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驚悚名家
紐約時報暢銷書《失控的邏輯課》作者
威爾.拉凡德最新作品
文學,會殺人?!
黑夜降臨,殺人犯教授現身
監獄連線畫面傳來一句「在這堂課,我要帶你們進入遊戲。」
越讀越危險的書,越怕越想上的課,越玩越停不下來的……
這一局,你是玩家,還是獵物? ◆ 美國獨立書商協會2011年七月選書
◆ 紐約時報、出版人週刊、書單雜誌、科克斯書評、美國圖書期刊、全美各大書店店長,好評如潮
十五年前──賈斯博學院決定聘請著名的文學教授理查.艾迪斯,以監獄連線方式開一堂「解開文學謎團」的特殊夜間課程。消息一出,引發各界譁然。艾迪斯是因殺人罪名而服刑,兩位受害者是接受他指導的女研究生。事發現場找不到當成凶器的斧頭,但死者身上卻鋪蓋著神祕作家保羅.法奧斯作品。這名作者不曾露面,他的身分一直是文壇最大也最誘人的謎團,即使是最狂熱的學者,也找不著他。法奧斯就如一縷幽魂。
艾迪斯要求夜間課的學生解開法奧斯的謎團。一般咸信,法奧斯的兩部作品《螺旋》、《黃金沉默》,是解開身分之謎的地圖。然而,想要一窺書中玄機,唯有透過「程序」遊戲來進入這兩部小說的肌理。不過,玩家未必知道遊戲幾時展開,只知道一旦收到遊戲的邀請函,便有機會在研究圈中晉級。而且有個傳說是,若在遊戲中失敗,會嘗到比死更悲慘的滋味。不久,這群夜間課的學生都將獲邀參與這場遊戲……
如今──哈佛教授亞麗.席普利憑著在艾迪斯夜間課的事蹟揚名立萬。她不僅揭開保羅.法奧斯的真實身分,更在調查過程中發現兩名研究生被殺的真相,使艾迪斯無罪開釋。
可是當一位老同學命喪斧下,遺體周遭擺放著法奧斯的小說,亞麗知道遊戲已然再度開始,她必須憑著對法奧斯及程序遊戲的了解,及時揪出凶手,要不這批夜間課的同學將會一個接一個被謀殺殆盡?
不進入遊戲,你永遠不知道自己有多好勝……
作者簡介:
威爾.拉凡德
威爾.拉凡德著有《紐約時報》排行榜暢銷書《失控的邏輯課》,曾任文學教授,畢業於巴德學院(Bard College)的米爾頓.艾佛利藝文研究所。目前與妻子及兒女一同住在肯德基州路易斯維爾市。
身為詩人與短篇小說作家,拉凡德的文字受到先鋒派詩人約翰.艾許柏瑞(John Ashbery)的影響很深,而他選擇本身相當喜愛的驚悚小說類型來創作他的長篇,是因為此類型可讓他以往實驗性的題材以及打磨精良的寫作技巧獲得充分的發揮。他目前著手創作下一部小說。作者網站willlavender.com
譯者簡介:
謝佳真
商學背景的自由譯者,譯有《殘酷天才》、《潘朵拉處方》、《死亡之舞》、《紐約公寓》、《峰與谷》、《女祭司》等。賜教信箱:oggjbmc@gmail.com。
各界推薦
媒體推薦:
────名人讚譽────
絕妙的構思,絕妙的敘事,《致命的文學課》是驚悚小說的登峰造極之作,以風馳電掣的節拍描繪出文學疑雲,一步步追查謎樣的作者身分,同時對高貴的情操及恐怖扭曲的人心提出(可謂)前衛的心理剖析,從此改寫你對教授、作者或者書籍的看法。噢,還有那要命的最後一頁……──傑佛瑞.迪佛,《馭電人》
威爾.拉凡德以巴黎麵包師傅的精湛技藝鋪陳情節,老練的將謎團一層一層往上疊,眼看即將翻倒,他卻整合了全部謎團,構成一個迷死人不償命的千層糕式故事。務必留點肚子享用第二遍。──葛拉罕.莫爾,《福爾摩斯俱樂部》
威爾.拉凡德為心理驚悚小說迷打造出一場豐盛的饗宴。故事核心是一個詭異又容易上癮的遊戲,誰都料不到遊戲如此危險。新舊命案交錯,情節錯縱複雜,步步驚魂的千迴百轉,精彩直到最後一句話。──約翰.韋登,《猜心詩咒》
第一流的心理驚悚小說,曲折離奇,引人入勝,教人欲罷不能。威爾.拉凡德打造了撲朔迷離的精巧迷宮,有黑暗的走廊和致命的絕境。你會狼吞虎嚥的捧讀到深夜,說不定還自認一路領先,直到驚人的最後一幕才發現自己始終落後一步。──莉莎.恩格,紐約時報暢銷書《Fragile》
從《失控的邏輯課》到《深夜的文學課》,懸疑依舊,驚悚加倍,再一次滿足讀者對上課的恐懼記憶!──杜鵑窩人,資深推理迷、台灣推理作家協會前會長
威爾.拉凡德深諳驚悚小說的箇中三昧,巧妙穿插過去與現在的案件,步步進逼,令讀者難以喘
息,結尾再來一記回馬槍──不僅如此,《深夜的文學課》罕見地將文學探索中的「作家追尋」化為懸疑之謎,這樣看似「和平」的謎團,竟與血腥殺人案的「殘暴」呈現一體兩面──作家之謎等同於命案之謎──塑造出既衝突又迷人的氛圍。文學的原料搭配懸疑、驚悚的調理方式,本書無疑是成功的。──寵物先生,推理作家
────媒體好評────
《沉默的羔羊》碰上《一個都不留》,絕對讚。──書單雜誌
「解構文本」成為謀殺遊戲,出神入化的技法布下離奇謎團。──紐約時報書評
《達文西密碼》的緊湊複雜,阿嘉莎.克莉絲蒂的精巧格局,在今昔兩條主軸之間往返來回,大玩書痴也似的謎題和遊戲。──紐約時報
緊湊的第二部獨立作品,嚇破膽的出人意料結局。──出版人週刊
拉凡德是尋凶謎案的高手,保證你會一路猜測、懷疑、茫然、全神貫注到底。──扉頁雜誌
離奇的轉折、從第一頁就充滿張力的小說、邪氣的氛圍……喜歡拉凡德第一本小說的讀者,毫無疑問會迷上這最新的一本。──科克斯書評
鮮活的角色、精采的情節、巧妙的時空跳接,以及眩目的說故事技法,讓人非要一口氣看完不可。──美國圖書館期刊
拉凡德的小說是一座文學迷宮,始終不失驚悚小說的緊湊節拍和趣味。──密爾瓦基前哨日報
引人入勝。你會不停猜測,直到最後一頁。──西雅圖郵訊報
《深夜的文學課》打造了扭曲變形得像哈哈鏡的世界,情節轉換像折紙一般乾淨俐落。──路易斯維信使報
謎團、驚悚、文學共冶一爐,《深夜的文學課》會刺激你大動腦筋。──福特沃斯小說書評
《沉默的羔羊》、謀殺天后克莉絲蒂,再加上行事低調的文壇大家湯馬斯.品瓊,都是這部小城學府驚悚小說的關鍵。──聖安東尼快報
