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林燿德詩與詩論的研究價值
1980年代的臺灣文學,是在全面性變革的環境中生長起來的。告別了70年代現代主義與鄉土文學的論戰,到了80年代,文學不再單純的只是寫不寫實、愛不愛國的意氣之爭,而是在劇烈變革的處境中,人們如何面對都市化與資訊化的生活情境,如何在逐漸多元的社會中尋求生命的安頓,如何透過嶄新的形式表現破碎支離、無一是從的符號脈流。於是乎,我們可以看到大量嶄新的議題與表現方式不斷被搬上檯面,有別於傳統創作者的新世代作家挾帶著強烈的實驗精神與問題意識,他們跨學科、跨文化,不以對傳統的繼承為己任的創作意圖,游移在現代與後現代間,強而有力地撼動原本呈現半封閉狀態的文壇。在80年代的新世代作家中,從小生長在臺北的林燿德(1962-1996),堪稱是其中相當具代表性的一人。
1996年1月8日,林燿德猝逝的消息傳出,立刻在文壇上引起軒然大波。報章雜誌競相報導這位具傳奇性的人物,大量紀念和評論的文字也都在這時推出。行政院文建會與中國青年寫作協會更在隔年的1月25日起連續三天,舉辦「林燿德與新世代作家文學研討會」,會中共發表論文十五篇,廣泛討論了林燿德創作與論述的成果。2001年楊宗翰也與鄭明娳等學者合作編輯五大冊的《林燿德佚文選》 ,企圖重燃學者對這位早逝作家文學成就的重視。
林燿德本名林耀德,從「耀」到「燿」,從「光」到「火」,也就是從接受能量的被動狀態,走向發射能量的主動狀態。 在此過程中,林燿德逐漸從對原鄉的懷想走向世界人的視野;從對現代主義偉大光輝的迷戀走向後現代的顛覆與重建。從林燿德的成績單來看 ,他的代表性不僅在於涉足舉凡新詩、小說、散文、評論甚至影視劇本、漫畫,也在於相當自覺地建立自我的詩學理論,並在中華民國青年寫作協會秘書長任內大量舉辦研討會、寫作研究班,積極參與叢書的編撰。如此豐富的成績除了凸顯他強大的創作力,更要歸功於諸多不流俗套的實驗作品,以及在各類選集編撰與研討會舉辦上獨到的眼光與努力。由此,林燿德成功讓自己從一個狹隘的文學家角色脫身,在時代的轉捩點以文化人的身份推動文學風潮,展現對臺灣文學史的重寫企圖,建構80年代後期新世代的文學理論。以上種種,都讓林燿德成為談論1980年代臺灣文學時,一個不可或缺的人物。
那麼該從什麼的角度出發,去觀看林燿德這樣一位文化人?筆者認為,這仍須回歸到對創作與論述的剖析與了解,因為一位作家的理論或觀念與創作是互相影響、催生的,創作的本身便是在實踐與發現的循環中不斷激勵作家的成長與自覺。對理論的剖析與對創作文本的解讀,以及兩者間互動關係的勘查,無疑是深入了解一位作家最好的途徑。有鑒於林燿德創作文類之廣、著作之多,為顧全所有文類反而容易失焦。況且,雖說文類間距離的消弭有助於我們以全新的角度來看待文學創作,但作者選擇每一文類作為表現的手段時,多少都有其特殊的考量,如果將這些作品全部雜而論之,則不免疏漏文類間的差異性。在這樣的考慮下,本文乃擇取林燿德最為關注也最能代表其創作歷程、理論中心的文體──「新詩」──作為考察的對象。
林燿德從十五、六歲便開始新詩的寫作,他生平第一本出版的作品集為詩集《銀碗盛雪》(1987),同年亦出版詩評論集《一九四九以後》(1987),最後出版者為長詩集《不要驚動不要喚醒我所親愛》(1996)。除了七冊的新詩創作集外,林燿德七冊的評論集中有四冊是詩的專論,其他三冊中亦收羅多篇詩的評論,唯一的訪談錄《觀念對話》也是與詩人的對話。林燿德對詩的關注,可以從《銀碗盛雪》〈後記〉中的一段話窺知一斑:「詩人企圖以詩和自我交談、和時空交綏,這野心的本身,就如同火山流金一般的璀璨和悲壯。」 另外,在《觀念對話》的〈題解〉中,林氏也提到:
