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找書網找車網
FindBook  
 有 7 項符合

新版 東京漂流

的圖書
最新圖書評論 -  目前有 3 則評論,查看更多評論
 恐怖
轉載自TAAZE 讀冊生活  極力推薦  2017/05/18
有恐怖小說,也有恐怖散文嗎? 這本就是。 讀著日本80年代的崩壞,看見了世紀初台灣的沈淪。 恐怖哦,真恐怖!
東京漂流(新版) 東京漂流(新版)

作者:藤原新也 / 譯者:黃大旺 
出版社:臉譜
出版日期:2015-08-29
語言:繁體書   
圖書介紹 - 資料來源:博客來
圖書名稱:新版 東京漂流

內容簡介

你要在墳前吐口水,還是獻上花束?
一本各界譽為「神準預測日本崩壞」的預言書

  「二十年後,我結束旅程,回頭看到的日本,已經呈現一片《我在你的墳上吐口水》般的世界觀。日本人固有的『慈悲』血液,現在不都已經變成了『憎恨』的血液?街上的行人都張著憎恨的弓箭,有時會一齊射向選定的犧牲者,變成一場有益身心的血祭。

  為什麼他們的恨意這麼重?

  而我只想仔細探究『慈悲』變成『憎恨』的二十年間,日本到底發生了什麼變化。

  『慈悲』能改變一個人,
  『憎恨』的話語則無法改變一個人。

  你要在墳前吐口水,
  還是獻上花束?」

-摘自本書後記

  日本當代攝影大師 藤原新也
  以攝影家之眼洞察矯作清新的日本無菌社會
  以近乎私家偵探辦案般解謎的挖掘
  令我們窺見繁榮背後的巨大空洞

  「對藤原新也而言,在恆河親眼目睹的死亡,沒有看不見的暴力可怕。而他筆下喧囂灼熱的東京,在高度科技化、商業化、快速代謝、大量生產、大量製造垃圾之餘,由於所有的汙穢、負面情緒、黑暗都被排除、阻絕,繁榮背後那種看不見的空洞也跟著日益增大。
  生活變成從一個密室,移動到另一個密室的過程。十分鐘前在車站前廣場向過往行人募款的愛心家庭,十分鐘後已經在連鎖餐廳排排坐好,用午後三點的下午茶,犒賞自己對非洲飢民的無私付出。習慣電視節目脫口秀表演的小孩,眼神中已經帶有(電視劇中常見)大人的狡詐。失去船的船夫,在商店街沿路殺了幾個幸福家庭的主婦,然後衝進附近的中國餐館,上了樓上強姦老闆娘。重考生拿著可能是以考試成績換來的球棒,打爆有屋階級爸媽的頭。滿臉幸福的新世紀思想導師,侵吞公款插翅高飛。
  這本書裡有一張照片,最能顯現出藤原新也對於這個世界與人生的看法:恆河邊兩隻野狗分食一具泡水屍體。他按下快門的當下是否猶豫,我們不得而知。這樣的照片在日本即使是當成藝術作品,裱框掛在藝廊一角,不難想像還是會引發爭議。追求藝術品味優越的買家,寧可去收藏森山大道、荒木經惟或是藝術掮客村上隆認證的數位輸出作品,不會把這樣的照片放在豪宅的客廳。這張照片,以及他的名言『人就像被狗吃掉一樣自由』,在《印度放浪》之後,仍然不斷以各種形式出現於其他的文字作品之中。」

-摘自本書譯者序

  作者藤原新也自1969年起,以亞洲國家為主,遍遊歐亞13年。回國之初,日本發生一連串的冷血逆倫刑案與無差別殺人事件,使作者驚然發現日本社會已有巨大改變,和他記憶中的故鄉大不相同。

  日本家庭的中心從「神壇」轉變化「電視機」,「人對土地故鄉的執著」也轉變為「個人對個人的執著」;社會普遍的物質需求心態,從「對欲望的克制」,演變為「鼓勵消費」。

  他比較了自己出國前所認識的「60~70年代的日本」,和回國後所見的「70~80年代」的日本,以旁觀者的警醒眼光,針對當下的社會問題提出批判,對當局者迷的日本國民做出提醒。

