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1
全方位破解偏方迷思
根治難纏的呼吸道疾病
全球氣候環境變遷,台灣的夏季高溼多變,很多人都愛待在冷氣房裡,當室內室外的溫差甚大,呼吸道感染的病患就成為醫院的常客。每到秋冬季節交替時,鼻過敏問題更是困擾不少民眾,常見的病症不外乎是鼻塞、鼻水、鼻癢等,嚴重的鼻過敏患者甚至會影響睡眠、疲勞、活動力差,很多人只要是睡醒,便是口罩不離身。
根據統計,肺癌高居癌症死因排名第一名,而國人總有迷思認為,只有抽菸的人才會得肺癌。其實,生活中不以為意的呼吸道疾病才是最大元兇。人體透過呼吸道讓空氣進到肺部,無形之間吸入了許多致病微生物,上呼吸道包括鼻、咽和喉部,常見的感染病症包括感冒、鼻咽炎、喉炎等,容易造成鼻塞、流鼻涕、咳嗽、發燒等病症,西醫在治療上呼吸道疾病多是以消炎藥、抗生素,但病毒感染基本上仍需仰賴自身的免疫力來治療。下呼吸道則包括氣管、支氣管和肺臟,常見的病症即是大家熟知的肺炎,主要病症為高燒、咳嗽、胸痛,由於症狀比較嚴重,通常患者都需住院醫治。
身為中醫師,我講求五行均衡適時休息,除了用藥、針灸之外,最講究的就是依食物特性來調理體質。本書從中醫對疾病的體質辨證論治著手,全方位破解民眾對於偏方的迷思,以圖解式分享多道中醫養肺食療、茶飲與穴位按摩法,讓難纏久病的呼吸道症狀找到治療及紓解的曙光,更能輕鬆地落實於生活之中。誠摯推薦這本好書!
中華民國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中華針灸醫學會理事長
中國醫藥大學中醫學系所主任、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
孫茂峰
推薦序2
簡單易懂、實行容易的
中醫呼吸道養生祕訣
一般民眾最常找醫師診治的問題,當屬呼吸道的疾病。通常呼吸道疾病造成的困擾可以輕微如鼻塞、流鼻水,或嚴重至呼吸困難,需以侵入性的醫療措施以解燃眉之急。
從西醫的觀點,造成呼吸道疾病的原因,不外是感染、過敏或免疫功能異常、呼吸道結構上的差異、藥物或污染的空氣(包含抽菸),以及惡性腫瘤。在治療上,我們會針對病因及臨床症狀的輕重緩急,給予藥物或輔助工具,並告訴患者遠離菸害及污染源,以改善症狀並提升生活品質。
這種見招拆招、趨吉避凶的醫療方式,需要的就是有效的藥物及良好的環境,然而,西藥為純化後的藥物,除了治療上的成效外,部分民眾會對藥物產生不良的反應,像是腸胃道不適等;而在工業化的都市中,空氣污染早已是不可避免之惡。西醫以治療疾病為主,對於預防疾病的發生,除了疫苗外,著墨並不多,因此,對於藥物耐受性不好,生活於都市叢林的普羅大眾,簡單易懂且實行容易的養生祕訣,不僅可輔助常規醫療,也能彌補目前醫療上,對預防疾病發生方法上的不足。
這本由廖婉絨和廖千慧醫師合著的《顧好呼吸道,治好感冒、咳嗽、鼻炎、氣喘,肺癌不上身》,將最常見的呼吸道的病症,以中醫的觀點,深入淺出的解釋這些疾病發生的原因,並提供了簡單但卻極其實用的養生祕方。兩位醫師將她們臨床實務上寶貴的經驗,擺脫了中醫書籍艱澀難懂的文字敘述方式,以一般民眾都能了解的語言,配合圖文說明,讓這本書讀起來毫不費力。實難能可貴!
