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找書網找車網
FindBook  
 有 4 項符合

Four Fish 人‧魚‧海的兩種未來:從餐桌的盛宴到海洋的盡頭,一位漁夫作家從魚市出發的溯源之旅

的圖書
最新圖書評論 -  目前有 1 則評論
 告別黑鮪魚 2011...
轉載自博客來  推薦  2013/01/07
告別黑鮪魚 2011年1月,一條黑鮪魚在日本築地市場以40萬美金賣出,創下史上最高的拍賣記錄,這個天價代表的不僅是黑鮪魚的市場價值,也突顯了黑鮪魚已遭商業性滅絕的嚴峻處境。 黑鮪魚,日本料理的生魚片之王,牠的美味隨著壽司熱潮席捲全球,成為老饕眼中的頂級珍饈。但...
Four Fish 人‧魚‧海的兩種未來:從餐桌的盛宴到海洋的盡頭,一位漁夫作家從魚市出發的溯源之旅 Four Fish 人‧魚‧海的兩種未來:從餐桌的盛宴到海洋的盡頭,一位漁夫作家從魚市出發的溯源之旅

作者:保羅•葛林伯格 / 譯者:陳雅雲 
出版社:臉譜
出版日期:2012-11-18
語言:繁體書   
圖書介紹 - 資料來源:TAAZE 讀冊生活
圖書名稱:Four Fish 人‧魚‧海的兩種未來:從餐桌的盛宴到海洋的盡頭,一位漁夫作家從魚市出發的溯源之旅

當近海遠洋都到了我們的餐桌,
一位逐漁場而居的昔日釣魚少年從魚市開始了他的四段旅程……

這是我們在海洋中留下的四個足印,
是正在消失的四個未來,是四個獨特的劃時代轉變
這是四種魚的故事,也是從海洋到餐桌的四段最後旅程,
結合生物學、歷史、採訪紀實、人物故事,
一步步進入一部四魚生存演化史。


一位漁夫作家的挑戰書

在那些歲月裡,唯一不變的只有釣魚。直到有一天,我在乎的魚全部死亡……

「哦?我不知道魚還有未來。」「那我該吃哪一種魚?」
我們要吃多少魚?
現在世界野生漁獲量一年約一千七百億磅,是半世紀前漁獲量的六倍。
海裡有多少魚?
沒有人知道海裡有多少魚。但我們知道漁業資源正在枯竭。

人類與海洋的關係正經歷深遠的轉變。
我們正處於發生劇變的邊緣,而以後的世代很可能沒有機會看到野生魚在海中優游的情景。

本書作者葛林伯格是得獎作家,也是終生漁夫。

――他在書中引領讀者踏上料理旅程,追溯菜單上常見的四種魚類,亦即鮭魚、海鱸、鱈魚和鮪魚的歷史,探訪牠們在現今這個重要時刻的處境。

――他遠赴挪威的巨型養殖漁場,看他們如何運用最早在綿羊身上研發成功的遺傳技術,一年生產數百萬磅鮭魚。

――他到尤皮克愛斯基摩人祖傳的河流,造訪世上唯一一家獲得公平貿易聯盟認證的漁業公司。

――他明確指出多氯聯苯和汞流入海產食物的過程,了解荷法營養學家如何改良食物、以色列內分泌學家如何製造荷爾蒙,讓地中海海鱸行銷全球。

――他向《鱈魚之旅》的作者提出挑戰,要求對方品嘗養殖鱈與野生鱈的差異,精采講述從過魚到過漁的警世寓言,呈現一個喪失豐度的故事。

――為了尋找替代魚類,以取代瀕危的黑鮪魚時,他甚至差點命喪南太平洋海底,為我們描繪出如科幻小說般的代理孕魚新世界。

葛林伯格認為,魚是現在世上僅存真正的野生食物。

本書藉由檢視把魚送上我們餐桌的不同力量,展開人與魚的未來對話,並指出我們從何處著手才能為海洋療傷,使人與魚與海洋健康永續地平衡共存。

作者簡介:

保羅•葛林伯格Paul Greenberg

1967年生,美國作家和散文家。2005年開始,定期為《紐約時報雜誌》(New York Times Magazine)、《紐約時報書評》(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和《紐約時報》社論版撰文,主要關注魚類、水產養殖和海洋未來的議題;亦曾為《國家地理雜誌》(National Geographic Magazine)、《GQ》、《Vogue》及其他許多出版品撰文。

