,運用各種拍攝影片的技法呈現出完美的作品。五O年代以後新興崛起的電視傳媒逐漸取代了電影在人們心中的地位,如「電視戲劇成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於其出現於生活中龐大的數量,因此產生了人生質性的根本變化,戲劇模仿人生百態而在電視中演出,再由我們來收看,已經是當代的一種主要文化類型」 ,所以,電視之視覺影像成為我們對現實生活的記憶、認知與價值的主要來源了。
進入討論電視劇理論之前,可先來談它的屬性,大致可區分為通俗連續劇與文學連續劇兩種類型。通俗劇內容相當廣泛,多以都會愛情、歷史人物、警匪故事等主題,史都瑞(John Storey)認為電視劇作「持續左右我們的期待,有時令人頓生諧仿距離,有時令人感同身受,無時無刻不再打動觀眾。」 ,所以製作取決於娛樂大眾為目的。主因於收視率高低是左右了電視台的收益,導演往往為達收視效果,而將現代流行文化帶入影劇情節裡,讓閱聽者引起收看興趣並且容易融入電視劇情當中,正如蔡琰所謂電視劇是「一面再現人類的想像,一面演出人們的刻板意識與心靈中潛藏的故事,敘事者再現的故事。因而往往顯露著社會大眾有興趣的議題與內心的盼望。」 。然而,收視率對電視台又有何直接的影響呢?此則取決於背後廣告營收之謀利價值,就像李慧馨分析的:「收視率是一種代表電視或廣播節目流行程度的數據,也可以說是節目所播映廣告的曝露程度,通常由收視率調查公司測定,用以代表某個節目實際收視的家庭或個人的百分比。……商業電視台的生存法則就是靠廣告,而廣告的收入則來自於收視率。」 ,連續劇拍攝先決條件不在於品質的好壞,其目的是為了吸引廣大的收視群眾,製作方面導向於觀眾觀看戲的慾望,像是紅極一時《惡作劇之吻》偶像劇,就是販賣一種時下年輕人對愛情憧憬、初戀青澀的想望,由於收視好評,2008年再以同班底演員製作續集—《惡作劇2吻》的播出。不過,也因上述製作環境使然,容易造成劇作拍攝品質低、藝術性不高的缺點,通俗文化學者史都瑞指出後現代論者強烈批評電視媒體淪為廣告商的營利附庸:「不談電視的互文性與強烈的折衷主義顯現符號的複雜,而譴責電視無可救藥的商業取向。」 。柯林斯(Jim Collins)就《雙峰》影集來說明「後現代主義與電視之間的複雜關係如何糾結」,從導演大衛.林區(David Lynch)的電影名氣、影集風格特色、以及週邊商品的行銷等方面,無不嶄露電視與其背後經濟效益的掛鉤,彰顯「每一類型的社群都是廣告商的對象。大眾訴求現在包涵了試著把不同的社群結合在一起,以將其銷售到廣告市場不同區段。」 。因此,通俗連續劇以通俗化、娛樂化為取向原則,較不重於藝術性質,通常反映出各個時代的流行文化。
台灣在文學劇的製作方面也與英國BBC電視相同,走向近似於電影影像的劇作發展,拍攝高成本、富有藝術價值的連續劇漸漸被觀眾接受,最好例子莫過於公共電視近年來所製作一系列「文學大戲」,那為何會取向於製作這些人文藝術電視劇呢?主因於公視經費來源隸屬政府每年編列之預算,不受廣告營收的資金來源,所以,此情況下,公視取得較高的製作費用,當然直接影響了每部電視劇的拍攝品質 。在《人間四月天》播出獲好評後,接續拍攝《橘子紅了》等多部文學連續劇。此時藝術價值取勝得電視劇作,內容多屬改編於名家的文學作品,如《橘子紅了》即是琦君的短篇小說而來,《後山日先照》也是源自吳豐秋的同名小說;或是文學作家自傳性質之影劇,像是以徐志摩生平題材的《人間四月天》、張愛玲人生寫照的《她從海上來—張愛玲傳奇》等。
本文探討對象為「寒夜」電視劇 ,其形態屬於後者文學電視劇的行列,這是改編自文學界享有盛名的李喬《寒夜三部曲》之大河小說巨作,也是公視首次以客家族群為主軸的劇情作品,為求小說內容真切呈現,劇組人員特別移師到作家書寫的苗栗山區作取景拍攝,製播成四十集的《寒夜》與《寒夜續曲》文學劇,尤其《寒夜續曲》完全採用客語、日文取代華文的人物對白,可說是製作的相當用心。但是截至目前為止,尚未有研究者對「寒夜」電視劇作深入分析,頗為可惜,筆者以此二部電視劇為研究範疇,企圖從小說的文字書寫到電視劇的影像詮釋之差異作探究。文學的跨媒體藝術展現,亦係論文的中心主題,並且還會關注於兩部的改編劇作如何呈現原著的思想主題作相互比較。論文問題意識劃分為下:
一者,文學影劇的改編。透過小說改編為電視劇的理論,在影像視覺藝術上,導演與編劇如何呈現原著的故事內容?然而,拍攝過程中,導演是否忠於原著的創作主軸?抑或運用不同的視覺技巧來改編創造?電視劇又是怎麼烘托小說營造的歷史年代氛圍?對於李喬書寫的情節,是運用何種景框敘事的視覺美學來展現?
二者,視覺符碼的跨界。李喬的《寒夜三部曲》在過去深受文學界重視,對於文本之內容主題、人物形象、作者意圖論等方面,都可見到相關的研究成果,但尚有許多地方是過去研究者所缺漏,譬如此大河小說象徵、隱喻是否具有一種穩固的結構觀?《寒夜三部曲》有絕大部分來自於李喬曾發表過的短篇小說,此作品的創作是否別具意義?之後,「寒夜」影像文本出現,將小說故事情節作電視劇影視聚焦,尤其在蕃仔林土地權力結構,無不展現文字人物階級的二元對立,所以,文字符號是否存在強烈的所指意涵?再經由電視媒體的跨界改編,影像符碼是否也彰顯出原著意符之能指關係?《寒夜》與《寒夜續曲》的改編創作,再現了何種台灣歷史、文化符號?同時製造何種身分、土地到國族的認同?電視劇中強調主題與《寒夜三部曲》傳達的文學思想有何差別?而《寒夜》與《寒夜續曲》代表的時代價值又為何?
因此,內文分別從「情愛」、「認同」、「歷史」、「文化」四大主題方向出發,將對《寒夜》、《寒夜續曲》電視劇與原著之間的改編問題作分析,證實也牽涉到忠實或背叛的詮釋差異,最後再比較兩部劇作視覺影像的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