臺灣現代詩發展蓬勃、「自成骨骼」(楊牧語),戰後四十餘年來思潮起伏跌宕、流派消長變遷,歷經「大師無祖國」的「現代主義」波浪、也渡過田園懷舊的「鄉土」時期,詩人們前仆後繼從未終止對文化、歷史與文學發展的關懷與論辯,除了消費市場的劣勢以外,無論詩學的演進或創作的躍昇,若就啟迪性及前瞻性來看,往往超越其他文類。
以上種種,皆顯現出林燿德對新詩的關注程度。本著以林燿德的新詩作為考察對象,並以其畢生不斷建構的「後都市詩學」作為整體論述的中心。論文中將透過以下幾個步驟的觀照,深入了解林燿德詩創作的生命:一、對臺灣現代主義文學的發展脈絡重新考察,瞭解林燿德重寫文學史企圖的來龍去脈,並還原至時代背景深入考察其背後的意義。二、透過與前行代詩人間的比較,了解並梳理林燿德「後都市詩學」的理論內涵。三、從實際文本的考察,分析林燿德「後都市詩」理論的實踐,以及理論與作品間的互動關係。除以上諸點外,本論文所指涉的「詩論」,乃包含詩與詩論兩個部分,並將其視為互動、互涉的兩者,期能在層層拆解中考察兩者間交互滲透、影響的關係。在討論林燿德詩理論與詩創作時,若有不足處也將透過其他文類作品中所埋藏的線索作為輔助,以求能夠深入釐清林燿德詩與詩論交織的整體藍圖。
第二節 林燿德詩創作概論
本節所指詩創作乃包含兩個部分,一為林燿德的詩論概論,一為林燿德詩作概論。將兩者做一掃瞄式的觀看,再彼此相互參照,有助於我們瞭解林燿德詩歌創作的發展歷程,並歸結出其中的重點,作為進一步探究的基石與依據。
一、林燿德詩論概論
林燿德生前所撰寫的評論大抵收入其七本評論集,分別是《一九四九以後──臺灣新世代詩人初探》、《不安海域──臺灣新世代詩人新探》、《羅門論》、《重組的星空》、《期待的視野》、《世紀末現代詩論集》以及辭世後才出版的《敏感地帶──探索小說的意識真象》。其中,《敏感地帶》以政治跟都市小說為主題,《期待的視野》兼論小說家與散文家,《重組的星空》以都市文學課題為主,其他三本都是詩論的專書。《觀念對話》雖是一本訪談錄,但因所訪者皆為詩人,且前言對詩人之介紹與對話之處多可窺見林燿德的詩觀,故亦納入本節考察的重點。
1987年,林燿德出版第一本個人詩集《銀碗盛雪》,稍前已出版第一本詩論集《一九四九以後》,收錄1985、1986年間發表,論述詩人作品的十七篇短文。這些詩人除羅青(1948-)外都出生於1949年以後,最遲在60年代末期70年代初期開始動筆 ,林燿德稱這些詩人為「戰後世代」 ,也就是臺灣的「新世代詩人」。在導言中他說到:
這些詩人的生命實際經歷了一九四九年以後臺灣地區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種種的發展,目擊了農業、工業乃至後期工業文明的各種現象……在創作方面,他們也曾經被前行代的風格所籠罩、陶冶,又在承襲之際,紛紛開拓出現代詩的新牧場,各種不同的信仰和觀念,便在新世代的創作實踐中展開辯證,豐富了詩史,也成就了詩人本身。衝突與匯溶之間的選擇與過渡,正是一九四九以後出生的詩人所面臨的嚴肅課題。
以並不符合「1949年以後」以及「出生在臺灣」兩項規定的羅青做為全書首位被討論的詩人,顯然乃因羅青被余光中視為是臺灣「新現代詩的起點」,具有文學史上獨到的地位,同時也是因為林燿德所謂的「歷史框架」,都在以詩人的個論構建出臺灣新現代詩的發展史,甚至去「預言新秩序的曙光」 。在他眼中,詩或者詩人都該被還原或放置至時代背景中來觀看,「脫離了文學史,詩不過是一些個別的愛憎喜怒,甚至只是一些互相擁抱又彼此瓦解、無關昨日也無關明日的記號遊戲」 。也因此,自1985年7月下旬發表論陳克華的文字,到1988年2月刊載〈誰在數羊〉的兩年半裡,林燿德陸續寫就《一九四九以後》與《不安海域》裡共三十位詩人,三十一篇的評論文字 ,且持續在《期待的視野》與《觀念對話》完成新世代詩人史論的企圖。四本書中,他總計撰寫新世代詩人評論共四十四篇,論及詩人四十一位。 這些新世代詩人的個論,顯然與他一系列「新世代」、「八○年代」或「新人類」的評論文章有著相互印證的效果。透過對分期理念的詳述、1980年代的整體觀照與對詩人個人的深入剖析,林燿德才足以建構出其「新世代」文學的主張和藍圖。
