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十一屆江戶川亂步獎得獎作品!
◆《嫌疑犯X的獻身》、《白夜行》、《流星之絆》作者,當代最火紅的日本推理作家 東野圭吾熱情滿溢的起點之作!
「你在什麼時候會恨一個人?」
因為變調的愛情、破裂的友誼,或是無地自容的屈辱?
然而,對她們來說,當美麗、純粹、真實的事物被破壞,重視的回憶和夢想被摧毀時,
恨意便開始萌發,恣意地蔓延開來……
星期天的早晨,我隨著人潮站在月台邊緣,冷不防有人從旁撞來。我失去平衡,差點跌落鐵軌。隨後,列車疾駛而過。
星期一放學後,我游完泳進入淋浴間沖洗,瞥見拳頭大小的白色盒子沉在深達腳踝的積水中。那是一百伏特家用延長線的插座,另一端連結在電源上。為什麼我還能平安無事?檢查電源箱,保險線路顯示電流量過載而短路彈開。
星期二放學後,一件從高處墜下的黑色物體,落在我剛才走過的地方,摔了個稀巴爛。那是一盆天竺葵。再早個幾秒落下,那就會是一盆血紅的天竺葵了。
星期四放學後,一具冰冷的屍體倒臥在體育場的更衣室角落,只不過,那名遭毒斃的男性不是我,而是學校的輔導部主任村橋。
村橋是被人殺死的嗎?凶手和覬覦我生命的會是同一個人嗎?怎樣的恨意會轉換成冷血的殺意,在生活單純的女子中學裡取人性命?
青春的歡笑與憂愁、人性的幽微與黑暗,本格推理的趣味與魅力、欲晉身推理文壇的雄心與狂熱,都在《放學後》一書中徹底展現!
作者簡介:
東野圭吾
1958年2月4日生於日本大阪府大阪市。大阪府立大學電力工程系畢業後,一邊擔任生產技術工程師一邊寫作推理小說。1985年以《放學後》獲得第31屆江戶川亂步獎,隨即辭去工作正式成為職業作家。1999年以《秘密》獲得第52屆日本推理作家協會獎,2006年《嫌疑犯X的獻身》獲得第134屆直木獎和第6屆本格推理小說大獎,近年來作品頗受影視界青睞,目前已有19部作品被改編成影劇作品。重要作品有:《名偵探的守則》、《惡意》、《白夜行》、《幻夜》、《殺人之門》、《徬徨之刃》、《黑笑小說》等。
譯者簡介:
張秋明
淡江大學日文系畢業。專業譯者,喜愛旅遊與閱讀,翻譯作品有《那條奇怪的街》、《永遠的仔》、《旅人之木》、《老師的提包》、《模仿犯》、《火車》等。
推薦序
淺談江戶川亂步獎與東野圭吾《放學後》
文∕冬陽
2008年9月,我去了日本東京一趟。
此行有兩個目的,一是出席推理界前輩傅博獲頒「本格推理大獎特別獎」的頒獎典禮,一是參加第五十四屆江戶川亂步獎頒獎典禮。雖然本文主要是淺談亂步獎,不過前者與後者也頗有淵源,請容後一併說明。
但在進入正題之前,我想先聊聊自己的閱讀經驗。
第一次閱讀中譯日文推理小說,是在二十年前。我的印象非常深刻,西村京太郎所寫的《殺人雙曲線》(林白,已絕版),自此將我從注音改寫版的歐美推理世界引領至另一個全新的閱讀圈。或許可以這麼說,之所以同多數人一樣擁有福爾摩斯、亞森羅蘋相伴的童年後,仍能延續不斷地閱讀推理小說至今,日本推理應是我重要的啟蒙作品──《殺人雙曲線》一書是敲門磚,東野圭吾的《放學後》則點燃了我的閱讀熱情。
當時的閱讀情境與當下是相當不同的,猶記得那時的出版品沒有書腰也鮮少長串名人推薦(更遑論試讀本等形形色色的行銷手法),榮登某某暢銷榜或羅列各項得獎紀錄倒是有,不過那比較像是掛保證的氣氛,真正懂得暢銷榜出處或獎項的讀者可能不多也不甚清楚。
就拿我當年讀《放學後》來說,「江戶川亂步獎」這名字還真陌生得可以。