────書店店長推薦────
什麼是「文學推理」?優雅的書寫,沒有街頭俚語?圖書館裡發現了屍體?還是一部關於書籍的懸疑小說?多虧了威爾.拉凡德的第二本小說《深夜的文學課》,如今我總算有一個絕佳的範例了。一所大學,充滿書的世界,文學教授在獄中透過連線授課,向他的班級提出挑戰,要他們找出低調隱遁的作家保羅.法奧斯。誰是法奧斯?連法奧斯專家都說不清。但為了躋身法奧斯專家的菁英行列,學生必須參加一個稱為「程序」的神祕文學遊戲,從而精通法奧斯的兩部作品。我禁不住想起在史丹福的大學時光,我們流行的是熟讀艾茵.蘭德的《阿特拉斯聳聳肩》,但沒念熟的話,頂多只是丟臉。所以,如果小說是神祕作家身分的尋寶圖,尋找作家就是研究者的終極目標。萬一他們都死了,遊戲還會繼續下去嗎?開啟這本精采又駭人的小說,你會看到無數個類似這樣的驚悚謎團,挑戰書中的角色,也挑戰閱讀此書的讀者。──芭芭拉.彼得斯(毒筆書店,亞利桑那州)
別讀《深夜的文學課》,別讀這本精彩到走火入魔的驚悚小說,別問為什麼一個冷血的斧殺凶手可以獲准和大學生對談,而且竟然還成了他們的老師。本書是關於祕密、權力、謀殺,包你看到心神不寧,絕對會落入作者的陷阱。如果你傻到開始讀這本書,要小心哪,一讀就停不了了。記得開著燈,晚點自然會有殺手來替你關燈。──吉佛瑞.詹寧斯(雨日書店,堪薩斯州)
真是精采的心理驚悚小說。好幾次我都慶幸自己不是一個人在家裡讀這本駭人、恐怖又精巧的書,結尾徹底是個驚奇。超炫的一本。──蘇珊.巴霍德(邦諾書店,賓州)
我深深入迷,這本書讓我想起了《沉默的羔羊》。讚,非常懸疑,讓我一路猜個不停。──艾瑞克.山波(邦諾書店,德州)
不只是校園推理,更是驚悚之作,超越了令人跟著一起著急的生存遊戲。《深夜的文學課》充滿驚奇的逆轉,逼得讀者再三推敲。想像你受邀去解決一樁知名的文學之謎,在教授、研究人員、作家建構的靜謐大學校園中,卻有致命的祕密在一群菁英畢業生之間流傳。如果讀者的膽子大到加入這場遊戲,那肯定會有個不眠之夜了!──伊尼.德波特諾依(邦諾書店,馬里蘭州)
這本文學推理的情節張力牽引讀者一步步深入書中,使人一如書中角色那般對規則與輸贏感到在意與好奇。《深夜的文學課》的精巧節奏,讓人隨之起伏,徹底陷入其中。──溫蒂.佛斯特.李(金氏書店,猶它州)
當教授在螢幕現身的那一刻起,我就成了《沉默的羔羊》裡的女主角──深感困惑又恐懼非常,一如她初見漢尼拔醫師那樣。教授帶來讓人應接不暇的謎團,他強烈的存在感,始終縈繞人心,攪擾你的心、你的靈魂。作者此番寫下的是懸疑、心理驚悚、神祕以及具備高度古典風格的恐怖大作。──辛蒂.萊堡(我家書房,佛州)
這本文學推理小說就像是克莉絲蒂與迪佛作品的綜合體。《深夜的文學課》讓人寒毛直豎、冷汗連連!──貝琪.麥樂(典藏書屋,華盛頓州)
《深夜的文學課》不同凡響!非常好看的故事,十之八九會和拉凡德的前作《失控的邏輯課》一樣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榜。我發現《深夜的文學課》一看就停不下來,想必你也會如此。──諾門.戈德曼(邦諾書店,加州)
────網友試讀推薦────
作者善用鋪陳方式,吊足讀者的胃口,可說是犯罪推理一等一的作品。|美菇毒
謎底揭曉~~真叫我大吃一驚又佩服得五體投地。|TinaRay的書房
一進入小說的情節後,竟然覺得非一口氣讀完小說不可!過了半夜,寒風在窗外呼嘯著,讓我不由自主感到一陣又一陣的戰慄。|阿JANE的抒寫部落格
程序遊戲同時有考驗記憶跟解開謎團的功能,算是文學愛好者的高難度遊戲。|MRW的反芻園地
我只能說,閱讀這本小說很妙,書裡的角色各階段只玩一種程序遊戲,身為讀者卻可以同時玩三種,還不必擔心找死。|嘎眯不搗蛋
從邏輯課到文學課,一堂比一堂精采的課程、一次比一次要命的謎團,老實說我已經開始期待起威爾.拉凡德下次的開課內容。|旅人書房
如果,你喜歡柯南或是福爾摩斯之類的偵探小說,你一定會喜歡《深夜的文學課》這部充滿謎團的小說作品。|Olivia-隨心所欲部落格
《深夜的文學課》的結局完全出乎我的預料,當整個事件完結後,作者留下的最後幾行字相當令人震撼!|Fish的書海游記
我只能說這是一本布局高超的心理驚悚之作,錯過它等同與挑戰和撲朔迷離的迷宮說聲再見。|蒼野之鷹
威爾.拉凡德不只舖陳及布局的手法一級棒,人物塑造及營造氛圍的功力更是了得,每個小說人物的行徑都讓我覺得好詭異懷疑背後動機。|piggy的窩
天才、瘋子、理智、發狂、線索、地圖、遊戲……都在一線之間。尤其十五年前最後那一場戲的張力十足,感覺很適合拍成電影的一部小說。但直到我看到最後一頁……我的天啊!我感覺雞皮疙瘩從手腕一路爬上手臂,直到肩膀。|我想說的是…
此書不僅以文學為元素,更以文學為犯罪工具,使其故事脈絡透過文學的探究,深入作品隱晦的暗示,從而揭露人性邪惡的病態面,作者由淺入深,從鑽研文學著作到身陷程序的死亡遊戲,匠心獨具的鋪陳,足見其過人的功力與深度,讀者豈不甘心被玩弄。|布布為營.書影為林
整本書在閱讀的過程中,都讓人有種毛毛的感覺。既不是幽靈的那種陰森,也不是殺人魔的恐怖感。但那種氛圍,我想就像修課的同學一樣,都讓人很不舒服,卻又不知道該如何說明。|恩佐扎克的聽|說|讀|寫|看
威爾.拉凡德精心布置出一場無人能抗拒的遊戲,也給喜愛驚悚小說的讀者上了絕對值回票價的一堂課。|苦悶中年男的情緒出口
這本從文學課程所延伸出來的故事,完完全全抓住我的目光,讓我捨不得放下書,即使分了幾天來閱讀,還是每次都重頭再翻一遍,而在小說中的最後一頁,是否真的代表「全書終」?就等你自己來啟動程式遊戲!|快樂小磁鐵~薇琪~