在大量討論新世代詩人的同時,林燿德也不忘回頭重新審思臺灣新詩發展史中一些交纏迷離的議題 ,並在《觀念對話》中與白萩、余光中、林亨泰、張錯、葉維廉、楊牧、鄭愁予、羅門等前生代、中生代詩人進行對話。這不僅如林燿德所言:
呈現了不同世代的詩人在80年代末期的視角與觀點,關於詩人、詩正文、詩讀者、詩界現象以及當代詩的環境,透過直接言談,辯證中我們共同揭示了文學史的一個角落。
若我們仔細審視不難發現,這些篩選出的詩人皆是「三大詩社」(「現代詩」、「藍星」、「創世紀」),或是標榜本土的「笠」詩社的重要成員、發起人。所跨年代與內容也從林亨泰開始創作的「銀鈴會」時期或稱「前現代派」時期(1947-1949),跨越50、60年代的現代主義,70年代的寫實主義,到羅門、張錯、簡政珍、羅青參與談論,風行於80年代的「後現代主義」時期。對於其心中影響臺灣現代主義發展甚鉅的林亨泰,林燿德不忘撰寫〈林亨泰註〉,編纂〈林亨泰繫年〉,標舉其宏大之處在於「豎立一種追索者與反抗者互相表裡、合而為一的詩哲典型。」 肯認林亨泰前衛的「超現實」之聲在臺灣現代詩史上的重要地位。至於其所景仰的羅門,則以《羅門論》專著討論,並替羅門編輯出版全集十卷 。由此可以顯見林亨泰與羅門在林燿德詩觀與文學史觀上的重要性,也提供我們探討林燿德詩論時的重要線索。
出版於1989年的《觀念對話》顯然不是一部單純的對話實錄,而是透過林燿德所居處的「新世代」與「前生代」、「中生代」重要詩創作者深入討論臺灣現代詩發展史上的重要議題,並從中發掘、闡述「新世代」詩人創作的詩美學。藉由這些對話和〈環繞當代臺灣詩史的若干意見〉、〈不安海域─八○年代前葉臺灣現代詩風潮試論〉、以及《重組星空》中的一系列文章,林燿德也才能進一步談論「八○年代現代詩世代現象」的問題。在《一九四九以後》的〈後記〉中,林燿德曾經說過相當值得玩味的一段話:
臺灣現代詩人確實擁有一部高潮起伏的「現代詩思潮史」,但是我們可以進一步引發出兩個問題:在各種思潮的影響之下,詩人們在創作上的實踐成果究竟如何?層出的思潮,是否不再停頓在詩的外緣、周邊思慮上而一一跨越了階段性的課題,朝向「進化」的道路前進?
在此,林燿德雖未說明「階段性的課題」究竟為何,而「進化」的道路(或說史觀)又是如何呈現,但其對文學史的關注,以及透過文學進化史觀來重寫文學史的企圖,不僅貫穿詩論與詩創作的領域,並與「新世代」文學觀的建立有著密切的關係。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要點,是林燿德對於「都市文學」乃至於「都市詩」的深切關注。在為《自由青年》策劃的「都市文學」專輯導言〈都市:文學變遷的新座標〉中他談到,從1980年代初期開始,他就對「都市文學」的觀念與創作實踐產生濃厚興趣,歷經十年的不斷琢磨,到了1989年時,他和黃凡共同在《新世代小說大系‧都市卷前言》中提出如此的觀點:
都市文學已躍居八○年代臺灣文學的主流,並將在九○年代持續其充滿宏偉感的霸業。」他認為:「我們已經為臺灣近十年文學變遷的歷程,提供了一套參考座標。」
將「都市文學」當作是臺灣1980年代的參考座標,顯現了林燿德對「都市文學」地位的重視。在〈八○年代臺灣都市文學〉中他進一步申論:
「都市文學」一詞可以將「八○年代」吸收在內,成為時代性的標記,或者說,筆者在本文中意欲將「都市文學」視為80年代臺灣文學的中心點……