然而,我會說「東野圭吾的《放學後》點燃了我的閱讀熱情」,那絕對不是因為獎項使然,而是這書本身蘊藏的濃烈情感所致。
多年後,小說看得多了,推理小說發展的前因後果較熟悉了,我才慢慢明瞭,原來這股感動讀者的力量,還是跟這個獎有關的。
《放學後》的話題暫擱,先回頭來介紹「江戶川亂步獎」。
「江戶川」這個姓氏在日本雖不常見但絕對耳熟能詳,知名卡漫人物「名偵探柯南」就是選用了這個姓氏。還記得縮小後的高中生偵探工藤新一,站在書櫃前支支吾吾答不出自己身分的時候嗎?書櫃上恰巧擺放著兩位作家的作品,一是不朽的名偵探夏洛克.福爾摩斯的創始人柯南.道爾,一是日本推理小說之父江戶川亂步,於是新一靈機一動,「江戶川柯南」這個臨時胡謅的假名自此成了日本家喻戶曉的名字。
有趣的是,「江戶川亂步」這個名字也不是真名,一八九四年出生於三重縣名張町,原名平井太郎的青年在他二十九歲那年發表的處女作短篇小說〈兩錢銅幣〉上用了這個筆名,乃取自世界推理小說之父艾德嘉.愛倫.坡(Edgar Allan Poe)的諧音,對應出江戶川亂步(Edogawa Ranpo)這個日本漢字名。
對平井太郎而言,江戶川亂步這個筆名即是重要的宣告:他將成為日本推理文學的奠基者、開拓者,甚至是個實驗者、提攜者,使書寫與閱讀大眾化。他的小說開啟了日本創作文學一條新路,評論築下了日本推理文學穩固健全的根基,翻譯拓展了閱讀與寫作的視野,在文壇與出版界的影響力帶動一整批作家的投入與大幅進步,使得日本推理創作與評論水準很快地趕上起源地的英美,「日本推理小說之父」美名絕對是實至名歸。
前述去年日本本格推理大獎特別獎得主傅博,以一介台灣留日學生的身分,畢業後留在日本藝文界發展,創辦了偵探小說專門誌《幻影城》,與江戶川亂步有相當的交情,雜誌名「幻影城」便是取用了江戶川亂步於一九五一年發行的評論集《幻影城》之名,這在日本推理文壇來說正是高度榮譽的表徵。筆者曾與傅博前輩請教亂步事蹟時,他舉了下列這個例子:
亂步是個很認真的人,不是自個兒悶頭寫小說、只顧自己的人,他會自掏腰包、主動邀集作家定期聚在一起討論推理小說,而且不假手他人或只是做做樣子,是真的自己閱讀、筆記、主持,這項傳統後來還帶進了一九四七年成立的偵探作家俱樂部(一九六三年改制成日本推理作家協會)。聚會的場所不大,通常只容十來人,今年去日本,協會就找我去講一個主題,一樣是十來人的場合,卻來了二十多人……
一九五四年,為慶祝亂步六十大壽,亂步自己提供了一筆基金給偵探作家俱樂部,成立「江戶川亂步獎」,前兩屆分別頒給了評論家中島河太郎與早川書房的推理小說專題研究,第三屆轉變為小說新人獎,鼓勵尚未出道的作家積極創作,除了獲頒夏洛克.福爾摩斯頭像雕塑獎座(二○○三年之後改為江戶川亂步像)之外,還可獲得講談社出版的機會。
放諸全球,「江戶川亂步獎」與其他推理小說獎最大的不同處,在於敘獎對象為「小說新人」,競爭意味濃厚。無論是英國犯罪小說作家協會的匕首獎,或美國推理小說作家協會的愛倫坡獎,多以「年度小說」作為評選(最佳短篇、最佳長篇、最佳平裝小說等),也就是說,從年度已出版的報名作品中,挑選出最好的一部作品,即便是最佳新人首作,都是已經出版的作品。
江戶川亂步獎則不然,參加資格之一便是「新人作家身分」,從公開招募的長篇作品中選取最優秀的一篇並予出版,自一九九二年起新增改編成影劇的機會。亂步獎在日本推理文壇素有「登龍門」的說法──從此出道的作家將迅速獲得讀者的關注與出版社的邀約,甚至連候補者(入圍決選但未獲獎)都有可能或其他出版社青睞而晉升作家行列,但那已經是從上千篇投稿作品中挑選出來的高水準之作了。
