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讀萬卷書」與「行萬里路」一直是古代文人追求智識的途徑。他們之所以將讀書與行路並提,那是因為讀書人多半認定書齋裡的著述和山水間的遊歷,是能夠相互交融補充的。除了增加學問見識外,更可以促進對人生的了解。
是的,也只有親身多閱歷的人,才有思考的資料,也才能真正欣賞世間萬物的美,所以對從事文學與藝術創作的人,讀萬卷書與行萬里路是要相並而行的。
作為一個現代人的我,一直將讀書與旅行視作尋找人生樂趣的途徑,也是生命中莫大的享受。因此寫讀書心得與旅遊報導,也就成了近幾年來的寫作項目。
讀書時,可以讓你在外界眾聲喧嘩中,為自己找到一個寧靜的空間,從作品中獲取可貴的共振經驗。因此,當我讀到美好的句子或是富有哲理的語言,總愛將之抄寫下來,供日後慢慢地咀嚼回味,有時更會因受到感動而寫下讀後感言。
沒想到這些讀後感最近竟然發酵,讓我再度研讀而寫下幾篇完整的讀書心得,因為我們菲華文藝界,正在為近半世紀來對菲華文藝的發展有貢獻的一些早期作家的作品加以研究,以喚醒眾人的記憶,就聯合舉辦了好幾屆的「菲華早期作家作品研討會」。大家均紛紛反應,把那些早已被遺棄在故書堆中的著作,重新翻出深閱,並加以論析。
忝為此項活動的主持人之一,因而也寫了幾篇這種論析性的讀書心得報告來共襄盛舉。並將之收為一輯,名為「書海心波」,旅行對我來說,它是一種趣味,冒險,一種增長見識;而寫遊記便是一種收藏記憶,雖然留存的是個人生命中的吉光片羽,但卻能同時擷取自己與他人曾經在某一個時空中存在的美好片段,成為生命中的永恆。
我喜歡和幾位志趣相投的文友們一起出遊,因為旅行的真諦是在於它是一種心靈活動,只有知心的好友才能夠輕鬆灑脫地和你共走一段旅程。
算是拜這支拙筆所賜,讓我俘得了一個「作家」之名,才有機會和文友們一起出席在世界各地舉行的文學會議,以及會後的參觀旅遊,讓我寫下了這些旅遊報導文章。
這裡共收了十二篇這類文章,成為一輯,由於除了記述旅行時的實地見聞外,更愛描摹自己與山水對話時所產生的夢幻般的美感,因而就將之定名為「旅趣客情」。
此外,尚有幾篇雖然寫的也是行走在外的場景,但內容卻是偏重在教學參訪,所以另成一輯。由於出走的目的是在取法他人的長處,便將它定名為「他山攻玉」。
再來就是一些為自己所參與的藝文活動而寫的記敘短篇,或為個人對現實有所感懷的抒情小品,敝帚自珍,也將之收為一輯,無以名之,就給它名為「藝文集粹」吧!
如今,這本小書終於要面世了,在此我要感謝為它作序的好朋友也是老朋友符兆祥秘書長,他是我們亞華作協和世華作協的催生人,感謝他在百忙中撥出寶貴的時間幫我寫了這麼好的序文,讓我這本小書增光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