深夜的文學課詭譎懸疑,暗藏殺機,教人著迷著魔的文學暗藏凶險,步步驚魂,作者真正的設定是,只要你翻開書,遊戲就已經開始……|快雪 小說閱讀
繁複又迷死人的紙牌效應,在他開啟程序遊戲時,閱讀者已成甕中鱉,非生即死直到全.書.終。|藝溱拼布
《深夜文學課》每段都會由過去和現在互相穿插,尤其到了讓人感到驚悚疑問時,它又馬上停在那個時空跳到另一個時空,會給人迫不及待知道過去還是現在會發生什麼事的好奇心。|☆野田妹上癮試讀館★
這個故事非常有趣,共有三條時間軸線同時交替敘事,每條軸線各自緩緩告訴讀者一些訊息,彷彿四散的拼圖,但這些穿越時空的拼圖片,卻巧妙交織,每塊拼片的出現,都可能帶來截然不同的景象,隨著越來越多拼片落到定位,詭譎而步步進逼的壓迫感也層層洶湧襲來。|夏天走過義大利
作者其實應該發展到現今的兩倍厚度,那這本小說可能成為威爾.拉凡德的人生代表作,只是看完仍舊會有許多問號漂浮在四周,只是會讓你怨嘆威爾怎麼不多寫點呢,讓我們情緒更投入呢?|跟馬修喝杯酒吧
作者更為驚人的功力則是在於他成功的運用了文字的力量,將讀者帶往書中的場景,讓人彷彿身歷情境一般隨著劇情而心跳加速。|幸福蟹居
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和當年我看超自然謎殺三部曲差不多,夠驚悚,夠懸疑|蠍子的私人空間
兩線並進的緊湊情節,讓讀者完全沒有喘息的空間,還要讓大腦不斷適應在時空交錯的重疊中。解謎?!我看,根本就是要讓大家捧著腦袋燒啦!(苦笑)|不負責任推薦區
拉凡德鋪陳故事的能力堪稱一絕,一點一滴將拼圖(線索)丟給你,欣喜若狂拾起最後一塊拼圖,拼成一張完整面貌之時,才發現事情根本不是所想的那樣。|小心輕放
《深夜的文學課》抓牢了驚悚推理所有精髓,陰暗的背景、詭譎的謎團,過去與現在雙線交錯織起的迷霧網互相牽制、互為因果,雙面的謎題以為找到了結果,事實上只是另一面謎題的開頭,文學與自我理念微微漂浮其上,沒有俗麗的血肉橫流,作者為妙的節奏掌握便足以令人寒毛直豎為之屏息。|蚊子吸血閣
難解的心理學圖騰、精神病患、符合某種規則的遊戲,以及最佳場景 ── 一棟古老陰森的大宅,製造出令人戰慄的氛圍,而結局,那雙主宰一切的隱形之手……更是讓人猜想不透!|離光最近的地方-the-closest place to the lights
十幾年前學術上的謎團與十幾年後的兇殺案平行鋪陳、互為因果,讓本來幾乎無關的故事因此纏繞糾結;到了後半段,還得區分書中的「戲裡戲外」以提煉出線索,等於同時有超越推理小說框架的四線劇情、彼此交織出一個故事,不得不佩服作者的手法與巧思。|痞子軍團團長的思想雜記
雖然心懸在胸前,咚咚作響,但你卻一點都不想卻步,不由自主的迎上前去,直到驚人的最後一步……說故事的人退場了,但危險才正要開始……我知道讀者們絕對不會拋下亞麗不管的!|Gaga舞台
每次都在讀者整顆心吊得高高的時候突然打住,然後切換到另一個時空裡。就像章回小說中總是用「欲知後事如何,請看下回分曉。」來吊人胃口一樣。讓讀者根本沒辦法放下書本,因為整顆心都被這本書牢牢的吸住了,巴不得快點看到下一段的答案。|若有所感
作者安排的情節架構頗大,對於犯罪心理也有其獨到見解,書中的某些劇情場景非常有畫面,在閱讀的過程中著實惠隨著書中人物的處境而糾結起來。|凱特的小小窩
作者游刃有餘地處理現在與過去的兩個時空的謎團。明明是一前一後發生的兩件事,在作者巧妙安排下,讓兩個故事交互參照敘說,隨著故事的開展,我們逐漸了解當年的上課狀況,卻也一步步走進眼前連續謀殺案的謎團。|把記憶封存,在文字與現實之間的世界。
這種類型的作法,Will Lavender該怎麼操作到第三次?真令人好奇。|荒蕪年歲
整本書最精彩的地方有兩層,第一層應該在於讀者藉由主角當年的事件瞭解事件的真相,而第二層則是讀者跟主角一起發現當下眼前連續連續死亡事件的真相,而真相就是一樁巨大的程序遊戲。|黑色的遺跡
當我們驚訝於文學殺人的同時,也同時享受到了作者威爾.拉凡德高超的寫作手法與縝密的情節布局所營造出來的刺激快感,與越到結局的驚人震撼。|The Ting-a-Ling of a Marionette
在閱讀之中,緊張又害怕的心情,一直持續著,終於在真相大白之後,心情可以放鬆,沒想到作者在最後的最後結局又給我一巴,不輕易放過我們,真是讓我忍不住又要開始大呼「真是過癮過癮啊!!!!!」|我長大要變成金剛芭比
回想到書中理察‧艾迪斯第一堂課問大家的問題「文學是什麼?」,對每個不同觀點的人而言,答案自然也都會不一樣,沒有人會料想到僅只在書本內的文字竟然也可以造成這麼大的影響力。最後,而文學對你而言又是什麼呢?|蔚雲亂亂報書院
文學的本質究竟是什麼,作者想要傳達的意念究竟藏在字裡行間的哪處,讀者必須投入到怎樣的程度等等在這本驚悚小說裡作者威爾.拉凡德常常有意無意把這些問題經由故事人物裡的對話丟出來給正在閱讀的讀者,使得故事不只是故事、不會在閱讀完畢之後便拋之腦後,而是讓其相互關連,讓已經是精彩不已的小說更增添了可看性,更不用說劇情最末那一段回馬槍……。|呱呱。青蛙
絕對驚悚的過程,絕對出人意料之外但又合情合理的結局。我給威爾.拉凡德的第二本新作《深夜的文學課》滿分五顆星!|簡單 幸福 愛
媒體推薦:────名人讚譽────
絕妙的構思,絕妙的敘事,《致命的文學課》是驚悚小說的登峰造極之作,以風馳電掣的節拍描繪出文學疑雲,一步步追查謎樣的作者身分,同時對高貴的情操及恐怖扭曲的人心提出(可謂)前衛的心理剖析,從此改寫你對教授、作者或者書籍的看法。噢,還有那要命的最後一頁……──傑佛瑞.迪佛,《馭電人》
威爾.拉凡德以巴黎麵包師傅的精湛技藝鋪陳情節,老練的將謎團一層一層往上疊,眼看即將翻倒,他卻整合了全部謎團,構成一個迷死人不償命的千層糕式故事。務必留點肚子享用第二遍。──葛拉罕.莫爾...