  最後兩章收錄了作者在雜誌《FOCUS》連載的爭議文章,以及後續引發的風波。

  〈莉卡娃娃奉經〉

  一九八八至八九年,一位名叫宮崎勤的青年,連續虐殺三名四至七歲女童,並姦屍、食用、分屍後遺棄。凶嫌再三反覆自己的犯案動機,至其被處死時仍無定論。這起事件成為當時日本媒體渲染犯罪最具代表性的案例。

  〈豬要在晚上載走〉

  作者描寫自己公寓四周的人事風景──作者居住在東京芝浦,該地倉庫、廢棄工廠林立,惡臭運河穿梭,是東京少數不以人做主角的無人地帶。就連河裡游魚都死氣沉沉,小孩無精打采。

  夜裡馬路上不時傳來尖銳聲響,作者一直以為那是飆車族的車輪摩擦聲,直到一天的深夜散步,他才發現那聲響竟是出自一車準備前往屠宰場的豬隻的嘶鳴。政府雖無明文禁止在白晝運送豬隻,但會散發惡臭的東西,就得在日常生活之外悄悄處理,這早已是都市人的潛規則……

  惡臭瀰漫的污水處理場的屋頂,竟有一座無人知曉的巨大公園,宛如都市裡難得的荒涼草原,是海市蜃樓,成為作者沉澱思緒的休憩所。一天傍晚,作者第一次在公園裡見到遊人──一名五、六歲的女童,卻有著老婦的苛薄眉頭,她衝著作者直嚷:「討厭,小優自己一個人玩得正開心……大叔你的家在哪裡!快給我回家去!」作者不禁納悶,究竟是什麼樣的父母,會養出一個這麼彆扭的小孩……

  〈兩種十誡〉

  因應60-80年代日本社會經濟高度成長,凡事講求效率的時代潮流,日本的家屋形式也產生巨變,家庭的中心從「神桌」轉變化「電視機」;佛祖勸人「克制欲望」的教誨,變成不斷高呼「努力吧!買東西吧!」的電視廣告,社會價值觀出現根本性的變革。佛教的十善戒不再是市民的信仰了,他們改信從欲望做出發點、鼓勵消費的「新十誡」。

  〈旅程的冰點〉

  日本家屋形態改變之前,日式屋宅多是獨門獨棟,是附有後門、簷廊,與鄰人互動頻繁的開放性建築。但在講求效率的新時代潮流運作下,日本人的屋宅主流漸漸轉為仿照英國監獄或日本兵舍、以使用率為第一考量的國宅形式封閉性建築。

  作者認為此為母體與土地價值崩壞的一種呈現,日本人對鄉里的執著漸漸淡化。作者一家原經營日式旅館,但因應都市改革計畫,旅館遭拆除,一家人被迫遷離故里。自此,作者再無鄉愁,選擇離開日本,出國流浪。同時期,亦有大批青年選擇離開日本,他認為自己的行動並非個例,而是時代潮流的產物。

  〈小小的黑魔術〉

  回到睽違十三年的故土,作者發現儘管日本國民看似健康明朗,市街清潔,生活便利富饒,但和他旅行過的東南亞國家比起來,人民的臉上卻缺乏生氣,少見喜怒哀樂,人民的情感被某種力量封印起來,轉而在某些地下活動發洩。

  作者將那些活動稱做「密室」。不同世代有各自不同的「密室」,八○年代初期盛行的「密室」行為是「搞笑藝人秀」和「卡拉OK」。在此之前,則有「學生運動」、「摔角」、「異端宗教」等。在完善的管理社會的水面下,人們各自大笑、歡唱、怒吼……,找地方發洩。然而各自的社群之間往往並無交流,人心也變得更加孤立。作者在本章分析了各社群的共通點與相異處,以及行動背後的成因。

  〈行善風潮〉

  回到日本,作者發現社會已然巨變,一時無法適應,他擔心自己永遠會像個異鄉人,自覺像個失憶症患者。但他發現,得了失憶症的人不只是他,八○年代的日本人可說全都等同患了失憶症。