作為都市文學的倡導者與實踐者,林燿德無疑將「都市文學」視為80年代文學的主流,甚或將80年代等同於是「都市文學」的年代。
事實上,林燿德的諸多文論都在反覆對「都市」、「都市文學」、「都市詩」乃至於「80年代都市文學」做詳實的定義與耙梳。完成於1985年10月,修訂於1998年10月的〈在文明的尖塔造路──羅門都市主題初探〉當為此類論文之始。在這篇論文中,林燿德已清楚表達「都市」、「都市詩」的概念,並為它們確立下重要的地位。他認為:
在這個都市化的紀元裡,以文明題材為經、以都市精神為緯的都市詩,將是最能夠穿刺文明造形與現代人心靈空間的利器。……都市詩是詩中之詩、塔上之塔。……我們可以體會,都市詩學的出現已是一樁動撼人心的文學史事件。
1986年6月發表的〈現代詩的草根性與都市精神〉中林燿德再度指出:
直迄八○年代初期,我們可以進一步發覺現代詩的草根性與都市精神在「都市詩」中有交會的可能性存在。……所謂「都市詩」不形成割據與派別的黨團,因為它的訊息與訴求存在於這個時代普遍的人類心理基礎與生活領域之中,是在關切詩人所站立的土地外,又具備著包容性、宇宙精神的一種創作主題。
同年8月,發表長達兩萬多字的論著〈不安海域─八○年代前葉臺灣現代詩風潮試論〉,提出長久以來努力經營的「後都市詩」的主張:
筆者以為80年代新興的「都市詩」其實應該稱為「後(post)都市詩」,蓋其取向已與50年代至70年代所謂「都市詩」有所不同…… 。
文中他舉林彧、赫胥氏為例,認為這些都市詩人是能夠「掌握都市精神的世代」,他們的作品與80年代臺灣「後現代主義」詩學的發軔有著密切的關係。透過這樣的論述,林燿德無疑點明,「後都市詩」的後(post)與「後現代」(postmorden)或「後現代主義」(postmordenism)有一定的聯繫或相互的辯證關係。在〈八○年代現代詩世代交替現象〉中,他進一步解釋道:「以筆者在八○年代所提倡的後都市詩學而言,其實是一種『後現代全球現象』的『換喻』。」
林燿德對後現代的思考最早或可推至1984年完成〈線性思考計畫書〉時,但對後現代主義有較密集的關注跟論述,卻是在1986年之後。1986年7月林燿德在〈文藝月刊〉發表評論夏宇詩的文章,文中便談到:
要破解夏宇詩作的奧秘,首須理解她作品中後現代主義的傾向。……夏宇的創作本質已與現代主義無關,她完全是一個不但處身其中而且能夠敏感地把握住後期工業社會特質的詩人,她的形式和創作取向也呈現了後現代主義的特徵。
林燿德顯然敏銳的察覺出夏宇的後現代傾向,並將「後現代主義」當成解析夏宇詩作的重要準則。同年8月,在「第二屆現代詩學研討會」發表的〈不安海域──八○年代前葉臺灣現代詩風潮試論〉中,專列〈「後現代主義」的萌芽〉一節,用以詮釋後現代主義在臺灣的萌起:
「後現代主義」於「鍛接期」的萌芽,無疑是現代詩形式、思想、表現手法各方面總體的翻新。解構與後設傾向之成為「後現代」作品重要徵候,與後工業文明之資訊、傳播發展有極深連帶……更重要的背景,則在於全球都市化的不可逆進展,在「地球村」一步步完成的期間:都市化的生活、思考已與草根性匯合。
同時,羅青發表於1986年的〈一封關於訣別的訣別書〉,被視為是臺灣「後現代主義」的宣言詩。林燿德肯認,如果建立於後工業社會之上的「後現代主義」能夠在1990年代臺灣詩壇蔚為主流,那麼〈一〉詩在此間的地位,當類同黃凡〈如何測量水溝的寬度〉一文在臺灣小說新潮中的先導地位。
事實上在1986年,林燿德先後與他的兩位導師──羅門、羅青──討論過後現代的問題。 在1987至1988年的一系列訪談中,也和白萩、張錯、葉維廉等人談論過後現代在臺灣發展的可能,或是可能衍伸出的種種問題。到了1990年時,林燿德不僅在〈八○年代臺灣都市文學〉中以後現代的角度討論80年代文學,更在結集的《世紀末偏航──八○年代臺灣文論》總序〈以當代視野書寫80年代臺灣文學史〉中主張:
