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苦短,這一輩子要把自己一個人或一家老小都搞定,這已經非常不容易了。面對由眾多人──少則十數人,多者動輒成千上萬──組成的企業,要管理好這一群人的複雜和困難度之高可想而知。因此,管理的領域內充斥著各種方法和心得,都在告訴經營企業的人怎麼樣能把事情做好,用什麼方法才能管理好這些員工,員工應該以什麼心態來適應企業的文化和環境。但是在成篇累牘中,想要看到評論或指出經營管理者態度與做法的研究,Google的強力搜尋引擎可能也幫不上忙。 這些在高位的領導人,總自認為、也被認為是天資聰穎、積極進取、勤奮過人,成功時毋需隱藏自己的英明,失敗時則可能盡數罪責員工或局勢。那些和經營管理人行事作為相關,卻可能是影響結果的關鍵真話,有誰敢說得出口?或夠格對老闆說三道四呢? 本書作者歷經企業高位,自身就是可被指摘的對象,同時也看遍那些高位者的行事風格和看清這些人的能耐。在職場的末期,已餘留反省機能和親身的體驗與感觸,點出企業經營管理普遍的現象和可以細加斟酌的做法。希望這些員工難以啟齒的真話,有助於企業營運的順暢。
作者簡介:
施耀祖,1951年出生,清華大學動力機械研究所畢業,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企業家班第四屆畢業,曾任職於中山科學研究院、美商太嵩公司、羽田汽車等企業,從事研發、生產、售後服務等職務,之後轉任基泰建設、大霸電子、志品科技、正峰工業、復盛公司任高階管理職。專精於各領域之管理實務,相關著作均為三十年來實務累積之寶貴經驗與心得。
章節試閱
爽到你,苦到我 世事無常,人世無常,企業的經營同樣的無常。優秀的經營者懂得利用各種預防與控制的方法,盡量將無常變化的幅度,控制在較小可以承受的範圍內,或者未雨綢繆事先培養健全的體質和建立反應機制,縮短變化和反應的時間,減少發生變化的次數。 談及變化,多屬負向;企業體內參與營運的所有員工,基本上或多或少都能感覺的到這類負向的變化,例如:明顯的業績衰退、獲利減少、不再忙碌等,企業體應對的方式也普遍性的可以找到共通的規則,約略是從減少開支打頭陣,有從一般花費的緊縮到投資金額的減少,進一步到企業規模與人員的整併和裁減。這些作法都可以帶來立竿見影之效,因此企業經理人樂於仿效優先施為,員工則直接承受因緊縮而減少的收入、福利和苦楚,並無可拒絕的承受因大量裁員所增加的工作負荷量,基本上絕大部分留下來的員工心中雖感遺憾,但此時都能接受經營團隊所提出共體時艱的做法,且認同忍一時之痛為長遠計畫之策;同一時間投資者和經營者相對於員工,因股利的遞延、累積及零存整付的特性和收入的較大化,應該還沒有直接感受到切膚之痛。 出貨暢旺,工作量明顯增加,和客戶與供應商的往來越發頻繁,會議也不斷,員工人數可能持續添增,營業額節節升高,員工大概知道企業體有了正向的變化,並臆測獲利可能增加,此時心中自然開始有所企盼,希望報酬能水漲船高,一方面彌補工作量的增加與工時的拉長,也希望藉此能適度的提升生活品質,甚至希望增多的薪酬能彌補短收時期的不足而有餘,這樣的期望正是激發員工熱情,維繫努力工作的熱度於不墜的動力來源。 大部分企業權力結構的設計,所得的分配權力完全集中在投資者和經營者手中,決策者對所得的分配則自有盤算,他們會想利用這段時期的豐厚盈餘,部分用來打消之前累積的損失,諸如:呆帳、呆滯庫存、不良投資的損失等,或部分用在加速投資,成立新的事業體,使獲利轉為資產,並和員工相同的心理,部分用來彌補虧損期間投資者與經營者獲利之不足。