  作者在本章對他出國前(60~70年代)和回國後(70~80年代)所見的日本,做了整理比較,並預言了下一波的時代潮流──行善和文化活動。

  作者舉出1982年5月的三件事──「日本國憲法成為暢銷書」、「全民反核運動」、「義工活動的普及」──為例,並在下一章闡述他的所見與觀感。

  〈青天白日〉

  出版業的餐會酒席上,一位編輯將自己負責的新書校樣交給眾人傳閱,那本書便是後來成為暢銷書的《日本國憲法》。內容除了條文內容,還搭配了日本豐綠的田園山村風景照,作者不禁感到一絲諷刺,因為他只覺得看到了日本的昔日幻影。書中照片顯然是將「反戰」的訴求視覺化,這或許是正確的做法,不容異議,但仍令作者心生無奈之感……

  作者接到攝影師同業的一通電話,要他捐款支持反核運動,他回答「我參加,但這不是因為我『贊同』這個活動,而是因為『我不反對』」。反核,任誰看來都是絕對正確的舉動。但這「絕對善」的壓力,卻也令作者感到無所適從……

  這天是母親節,作者打算去享用一頓遲來的午餐,但一走出車站,他突然感覺到幾道帶著「殺氣」的視線,原來是來自現已司空見慣的募款集團。但這回的募款人是一群家庭主婦帶著幼子,在太陽底下為非洲的饑童募款,場面十分溫馨。這「過度開朗的殺氣」令作者心生不解。自己無法理解的事情,就用相機拍下吧。作者匆匆返家取相機,離家前他瞥了一眼時鐘,三點七分,他腦中閃過一絲不安,「三點是吃點心時間……這活動該不會在三點結束吧」。當他趕到現場,果然早已人去樓空……

  〈飢渴前線〉

  本章對照了三種「密室」──卡拉OK、摔角表演、搞笑藝人秀,與三種「善行」──日本憲法的暢銷、反核、義工活動,發現這些行為的背後,其實都是源自於對正義的傾倒。

  但,捨棄了鼓吹良善的「舊十誡」二十年,人們的良心為何會在八○年代初期重新抬頭?作者認為,人們之所以渴望良善,是因為經過二十年「惡十誡」的洗禮,大家都得了良心飢渴症。人們之所以行善、無償付出,其實是為了得到另一種型態的回報──安撫良心的餌食。

  不過,在印度的旅行經驗,也使作者體會到:善行的「施與」,是比「接受」更需要謹慎看待的事,因為過剩的愛也可能害人。許多善行名義上是為了拯救他人,卻往往淪為用來拯救自己的偽善。而日本便是個對善行意識尚未成熟的社會。

  〈狂熱〉

  在本章,作者分享了他在印度旅行的私人經歷,進一步說明何謂「成熟的善行」。

  〈漫長的喜劇〉

  日本戰後二十年是經濟高度成長期,時代風氣鼓勵消費,人們以「性惡說」為本,一味追求名利,努力賺錢,好獲得「三種神器」(黑白電視、洗衣機、冰箱),帶動大環境經濟發展。這可說是一齣在浪費主義社會上演的幻想「喜劇」。

  然而喜劇也會演到盡頭,當人們飽食終日,三種神器的取得不再是難事,人們突然喪失了消費意欲,內需減低的結果是經濟的不景氣。在1952年的美國亦曾發生類似情況,當時不只是經濟亮紅燈,人們也喪生了工作的意欲,當時美國的解決之道為軍事產業的發展。日本無法靠同樣的辦法解套,但所幸,儘管內需衰退,日本國民仍未喪失工作意欲,依然積極工作,因為他們猶在追求「最終神器」──獨門獨棟的家。日本的這場「喜劇」因此硬是比美國多演了幾年。

  然而,1981年11月發生的幾起事件,終於讓這場「喜劇」正式變「悲劇」──王貞治的退休、山口百惠息影、一柳展也以金屬球棒毆殺父母的天倫血案。

  一柳家是典型的中產階級、「新日本家庭」的代表,他們得到了「最終神器」,但代價卻是「家庭的崩壞」,最後只能悲劇收場。

  〈蘋果派家庭的家規〉

  二十年來,日本父親汲汲營營地賺取金錢,終於買下自己的家。看似美夢成真,但此時一家人卻不得不面對一個殘酷的事實──家族精神的蕩然無存、親情的疏離。

  中產階級的家訓從「長輩的人生智慧、舊十誡」,轉變為「增加收入→擴大生產與需求(新十誡)→獲得三種神器→蓋自己的房子」,但當最後的目標達成,一家人頓失目標,此時日本父親也不再有能耐帶領家人,家族精神陷入了真空狀態。