八○年代的文學主流即是後現代主義。……那麼所謂八○年代很可能得從八四或八五年算起。…在這個階段我們「發現」並且「創造」的所謂「後現代主義」,……它揭櫫了一個不同的「典範」。
此後,「後現代」儼然成為林燿德的文學史轉折計畫與註冊商標。
總結以上種種論述可以得知,「新世代」、「後現代主義」、「都市文學」乃是林燿德最為關注的幾個議題。筆者認為,在林燿德的詩論中,它們分別代表三個重要又相互交纏的層面。首先,「新世代」詩人論不僅是林燿德對諸多現今詩人的批判或肯認,同時也牽涉到他對臺灣文學史的分期看法。這一層面若是配合上林燿德對林亨泰、羅門等重要詩人的重新挖掘與肯認,便可幫助我們進一步規模出林燿德意圖重寫臺灣文學史的藍圖。
其次,後現代主義的強調不僅在陳述80年代創作風潮的轉折,同時也是林燿德為「新世代」以及自己的反叛,找到了最好的武器和立論基礎;藉此,他乃得以宣稱自己與前行代的決裂,闡釋「世代交替」的現象。至於「都市文學」,無疑是林燿德長期關注並且意圖理論化的議題,他從史的角度來觀察都市文學在中國、臺灣文學史上的發展,並企圖藉著對前人論點的批判與修正,以及後現代全球化的視角,觀察都市文學在80年代中期後的發展,其最終的目的便是要建立能包容過去並顯現當代特色的「後都市詩學」。這三個相互指涉的議題顯現林燿德詩論最為精粹的部分,也與其創作歷程有著不可分割的重要關係。筆者認為,正在是透過對理論建立與書寫實踐的雙重激盪,林燿德乃逐步完成其詩國度的宏圖偉業。
二、林燿德詩作概論
林燿德高中時期即開始詩的創作,曾陸續在《三三集》和「神州詩社」發表作品。然而,其1985年之前的詩作始終得不到詩壇前輩的「青睞」,直到羅青主編《草根》詩刊以增刊方式一次登載了他二十幾首詩,並獲得諸多文學獎後,才漸漸受到文壇的重視。 故而,1985年林燿德所發表的一百多首詩作,自然包含了他從早期一直到1985年創作的作品,這些作品後來大抵收入《日出金色》、《銀碗盛雪》、《都市終端機》以及《你不瞭解我的哀愁是怎樣一回事》中。1985年,是林燿德詩創作生涯的第一個分水嶺。
1986年,林燿德與陳克華、赫胥氏、柯順隆、林宏田等五人,由草根詩社出版合輯《日出金色──四度空間五人集》,為羅青所引進的後現代理論作出初步的實踐 。在這一束號為〈人類家族〉 的詩中,林燿德將其關注的焦點擺放在戰爭與政治上。卷首的〈戰後〉一詩,大抵展現了這一束詩所欲表現的主題:在戰爭與政治的場景中,人類如何於權力的爭奪遊戲裡展現其殘暴、冷酷與被扭曲的一面。他從「戰後/宣告和平的消息跌成一陣落磐/壓碎了我疲軟的脊髓」出發,刻劃一個因戰爭悄然結束,而失落了生命意義的戰士,「為了生存而殺戮/勝利降臨/我卻遺失了自己」以至於最後:
我開始 痛恨和平
痛恨失血的地球
痛恨沒有槍聲的歲月
痛恨不再設防的街道與城垣
痛恨僅僅應該留駐在期待中的勝利
和平的到來並未能撫慰長期在戰亂中遭受扭曲的人性,相反的,支撐著生存意志的戰鬥在不預期中突然的結束,帶來的只是信仰的崩潰與宿命性的戰鬥心理無處抒發,不安的基調延宕而永無結束。在這種人性的弔詭中,林燿德乃嘗試用抽離而略帶反諷的口吻,表現出反覆呈現在人類歷史中,對光明和平與黑暗戰爭的雙重渴望。向陽認為:「如此冷酷的詩,出現在臺灣戰後世代詩人的思維中卻是令人震驚的。」 因為,對於「殺敵、逃亡、轉進乃至死囚、投降、受審……等等經驗的缺乏,使人難以想像出生在戰後美麗臺灣的一代對戰爭能有什麼深刻的看法,更不用說去描寫戰爭,或對戰爭表達意見了。」 但林燿德卻能以更開闊的世界觀與中立的角度出發來進行書寫,這不僅顯現了其與前輩詩人觀物角度與生命體驗的不同,也發展成日後詩作的重要特質。