章節試閱
深夜的文學課
一九九四年──第一堂課
天色剛黑,他們便推進供殺人犯露臉的電視機,放置在教室前方,稍微偏離中央,以免後排的學生看不清楚。兩名穿著維修工制服的男人檢查衛星訊號和擴音器,接著便如同進來時一般,悄悄的來,也悄悄的走了。五分鐘之後,課程即將開始,萬事就緒。
或許是課程本身首開先例,令人耳目一新;也或許是神祕的氛圍,小小的賈斯博學院從未有哪一門課曾掀起如此熱烈的議論。由於校長的決定,教室裡坐著九名學生,一個個都是大學部文學院的頂尖高材生。現在,在開學的第一個夜晚,他們心浮氣躁的等候教授出現在螢幕上。
這堂課是「文學424:解開文學謎團」。挑在夜晚授課,是因為沒有其他可行時段,典獄長只肯讓殺人犯在晚上自由教書。假如傳言可信,那他會是在鋪設軟墊的精神病房授課。有人說他會待在綠色屏幕前面,以特效的方式,在他面前虛擬出一座講台,製造教室的幻象。還有人宣稱他會被銬在椅子上,身穿橘色囚服,因為州法禁止其他的安排。他們還說學生必須記住這人幹過的勾當,不能忘記他是何許人。
學生們挨坐在一起,為教室帶來暖意。黑板似乎熠熠生輝,但今晚的佛蒙特其實寒意森森。校舍大半安安靜靜,只有抗議人潮依照規定站在卡爾弗大樓外兩百碼處。這門課開在卡爾佛大樓,教室在地下室,原因是:賈斯博高層不希望抗議人群看到電視螢幕的畫面。
從抗議人潮再過去一點點有一棟陰暗建築,只有底層亮著幾盞燈光,兩位州警坐在雜物室大小的房間裡喝咖啡,盯著一個小螢幕,收看專給他們觀賞的沉悶畫面。
終於,電視螢幕轉為深黑,大家紛紛端正坐姿。電視發出低鳴,接著一條從左而右掃過教室的水平線。他們的教授──榮獲麥克阿瑟獎的天才,曾是附近杜蒙特大學的明星教授,卻在十二年前狠毒殺害兩名研究生。此刻,他準備好要亮相了。
接著,黑暗退散,雜音消逝,教授在螢幕上現身了。
他們看過教授的相片,泛黃的報章雜誌刊出大量照片。一身深色西裝的他(受審時)、戴著手銬、露出豺狼微笑的他(剛宣判不久後),或是頭髮往後梳、穿著花呢外套、打著領結的他(一九八○年在杜蒙特大學的教職員照片)。
儘管看過照片,學生從螢幕上看到本尊時,依然吃了一驚。他穿著簡樸的橘色囚服,囚號不遮不掩,在螢幕下緣一覽無遺。V字領開得很深,看得到心口上方褪色刺青的彎曲邊緣。
教授的雙目彷彿在搏動。銳利鋼硬的眼睛流露出危險的絕頂聰明樣。學生見到他的那一刻,油然生出一種感覺,不是驚訝,不是愕然,而是原來如此,原來這就是他。一個坐在中後方的女孩低語:「老天,沒想到他這麼……」坐附近的女同學接完話:「性感。」兩個女生綻出笑靨,笑得偷偷摸摸。竊笑。
現在教授向前坐。學生可以在背景看到兩名獄警,除了臉孔,其餘部位盡收眼底,深色的寬鬆褲管、皮帶釦的反光、配掛在皮套裡的結實警棍。一個獄警的雙腿大喇喇的打開站立,另一個的姿態拘謹些,此外,兩人像一個模子印出來的。教授本人不是在玻璃屏幕後,對準他的鏡頭沒有套上任何保護罩。他就坐在一張小桌前,未戴手銬,雙手擱在面前,呼吸舒緩自然,隱隱然含著笑意。
「大家好。」他輕聲說,「我叫理查.艾迪斯,是你們解開文學謎團課的教授。你們講幾句話來聽聽。」
「老師好。」有人說。
「我們在這。」另一人說。
艾迪斯俯身向前,顯然是麥克風恰恰位於攝影鏡頭之外。他點頭說:「很好。我聽得到你們,你們也聽得到我。我看得到你們,你們也看得到我。現在,開始上課。」
現今──模仿犯的謎題
亞麗.席普利博士下了她租來的車,走向靜謐屋舍的前門。她足蹬高跟鞋──真是該死,她本以為來到犯罪現場,最好別作學者打扮才能給賈斯博學院的人留下好印象。現在,她卻覺得自己的服裝是丟人現眼。因為教授必然會注意到她的裝束,並在即將展開的心理戰中占上風。
她上方有隻冬季鷦鷯從一棵樹上乍然飛起,嚇得她縮了一下。亞麗這才明白,自己多麼恐懼重回舊地、再度靠近他。她督促自己集中精神。教授是當今世上頂尖的傑出人物,但他也老奸巨猾,一定會逮著她這個小辮子大作文章──她必須嚴加防範。
絕不能讓他得逞。
「別被唬了。所有的鳥都是催魂鳥。」
亞麗抬起頭。他倚著敞開的紗門,木然的雙眼注視著她,冷酷的微笑停駐在唇上。中風奪走了他的表情,將他的臉孔打磨成一副面具。一側是毫無生氣,只有青色血管在慘白皮膚上延展刻畫,嘴唇向上彎成飽受煎熬的笑。另一側,生動鮮活的那一側,則學會了模仿同樣的表情,這是對著浴室鏡子練習的成果。總之,現在的他總是在微笑,隨時隨地,有事沒事一律笑臉迎人,即使在痛苦或悲傷或憤怒中,也掛著笑。
「亞麗珊卓,」他說。沒有冠上教授,也不稱呼她席普利博士。(她就是會留意這些小細節。)他沒有邀請她進屋。按照慣例,他會讓她站在冷颼颼的前門門廊,吃點小苦頭。他永遠在下戰帖,永遠在測驗。亞麗才不要讓他稱心如意,讓他看到自己抱著手臂取暖。
「早安,教授。」她說。
「聽說我們那個朋友出了事。真……慘。」笑意擴散到他的眉宇。「我就曉得他們遲早會派妳來找我。」
「沒人派我來。」她說。
他覺得這個謊言真有意思。「沒有嗎?」
「是我自己想來的。」
「這麼說,妳是來看我,像個老朋友那樣。或者該說,像老情人。」
她一時語塞,望著那張被中風毀掉的臉,風切劃過她裸露的頸項。「你下地獄去啦!」她心裡喊著。
「要不要進來坐坐,亞麗珊卓?」
「叨擾了。」
他領著她到後面的某間房裡,在磨損的扶手椅上坐下,面向那扇窗戶。這裡也有書,研究已逝作家的專書,擠滿墨跡的紙張彷彿山崩似的掩埋了小桌上的一台昂得伍牌打字機。上方,則是一張描繪了男子面孔的海報,只有一個潦草的字爬過他的雙目和口鼻。這個字是「誰?」,鉛筆芯的粉末在微光中幾乎看不出來。這張臉屬於神祕的小說家保羅.法奧斯。底下,狂放的紅字替海報下了標題:誰是法奧斯?
