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
用心的經營才是生命的全貌與真實
姊姊的小兒子「小綱」是我最鍾愛的寶貝,目前他就讀科技大學進修部,並在白天打工賺取學費,相較之下他的死黨屬於家境富裕,日前他便抱怨:「別人是含金湯匙出生的,我是含竹籤出生的吧?」沒錯,社會就是有很多不公平,每個人家世背景與資質優劣都不相同,有些人忙碌整天不過兩餐溫飽,努力也不能保證成功,有些人則富裕地莫名其妙?所以這個社會跟我們都息息相關、彼此相依,扶助弱者不僅是慈善、更有責任的成分,這點台灣人在天災時做得真好,不論是對台灣或國際的捐輸,都處處能見到台灣人的愛心。
不過台灣人的愛心很像是棒球的好球帶,理論上是要固定的,不過在立場不相同時卻有很大變化,同樣一顆球在當投手時總覺得是好球,打擊的時候則怎麼看都覺得壞得離譜!「受害者」在台灣挺可憐的,除了受害時會受到第一次傷害之外,接踵而來還要被罵又笨又蠢,怎麼會白癡受害的?怎麼不懂得保護自己呢?有時候我看社會新聞時也會覺得神棍新聞很離譜,只是我也會想:嘲笑、質疑會對受害人有幫助?能制裁與預防下一次的案件嗎?如果我也處在受害者的條件底下,我能「聰明到」不至於受害嗎?如果我們不能同情的理解受害人的處境,那有錢人也可以理所當然覺得窮人是又懶又笨吧?
在我尚未出書、揭露過去曾作為靈媒的經驗之前,我也在棒球場上遇過裝神弄鬼之人,藉以希望我對他崇拜、服從,我在過程中除了感到又好氣也好笑之外,更感受到處於權力結構弱勢的無奈,那時候更能體會到神棍所利用的手段與受害者在那個無助過程中的掙扎,如同出版第一本書的初衷:我不必以老師身分說教,只要平實地述說自身經驗,讀者即可用自己的智慧判斷,不需要懼怕鬼神或理會神棍的恐嚇,因此也是希望藉著這本書分享我所遭遇潛力神棍,分析神棍的十大行為特點供讀者參考,希望能降低神棍得逞的機率。
這本書我還提到了傳統宗教中對婚姻與女性的看法,許多富有歷史傳統的宗教往往帶著壓抑女性的教義教條,並且以經典為據,我對此無法認同,我認為這肇因於長久以來的「詮釋權」掌握於男性手裡使然,由一群男人解釋的宗教,可以想像他們無法有足夠的智慧完全解釋神的智慧與真理,而我深信神與真理是完美的,祂要人們活得幸福、快樂,這「人們」包含了男性與女性。除了同情神棍的受害者外,我也希望能關懷宗教受害者,這當中大部分是處於經濟與知識弱勢的女性。
進入二十一世紀的今天,還有許多女性遭到以宗教為名的迫害,在巴基斯坦有女性因為被強暴而被迫嫁給對方、在印度因為嫁妝不足而被夫家殺害、在柬埔寨或泰國因為貧窮而販賣女兒,貞潔、榮譽、種姓、業報使得提昇人性的宗教竟成了迫害的工具,在台灣可能只有一小則新聞帶過,輿論上不但沒有遭受天災時那般的關懷,更多的是予以嘲諷,這對那些婦女的現況並沒有幫助,事實上更是再一次傷害,那畫面就像是在暴力事件發生時,就在一旁鼓掌叫好。其實我們不會離這些暴力太遠,家母在年幼時曾領過天主教的麵粉,而她的女兒已有能力捐助家扶中心及助養國外兒童,時代雖然往前走,但不代表沒有後退的可能,所以當我們享有充分的安逸與自由時,是否也能對同在地球的受迫女性一點關心、祈禱,甚至有機會時也能給予幫助?
除了幾個傳統宗教的婚姻、感情觀之外,本書也分享了我自己的感情經驗與態度,讓讀者也能沉澱與思考自己的情感與信仰,我們自幼念的讀物、教科書乃至現在電視演的電視劇總會有個「結局」,我們很注重結局是否符合期待就像是看重人生要功成名就才是成功,盼望某次選舉就能改善結果、換個工作就能改善眼前工作的困境、換個交往的對象就能甜蜜美滿,人生不是只有那些轉折點的切片,每天每刻的累積才是生命的全貌與真實,做決定是重要的,點點滴滴的經營更是重要,就像是過去大人總說考到好高中、好大學就可以輕鬆了,但事實上輕鬆也不過是考完的那幾天,大學入學後才發現人生再也無法盼望考完試就自由了,過去的中學生的苦惱反倒覺得懷念呢!