另一個值得我們注意的,是他在這輯詩中所表現出的後現代詩風。〈薪傳〉一詩中,林燿德描寫「聖秩制度」跟「階級社會」兩種不同社會制度,在層層演進中分別成為「中古天主教勢力」跟「當代蘇維埃霸權」。如果僅寫到這裡,那麼詩人不過是羅列出兩種看似相對的社會型態與現象,並無太多的深意,但在全詩的最後,他卻以相同的「人類的哭泣」做為兩者的結尾,使得整首詩充滿著拆解舊有二元對立觀點,富含辨證與弔詭的豐富意涵:在不同「薪傳」表象之後的究竟是相同的本質──「人類的哭泣」?還是人類即便在不同的歷史與社會體制中,終究要面對無法克服的「哭泣」問題?抑或者,「人類的哭泣」這個作者所寫下,代表兩種截然不同能指的所指,其實是值得我們進一步去懷疑的。因為「哭泣」的背後可能代表著諸多不同的變因,它不會是一個最終的答案,那麼「人類的哭泣」不過是一個終將被不斷往後推延的臨時「所指」(signified)。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到林燿德所受解構思想的啟發,他透過辯證的思考方式企圖表現對舊有秩序與二元對立思考的不滿,並由此展示多元開放的可能。此點,顯然預告了他未來的顛覆與創新之路。
1987年,林燿德出版個人第一本詩集《銀碗盛雪》,在跋中他說到:
「銀碗盛雪」五易其稿,分別於八二至八五年間先後呈請王慶麟、羅青哲、王靖獻和張漢良四位先生過目,每一次的內容都有所增刪,直到出版前纔底定集中三十七首作品。……七七至八二年的大部分作品,至今祇保留「絲路Ⅰ、Ⅱ」與「文明記事」中首二節……
這些在選錄過程中被林燿德排出在外的作品,除了少數如〈掌紋〉、〈白蝶〉、〈展卷〉、〈韶華〉、〈F中學勾沉錄〉等被收入《妳不瞭解我的哀愁是怎樣一回事》中成為〈韶華拾遺〉一卷外,其他已多不可見。顯示林燿德在1982年到1985年(大學期間)中詩觀有過不小的改變,改變之餘,從前的詩作也多隱而不見,以致於當我們看到林燿德以詩壇新人的身份出現時,便是這本已五易其稿而多為1984、1985近作的《銀碗盛雪》了。
由羅青題字的《銀碗盛雪》共分成六卷,所涉題材舉凡:都市、科幻、性愛、戰爭、政治、歷史等。序詩〈銀碗盛雪〉中詩人寫到:
在心靈空間中我流逝的身姿都
圓寂成一只銀質的碗
盛滿語言如雪
使兆億光年的宇宙都浴遍光
看那碗中雪
都是文明都是愛
都是我無畏的揀擇。絕對榮耀
壓縮
在剎那相對的永恆裡
流溢著詭譎與歧義
詩中所稱「銀碗」,指的其實是林燿德的詩作。在詩集中他廣泛的選取了人類文明中的主題,希冀透過如雪的語言,從宏觀的角度出發眾覽世界、宇宙,甚而是「使兆億光年的宇宙都遍浴光」,可見視野之廣闊、企圖心之宏大。至於詩末的兩句「在剎那相對的永恆裡/流溢著詭譎與歧義」,更可視為林燿德後現代傾向的重要前導。
這本詩集中最引人注目的,還是卷五的〈木星早晨〉與卷六的〈文明幾何〉,這兩卷恰恰可以看做是林燿德對宇宙鴻圖與人類都市情境探索的最好寫照。長達三百多行的〈木星早晨〉以北歐神話與科學現象入詩,廣及過去、現在、未來與宇宙現象的探勘,在其中我們可以看到林燿德對結構經營所下的功夫,也可以看到他對科學/科幻議題的高度興趣。〈電腦YT3000的宣言〉一詩透過對電腦的擬人化,從電腦的角度來預警人類走向後工業社會後,可能遭受到的危機,無疑是對科學高度發展下的一種反思。〈世界大戰〉一詩則有別於傳統的抒情或批判方式,採用後現代的中性語言來處理戰爭,讓戰爭名符其實的成為人類的死亡進化論。至於〈U235〉裡「靈魂分子結構式」:
撒
旦
撒
旦 撒 旦 撒 旦
撒
旦
撒
旦
撒
旦
更是一種對宗教信仰以及神魔二元對立的莫大諷刺。從這些詩作中我們大抵可以看出,多變與弔詭的都市文明,及由此發展而出的廣袤的世界觀與對宇宙未知的探索,實是林燿德關注的重要焦點。