他沒有給她椅子,任她杵在房間中央,看著鼎鼎大名的教授呼吸。即使在那裡,背對著她,他也散發出一股殘暴的氣質。現在狀況更加不妙。更糟,她心想,因為他清楚他們需要他。她需要他。
「有事請說。」他說。
「今天一早就來打擾你,是因為……」她說不出口。即使他不是面向她,她仍然感覺得到他的目光,他沒把她視為獲得終生聘約的比較文學教授,只把她看作昔日那個慌亂的學生,一個孩子。
「你還沒接受事實。」他說:「事實就是歷史重演了。」
「你錯了。」但她的氣勢很虛弱,空洞。
教授從她在窗戶上的倒影對上她的視線,迎視她。「麥可死了、不在人世,你做什麼都改變不了事實。」
這些話,那蓋棺論定的口吻使她心頭一凜。她別開視線。
「你記得他嗎?」她問道。
他靜默片刻,開口:「印象不深。」
他當然是記得的。麥可.坦納博士,賈斯博學院的現代文學專任教授,他在母校教書。麥可十五年前和她一起修過那門夜間課。她連麥可的座位都記得:在最前面,離電視螢幕不太遠。
「我猜,這次的命案跟之前的一樣。」他說。
「對,但有出入。」
他抬起頭,興致全來了。「怎麼說?」
「這樁謀殺……比以前的兩樁舊案更戒慎小心。比較節制。」
「有嫌疑犯嗎?」
「沒有。」她說,又補充:「可是校園裡有些流言蜚語。八卦。」
「洗耳恭聽。」
「有人覺得可能是他老婆。」她說,「莎莉發現了屍體。還有,她給警方的行程表──有點前後矛盾。」
片刻後,他沉吟:「然後警方就找上你。」
「是的。」
「為什麼?」
「教授,」她嘆了氣,「別這樣!你幫不了我就算了。但如果你可以伸出援手,那我……」
「是『我們』。」
「什麼?」
「是『你幫不了我們』,亞麗珊卓。你在賈斯博有頂頭上司,現在他們要你再度扮演偵探,事情不就是這樣嗎?」
亞麗默然不語,她轉身抄起皮包,走出房間門口。現在屋裡太黑,外頭的太陽躲到雲朵背後。她不記得東西南北,只見到書本在明處和暗處層層疊疊,歪歪斜斜,強勢從牆面挺出。這些房間像是一枚有隔間的鸚鵡螺,螺旋型向外伸展,一個疊著一個。她舉步在這個迷魂陣穿梭,詛咒自己幹嘛沒事跑這一趟,難道她以為教授好歹能給個說法。該死,亞麗,你幹嘛一廂情願,以為他會洗心革面?何必……
「杜斯妥也夫斯基。」
她停下腳步,站在那裡,聆聽這幢老房子的接縫在風中呼號,等待著。
「坦納博士,」教授從她背後說,「我知道他是被斧頭砍死的。跟另外兩個,以前那兩個……的死法一樣。『他將斧頭整個抽出來,雙臂並用的揮舞斧頭,壓根兒沒顧慮自己的安危,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幾乎像具機器,將鈍端砸到她頭上。他動手時,用的似乎不是自己的力量。』」
「《罪與罰》。」
「對。不是我最愛的文學巨作,但書裡有你要的答案,亞麗珊卓。這之間是有關連的。凶手不過是個有樣學樣的蹩腳貨色,一個逍遙法外的模仿犯。你在找的凶手──是個拿不出自己想法的笨蛋。」
「我不能苟同。」她說:「我說過了,這回跟舊案不同。」
「怎麼個不同法?」
亞麗這會兒斟酌起字句。起碼這部分得交代清楚,必須說出賈斯博學院裡兩個頭頭交代她轉告教授的話。千萬不能出差錯,他們叮囑她。
「表面上,麥可的命案就像你以前、就像一九八○年代那兩樁杜蒙特命案。」她說,「可是仔細看,就會發現情況不太一樣。另有蹊蹺。」
他等著她繼續說下去。
於是她遵照命令,向教授說出那兩人吩咐的台詞,這是誘餌:「這個命案……像一道謎題。」
話音方落,他整個人僵住。就這區區幾個字,亞麗.席普利向他下了戰帖──她感受到小房間裡的空氣凝結。他淪為甕中之鱉。
「我家距離那個爛地方只有幾哩路。」他接腔,簡直像自言自語,「他們怎麼說的我都聽得到。我知道他們的德性。」
「這麼說,你是答應幫忙了,教授?」
他怒目相視。「他們以為這次的事我脫不了關係嗎?」
她沒作聲。她以沉默代替作答。
「真是的。也許再被人相信是件好事。但也有可能會讓人心生畏懼。」
「你會幫忙嗎,教授?」
「難不成我欠你人情?」
「因為不管誰幹的,那人仍然逍遙法外。因為我們兩個都跟麥可.坦納有淵源。還有,對,因為你欠我人情。」你欠我的人情可大了,她心想。
「原因不只這些,亞麗珊卓。」
「我不是……」
「你擔心這場不幸的變局,會像聚光燈一樣照著修過那堂課的人。尤其是你。」
「這跟那堂課扯不上關係。」
「你是這樣跟自己說的嗎?那念頭在你心頭不斷嘶吼:這跟夜間課無關,這跟夜間課無關,這跟夜間課無關……」教授扯開嗓門,語音旋即被屋子吞沒。然後他笑了──爆出一個殘忍凶惡的短促笑聲。
「麥可,」她輕聲說,「他也有份。他熱愛書本,就和我們一樣,文學是他的生命。向他下毒手的人是有計畫的,一個曠日費時打造的周全計畫。你剛說的話──說中了一些事。警方相信凶手是模仿舊案,刻意重現二十七年前的杜蒙特大學命案,因為被害人是文學學者,牆上的血跡像羅夏克墨漬心理測驗圖,麥可書房的書本被重新排過──可見凶手研究過當年的犯罪現場照片,教授,這位凶手研究了照片。」
她轉為沉默,看著他。她感覺到他在動腦筋,莫明的感受到他思緒腦波的擾動。
「拜託,我需要你給個說法。」亞麗說。
「我只問你一件事。」
亞麗等著。她想起那天早晨那兩個男人的面容。那兩張臉,一位是學院院長,一位是警探,他們在校園另一頭麥可.坦納凌亂的住家書房裡見到的一切,令他們大驚失色。她感同身受,因為她揹負著相同的心靈疤痕。
「儘管問。」她說。
理查.艾迪斯博士湊近她。「再重講一遍你發現我無辜的經過。」
第一堂課──文學是遊戲?!