人生大概就是這樣吧?不是短跑衝刺、而是馬拉松,祝福並祈求我們都能一起找到生命中的平安與幸福,阿敏。
推薦序
愛情需要面對人生的篤定與細膩情感
總覺得台灣女人愛得有些狼狽。婚前捕獲芳心的遊戲太費神,與婚後賢妻良母的負擔又太懸殊。不然,坊間為何充斥著「男人不希望你知道」、「學校沒教的」種種女性教戰手冊?每次年輕女孩在捷運上捧著書,埋頭鑽研如何吸引取悅Mr. Right,又在雜誌專欄劃下「如何使他離不開你」的祕訣時,我還是忍不住偷瞄一眼。這些書為甚麼不乾脆給個量化指數來定義Mr. Right?還有,當親密關係變質時,如何全身而退?只能說這些教戰手冊仍然反映傳統心態──戀愛與結婚是命中註定的,所以好女孩只能被撿選、只能迂迴周旋永恆不變的愛中。但是愛果真天長地久就罷了,面對離婚率高漲,沒輒的女性只好將愛歸諸於天地,算命、斬桃花(甚至下蠱算了),成了宗教市場裡流浪不安的顧客。
索非亞這本書最大的好處就是,詳列「神棍特徵」:兩性關係上是得寸進尺、鼓勵依賴、以愛相誘、貶抑控制、凡事居功;品格特性則為積習不改、死不認錯、自己無法正常工作、巴著別人的成就來自誇、不合己意就恐嚇報復。索非亞談的是職場上的女性甘苦與智慧,但是這類神棍其實也是常見的愛情流氓,不過在對女性工作與情感的雙重剝削之外,更以裝神弄鬼合法化他的貪婪自私。萬一這種神棍的段數更高,高舉種種神聖經典與權威,在索非亞本書第二章林林總總的宗教愛情大觀,配上她實際與鬼神打交道的經驗,絕對陰陽兩濟、高下立見。
這是索非亞的第三本書,勾起我許多回憶。她上我「宗教與性別」課程時,每個週末全泡在英文字典裡;考碩士論文時,為賦予可蘭經現代詮釋的野心與時間限制的掙扎;演講時她在棒球場上的奮鬥,不慍不火;因常在戶外奔馳而變黑瘦的臉龐,卻遮不住戀情的飛揚喜悅。
如果前兩本書是索非亞她天賦異稟的奇幻人生,那這本《靈界的譯者3:情與愛的輪迴》在慣常的犀利文字之外,還涵化了宗教所多年學習的知識基礎,以及她面對人生的篤定與細膩情感。我祝福她,更以她為榮。因為從她身上,我們真的體驗到知識與思考如何相映成彰,女性積極參與宗教詮釋,又如何創造出兩性平衡健康的成長。
國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副教授 李玉珍
若只是信仰缺乏改變,一切終歸無益
一位朋友與先生結婚近二十年,先生多次外遇,加上與同住婆婆不合,從年輕時的壓抑到爭吵不斷,想當然耳,這樣的家庭生活間接影響親子關係。後來朋友建議她尋求宗教信仰的慰藉,似乎在前世今生的孽緣、冤債解說中,當事人得到些許啟示。
索非亞寫道:人臉的五官排列,有時活脫脫看起來就是個「苦」字!我則認為一個人已經是苦,婚姻則是兩個人苦在一起,有些人還找個小三或小王,當然是苦上加苦。其實,人生本是苦中作樂,端看你如何認識、解讀與調適。
《靈界的譯者》出第三集了!此次談的是感情。作者分享了曾任靈媒翻譯經歷中的多采體認,佐以宗教理論、民間習俗或神話故事,也分享自身的愛情路途,同時討論不同宗教的婚姻觀點。原來人們不僅對生涯、事業需要未知世界的參照,而為情所困、所苦者,期待藉由宗教或玄妙力量來為自己排憂解難,更是所在多有!