美國國家藝術基金會文學獎助金(National Endowment for the Arts Literature Fellow),以及凱洛格基金會食物暨社會政策獎助金(W.K. Kellogg Foundation Food and Society Policy Fellow)得主。以本書獲得2011年詹姆斯比爾德基金會寫作與文學獎(James Beard Award for Writing and Literature)。

目前在紐約市及紐約州寧靜湖(Lake Placid)居住和工作。

譯者簡介:

陳雅雲

美國蒙特利學院口譯暨筆譯碩士,英國新堡大學翻譯博士,現任教於新堡大學翻譯研究所,譯作近五十本,包括《踏入宇宙的一小步:黑洞、蟲洞、時光機》、《改變世界的簡單法則》、《從零開始:追蹤零的符號與意義》、《DNA:生命的秘密》、《一平方英寸的寂靜》、《消失的天才》等。


各界推薦
得獎紀錄:2011年詹姆斯比爾德基金會寫作與文學獎(James Beard Award for Writing and Literature)獲獎作品名人推薦:何傳愷 臺灣大學生態演化所助理教授

邵廣昭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

張泰迪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陳瑤湖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水產養殖學系教授

廖鴻基 海洋文學作家

鄭明修 台灣珊瑚礁學會理事長

戴昌鳳 臺灣大學海洋研究所教授

◎對本書的讚譽

本書雖只介紹了四種魚類,但牠們從我們餐桌上消失的經過,也代表了海洋中成千上萬種生物正在瀕臨滅絕。如果大家再不重視海洋保育,則野生魚類的未來,...
»看全部

作者序
一九七八年,我在乎的魚全部死亡。牠們是我見過最大的大口鱸(largemouth bass),棲息在離我家只有十分鐘腳程的池塘裡。當時我們住在康乃狄克州的格林威治市(Greenwich),可說是全美最以富裕著稱的城市,我們家的房子就位於森林地帶的廣大地產上。那棟房子、那片地產、那個池塘,還有那些大口鱸,其實都不是我家的財產,但我仍把牠們視為我的魚,因為牠們是我發現的,而那個池塘也是我合法的釣魚場。

那房子是我母親承租的,因為它會讓人有我們擁有廣大地產的錯覺,就跟後來我們在格林威治的另外三棟房子一樣。我母親偏好廣大地產上的...
»看全部

目錄
前言

鮭魚:國王的選擇
海鱸:假日魚上班去
鱈魚:平民回歸
鮪魚:最後一口

結語
後記
謝辭

商品資料
  • 作者: 保羅•葛林伯格 譯者: 陳雅雲
  • 出版社: 臉譜 出版日期:2012-11-18 ISBN/ISSN:9789862352199
  • 語言:繁體中文 裝訂方式:平裝 頁數:320頁
  • 類別: 中文書> 社會科學> 社會
圖書評論 -   評分:
 告別黑鮪魚 2011...
轉載自博客來  推薦  2013/01/07
告別黑鮪魚



2011年1月,一條黑鮪魚在日本築地市場以40萬美金賣出,創下史上最高的拍賣記錄,這個天價代表的不僅是黑鮪魚的市場價值,也突顯了黑鮪魚已遭商業性滅絕的嚴峻處境。



黑鮪魚,日本料理的生魚片之王,牠的美味隨著壽司熱潮席捲全球,成為老饕眼中的頂級珍饈。但人類的口腹之欲是鮪魚的惡夢,從人類開始大量捕撈鮪魚不到五十年,鮪魚的生物質量已經減少90%以上,幾乎到了難以復育的底限。但多數消費者並不知情,即便已經陸續有許\多魚種因商業捕撈而瀕絕,可是我們對海洋所遭受的生態威脅,仍處於「喚醒意識」的矇昧階段。



長期關注魚類、水產養殖和海洋未來議題的美國作家─保羅.葛林伯格(Paul Greenberg),13歲擁有一艘二手鋁製汽艇和一個二十馬力的船外馬達後,便學會導航並能獨自在海上捕魚;擁有船隻的第二年,他已經可以找到魚群進出長島海灣的路線,並透過季節花草的更迭,判斷進出海灣的魚種類別。當時的長島海灣,是一個可以自由捕捉野生獵物的地方,海洋對少年來說,是富庶豐饒且永不虞匱乏的寶藏。