「現在,開始上課。」
理查.艾迪斯博士在電視螢幕上的影像似乎微微晃動著,然後恢復正常。九張面孔盯著他,等待教授開始講課。他們尋思著教授會不會聊起十二年前的往事。那兩樁命案(據說凶器是一把斧頭,但始終不曾尋獲)、杜蒙特大學校園駭人的命案現場……,沒人知道他會不會討論這些事。他的確被禁止談論命案,但艾迪斯不像是照著規矩來的人。
「文學是什麼?」教授問道。
班上沒人出聲。沉默在低吟。
艾迪斯笑了笑,向前傾。他的眼睛鬼祟幽黑,透出淡淡的黑色幽默,左右來回飛掠,打量他們每一個人。
「坦納同學,」他輕聲唸出名字,學生名冊一定在鏡頭之外,「請說說你認為文學是什麼。」
名叫麥可.坦納的男孩開了口,對著螢幕說話的嗓音粗啞。
「文學是各種書籍。」他說:「巨著。」
「以你之見,巨著是什麼?」
「福克納、喬伊斯、伍爾芙。主要是現代主義作家。」
艾迪斯臉色一暗。「現代主義作家毀掉太多美好的事物。」
男孩整個人縮起來。
「凱恩同學,」艾迪斯說:「文學是什麼?」
「文學是閱讀時體會到的感覺。」克里斯坦.凱恩說,他是第二排的瘦小男孩,丹寧布夾克的袖子上綴著破爛補丁。他努力讓自己看來比實際上高大,硬是挺起身子,讓自己跟其他挺拔的人一樣高。此舉確實有效,但效果薄弱。此舉有效,是因為凱恩的腦筋高人一等。
「啊,多情種子,我喜歡,凱恩同學。請告訴我──巴別爾的作品帶給你什麼感覺?波里斯.皮涅克呢?他無法重拾原有的生活,慘遭行刑隊槍殺,屍體留給飛鳥啄食。或是杜斯妥也夫斯基,當你看到《罪與罰》裡拉斯柯尼科夫掄起斧頭的部分,你有什麼感覺?」
斧頭。這詞在教室裡迴盪,在學生周遭震動。大家坐著不動,等著看教授會不會遭到制止。
結果沒事。理查.艾迪斯毫無畏懼,甚至沒有一絲覺得自己哪裡做錯了的模樣。或許這個詞,或許那雲淡風清的斧頭二字,就是存心擺放在這個位置。或許他備課時就已經安排好了,將這個詞寫進筆記。教授是這種人嗎?學生納悶著。他是不是會和學生耍心機的人?
「我覺得反感,」凱恩說,「就跟每個人一樣。」
「每個人?」
「站在理智正常者那一邊的每個人。」
艾迪斯笑了,一聲短促、斬釘截鐵的哼笑。
「你曉得我第一次看杜斯妥也夫斯基的感覺嗎?」艾迪斯說,「我覺得找到了謎底。拉斯柯尼科夫對隱喻性的母親和姊妹犯下了罪行,他並沒有逃過懲罰。他確實不是非凡之人。我頭一次看那書的感覺、我感受到的情緒,是悲傷。我同樣沒有做非凡之人的命。我同樣沒有不被懲罰的命。」
教授露出蹙眉的神態,蒼白的暗影又掠過他的臉。他背後的兩個警衛動了動。
「席普利同學,」他說,「可以告訴大家你心目中的文學是什麼嗎?」
「文學是愛。」女孩說。
「你相信愛嗎,席普利同學?」
「信。」
「那你一定也相信文學。」
「確實。」
「那文學,跟愛情一樣會傷人嗎?」
女孩聳聳肩,不畏不縮。對準學生的鏡頭捕捉到了這一幕。艾迪斯的視線往上一轉,那裡必然有顯示這間地下教室全景的螢幕。他淡淡的笑了:他喜歡這個不引人注目、近乎叛逆的姿態。「如果文學可以帶給我們各種感受,」她說,「為什麼就不能讓我們痛苦呢?」
「書是刀。」
「或箭。」
艾迪斯向後靠,對她甚至更另眼相看。「著火的箭。」
亞麗又聳了聳肩。「或斧頭。」
然後狀況丕變。
艾迪斯的臉色變成豬肝色。他在椅子上挺起身體,彷彿電流穿過他,雙手扣住喉嚨。然後他開始扭動身軀,依然挺直坐著,狂亂踢著底下的椅腳。看起來,他像被人從背後勒住,一個隱形人。
警衛慌忙上前。他們圍著他,兩人都伸出手,鏡頭上只看得到他們的手臂和手試圖制住他。但無論如何就是沒辦法令他靜定下來。他拳打腳踢,扭動翻滾,椅子拖過地板的聲音尖銳刺耳,艾迪斯幾乎完全離開鏡頭。一小道像括號的白沫從他口中滲出,流到下巴。他現在出了鏡頭,無臉的警衛們在螢幕右緣和他拉扯,拚命搶救他。「他的舌頭!」一個警衛說。「天啊,他要把舌頭吞掉了!」
螢幕變黑。
有一會兒時間,教室裡的學生靜靜坐著,等待,全然不知所措。他們面面相覷,滿臉的驚愕困惑。螢幕閃爍著雜訊。
「現在我們怎麼辦?」一個叫莎莉.米契的女生問道。然後,跟之前一樣的電子音訊又出現了。大家望向電視螢幕。
艾迪斯回來了,頭髮凌亂,雙目飽含痛苦。
「抱歉,」他口齒不清的說,「我有時候……會發作。這是老毛病,從小就是這樣。不用擔心。在這邊看管我的人是受過訓練的醫療人員,他們不會讓我在你們面前斷氣的。」此外,他沒再多說什麼。
九個學生瞪著電視。教授的坦率直言,不知何故,並未讓他們安下心。那一夜,會有幾個學生夢見他。夢裡只有聲音與模糊的動作:傾倒的椅腳、教授的喉嚨因痛苦而咕嚕作響。
「你們說,」艾迪斯在全然打起精神後說,「文學是以在巨著中的地位為依歸,是以情感、以愛為定義。那假如……」他狂野的目光掃過教室,落在每個人身上;即使只有這樣,就這麼一個簡單的動作,便讓這堂夜間課的學生明白為什麼他是個相當厲害的老師──「文學是一場遊戲呢?」
他們沒人知道該作何感想。他們注視螢幕,等著他講下去。
「假如我剛才根本沒事,純屬騙人的呢?」
學生們茫然了。有人緊張的笑笑。
「我確實有神經系統的毛病。」他告訴學生,「但假如我沒有病,假如我剛才的發病其實是唬人的、是作戲。你們會不會相信我感到痛苦呢?」
沒人回答。
「不要不理我。各位同學,我的痛苦像不像真的?」
「像。」後排一個叫法蘭克.馬斯登的男生說。他身材瘦削,古典式的英俊,主修戲劇,輔修文學。在這一堂課的所有學生中,就數他最有判斷演戲與否的眼力。
「像極了。」亞麗.席普利說。
「假如文學就是這樣呢?」艾迪斯繼續說,「假如一本書、一本小說,讓我們真以為它就只是一本小說,可是當我們徹底進入書中世界──實際讀進去、真的用心閱讀了──卻察覺到書頁背後有另外一個世界呢?一個深層真相的宇宙,只需要我們動用找到兔子洞的能力就能進入。」