當然有充分的理由得留下一部份,作為未來擴大投資之準備或未來可能虧損時期的預備金,盈餘的分配在一大堆的考量與七折八扣後,留下來可以分配給員工的比例或總額似乎就遠不如員工原來想像中那麼豐厚了。 心理層面上,員工會認為艱困時期,他們幾乎完全成受苦果且直接,有些員工甚至因此失去工作的機會,但收成的時候,七折八扣的結果,實質的報酬在心理層面上卻有相當的落差,落差澆熄了熱情,努力工作的動力也打了折扣。 企業經營者通常刻意忽略它,因而使企業前進的動力受阻,其實經營者可以有另一種思維,就是分配給員工的比他們想像中的還多,超乎想像的獲得,回報給企業的必然也是超乎想像倍數的付出,與完全自發性把工作做好的關注,何愁利潤不隨之擴大,與其和員工錙銖必較,何不以超額的「利」激發員工的潛力自發性的把餅做大,何者為智,經營者自知。
爽到你,苦到我 世事無常,人世無常,企業的經營同樣的無常。優秀的經營者懂得利用各種預防與控制的方法,盡量將無常變化的幅度,控制在較小可以承受的範圍內,或者未雨綢繆事先培養健全的體質和建立反應機制,縮短變化和反應的時間,減少發生變化的次數。 談及變化,多屬負向;企業體內參與營運的所有員工,基本上或多或少都能感覺的到這類負向的變化,例如:明顯的業績衰退、獲利減少、不再忙碌等,企業體應對的方式也普遍性的可以找到共通的規則,約略是從減少開支打頭陣,有從一般花費的緊縮到投資金額的減少,進一步到企業規模與人員...
作者序
序
一位西洋小孩,誠實向父親招認砍了櫻桃樹的故事,傳頌至今,中外皆知。顯然,簡單的說岀真相是一件非常困難而難得的事,也因為發生在國家領袖的童年,其人格特質更顯彌足珍貴。
人生苦短,這一輩子要把自己一個人或一家老小都搞定,這已經非常不容易了。面對由眾多人──少則十數人,多者動輒成千上萬──組成的企業,要管理好這一群人的複雜和困難度之高可想而知。因此,管理的領域內充斥著各種方法和心得,都在告訴經營企業的人怎麼樣能把事情做好,用什麼方法才能管理好這些員工,員工應該以什麼心態來適應企業的文化和環境。但是在成篇累牘中,想要看到評論或指出經營管理者態度與做法的研究,Google的強力搜尋引擎可能也幫不上忙。
這些在高位的領導人,總自認為、也被認為是天資聰穎、積極進取、勤奮過人,成功時毋需隱藏自己的英明,失敗時則可能盡數罪責員工或局勢。那些和經營管理人行事作為相關,卻可能是影響結果的關鍵真話,有誰敢說得出口?或夠格對老闆說三道四呢?
本書作者歷經企業高位,自身就是可被指摘的對象,同時也看遍那些高位者的行事風格和看清這些人的能耐。在職場的末期,已餘留反省機能和親身的體驗與感觸,多少點出一些企業經營管理普遍的現象和可以細加斟酌的做法。希望這些員工難以起的真話,或有助於企業營運的順暢。
序
一位西洋小孩,誠實向父親招認砍了櫻桃樹的故事,傳頌至今,中外皆知。顯然,簡單的說岀真相是一件非常困難而難得的事,也因為發生在國家領袖的童年,其人格特質更顯彌足珍貴。
人生苦短,這一輩子要把自己一個人或一家老小都搞定,這已經非常不容易了。面對由眾多人──少則十數人,多者動輒成千上萬──組成的企業,要管理好這一群人的複雜和困難度之高可想而知。因此,管理的領域內充斥著各種方法和心得,都在告訴經營企業的人怎麼樣能把事情做好,用什麼方法才能管理好這些員工,員工應該以什麼心態來適應企業的文化和環境。但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