但30歲以後,當保羅再度拾起魚線,他發現魚群的迴游路線已經改變,早年定期進出海灣的各式魚種現在幾乎不見蹤影,甚至在更遠的海域也捕不到魚。而他造訪魚市時更發現,無論是在佛羅里達的棕櫚海灘、南卡羅萊納的查爾斯敦或是緬因州的波特蘭魚市,海產區的中央總是可以看到鮭魚、海鱸、鱈魚和鮪魚這四種和鄰近海域無關的魚。



*四大魚種的劃時代意義

看到來自全球不同海域的四種魚總是出現在美國各地的魚市,激起保羅想對這番景象追根究底的念頭,於是他以《Four Fish 人.魚.海的兩種未來:從餐\桌的盛宴到海洋的盡頭,一位漁夫作家從魚市出發的溯源之旅》這本書,紀錄他遠赴挪威的巨型養殖場,看最早在綿羊身上研發成功\的遺傳技術,如何用來生產每年百萬磅的鮭魚;完全不符合人類馴化物種條件的歐洲海鱸,如何經由以色列內分泌學家佐哈爾的長期研究而解開生殖密碼,進而讓養殖海鱸行銷全球;還有數量曾經豐富到可以協助西方人口成長二十倍,但早在1994年便被證實漁場已全面崩潰的鱈魚,近幾年來關閉漁場後的復育情形;最後則是悲情的黑鮪魚,如何隨著日本壽司在全球大受歡迎,而淪為美國海洋生物學家沙芬納(Carl Safina)口中的「全世界最刻意受到不當管理的大型動物」。



在保羅檢視鮭魚、海鱸、鱈魚、鮪魚的生活史及人類的採捕歷程之後,他認為這四種魚在人類嘗試支配海洋的歷史上,也各自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必須仰賴流動淨水才能生存的鮭魚,代表人類第一波的大型採捕,以及人和魚之間首度遭遇嚴重的環境問題,最後人類只能靠著人工養殖來預防鮭魚滅絕。海鱸代表近岸的淺水域,歐洲人在那裡學會如何捕魚,而人類也在那裡發現自己過度利用海洋資源,於是只好尋求更先進、複雜的馴化系統來達到大量生產的目的。



鱈魚是工業漁業興起的象徵,那時人類開始建造巨型加工漁船,捕撈看似永不枯\竭的鱈魚,並將其大量製成冷凍魚塊,變成平民或窮人的便宜主食。而活動範圍涵蓋\將近整個海洋,因為遍及許\多國家而難以管理的黑鮪魚,則迫使人類進入一種半科學、半科幻的養殖研究領域,並讓人重新思考,魚究竟是可以持續消費的食物,還是非常需要人類發揮同情心的野生動物。



*從低級魚種到頂級珍饈

1921年,當海明威首次在西班牙的維戈港見到黑鮪魚時,那身長180公分,身上泛著銀光的巨獸,正在海面上追逐著沙丁魚群。海明威心想,若是有誰能捕獲眼前這條大魚,必能「昂首矗立於諸神面前」。



tuna(鮪魚)這個字衍生自希臘語thuno,其意為「猛衝突進」,原意是指古代釣魚人在魚衝到遠方消失時,被拖著走的難堪模樣;以黑鮪魚的生理特質,絕對能在擺\脫魚線的過程中,讓手無寸鐵的釣客難堪尷尬。根據科學人雜誌的報導指出,目前所知最大的黑鮪魚,體重將近750公斤,身長可達4公尺;其鐮刀狀的尾部每秒可來回擺\動30次,體側還有一道稜溝,可以讓牠們在加速時收起背鰭。一旦鮪魚奮力向前奔游,最高時速可達80公里,宛如海中的大型魚雷。



事實上,在成為高級食材之前,黑鮪魚就是許\多西方釣客最喜歡挑戰,但從不會帶回家食用的魚種。在1970年前後,加拿大和美國的休閒釣客開始流行起和巨型鮪魚搏鬥的釣魚活動,大部分的鮪魚被捕獲之後,若不是被棄置在垃圾場,就是由推土機掩埋於土中;如果是商業性捕撈,漁貨則通常用於製作便宜的寵物飼料。