但,索非亞說:「保生大帝是保佑身體健康的,可從來沒有人因為拜祂就不生病;五路財神是保佑財源廣進,可也不能從此改變貧富不均;註生娘娘是讓信徒求子和守護孕婦,然許多人依舊苦於無法生兒育女。」所以,最該做的還是務實的面對自己及真正的問題,在可能的範圍內做一些改變吧!如果你覺得透過未知力量,有助於度過現下的苦境,求神問佛或許並無不可。但只是信仰,缺乏實作一切終歸於無益。
國立台北大學社會工作系助理教授 陳圭如
愛情不可病急亂投醫,問道於「盲」
「什麼?索非亞又要出書了?這次談的主題還是『感情』?編輯大人,您是在開她的玩笑是吧?」
說實話,乍聽總編輯說要請索非亞談感情,我內心是直呼萬萬不可,以其談情說愛經驗資淺,又非所謂兩性關係專家,要寫一本有關感情的書,總覺十分不妥。然而,當她日夜趕工,苦心斟酌,將其心血結晶優先予我品嘗之後,我心中的憂慮頓然消逝,並暗自為其叫好。
何以然邪?索非亞雖非談情高手,倒也在擔任靈媒期間以及大學就讀社工系時代積累經驗,見識許多有趣的現象:求助無門的婦女為了斬斷老公的桃花,竟將自己的希望託負於一個可說是毫無感情經驗的小女孩?在婚姻遭遇問題的當下,竟然將一切的不順遂歸咎於前世今生,而不思忖該如何解決眼前的問題云云,殊不知問題的根源實出自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必須回歸問題的本質面來處理。面對感情的問題,你要說是因果也好,說是上帝、真主的考驗也罷,不管怎麼說,總是有前因才會有後果,也經常是自己帶給自己的考驗。怎麼著?就是彼此相處上有了磨擦,情感生活有了倦怠、彼此不再相互信任等等,總是在相處的過程中,日積月累的將小缺失聚集成一大過錯,鮮少有一朝一夕就能將彼此的感情給消磨殆盡的。兩人小小的冷戰可以擴展成彼此像仇人般幾個星期、甚至幾個月不講話;對於家庭肢體暴力的隱忍有可能釀成天人永隔的人倫悲劇,凡此種種,莫不是從日常生活的過程當中聚積而來,而索非亞所想講的,便是提醒大家要去注意到這些生活中的小細節,千萬不可病急亂投醫,問道於「盲」。
什麼叫不可病急亂投醫,問道於「盲」?那就像是把自己的感情問題交付給未婚的「媽祖」,看破塵緣的「佛祖」、「觀音」、「濟公」,或者是還未成人即已神格化的「三太子」。我不是說不可以尋求信仰的慰藉,只是有的時候總得睜大眼睛,相準正確的對象吧?這就好比一般男性不會跑去婦產科說要找醫生幫忙解決攝護腺的問題,跑到內科嚷嚷著要開刀,豈不笑話?而找到正確的對象之後,也不是就此一帆風順,總得盡點努力吧?否則的話,怎麼每年文昌帝君的跟前不是有一堆準考證影本,其考試結果總還是幾家歡樂幾家愁?狀元說不定還是信基督或是信安拉的?又或者就算是信基督或是信安拉的人,也有可能考不取理想的學校、職位,不是嗎?所謂「一分耕耘不見得有一分收穫,毫不耕耘則絕無收穫」即是這個道理;臺灣人朗朗上口的「愛拚才會贏」這首歌謠裡頭不也是有「三分天註定,七分靠努力」的歌詞嗎?在在告訴我們還是得為自己的事情付出努力才行。
以上的內容或許即是索非亞想要告訴大家的,只是總不能毫無理論根據,就像我這般信口開河,也不知是對是錯的直嚷嚷,總得按照一定的程序鋪陳,在序裡頭我也不方便先透露些什麼,只是覺得倘若從前面的角度切入,由索非亞來談情說愛,反倒增添了幾許正當性,益發凸顯臺灣社會對於感情問題「不問蒼生問鬼神」的有趣現象,勸勸大家好好經營自己的感情生活,甚是合宜。
書中所提有關我倆的感情生活以及諸多糗事,我皆可見證言明其真實性,只不過其目的是在告訴大家,索非亞對待自己的感情問題是如何處理,不僅只是嘴巴上說說而已。期待本書能提供大家一點不一樣的想法與興味,在此樂為之序。
友人 小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