  在此情勢下,日本父母選擇了最簡單的辦法──把對「絕對善」盲目的信仰,對「絕對惡」盲目的排斥,當做新家訓。親子之間,除了餐桌上非洲難民兒童的照片,已經沒有共通的話題。

  對「物質」的追求已無法滿足人心,人們轉而追求「精神」(文化),在1982年5月發展出新的時代潮流──行善文化。 

  不成熟的善行為何有害?因為未經思考的善行是種慠慢,導致對惡的認定也會變得短淺、偏狹,因此孕生出新的暴力,在社會上引起新一波的「魔女狩獵」──將自己不習慣的人事物都視為異端,予以排除。

  〈東京漂流〉

  1981年7月22日,日本關東一帶雷電大作,都內水患頻傳。像這種大自然發威的日子,作者稱做「自然之日」。在大自然的威嚴面前,文明社會破綻百出,洪水一過,平日試圖掩藏的腐敗臟腑再也隱瞞不住,袒露在外,惡臭撲鼻。

  眼見這一幕,作者心想:自己或許也有能力扮演一種類似「大自然」的角色,揭開都市生活裡的腐敗真相……

  作者淺談與雜誌《FOCUS》合作的緣由經過。

  〈FOCUS〉

  收錄作者在雜誌《FOCUS》的連載文章五篇。每篇都會交代案件經過、輿論反應、作者對該事件的看法,以及刊登照片背景、拍攝動機與手法等等。

  連載一、偽作‧深川街頭隨機殺人事件
  連載二、鋁棒弒親事件
  連載三、東京最後一隻野狗‧有明菲利塔之死(連載三於本書最後刊出。)
  連載四、阿南達瑪迦協會瑜珈老師失蹤事件考
  連載五、美國淵賞楓行‧車掌小姐情殺案棄屍現場
  連載六、幻之城‧絲綢之路

  〈人就像被狗吃掉一樣自由〉

  針對《FOCUS》第六回連載內容的迴響,作者做出回應。由於三得利的偽廣告事件,觸犯媒體禁忌,該回的連載文章遭到編輯部大幅改寫,作者因此決定中斷雙方合作。本章刊出編輯部竄改過的文章全文。

  〈東京漂流〉THE DAY AFTER(專訪)

  作者接受雜誌專訪,細數自《FOCUS》連載,至《朝日新聞》「丸龜日記」專欄的書寫,眼見宮崎事件、鋁棒弒親案、深川街頭隨機殺人事件一樁一樁發生,內心種種無力茫然的心情。

名人推薦

  平面設計師 王志弘 /選書.設計 藝文評論家 張世倫/ 推薦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藤原新也 SHINYA FUJIWARA


  1944年出生於福岡縣門司港。 在東京藝術大學就讀時,決定離開大學校門,度過了十幾年的流浪各國的生活。 80年代所著《東京漂流》,作為優秀的批判文明類書籍成為了最暢銷書。 著作中有《印度放浪》《全東洋街道》《美國》《巴黎的水滴》《合起沒有任何願望的手》等。獲 得過木村伊兵衛獎,每日藝術獎等。

譯者簡介

黃大旺


  高雄路竹人,1975年生於台北市。上進補習班、建如補習班、國家補習班、淡江大學動漫與電影社結業。日文系在學期間開始從事日中翻譯工作,曾旅居日本進修及工作五年餘。2010年返台後開始從事日中同步口譯及地陪工作。同時也以「先天性表演者」的身分,於獨立音樂、當代藝術、劇場、電影等各種領域間疾走。譯著包括《商務英語不NG-關鍵單字這樣用就對了》、《商務英語不NG-70+關鍵單字這樣用就對了》及漫畫版《鬼水怪談》等。
 

目錄

譯者序
莉卡娃娃奉經
豬要在晚上載走 魚影 車輪 狐狸般的火 海市蜃樓 小女孩
兩個十誡 老象 力保美達 轉位
旅程的冰點 家貓 逆旅
小小的黑魔術 旅途上帶回的草 密室 拼圖 加州 「後記」
行善風潮 基因 巫女 八二年五月革命
青天白日 日本國憲法 核武 家庭
飢渴前線 晴天幻想 誘餌 牛奶
狂熱 霍亂 枕經
漫長的喜劇 劇本 BUY AND HAPPY 田園調布 八○年十一月
蘋果派家庭的家規 法國麵包 女巫
東京漂流 熱界雷 生蠔 碼頭 斷罪 陽具 惡靈
FOCUS 連作 攝影 不動產照片 方舟
人就像被狗吃掉一樣自由 地獄極樂 嬰靈 十字架
«東京漂流»THE DAY AFTER(專訪)
後記
 

