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基本快樂很簡單,簡單到複雜的人無法承認他們缺乏簡單的快樂
幸福不是被否決的基本人權,能經由個人的思考和努力而獲得
暢銷近百年的自我成長學習書,二十世紀最偉大思想家羅素經典之作
用一生衝撞出的真理,給活在當下卻不自在快樂者的當頭棒喝
哲學家羅素並非生來就快樂:
「五歲時我對眼前漫長無趣的人生路茫然,青少年時恨極生命,經常在自殺的念頭上徘徊,
耳順之年後卻非常享受人生:『一方面發現了什麼才是自己最想要的,另一方面則是
成功地放棄某些想要的,但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減少了對自我的陷溺。』」
當他深入思考探索何謂幸福時了解到:
人之所以不快樂是因為身陷自我封閉的牢籠,而恐懼、嫉妒、罪惡感、自戀、自憐
追求刺激、害怕輿論與受迫害妄想,正是構築這道與世對立之牆的元凶。
在追求人生幸福的途中,放棄的哲學有時比努力的哲學更為關鍵。
快樂的生命必須是安靜生命的延伸,唯有在安靜的環境裡,真正的快樂才得以存活。
人因害怕無聊而渴望刺激,滿是刺激的生命卻令人疲累,讓樂趣變得平淡無奇,
它用淺度的騷動代替深度的滿足,用聰明代替智慧,用新奇代替美麗,
學會和單調共處相當重要,一個無法承受單調的世代,是無法成就大事的世代。
不快樂沒有顯著的外在成因,但讓人感到難以忍受,無路可逃,
大部分的不快樂是因為錯誤的世界觀、倫理觀或生活習慣,
破壞了對事物與生俱來的熱情和興致,而它們正是人類所仰賴得到快樂的泉源。
於是在一九三○年寫下這本震撼世人的經典,比近代自我成長書籍的熱潮早了近一世紀。
羅素不相信自我感覺良好的老生常談、保持正面積極或是在七天內改變生命的論點。
他認為幸福並不是一個被某些人否決的基本人權,幸福只能經由個人的思考和努力而獲得。
對於那些願意付出努力的人,這本經典即可能是他們人生最大問題的答案。
羅素一步一步地引導讀者,從不快樂的成因到可以達成最終堅定的「幸福人」
所牽涉的個人選擇、妥協與犧牲。本書是大眾哲學和自我成長書籍的典範。
作者簡介:
羅素Bertrand Arthur William Russell
英國著名的邏輯學家、數學家,也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哲學家之一。
1872年5月18日生於蒙茅斯郡的特里萊克,1970年2月2日卒於威爾士的普拉斯彭林。他小時候是接受家庭教育,直到1890年進入劍橋大學三一學院學習數學和哲學,五年後,則以《論幾何學基礎》這本論文取得劍橋大學研究員的資格。1990年時他接觸到符號邏輯,之後並利用符號邏輯將數學推演出來,到1911年時,他完成了三大卷的《數學原理》,對於數學的發展深具影響。
他的學術研究層面相當廣泛,除了專研邏輯學和數學以外,還涉及宗教、教育、物理學、文學、政治和歷史等方面的研究。他在1950年時還獲頒了諾貝爾文學獎。
譯者簡介:
易思婷
美國賓州大學電腦博士,因熱愛戶外運動而選擇一條不同的人生路.目前旅居美國,在攀岩世界鑽研,教學,寫作,挑戰各種首攀.著有.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羅素問了所有正確的問題,並提供鞭辟入裡的解答。洞悉人性、飽含人情的一本書。」──英國經濟學家理查.萊亞德
「他說他寫的只是常識,事實上卻是不平凡的智慧。」──《觀察家報》
「在充塞錯誤價值和混淆思想的近代,此書特別值得讚揚。」──《聆聽者雜誌》
「在提供快樂的指南上,羅素讓人望塵莫及。」──《新聞紀事報》
名人推薦:「羅素問了所有正確的問題,並提供鞭辟入裡的解答。洞悉人性、飽含人情的一本書。」──英國經濟學家理查.萊亞德
「他說他寫的只是常識,事實上卻是不平凡的智慧。」──《觀察家報》
「在充塞錯誤價值和混淆思想的近代,此書特別值得讚揚。」──《聆聽者雜誌》
「在提供快樂的指南上,羅素讓人望塵莫及。」──《新聞紀事報》
章節試閱
第一章─什麼使人不快樂?