他停頓,讓學生消化這段剛說過的晦澀言語。「你們有多少人聽過保羅.法奧斯?」
【解說】本文內含故事結局,建議看完全文再行閱讀。
下課後,噩夢待續
文/冬陽
《深夜的文學課》一書,是美國作家威爾.拉凡德繼《失控的邏輯課》之後,在二○一一年七月出版的新作。與前作相同,皆是以虛構的大學校園為背景的寫實驚悚小說。
發生在校園中的犯罪故事(Academic / Campus Mystery),喜愛推理小說的讀者們應該不算陌生,像是湊佳苗《告白》、東野圭吾《放學後》、小峰元《阿基米德借刀殺人》、阿嘉莎.克莉絲蒂《鴿群裡的貓》、艾德蒙.克里斯賓《玩具店不見了》、麥可.伊尼士《校長宿舍謀殺案》、藍霄《光與影》,以及桃樂絲.榭爾絲《俗麗之夜》(目前僅有簡體中文版)等,都是具備相當水準的作品。此外,像是漫畫《金田一少年之事件簿》、《名偵探柯南》、《神通小偵探》等,也都曾以校園作為事件舞台,福爾摩斯短篇探案中的〈三名學生探案〉,亦是其中之一。
與前述作品相比,威爾.拉凡德在《深夜的文學課》與《失控的邏輯課》中,進一步局限了「校園」的書寫範圍,將文字集中在「教師-學生-課程」這三個要件的描述,並刪除、簡化了細瑣的校園生活與人際關係,阻隔、壓縮外來的調查力量(例如警方),致力於各懷鬼胎的師生間的微妙互動上,營造出獨特的懸疑驚悚氣氛。
兩部作品皆以一位神祕且具爭議性的教師開設新課程為發端,本作更直接表明了授課教師理查.艾迪斯是個身陷囹圄的殺人犯,經賈斯博學院校務委員會投票通過決議邀請,將透過遠距電視教學指導九名資賦優異的英文系學生,以解析文學作品的方式解答神祕的遁世作家保羅.法奧斯的身分之謎。
對於艾迪斯而言,這是他坐牢十二年來的傾力一搏,要是能藉此查出法奧斯的真實身分,就能洗刷他奪走兩條人命而被判入獄的冤屈;對於這九名學生來說,若能破解諸多優異的學者都無法解開的文學謎團,日後必能飛黃騰達,早早便在學術圈博得名聲。
如此算計著的雙方,只能透過「文學424:解開文學謎團」這門開設前風波不斷的課程,在特定且有限的時間與發言內互換訊息。此刻,雙方還得各自承擔看不見的風險:艾迪斯教授之所以答應開這門課,是不是和人魔漢尼拔.萊克特一樣另有所圖?課堂上這九名學生到底夠不夠聰明,趕得及在這個冬季學期結束前順著教授的提示完成任務?
這種由「教師-學生」兩者所構成的雙重性,在本作中屢屢可見,分析起來全書約莫有四層雙重性結構,這是第一層。層層堆砌、交互穿插的結果,使得全書內容較前作《失控的邏輯課》豐富許多,更具戲劇張力、敘事也更見完整有條理。
第二層雙重性是分別發生在一九八二年與現在(二○○九年)的殺人事件。從命案現場的狀況來看,無論是行凶手法或關鍵性物件的陳列,在在顯示兩者有絕對的關聯性──若非同一凶手所為,就是高度熟悉內情者的模仿殺人。既然亞麗珊卓.席普利「現在」能在艾迪斯教授的住所與他說上話,可見先前的命案已然解決、教授已洗脫罪嫌出獄,而且亞麗珊卓扮演了吃重的破案偵探角色,可是作者拉凡德對這段過去卻遲遲擱置不提。這麼做雖然有損遊戲的公平性(讀者與偵探所知的關鍵訊息並不對等),不過本作並非強調邏輯推理的追凶解謎小說,利用這種逐步吐露的敘述手法反而吊足讀者胃口,提高了可看性。
第三層則是保羅.法奧斯的真實身分與其遺留的第三份手稿之謎。欲解決一九八二年兩名女大學生凶殺案、引發二○○九年連續殺人事件的原因之一,以及一九九四年賈斯博學院開設文學424課程、將獄中的艾迪斯教授與九名學生聚集在一起的樞紐,就在這一層的設計裡。也就是說,第三層雙重性是連接第一層與第三層不可或缺的重要橋梁,然而,這兩條線索早在小說的第二章及第三章就已提及,其重要性在故事發展的過程中逐漸浮現,並與凶殺犯罪動機搭上關係,直至尾聲始獲完整的解答。
最後一層是文學課與程序的雙重性,也是我個人最喜愛的一層設局。「程序」原本是從研究法奧斯小說衍生而來的扮演遊戲,最後卻像走火入魔般,變質成延續法奧斯意識的恐怖洗腦。尤其當法奧斯的真實身分揭露後,表面上同時終止了艾迪斯教授的文學課與這場扮演遊戲,實際上程序依舊在進行,只是潛藏起來,直到創造了新的連續殺人犯***、另一個散播邪惡意識的暢銷書作家***,以及正興高采烈著手進行新的程序遊戲的***。這讓看似已遠離噩夢、回復寧靜生活的亞麗珊卓再度面臨危機,原本充滿期待與愛意的電鈴聲,硬生生變成另一場恐怖劇的開幕鈴聲……「程序遊戲的奇特之處在於,必須等到你察覺異狀,才曉得自己已經開始玩了。」艾迪斯教授說過的這段話,瞬間成為令人毛骨悚然的不幸預言。
這場難以逃脫、不知何處才是終點的恐怖遊戲,似乎有股隱而難見的神祕力量操縱著參與其中的各個人物,恰與本書的英文書名「支配」Dominance相呼應。原本只是一門單純的文學課,有誰能預料最後要面對的竟是如此難纏、殺機重重的惡意?這便是威爾.拉凡德書寫本故事最巧妙高明之處了。
(本文作者為推理評論人)
深夜的文學課
一九九四年──第一堂課
天色剛黑,他們便推進供殺人犯露臉的電視機,放置在教室前方,稍微偏離中央,以免後排的學生看不清楚。兩名穿著維修工制服的男人檢查衛星訊號和擴音器,接著便如同進來時一般,悄悄的來,也悄悄的走了。五分鐘之後,課程即將開始,萬事就緒。
或許是課程本身首開先例,令人耳目一新;也或許是神祕的氛圍,小小的賈斯博學院從未有哪一門課曾掀起如此熱烈的議論。由於校長的決定,教室裡坐著九名學生,一個個都是大學部文學院的頂尖高材生。現在,在開學的第一個夜晚,他們心浮氣躁的等候教授出現...