譯者有點話說

  二○一四年立法院被大批群眾包圍那陣子,我接下藤原新也《東京漂流》的翻譯工作。工作初期,馬可孛羅文化率先推出作者一鳴驚人的處女作《印度放浪》(藤原新也一九八一年推出的《全東洋街道》曾經被台灣盜版,而且翻譯奇差,算是目前所知他作品最早的中文版)。除了翻譯到位,譯者也很詳盡地寫了藤原從印度放浪以來的人生旅程;由於原書刊載的照片,有許多底片保存狀況不佳,以致中文版無法完整收錄。比方說印度女人即使知道有鏡頭正對著她們,仍裸著上身在恆河裡洗澡的場面,或是近拍火葬之類的圖。譯者為《印度放浪》書寫的譯後記,已經是《東京漂流》以及作者其他作品的導讀。

  ●文明是最大的獵奇

  有別於義大利獵奇(mondo)電影大王雅戈貝底(Gualtiero Jacopetti) 鏡頭下恣意剝削的第三世界風光,藤原的攝影或許可以滿足所謂「文明人」對於異文化的好奇心理,但他拍這些照片,絕不出自文明國家窺淫般的獵奇趣味。他在之後去了西藏,去了韓國、台灣、香港、土耳其乃至美國等地,也不是為了獵奇才拍攝那些照片。在《東京漂流》這本為作者建立另一里程碑的書中,作者勇敢提出了自己的觀點。

  對他而言,在恆河親眼目睹的死亡,沒有看不見的暴力可怕。而藤原筆下喧囂灼熱的東京,在高度科技化、商業化、快速代謝、大量生產、大量製造垃圾之餘,由於所有的汙穢、負面情緒、黑暗都被排除、阻絕,繁榮背後那種看不見的空洞也跟著日益增大。

  二戰結束後,美利堅帝國欽差麥克阿瑟大將軍統治日本七年,在每個日本人的身上留下「戰敗國民」的烙印。透過大眾文化的日新月異,資本主義市場體系成功飼養出一群順從的家畜。每天必讀《朝日新聞》並繳納NHK電視頻道月費的「文化人」,一邊唱著貝多芬的「快樂頌」,把戰敗國憲法當成一種象徵和平的花環戴在頭上,並走向街頭以他們的青春與浪漫對抗資本/帝國主義體制。鄉下的青年離鄉背井,集體前往都市就職,創造了高度成長的經濟。隨著資訊的發達,漸漸地都市消費的歡樂與殺人事件都在密室中完結。生活變成從一個密室,移動到另一個密室的過程。十分鐘前在車站前廣場向過往行人募款的愛心家庭,十分鐘後已經在連鎖餐廳排排坐好,用午後三點的下午茶,犒賞自己對非洲飢民的無私付出。習慣電視節目脫口秀表演的小孩,眼神中已經帶有(電視劇中常見)大人的狡詐。失去船的船夫,在商店街沿路殺了幾個幸福家庭的主婦,然後衝進附近的中國餐館,上了樓上強姦老闆娘。重考生拿著可能是以考試成績換來的球棒,打爆有屋階級爸媽的頭。滿臉幸福的新世紀思想導師,侵吞公款插翅高飛。

  這本書裡有一張照片,最能顯現出藤原新也對於這個世界與人生的看法:恆河邊兩隻野狗分食一具泡水屍體(詳見本書第408頁)。他按下快門的當下是否猶豫,我們不得而知。這樣的照片在日本即使是當成藝術作品,裱框掛在藝廊一角,不難想像還是會引發爭議。追求藝術品味優越的買家,寧可去收藏森山大道、荒木經惟或是藝術掮客村上隆認證的數位輸出作品,不會把這樣的照片放在豪宅的客廳。這張照片,以及他的名言「人就像被狗吃掉一樣自由」,在《印度放浪》之後,仍然不斷以各種形式出現於其他的文字作品之中。