早期的西方社會和日本一樣,都認為黑鮪魚的腥味太重不適合食用,再加上富含油脂的鮪魚肉很容易腐壞,因此黑鮪魚曾經是備受鄙視的低級魚種;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隨著冰箱的普及,才逐漸打開食用黑鮪魚的風氣。



*大規模收割黑鮪魚的濫觴

1971年,日本築地市場首次出現來自海外的黑鮪魚。就在西方釣客興起和黑鮪魚海上搏鬥的同時,正好搭上日本商品出口到北美的熱潮,滿載著日製電子產品和消費用品的運輸機飛抵美國後,一開始只能空機返回日本,等於浪費了大筆燃料。後來一些日本主管發現他們可以用每磅幾美分的低價,向美國釣客買到黑鮪魚之後,便開始對內輸入黑鮪魚。不到幾年,黑鮪魚鮮美的肉質逐漸受到日本饕客和市場的重視,而這份喜愛也回傳西方,點燃壽司熱潮向海外延燒的引線。



在進行大型商業性捕撈之前,黑鮪魚的數量原本就不像鮭魚、鱈魚或海鱸那麼豐富。但自從售價從每磅幾美分變成每磅幾百美元之後,黑鮪魚變成可以讓漁民致富的肥羊,再加上漁業科技的推波助瀾,原本僅是釣客和巨魚間的搏鬥,最後變成了大規模的鮪魚收割。



人類向來習慣把海洋當成自家後院取之不盡的免費超市,但這次很快就發現,鮪魚的數量其實有限。1996年,地中海黑鮪魚的捕撈量是一萬六千兩百噸,十年後,只剩兩千五百噸;原本該是負責管理鮪魚群的國際大西洋鮪魚類資源保育委員會(ICCAT),在2007年時,每個締約國都違反了漁獲限制,ICCAT也因此經常被諷刺為「International Conspiracy to Catch All the Tuna-國際陰謀捕光鮪魚委員會」。



加州未來海洋中心館長麥克.蘇頓(Mike Sutton)在紀錄片《壽司與全球漁貨》(Sushi:The Global Catch)中便指出:「沒有其他物種,比大西洋黑鮪魚受到人類更惡劣的荼毒」。相較於1950年,黑鮪魚的數量減少超過90%以上,已經達到危及永續生存的程度;台灣在2012年5月至7月的鮪魚季,總計宜蘭、屏東、花東及高雄等地漁港的漁貨量,也僅捕獲707尾黑鮪魚,不到九年前的十分之一。



*毀滅魚群的養殖方式

當商業漁民意識到黑鮪魚的數量崩潰,市場需求卻持續居高不下時,鮪魚養殖成為另一種出路。泰拉斯.格雷斯哥(Taras Grescoe)在《海鮮的美味輓歌:一位老饕的環球行動》裡寫到,1993年,一位克羅埃西亞裔的澳籍漁夫,以巾著網漁船長達數公里的漁網,攔截游經澳大利亞灣的南方黑鮪魚後,將其緩慢的拖回岸邊,然後關進直徑長達數百公尺的大籠子裡,飼養到適合販售的大小再銷往市場。這個做法很快就被模仿,養殖黑鮪魚的產業迅速擴展至六大洲。



從獵殺到養殖,看起來似乎是符合永續發展的生產模式,但實際上對野生鮪魚的傷害更大。地中海漁民因為補不到大型鮪魚,開始捕捉鮪魚的幼魚,放入箱網養肥,成千上萬遭捕獲的鮪魚後代,沒有繁殖產卵的機會,這代表的是總體野生黑鮪魚的損失,也等於加速魚群的崩潰。



再者,野生黑鮪魚幾乎什麼都吃,但養殖鮪魚卻必須大量餵食沙丁魚、鯡魚及鯷魚等可食用魚種,且平均20磅飼料才能轉換一磅的鮪魚肉。為了應付鮪魚龐大的食量,上述魚種遭到大量採捕,連帶影響海洋生物族群的結構,而這種危害生態健康的養殖方式也因此遭受嚴厲批評。



