崑曲演唱的雜劇、傳奇,凝聚著儒家文化內涵,有著濃濃的書卷氣。楚辭、詩經、漢賦、唐詩、宋詞已經衰微,而南北曲卻是一門依然鮮活的文化奇觀,傳遞著中國古老文化。我們不應該把崑曲簡單地看成是舞臺戲曲,它是儒學高雅藝術文化的一部分。崑曲在南北曲的基礎上發展成戲曲,從韻學、文學、音樂、表演的角度來講,它是一門在儒學基礎上發展的立體藝術,它的根脈與儒學息息相關。
恰恰是因為有儒學支撐的這層關係,崑曲傳留至今,久衰而未亡。衰,是在沒有古典文學基礎的階層裏衰;未亡,則是在讀孔孟之書的人群圈子裏永恆。
崑曲的主要成就在古典文學
舊時崑曲的傳承,多以儒學為根本的讀書人為主流,再與一些音樂、表演者們共同維護沿襲。職業的崑曲戲班不存在,並不標誌著這門藝術的消亡,崑曲還會依然在讀書人群中傳承。
而一般的民間戲曲,是由藝人們編撰,可以在舞臺上自己創造唱腔表演。所表現的多是民眾們喜聞樂見的內容,觀眾喜歡就是好戲,不受觀眾歡迎就被淘汰,還會有更新的聲腔表演出現。
崑曲不是由藝人創作而成的,它的主要作者是元明以來那些能夠動筆寫戲、執筆撰文的文人們。他們都是有深厚儒學修養的人,那一時期作者多是世代書香的儒生,處於高精尖的士大夫階層。當時的文人寫詩填詞之餘,都喜歡度曲。所以會寫詩的人都是通音律的,會畫畫的人都曉得五音六律。整個儒學文化的修養是一通百通,並不是割裂開來的「分專業」現象。
崑曲就是在這種儒學基礎上,流傳於讀書人高精尖的圈子裏,吟唱介乎於詩詞之間,繼承了北金、南宋朝主流音樂文化的一門藝術。在演唱南北曲的這個基礎上,舞臺藝人們拿來加上表演。如果按照嚴格「非遺」劃分,崑曲在舞臺表演方面不過占五分之一,而其他多數是在古典文學方面的成就。
崑曲主要由文人締造
余秋雨曾有文章說:「崑曲是中國戲曲最高典範!」這話表面上似乎很準確,但實際上卻是一句不懂舞臺表演的外行話!作為一個崑曲演員,我很尊重歷史,中國戲曲的最高典範應該是京劇!從根子上講,京劇是藝人創造出來的,在舞臺上逐漸發展成為民眾喜聞樂見的舞臺藝術,它已經做到無體不備,是容納性很強的綜合性戲曲。京劇的文辭是白話風格,多是粗通文墨的藝人或新文人們依照演員的天賦打造劇本,與崑曲演唱文人們創作的雜劇、傳奇題材決然不同。
崑曲傳到現在,發展了六七百年,撰寫雜劇、傳奇的作者不計其數,有著錄的名作家就有幾百位,可是卻沒有多少自成一派的表演者,更沒有多少文字記錄下他們的名姓,即便是《錄鬼簿》也不能算是唱崑曲的藝人。這說明崑曲的主流締造者都是儒學文人,崑曲的音樂文化的起源則是介乎於詩詞小令之間,編撰雜劇、傳奇的作者本身就是音樂家,他們對於填詞的曲牌性格、調式都非常熟悉,所以才能形成這一時期劇本起承轉合的完整體系。
崑曲的雜劇、傳奇作者本身就是從文辭到音樂,每個科介等細微之處的關目都是一人擔綱創作。不過是由曲師依照曲牌來度曲,使得唱腔先在曲台清唱傳播,經過一段自然整合後再到舞臺上呈現。
儒學是崑曲的靈魂
崑曲有幾個重要的特點:第一,文以載道,在古典文學的圈裏發展。第二,曲譜傳承,不能隨意更改曲牌格律唱腔。第三,言傳身教,傳承一些舞臺表演劇目。
中國音樂也如同文學,都是積澱的文化,是把古人傳下來的音樂符號,用筆錄或口傳的形式記錄下來,然後再借用這些調子移宮換商做出來。搬到舞臺上的多是用裁減法,年久之後選擇幾齣最經典的選段來表演的就是「折子戲」。
還有很多很多的識古之人、好古之人、風雅之人,通詩詞善音律的這些人,愛戴這門傳統藝術,甚至搞些復古創作,填寫辭令清唱等,所以說儒學就是它的靈根所在。
崑曲「變雅為俗」很可怕
清初以來,文白合一的小說盛行,而崑曲這種「之乎者也」的演唱文體慢慢趨於衰落。雍正年間廢除樂籍制度,放鬆了對演藝界的監督,演藝團體什麼聲腔都可以唱,觀眾愛聽什麼就演什麼,以亂彈為代表的梆子腔、皮黃腔等頗受民眾歡迎,戲曲的最高典範京劇便醞釀而生了。
目前的崑曲劇團創作是這樣:由不熟悉古文的編劇寫劇本,請學習民樂的搞作曲,用話劇的舞臺美術和服裝造型,由學話劇導演的或是話劇導演來做導演,因不懂舞臺表演還要請老演員做技術顧問。
現在的新編崑曲只是在音樂方面吸收一些舊腔,故事編排、文辭對仗毫無古典雅致可言。改編傳統劇目,情節支離破碎,還有什麼豪華版、印象版、青春版等光怪陸離的旅遊風格作品,忽略了經典的文學性。
近代以來,儒學在中國逐漸衰落,崑曲也隨著儒學的衰落而衰落,這是自然規律。所以,欣賞崑曲應該按照古人的文言規律才是常理,新編崑曲註定會加快古典崑曲的衰亡速度。如果老是想把崑曲改雅為俗,那才是一件最可怕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