一年後,林燿德出版第二本詩集《都市終端機》。全書共分六卷收羅六十餘詩,大抵方向仍舊延續《銀碗盛雪》,但顯然在都市的議題上做了更進一步的探索。卷二〈都市思維〉、卷三〈終端機文化〉與卷四的〈私人廣告〉的四十多首詩,都屬於這類的作品。這些詩作可視作林燿德對都市符號、集體潛意識關懷的重要詩集──《都市之甍》──的前聲。作者對都市種種面象的深刻省思,顯示詩人在離開校園接觸現實社會後,從個人的抒情世界走進生活的社會現實,在抒情與社會寫實之間,力圖尋求一種新的平衡,也因此,林燿德暫時的收起對宇宙、科幻探索的強烈慾望,將重心落實在都市生活各層面的深度描寫。然而,這並不代表林燿德因此喪失了他深闊的視野,像是〈交通問題〉一詩便如白靈所說,林燿德所想要處理的不僅是交通問題而已:
他嘲諷的是:在「愛國」東路上要限速,不要跑太快;在「民族」向「西」的道路上禁止向「左」轉;在「中山」先生三民主義的大道上要「禁按喇叭」……
前輩詩人所爭論、書寫了一輩子的民族問題到了林燿德的手上,只是個都市裡的交通問題。然而,交通問題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它不僅出現在全人類的土地上,同時也是每個人必須切身面對無可閃身的問題,可見此詩對民族問題的諷刺之心有之,關切之心亦不能說是沒有。
從〈市長來了〉、〈在制度的陰影下〉、〈卷宗〉、〈雌企業家S〉一系列的都市書寫中可以看出,林燿德顯然不同於前行代詩人,對都市/鄉村採取二元對立批判的思考模式。這除了與作者所生長的時代背景有關,亦與其後現代的創作理念有關。這本詩集中所收幾首攸關「後現代說明」的詩作,有助於我們一窺林燿德後現代觀念的形成。其中,〈資訊紀元──《後現代狀況》說明〉一詩其實是林燿德與羅青1987年籌辦的磁碟雜誌《後現代狀況》的發刊詞 。在編撰方向中他說到:
從解構哲學出發,理論、報導及創作並行推出,揭露政治解構、經濟解構、文化解構的現象;以開放的胸襟、相對主義的態度倡導後現代藝術觀念、都市文學與資訊思考,正視當代〈世界-臺灣〉思潮的走向與流變,開拓嶄新的思想領域。
這首詩可說是林燿德邁向後現代的重要宣言。不過若仔細推敲,其實可以在完成於1984年的〈線性思考計畫書〉中發現,不斷出現打斷的間奏、一個層面的多角度觀照與斷裂式句法的採用,一路從現象學的實證到解構主義者的回答,使得此詩或為我們目前可見,林燿德最早完整呈現後現代思想的詩作。在這本詩集中我們還可以看到〈五○年代〉中損缺的文字符號,對符號系統與文字表義的功能加以質疑;不斷出現「據說」,而沒有所謂唯一真實的〈撒哈拉沙漠行軍──報導詩學舉隅Ⅳ〉;可當成一首或兩首同時進行的詩來閱讀的〈我的地球〉,多多少少都含藏了後現代傾向。筆者認為,這種後現代傾向與林氏廣闊深遠的世界觀及對都市課題的重視,已可見其「後都市詩」書寫的企圖心。
《妳不瞭解我的哀愁是怎樣一回事》是林燿德的第三本詩集。這本詩集的出版時間與《都市終端機》僅相隔三個月,其中主要作品完成在林燿德服役(1985-1987)期間。不過,其中〈人類家族遊戲〉是《日出金色》中的舊作,卷四的〈韶華拾遺〉則收錄1977年至1981年的早期作品。顯示此時林燿德已將步入創作的成熟期,因而開始整理少作。處女作〈掌紋〉(1977)筆觸青澀,遣辭造句偶見顛躓,我們可以讀到「放懷的/妳是紅熟透了的蘋果」這樣粗糙而不免濫情的比喻,至於翌年完成的〈白蝶〉則是抒情奔放,表露一個十七歲少年對愛情的渴望。許悔之認為,這兩首詩放在林燿德連串的詩作裡顯得格格不入,因為它們和他日後中性、冷靜的文體大相逕庭。不過,到了〈韶華〉(1979-1981)時期,「他的詩作形式顯得大膽繁富,語言則益見靈巧活潑,已開啟林詩成熟期之先聲。」