*黑鮪魚的前途未卜

過去20多年來,保育人士多次推動將黑鮪魚列入「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CITES),如果能夠列入CITES的瀕絕名單,就能像當初遏止犀牛角、象牙及虎骨的交易一樣,限制黑鮪魚的國際貿易。2010年春天,最近一次在卡達召開的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代表大會上,美國和歐盟首次支持將黑鮪魚列入保護名單,但如同以往,黑鮪魚的最大消費國日本,和許\多開發中國家一致抨擊這個過程,黑鮪魚的議題完全不列入談判。



要人類放棄獵捕黑鮪魚以進行復育,無疑是緣木求魚,要阻止黑鮪魚徹底滅絕,似乎只剩完全養殖一途。日本近畿大學和水產廳水產所研究黑鮪魚的人工養殖已經長達30年,直到2002年才成功\做到完全養殖;2010年更突破技術培育出四萬尾魚苗,可提供民間養殖,如果將來可以穩定供應魚苗,黑鮪魚的養殖可望跨出量產的一大步。除了日本之外,澳洲養殖的鮪魚也已經能夠在人工環境下產卵,但當時魚苗的存活率不高,還有許\多技術和環境問題需要克服。



不過,在完全養殖能夠減少黑鮪魚的捕撈壓力之前,正視魚源枯\竭、遏止非法捕撈和短報漁貨量的不實採捕,依舊是各國政府要努力的重點;而餐\飲業也有責任面對問題,對環境做出友善回應。 2012年1月31日,香格里拉酒店集團繼半島酒店之後宣布,為了因應黑鮪魚數量連年銳減,集團決定全球旗下所有品牌飯店停售黑鮪魚,改用其他魚種取代,同時也不再供應備受爭議的魚翅和歐洲海鱸。



黑鮪魚的處境看似逐漸受到重視,但學者專家認為還有另一項隱憂,那就是一旦中國或印度等新興市場掀起壽司狂熱,黑鮪魚勢必將面臨失速滅絕;而野生黑鮪魚的鮮美,也終將因為人類的貪婪和短視,成為餐\桌上最令人嘆息的回憶。(作者/Alicia Yang)
贊助商廣告
 
金石堂 - 今日66折
我在;我在鹽鄉種田
66折: $ 238 
金石堂 - 今日66折
岩合光昭 與貓散步
66折: $ 231 
金石堂 - 今日66折
心中有數,腳下有路:用數學思維解讀世界、解決生活中的難題
作者:劉雪峰
出版社:如何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05-01
66折: $ 205 
金石堂 - 今日66折
葛瑞的囧日記13-16集套書
作者:傑夫.肯尼
出版社:未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01-03
66折: $ 1003 
 
Taaze 讀冊生活 - 暢銷排行榜
大家說英語雜誌 1月號/2025
出版社:創新書報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12-18
$ 162 
Taaze 讀冊生活 - 暢銷排行榜
原子習慣:細微改變帶來巨大成就的實證法則
作者:詹姆斯.克利爾
出版社:方智出版
出版日期:2019-06-01
$ 260 
博客來 - 暢銷排行榜
世界上最透明的故事(日本出版界話題作,只有紙本書可以體驗的感動)
作者:杉井光
出版社:皇冠
出版日期:2024-09-30
$ 284 
博客來 - 暢銷排行榜
張忠謀自傳:上冊 一九三一 ── 一九六四
作者:張忠謀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2024-11-29
$ 276 
 
博客來 - 新書排行榜
張忠謀自傳全集(上下冊)
作者:張忠謀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2024-11-29
$ 869 
博客來 - 新書排行榜
有時幸,有時傷(首刷限定「閱讀逗點卡」)
作者:張西
出版社:三采
出版日期:2024-12-27
$ 331 
金石堂 - 新書排行榜
生命中最大的寶藏就是你自己Stand by Yourself
作者:曾寶儀
出版社: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10-31
$ 332 
Taaze 讀冊生活 - 新書排行榜
學園愛麗絲(23)
作者:樋口橘
出版社:長鴻出版社(漫畫)
出版日期:2024-12-30
$ 80 
 

©2024 FindBook.com.tw -  購物比價  找書網  找車網  服務條款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