由於江戶川亂步獎作品有出版考量(得獎作品在日本通常都有銷售十萬冊的實力),使得這個新人獎另揹負著較「年度獎」不去考慮的市場性,年度獎作品多就創作水準而非銷售成績來評定(當然,有部分小說獎便回歸年度銷售量或讀者票選結果論定,那就比較偏向排行榜性質),亂步獎作品則在作家投稿之前便得將其列入考慮,長期來看倒因此顯現了整體閱讀市場的變化。從早年邏輯解謎進到具強烈社會意識與關注的作品、國際謀略與青春校園風格間或出現、本格解謎再復興云云,但除了讀者(市場)的好惡之外,寫作者個人擅長熟悉的領域或文體,也成了亂步獎作品的另一特色,例如森村誠一將任職飯店的經驗寫入《高層的死角》、?本光一將對甲子園棒球的熱情灌注在《白色的殘像》、編劇出身的野澤尚在《虛線的惡意》中將電視台生態描繪得淋漓盡致等等。
自亂步獎出道的作家作品,多半還具有另一項特色,我稱之為「欲晉身推理文壇的雄心與狂熱」。這些作家絕大多數是業餘者,也多是初提筆創作的生手,文筆略顯青澀或不夠沉穩,但更值得一讀的地方則在於沒有匠氣、沒有量產作家的公式化寫法,甚至得堅信「超越過去的獲獎者才能成功」的心情一搏,字裡行間自是熱情滿溢,甚至多次參加屢戰屢敗後才嚐到成功攻頂的甜美果實──
《放學後》的作者東野圭吾,就是失敗了兩次後終於獲得肯定的成功者。
去年的江戶川亂步獎,由東野圭吾擔任評審主席,在頒獎典禮致詞時,他上台靦腆一笑,望向受獎者說:「二十三年前,我就是坐在那個位子上。」全場發出輕輕的會心一笑。
一九五八年生於大阪的東野圭吾,自大阪府立大學電力工程系後,進入汽車零件製作公司擔任工程師。由於希望能在工作之外找到一個新的生活目標,於是開始著手創作推理小說。這並非東野圭吾的首次創作,早在十六歲那年,看了小峰元獲第十九屆江戶川亂步獎的作品《阿基米德借刀殺人》後,大受感動,之後讀了數本松本清張作品,進而提筆嘗試撰寫作品,大學前曾完成兩部作品,後因被朋友嫌棄而放棄了推理作家之夢。
然而,重新燃起創作欲的東野,倒是咬牙撐過了兩次落選經驗(第二十九屆時通過二次預選,第三十屆入圍最終候補),終以發生在女子高校裡的連續殺人事件為主軸展開的青春推理《放學後》,奪下夢寐的江戶川亂步獎。回頭看這部二十多年前的創作,除了是東野的出道起點外,在「青春校園推理」的外衣下埋藏了一個重要的「寫實本格」核心,以至於在日後的《綁架遊戲》、《偵探伽利略》、《嫌疑犯X的獻身》等作品中不時出現,是東野鮮明的風格之一。
如今,臉譜正式取得東野圭吾多樣、多產的起點《放學後》,作為新系列「江戶川亂步獎傑作選」首打,並邀請熟悉日本推理發展的評論家傅博執筆導讀,期望能以不同於以往我們理解日系推理的角度,一讀這些具有多項意義又饒富閱讀樂趣的優秀作品。
淺談江戶川亂步獎與東野圭吾《放學後》
文∕冬陽
2008年9月,我去了日本東京一趟。
此行有兩個目的,一是出席推理界前輩傅博獲頒「本格推理大獎特別獎」的頒獎典禮,一是參加第五十四屆江戶川亂步獎頒獎典禮。雖然本文主要是淺談亂步獎,不過前者與後者也頗有淵源,請容後一併說明。
但在進入正題之前,我想先聊聊自己的閱讀經驗。
第一次閱讀中譯日文推理小說,是在二十年前。我的印象非常深刻,西村京太郎所寫的《殺人雙曲線》(林白,已絕版),自此將我從注音改寫版的歐美推理世界引領至另一個全新的閱讀圈。或許可以這麼說,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