動物只要健康、有食物吃就很快樂,人類也該如此,但在現代的社會裡,卻不是這樣,至少大部分的人都不快樂。如果你不快樂,你大概會頷首同意;如果你快樂,捫心自問你有多少個朋友也是快樂的?當你審視你的朋友時,請仔細觀察他們透露出的真正情緒。
種種不快樂的成因,一部分要歸咎於社會制度,一部分則得歸咎於個人心理——當然,你可以說個人心理是社會制度的產物。我曾經寫過該如何改變社會制度來增進快樂,比方說放棄戰爭、捨棄經濟剝削、不教導殘忍和恐懼,但這些並不是此書的主旨。誠然,對於文明發展來說,找到一個能夠規避戰爭的社會制度是極為必要的,但當人們非常不快樂,甚至覺得過日子比互相終結來得苦悶時,沒有一種社會制度能夠實現。
如果機器生產可以讓需要的人獲利,那麼永久地消除貧困就是必要的。而如果富人富得悲慘,讓每個人富起來又有什麼意義?教導殘忍和恐懼是不好的,但是如果人們只懂得殘忍和恐懼,你又可以教導他們些什麼?這些討論讓我們回歸個人問題:究竟此時此地的男男女女,尤其又身處懷念舊日美好時光的氛圍下,該怎麼做才能快樂呢?討論這個問題時,我們得限定範圍,那些身受外來悲慘遭遇的人們不在討論之列。假設我們討論的這些人至少衣食無憂,有棲身之所,有可以從事一般活動的健康身體。我並不考慮那些有極大創痛的人,比如喪子之痛,或是聲名掃地。當然我們也可以針對以上創痛討論,這些可也是相當重要的事宜,但是該些討論和本書要討論的,隸屬不同層次。我的目的是給那些在文明社會的日常生活中,找不到快樂的人一些指引,該些不快樂沒有顯著的外在成因,但讓人感到難以忍受、無路可逃。我相信,大部分的不快樂是因為錯誤的世界觀、倫理觀或是生活習慣,破壞了對事物與生俱來的熱情和胃口,而這些事物正是人類和動物所仰賴得到快樂的泉源。以上問題都可在個人能力範圍內解決,此書提供可改變的建議,讓普羅大眾得以成就快樂。
對我要推廣的哲學的最好介紹,也許是自我的介紹:我並非生來就快樂。幼時,我最喜歡的聖詩如此說道:「對這世界了無眷戀,我扛著罪惡的枷鎖。」五歲的時候,我這樣想著,如果我可以活到七十歲,那麼截至目前為止,我只走了此生的十四分之一。對於眼前漫長無趣的人生路,我幾乎無法再承受下去。青少年時,我恨極生命,經常在自殺的念頭上徘徊,要不是想要多學些數學的念頭阻擋著,我早就輕生了。現在的我,恰恰相反,非常享受人生,而且一年比一年更享受。一方面是因為我發現什麼是我最想要的,而逐漸在該方向上有所獲得;另一方面,則是我成功地放棄某些想要的——比如說獲取不容質疑的知識——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但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減少了對自我的陷溺。就像所有受過清教徒教育的人一樣,我有對自身的罪惡、愚蠢、短處反覆反省的習慣。我認為我自己——這觀點無疑公正——是個悲慘的人。逐漸地,我學著忽視自我和自我的偏差,把注意力轉移到外界:世界的現況、多樣的知識、我喜歡的人等等。的確,外在的興趣,可能帶給我不同的痛苦:世界陷入戰火、知識難以獲得、朋友逝去。但是這些痛苦不像自我嫌惡,可以摧毀生命的本質;外在的興趣,會促進行動,徹底防範因無聊造成的空虛。相反地,對自我的興趣,則無法啟發任何積極的行動。它也許會培養你寫日記的習慣,對自我心理的解析,或讓你遁入空門。但一個修行人是無法得到快樂的,除非修道處的日課終於讓他忘記心靈;但他也可以做個清道夫,那麼他想從宗教中得到的快樂,也可以從日復一日的工作中得到。對那些自我陷溺太深的不幸人們,外在的規律是他們得到快樂的唯一途徑。
自我陷溺的人有很多種,自罪狂、自戀狂以及自大狂是最常見的三種。