推薦序
【推薦序】作為謎團的文學,一則復古的凝望
文/陳國偉
一九九四年的時候,你在作什麼?
我當時仍還是一個懞懂的文學系大學生,參加文學性社團,認識了幾位後來的名小說家與詩人,閱讀著賈西亞.馬奎斯、伊塔羅.卡爾維諾、米蘭.昆德拉、村上春樹,在文字的城市中尋覓意義的森林,在馬康多的夢境中擬想不朽的輕盈,那些關於生命出口的祕語與隱喻。當時我們並不知道,夜幕低垂,文學在我們的時代裡,彷彿即將熄滅最後一盞煤氣燈。
但在威爾.拉凡德二○一一年的新作《深夜的文學課》中,卻有九名被挑選出來的菁英大學生,在一九九四年參與了一堂深夜的課程「解開文學謎團」,授課者是因殺害兩名女研究生而入獄的知名教授理查.艾迪斯。在這堂課中,他們鑽研的對象是一個從未被證實身分的覆面作家保羅.法奧斯,而已經拿到哈佛入學許可的高材生亞麗.席普利在修課的過程中,一步步循著艾迪斯的誘導與暗示,才驚覺到在接近法奧斯真實身分的同時,也會再度揭開女研究生的死亡真相。然而十五年後,當年參與課程的九個人,卻開始一一死於不明原因,甚至死亡的場景跟當年女研究生如出一轍,已經成為哈佛教授的亞麗必須介入調查,而頭號嫌疑犯便是當年因為她解開謎團而被釋放的艾迪斯教授。
這是一個極為迷人的設定,一門有如《沉默的羔羊》中由天生的犯罪者漢尼拔博士所傳授的課程,而學生們就如FBI女探員克蕾瑞思一般,接受著危險卻優雅的啟蒙者的循循善(惡?)誘。這是門將能改變修課者一生的文學課,因為對於一個作家的考究與對小說文本的解析,卻因此而真正的介入現實,而讓自己的生命與烙印上死亡的真相,甚而召喚出自身的生存與死亡。《深夜的文學課》再現了一個曾經的黃金年代,在那時,文學是所有知識的頂點,而面對現實,它往往是最終的解答。
我們這個世代,六年級生,似乎為了見證文學在當代世界的失能而生,文學在一瞬間失去了與世界溝通的語言,和現代人一同迷失在無限膨脹與內爆的文明景觀中。這個文明以科學為核心,訴諸實用原則,將人役為物,支配著一切的感覺結構;而文學無法對其言語,甚至失去了對它說話的合法性,背負著這個時代所有未名的罪。人們已經不信仰文學嗎?但在全球化浪潮下對於身分認同的渴求,希冀透過傳統文化的再尋來再現自我主體,文學是建構「想像的共同體」(imagined community)的最佳途徑,班納迪克.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是這麼說的。但隨著我從文學系的學生,一路走上文學研究所的老師之路,卻覺得文學是個越來越寂寞的志業。
也因此,當我看到也曾擔任過大學寫作與文學課程的「同業」威爾.拉凡德,從《失控的邏輯課》到《深夜的文學課》,大膽的將哲學與文學領域的題材,作為小說的核心,我必須說多少還是讓我為之神往的。的確,既然大家都已失去了對文學的興趣,那麼就讓文學來製造謎團,讓文學來表述死亡的祕密。
推理小說雖然是文學,故事也往往是「從一具屍體開始」,但文字語言僅是這個類型的載體,科學與理性邏輯才是它的核心,推理這個類型的法統,百年基業便是由此建立起來的。福爾摩斯最忠實的朋友華生醫生,曾經列出一張福爾摩斯的「知識界限」清單,其中實用科學知識深不可測,但文學與哲學知識雙雙掛零。道理很簡單,因為文學知識對辦案無濟於事,它無法像法醫學重構被害者的死亡過程與時間,也無法像化學能夠秩序化犯罪現場的微物證據;即便是本世紀的新興學科精神分析,都能夠對凶手的形象與行為,進行一番顯像側寫,收攏表象於犯罪的混亂,讓隱身在茫茫人海中的凶手能夠被標記出來。
也因此,拉凡德透過他的作品,不僅創造出一個對類型傳統極其挑釁的犯罪世界,更將文學迎回推理小說的核心,文學不再只是古典解謎類型中,凶手拿來附會殺人,混淆秩序的武器。在《深夜的文學課》中我們可以看到,拉凡德在當代創造了一種復古的凝望,文學既可以被謎團化,更可以介入現實的死亡謎團;它既是死亡的敘述,卻也是死亡的因果,它開啟了一切,卻又蘊含著扭轉一切的驅力,它是真相的樞紐,但唯有讓文學滲入你的靈魂,才能獲致指引的微光。
班雅明在〈說故事的人〉中談到,小說富於意義,並不是因為它時常稍帶教誨,向我們描繪了某人的命運,而是因為此人的命運借助烈燄而燃盡,給予我們從自身命運中無法獲得的溫暖。吸引讀者去讀小說的是這麼一個願望:以所讀到的某人的死來暖和自己寒顫的生命。是的,在這部較諸前作更為成熟的作品中,拉凡德雖不意圖去強化他的作品有怎樣延伸到小說外部的深刻意義,但在小說的懸疑驚悚語境中,他讓死亡與知識的生成緊緊相繫,他人的死亡被賦予獨特的意義,唯有習得他人致死的知識,方能換取自己生存的方式。
所以,如果你曾經修過拉凡德的邏輯課,並且通過了最後的試煉,那麼請你再次選擇這堂深夜的文學課,來獲得這進階的學分。
因為,其實你也早已經身陷其中,從你踏入拉凡德的小說世界的那一刻起,程序遊戲已經開始了。
(本文作者為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助理教授、MLR推理文學研究會成員)
【推薦序】作為謎團的文學,一則復古的凝望
文/陳國偉
一九九四年的時候,你在作什麼?
我當時仍還是一個懞懂的文學系大學生,參加文學性社團,認識了幾位後來的名小說家與詩人,閱讀著賈西亞.馬奎斯、伊塔羅.卡爾維諾、米蘭.昆德拉、村上春樹,在文字的城市中尋覓意義的森林,在馬康多的夢境中擬想不朽的輕盈,那些關於生命出口的祕語與隱喻。當時我們並不知道,夜幕低垂,文學在我們的時代裡,彷彿即將熄滅最後一盞煤氣燈。
但在威爾.拉凡德二○一一年的新作《深夜的文學課》中,卻有九名被挑選出來的菁英大學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