林氏這些早年的作品以古典語言入詩,在結構與意象和節奏的強調中,胸懷對大中國的想望,是我們探索林燿德早期風格的重要線索。這本詩集仍保有解構的傾向,像是〈蚵女寫真──報導攝影實例示範〉中括號裡後設語的安排:「(我替她在面頰抹一把泥/以致於保持住自然的神色)」,「(請側頭哭泣,社會大眾才有同情)」與前面括號中的「(我必須忠於鏡頭/鏡頭必須忠於歷史)」和「(我不會不誠實/用舊照片欺瞞)」本身就有著相互的牴觸,又「寫真」是否能被用文字以及照片重現而出,或者這本身就存在著不相應的、可經過特別選取弔詭的「真實」?在這樣一首詩中,林燿德所要質疑的不僅是「真實」本身,也將矛頭指向以書寫真實為標榜的「報導文學」。除上述之外,在這本詩集中也有類同於第二本詩集中被大量凸顯的社會現實,像是:〈馴養考〉、〈暴走族〉、〈老年的搖滾樂〉、〈天空的垃圾〉、〈艾奎諾現象〉以及涉及人類意識/潛意識探索的〈無限軌道〉。
從這本詩集在林燿德整體創作過程的意義性上來看,我們可以把它當作是林燿德階段性的總結。在1987年以前,他多方向的開拓與嘗試,企圖在摸索的過程中建立自己完善的書寫體系。在這段時間內相繼完成日後分別在不同時間出版的《一九四九以後》(1986)、《不安海域》(1988)與《羅門論》(1991)三本評論集。在羅門與羅青之間,他尋求一種整合的方式,以期能夠建構出一種強而有力的自我體系,展現他新世代詩人的宏偉企圖。誠如王浩威所說:
從1985年起,林燿德正建構,而不是解構,一個新的而偉大的體系。
徘徊在現代主義羅門與「後現代主義」羅青之間的林燿德,從來沒有任何的「訣別」,即使是「相信限制」以後的他,自稱「這個階段的我回歸到一個更真實的世界中,而且喜愛到不同的世界中旅遊」;但終究還是堅信有一個「更真實的世界」。
1987年,這是林燿德詩創作的第二個分水嶺。
從《都市之甍》、《一九九○》至林燿德死後結集出版的《不要驚動不要喚醒我所親愛》恰好是其長詩的結集 ,亦是其「後都市詩學」較為圓熟的實踐。三本詩集中《都市之甍》為其濫觴。「甍」字很自然會讓我們聯想起容格(Carl Gustav Jung,1875-1961)的「集體潛意識」之說,彷若此一詩集便在於穿越都市重重的符徵表象,進入都市深層探索挖掘人們的集體潛意識。事實上,林燿德的確在此詩集中展露長久以來在都市文學經營上的企圖。其呈現並非僅僅在都市表層現象的描繪,而是從路牌、銅像始,游竄於性器與鋁罐間,然後穿越廢墟、夢與神殿,而止於被遺忘在歷史焱炎中的西夏國王都城。這是林燿德所描繪的都市版圖,它不只在「橫切」都市景觀,更在「縱剖」都市心靈。 都市的心靈們困限於慾望和化身成各種高度科技型態的「迷宮零件」,在猶若迷宮的都市中,想要尋獲一條新的創作通道,唯有進入都市深層的地道,聆聽都市心靈深層的耳語。在這本詩集中,為了塑造都市的性格,林燿德借用了小說與散文的敘事手法,以破文類或文類越界的方式,在〈聖器〉(後改寫成小說〈慢跑的男人〉,收錄於《大東區》)、〈廢墟〉、〈焱炎〉三卷中,大量凸顯了都市人的深層思維。
若我們將這種觀點延續到他的下一本詩集《一九九○》,觀看卷二〈鋼鐵蝴蝶〉以及卷三〈神的右手〉,那麼,羅門口中所稱林燿德的「後現代都市詩」便歷歷可見。羅門認為:
他不但使自己的創作思考力,從「田園與都市的交界處」,穿越「現代都市文明面」,更進入「後現代都市文明面」,去開發創作世界所有埋伏中的機能,並導致古今中外都解構、開放成為無限地來去往返的存在範圍。
「後現代都市詩」與過去現代或寫實主義時期的都市詩所不同的,並非在於處理的素材或主題上,而是資訊網絡以及高度文明所帶來的刺激與衝擊,造成「世界觀」的差異,並引發處理方式的不同。以致於,即使書寫的對象是仍是田園或者鄉村,卻因站立的角度與心態不同,產生出完全不同於前的效果。這是無疑是本論文最終關注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