  「野狗」在藤原新也著作中的重要性,不亞於森山大道的攝影寫作。如果森山自比是一頭野狗,將在大街小巷橫衝直撞的過程編織成作品,那麼藤原更像是靜靜看著那隻野狗生老病死的「他者」--另一頭似有若無的野狗。除了日本出版界與攝影界的朋友,以及他在異國旅途上遇到的人們以外,平凡日本人彷彿感覺不到(或不願意承認)這頭野狗的存在。藤原在本書中憑弔的一頭野狗,甚至借屍還魂出現在動畫導演押井守的真人電影《28 ½ 妄想的巨人(二○一○)》裡,並且背負了超乎「致敬」的象徵性。

  近乎私家偵探(黑色小說常見的主角身分)辦案解謎的《東京漂流》發表之後,日本進入新一波的經濟膨風期。日本企業包山包海,在華爾街縱橫捭闔好不威風。電子計算機不但越做越小,有的可以玩小遊戲,有的可以算微積分,有的變成電子字典,還可以記憶更多電話號碼、輸入漢字,成為電子備忘錄。口袋電視從黑白映像管變成彩色。隨身聽由錄音帶變成雷射唱片。影碟(LaserDisc)的音響規格進入四聲道。

  日本經濟一片欣欣向榮,看似充滿希望。隨著口服液廣告歌的進行曲節奏,企業戰士們在高樓大廈之間前進,場面壯大有如全體主義國的大閱兵。

  ●歷史的必然與人的理所當然

  一九九○年,當《東京漂流》仍被推崇為「精準命中現代日本社會病徵」的預言書時,作者有感於宮崎勤連續殺人事件對社會造成的衝擊,便增修了原來的內容,拿掉一些照片,再補一些圖文。他在攝影棚完成一切布置,把莉卡娃娃放在一團已經砸爛的奶油蛋糕裡,並按下快門,呈現出一幅兼具甜蜜與戰慄,象徵泡沫時代家庭崩解的地獄全景圖,做為對於死亡女童的「獻經」。

  一九九○年八月,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翌年一月美英法等二十國聯軍重創伊拉克。
  一九九一年,蘇聯帝國瓦解。
  一九九三年四月,皇太子德仁迎娶望族出身的小和田雅子(「水俁病」元凶日本氮肥公司老闆的外孫女),六月成婚,全國張燈結綵,直到後來才發現皇太子妃極難伺候,一些人說她就像水俁病一樣麻煩。
  一九九五年一月,兵庫縣淡路島發生芮氏規模七點三的直下型地震,不僅毀滅京阪神一帶許多家庭,也造成更多無法再擔負養家責任的中年男子自殺(父親失格)。同年三月,東京發生大規模沙林毒氣殺人事件,主嫌麻原彰晃於二○○六年被判處死刑,至今猶在牢裡,吃飽了就呼呼大睡。
  一九九七年二月開始,日本發生更加駭人聽聞的「酒鬼薔薇聖斗」少年連續殺人事件,即使號稱「有本事讓一個人死兩次」的少年終於自首,仍然透過向大眾媒體囂張地炫耀,以尋求射精般的成就感。七月,英國將香港的主權移交給中國,中共當局保證「馬照跑,舞照跳,五十年不變」。
  一九九八年,美國作家麥可‧杜洛斯寧(Michael Drosnin)的《聖經密碼》(The Bible Code)再度喚醒世人對於十六世紀法國預言家諾斯德拉特瑪斯(Nostradamus)末日預言的關切,於當時的網際網路造成恐慌。同時的達康(.com)商務機制的發展,也使得許多涉世未深的重度網路使用者,賺到人生的第一桶金。……
  重點不在於什麼時候會發生什麼事,而是人們總是隨著假議題與模糊的焦點狂舞不已。
  二○○一年九月,美國五角大樓與紐約世貿中心受到恐怖攻擊,美國攻擊阿富汗。世襲總統小布希成為美國史上最腦殘的總統。
  二○○五年四月,兵庫縣尼崎市一列通勤電車因為超速翻覆,造成一○七死、五六二輕重傷,車內與現場周圍倖存者創傷後症候群 (PTSD)不計其數的重大災情。
  二○○八年六月,東京秋葉原假日行人徒步區,發生了失業男子加藤智大隨機殺人的衝擊性事件。為求一死,加藤不惜在媒體前表示自己毫無悔意。
  二○○九年一月,歐巴馬宣誓就職,成為美國史上第一個非裔總統,基督教保守州的白人紛紛倒掛星條旗,用以表示國家進入動亂狀態,他們不能接受一個黑人總統的統治。
  二○一一年三月,日本東北地方太平洋外海,發生了史上少有的強烈地震,大部分房子沒被震垮,卻被海嘯帶來的船隻撞爛;在菅直人內閣剛愎自負、愚昧無知的決策下,福島第一核電廠的三座反應爐錯失了最好的降溫機會,導致不可逆轉的慘劇。爐心熔解後引發的種種問題,遠遠超乎人類文明的想像。
  二○一三年九月,東京奪得二○二○年夏季奧運會的主辦權。……