閱讀是吸收新知的主要方式。很高興能為本書推薦作序,相信讀者閱讀本書後,能感受到兩位醫師對本書的付出,也期待這本書能有效傳達呼吸道養生的知識給諸位讀者。「A stitch in time saves nine(及時行事,事半功倍)」——共勉之。
國泰綜合醫院臨床病理科主任、感染科醫師
崔可忠
推薦序3
本書內容透徹精闢,值得收藏
身材穠纖合度又美麗動人的廖醫師節目上說明千年來的傳統療法,深入淺出又賞心悅目,是收視率保證。新書內容更為透徹精闢,值得收藏。
三立新聞台主播、三立財經台《養生我知道》節目主持人
黃倩萍
作者序
顧好呼吸道靠中醫,
治標又治本,不留後遺症
寫這篇〈作者序〉時,我自己也正罹患感冒,出現喉嚨痛、流鼻涕、咳嗽、頭脹痛,是典型的「風熱感冒」症狀,當然,我是自己開中藥給自己服用,病程至今3天,症狀已逐漸好轉,而且沒有服用西藥常有的嗜睡、胃腸不適的副作用。一般人總認為,感冒服用西藥較快好,中藥只是用在平時調理、保養,但是,以我本身和家人為例證,從我開始學習中醫十多年來,自己或是家人感冒,都是服用中藥治癒的,病程不但沒有因此延誤,也沒有留下像是轉變成支氣管過敏,或是鼻竇炎、肺炎等疾病的後遺症。
身為中醫師,我深知呼吸道對人體健康的重要性,而說到為何會寫《顧好呼吸道,治好感冒、咳嗽、鼻炎、氣喘,肺癌不上身!》這本書,主要原因有二:其一,呼吸道是身體的第一道防線,幾乎每個人從小到大,都經歷過「呼吸道疾病」的折磨,從每年都可能得到的感冒,到有過敏體質的人(如鼻過敏、氣喘等),長年的生活或工作受到干擾,甚至,到現在癌症死因排名第一位的「肺癌」等,都是呼吸道疾病,可見「呼吸道的保養」有多重要。
事實上,「與其治病於已發,不如防病於未然」,保養不是等到生病了才來服藥治療,「防病於未然」正是中醫的強項。讀者如果仔細閱讀,並實際運用本書中所提到的藥膳調理、穴位按摩和日常保健,就能夠有助於增強身體免疫力,做到「防病於未然」。
其二,我想導正一般人對於呼吸道疾病在治療和保養上的許多迷思,除了之前提到「感冒服用西藥較快好?」之外,還有更多的迷思,包括:「為什麼感冒喝薑湯無效?」、「喉嚨痛可不可以吃冰的?」、「氣喘患者為什麼最好少吃甜食?」、「鼻過敏會影響小孩的生長發育和學習力嗎?」、「流黃濃鼻涕就是鼻竇炎嗎?」、「感冒拖太久會變成肺炎嗎?」、「為什麼不抽菸的人還會得肺癌?」……等等,這些迷思都可以在書中得到清楚的解惑;希望讀者擁有了正確的觀念後,才能以正確的方式,去保養自身的呼吸道。
這本著作從開始寫作、修改到完稿,花了我和廖千慧醫師近半年的時間,完全不假他人之手,一字一句都是集結我們這些年來臨床看診的研究心得與成果,是嘔心瀝血的親筆之作!
平時我週一到週六繁忙的看診,必須利用下診後擠出時間寫稿,對我的體力與耐力的確是一大挑戰。我要特別感謝這段時間,家人對我的體諒,因為假日和休息時間多數都在趕稿,陪伴他們的時間明顯減少;另外,更感謝三采出版社在出版過程中的寬容和支持,還特別聘請專業主廚,將所有我與廖千慧醫師設計的藥膳食譜,一道道呈現在讀者面前。
我有極大的自信說,這真的是一本每個家庭都必備的、而且非常實用的「呼吸道保養聖經」,值得您擁有!
御絨中醫診所院長 廖婉絨
作者序
正確保養呼吸道,
遠離健康危機
呼吸系統是人類維持生命的重要系統,在急救昏迷不醒的患者時,第一個步驟總是先確認呼吸道的暢通與否,可見呼吸系統對生命的重要性。人活著,就是因為有這個平凡的氣息流動,雖然常被忽略,但是一失去的時候,就會活不下去,即使只是小小的鼻塞,也是相當難受而且困擾。
呼吸系統的疾病眾多,是大多數人一生中最常遭遇到的疾病,呼吸道疾病的症狀也可大可小,小則如傷風感冒,對某些人來說,感冒可能頻繁到像是家常便飯;大則如肺炎、肺癌,可能導致呼吸系統衰竭而致命。
然而,別以為只是感冒就不以為意,小毛病不處理也可能會演變成大麻煩。你知道隔壁鄰居頂樓加蓋的石棉瓦屋頂跟肺癌有什麼關係嗎?你能分辨感冒和過敏的不同之處嗎?你知道流鼻血可能隱藏了什麼大危機嗎?如果我們對呼吸道的知識更加了解,在生活中做些小小的改變,就可以減少許多健康危機。
現今的社會,病菌、過敏原和空氣汙染幾乎無所不在,要如何不必關在無塵無菌室裡,也能有健康的身體呢?在這本《跟著權威中醫師顧好呼吸道,擺脫感冒、咳嗽、鼻炎、氣喘,肺癌不上身!》裡,我們將教大家可以自己動手做的健康藥膳、茶飲,並盡量把艱澀的中醫理論,用白話易懂的方式呈現給各位讀者,也戳破一些以訛傳訛的錯誤迷思跟偏方,希望大家在追求健康之際,不必再用錯方法。
能出版這本書,我要感謝許多人的包容與幫助。首先要感謝我的先生,寫書的過程中,遇到不少特殊的英文名詞,是請他再三幫我確認翻譯是否正確;還有,我常常一邊打字的時候,也一邊打擾他,像是寫到沙士跟可樂的小故事,因為查到了不少有趣的歷史資料,忍不住就先與他分享,結果害他那段時間天天都想喝可樂跟沙士。
當然,這本書的完成,還要感謝廖婉絨醫師。因為呼吸系統的疾病種類繁多且雜,為了要向讀者系統性的整理介紹呼吸系統疾病,卻又不想寫得像教科書一般的嚴肅枯燥,所以從本書的架構到內容,都是一次又一次的開會討論出來,而廖婉絨醫師即使在百忙之中還是抽空開會,一點都不馬虎,就為了把書的內容做最好的呈現。
最後要感謝三采文化的編輯,可以理解我們不想草率完稿的心情,而多次把原本安排好的計劃再延後重新安排,讓這本書更臻完美,能給閱讀此書的讀者們最大的助益。
御絨中醫主任醫師 廖千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