當我說自罪狂,我並不是指那些犯罪者。是否有罪取決於我們對它的定義,也許每個人都有罪、也或許沒有人犯罪。自罪狂老想者自己有罪,總是在自我否定。如果他信教,那麼他就認為神否定了他。在他心中,有個他應該成為的完美形象,而這個形象和他真實呈現出來的自我衝突不斷。如果在他的意識裡,他早已捨棄幼時在母親膝下所學到的真理,那份罪惡感即深埋在潛意識中,只有在酒醉或是睡覺時才會出現。即便如此,也足夠讓生命無味。在心底深處,他認定所有幼時受到教導被禁止的事是正確的。詛咒是邪惡的、喝酒是邪惡的、小聰明是邪惡的、推到最極處,性是邪惡的。他當然不會刻意限制自己享受這些行為帶來的快樂,但是,這些行為降低了他的人格,因此所有的快樂都變味了。他全副身心最想要的快樂,就是能像小時候一樣,被母親輕柔地認可。如果他再也得不到這種感覺,那麼什麼也都不重要了:因此他必須認定自己有罪,非常深的罪。當他戀愛時,他希望得到母性的輕柔,但是他不能接受它,因為和他有性行為的女性,是不可能擁有他心目中的母親形象。他失望,變得殘忍,懺悔他的殘忍,又開始重複自罪、徹底懺悔的悲慘循環。這就是很多剛硬派自罪者的心理狀態。對無法得到事物的追求(母親或是母親的替代品),以及早期被持續教育的荒謬道德觀,讓他們走上偏差的人生路。對於這些受害於母性「美德」的人來說,放下早期信仰和親密嚮往的暴虐糾纏,是得到快樂的第一步。
自戀,可說是習慣性罪惡感的對立面。它的元素包含自憐自愛的習慣,進而要求他人的仰慕。程度如果不過分,這也是很正常的,不需要改正。但是如果過分,則可成為嚴重的惡。很多女性,尤其是富有的社會女性,對愛的感覺已然枯竭,替換而起的是認為所有的男性都應該仰慕她們的強大慾望。這樣的女性如果確定某個男性愛上她了,這個男人對她也一無用處了。這樣的情況也會發生在男性身上,不過比較少些。最有名的例子是《危險關係》(Les Liaisons dangereuses) 中的英雄,當虛榮被提升到這樣的高度,那麼對任何人都不會有真心的興趣,也不可能從愛中得到真實的滿足。而愛以外的興趣更是輸得一敗塗地。
一個自戀狂,也許因為社會上給偉大畫家的讚譽而成為一個藝術學生,但是畫畫只是他完成最後目的的工具,其中的技巧對他來說一點意義都沒有,除了和他自我有關的作畫主題,他對其他的題目都不屑一顧。結果當然是失敗和失望,荒謬取代了預期的享譽盛名。那些老把自己描述成英雄的小說家也承受同樣的後果。要在工作上得到貨真價實的成功,必須對工作相關的事物擁有真心的興趣。成功政治家的悲劇,肇因於開始自戀,而不再關注社群,以及以往堅持的理念。一個只關心自己的人得不到他人的喜愛,這個認為全世界都該愛慕他的人不太可能成就事業。就算他成功了,他也不會徹底的快樂,因為人性絕不可能百分之百的自我中心,而自戀者對自我的局限,和那些自罪者沒什麼兩樣。原始人可能對自己的狩獵技巧感到自傲,但同時他也享受追逐獵物。虛榮,當超過某種程度,會把所有活動的樂趣都消滅殆盡,最終無可避免的歸零。自戀的一個經常性成因是自卑,而治癒的方式是培養對自我的尊重,只有從成功的完成由外在興趣啟發的活動才能得到。
自大狂和自戀狂的不同處在前者追求權力,後者追求魅力,前者要人害怕,後者要人愛慕。很多瘋子和歷史上的偉人都屬於這一類。愛權和愛名都是很正常的人性,只有在程度逾越或是權與名喪失其真實感的時候,才值得非議,也造成人的不快樂和愚蠢。認為自己是國王的瘋子可能很快樂,但恐怕沒有一個正常人會欣羨這種快樂。亞歷山大大帝心理上和瘋子沒什麼兩樣,只是他擁有完成瘋子大夢的才幹。然而當他的成就已然非凡,他的夢想已不能再放大。當他成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征服者,他認為他是神,可是他快樂嗎?他的嗜酒如命、凶殘的脾氣、對女人沒興趣、對神格的宣示,再再都證明他並不快樂。犧牲所有其他人以成就一個人的某種慾望,或是將天下所有的資源都視為是為了實現偉大的自我而存在,都不可能達到最終的滿足。很多時候,自大狂,不管其瘋狂的程度為何,皆是過分屈辱的產物。
