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在性質上既是國際公法的考試用書,也同時可充作教學和參考用書;若考量其提供的司法案例、專題解析以及索引功能,本書或許也是一本工具書。作者撰寫本書之宗旨有三:
一、協助非法 / 政相關系所之學生,有系統地建立對國際公法的認識,從而建構屬於「自己」的公法知識體系;
二、提供輔助學習的資源管道,讓讀者能透過自修來強化公法的相關知識。公法是一門結合政治與法律的社會科學,單以法學的邏輯來思考問題,經常難免陷入困窘;反之,若以政治學的思維來分析問題,不但失之嚴謹,亦難求得全面的理解。本書宛如一把入門鑰匙,幫助讀者用法學的思維方式,來觀察與分析發生在國際社會中那些涉及政治、經濟、環境和人權事件中的權利與義務關係。
三、幫助考生厚植分析問題與作答之能力。在經濟不景氣的年代,參加公職考試往往會成為許多人的選擇,以外交領事人員的國家考試為例,每年應試的考生中有相當比例是語言科系或非法律領域的,宥於學科領域的專業訓練有別,這些考生往往因讀書與答題技巧未得要領,而必須在漫長的國考道路上,浪費極大的時間與經濟成本,但最終未必能通過嚴格與殘酷的文官篩選機制。鑑此,本書於各章中安插了許多「專題」、「案例」、「觀念釐清」、「焦點事件分析」,以期幫助考生思考問題,進而學習應用知識。
此外,本書的內容具有以下特色:
一、將若干容易被混淆的概念特別提出並進行比較;
二、觀念彙整取向的表格遍佈全書各章,讀者複習時可較省時與省力;
三、即便是傳統公法部分,也兼顧了相關之當代時事,且資料十分新穎;
四、對多數學生感到難以理解的海洋法,本書以大量的圖型和表格作為輔助說明;
五、主體論當中,羅列許多重要的國際組織,並對聯合國的改革近況有所闡釋;
六、環境與貿易的法律章節中除了基礎內容詳實外,更充分配合最新國際現況的發展,提出分析。
作者簡介
蔡育岱
國立中正大學戰略暨國際事務研究所助理教授,至力於「人類安全」概念之推廣及相關全球政治或建制之研究,著有《現代國際法精義》、《國際關係與現勢》(合著者:張亞中教授等)、《國際關係》、《國際關係辭典》(合著者:包宗和教授等)、《近代外交史要義》等書。
熊武
國立政治大學法學學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