拿破崙在學校時只是個靠獎學金度日的窮學生,在和他的貴族同學相較之下,深感自卑。當他允許流亡者返回祖國時,看到以往的同學對他鞠躬作揖,他感到無比的滿足。這是多麼令人快樂的情景!但他進一步想要從沙皇那兒得到一樣的滿足,卻換得被遣送到聖赫勒拿島(Saint Helena)的待遇。一個熱愛權力的人不能忍受失敗,但是沒有一個人是全能的,遲早他會遇到無法克服的困境。只有用瘋狂來掩飾知能,才能讓他對這點視而不見;如果他有權力,他可以囚禁或是處決對他講真話的人。政治迫害和心理迫害是肩並肩的,當心理迫害的跡象出現,真誠的快樂不可能出現。有節制的權力可以增加快樂,只追求權力會造成災難,就算不是外在的災難,也必是內在的。
造成不快樂的心理因素顯然有很多種,但它們擁有一個共通點:一個人若在年輕時,被剝奪某種正常的滿足,即會成為典型的不快樂的人,開始重視此種滿足過於他種滿足,單方面的追求該種滿足,所有從事的活動都圍繞在得到該種滿足上。然而,現在更有一種常見的進展:當一個人感到完全的挫敗,他放棄追求滿足,只想辦法轉移注意力或是設法遺忘,進而成為「快樂」的獻身者,也就是說,藉著少活在當下讓生命變得可以忍受。舉例來說,酒醉,是暫時性自殺,得到的快樂是負面的,對不快樂的停息是暫時的。自戀狂和自大狂認為快樂是可能的,卻使用錯誤的方式來得到它。那些醉漢完全放棄希望,只尋求遺忘。要幫助這些人,首先必須說服他們,快樂是值得追求的。那些不快樂的人,就像那些睡不好的人,總是自傲於自己的缺失。或許他們的自傲就像狐狸失去尾巴時的感受。 若真如此,治癒他們的方式,就是告訴他們,新的尾巴是可以再生的。
我相信,如果看到了通往快樂的道路,很少人會故意選擇不快樂。我不否認真有這樣的人,可是這樣的人數少到可以忽略。我假設讀者是寧願快樂,而不願意不快樂的。我不知道我是否能夠幫助讀者了解這一點,無論如何,嘗試是不會造成傷害的。
第一章─什麼使人不快樂?
動物只要健康、有食物吃就很快樂,人類也該如此,但在現代的社會裡,卻不是這樣,至少大部分的人都不快樂。如果你不快樂,你大概會頷首同意;如果你快樂,捫心自問你有多少個朋友也是快樂的?當你審視你的朋友時,請仔細觀察他們透露出的真正情緒。
種種不快樂的成因,一部分要歸咎於社會制度,一部分則得歸咎於個人心理——當然,你可以說個人心理是社會制度的產物。我曾經寫過該如何改變社會制度來增進快樂,比方說放棄戰爭、捨棄經濟剝削、不教導殘忍和恐懼,但這些並不是此書的主旨。誠然,對於文明發展來...
目錄
序
第一部份 不快樂的成因
第一章 什麼使人不快樂?
第二章 拜倫式不快樂
第三章 競爭
第四章 無聊與刺激
第五章 疲勞
第六章 嫉妒
第七章 罪惡感
第八章 迫害妄想
第九章 害怕輿論
第二部份 快樂的成因
第十章 快樂還可能嗎?
第十一章 興致
第十二章 情感
第十三章 家庭
第十四章 工作
第十五章 閒暇興趣
第十六章 努力和放棄
第十七章 快樂的人
序
第一部份 不快樂的成因
第一章 什麼使人不快樂?
第二章 拜倫式不快樂
第三章 競爭
第四章 無聊與刺激
第五章 疲勞
第六章 嫉妒
第七章 罪惡感
第八章 迫害妄想
第九章 害怕輿論
第二部份 快樂的成因
第十章 快樂還可能嗎?
第十一章 興致
第十二章 情感
第十三章 家庭
第十四章 工作
第十五章 閒暇興趣
第十六章 努力和放棄
第十七章 快樂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