  進入二十一世紀後,人類文明不只有網際網路,還有智慧型手機與上市週期越來越短的各種3C產品。人們寧可低頭回人訊息,分享自己在哪邊打了卡、自拍美照,卻不願抬頭聽人說話。電視的螢幕比例從四比三變成十六比九,各家電視台以各種空洞的華麗填滿畫面。「智慧型」消費電子產品,逐漸取代了人的大腦。年輕一輩即使知道怎麼命中魔獸的致命傷,仍然不知真實的死亡之沉重。於是有的人把刀刃朝向自己的手腳,另一些人則朝向「外面世界」的陌生背影,並且辯稱自己不知道殺人是什麼感覺……

  作者繼續拍照寫作,在此同時,媒體社會下的人們,仍然在不明的興奮狀態下狂舞不已。他也無意朝大眾狂吠,只是靜靜地記錄這一切。

  ●看見失根的華麗

  日本人自古以來就住在一個充滿颱風、地震的環境中。在過去哪怕是被元帝國攻擊、被美軍轟炸,日本人還是站起來了。然而社會上還是有許多問題,沒有因為痛定思痛得到解決。許多事件的發生,一再「呼應」了一直不習慣潔癖社會的作者,在過去提出的那些警訊。

  早在「哈日族」盲目歌頌日本流行文化以前,台灣社會便已經有樣學樣地撿拾日本與美國的流行殘渣。在此無意將台灣歷年來發生的重大社會案件,與上面所述的日本社會事件逐一對比;然而「科技越發達,人性越倒退」的道理,至少放諸四海而皆準。

  失根的蘭花,開得再美都是枉然。在北九州長大的作者,由於目睹了自己的童年回憶隨著老家的拆除一起毀壞,對於日本社會以繁華極力粉飾的「失根」,總具有更深刻的理解。第三世界之旅於他而言,不是找到新的鄉土,而是重新認識自己的「根」。他透過紮根重新體認自己的思想土壤之後,才能進一步思辨、觀照各個世代的流離失所,並且總帶著病理分析般的精準。至於,為什麼《東京漂流》中提出的觀察,有的到了現在還一樣管用,則可能是因為「虛像」的基本構造從來沒有變過。藤原的「東京漂流」本身,就是用自己兩隻腳走出來的;書中所說的「東京漂流」,卻是縝密思考下的產物。當他呼喊著那隻野狗名字的時候,透過印刷重現的「現實」與作者的「當下」重疊,讀者彷彿聽見了他內心的激動。

  自從作者遠離「造反有理」(並且演變成馬列主義東瀛戰國無雙之爭)的學潮,踏上完全陌生(不管對他自己還是所有日本人來說)的印度次大陸以來,也已經過了四十幾年。作者心中的那隻野狗,仍然透過照片與文字看著讀者。這樣的凝視必有其他野狗遙相呼應。這些野狗出沒在東京或日本其他地方,乃至世界的任何一個角落,不是被捕狗隊追,就是活在剃刀邊緣。

  這本書檢討了當時矯作清新的無菌社會,所以我在譯成中文的過程中盡力避免小清新文藝腔。在不曲解作者本意的最大前提下,只求能表現出這本「攝影寫作」中的臭臊味(包括文明、穢土或第三世界在內),也就是藤原新也文章最大的魅力。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2354520
  • 叢書系列: SOURCE
  • 規格:平裝 / 488頁 / 13 x 19 cm / 普通級 / 部份全彩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圖書評論 -   評分:
 恐怖
轉載自TAAZE 讀冊生活  極力推薦  2017/05/18
有恐怖小說,也有恐怖散文嗎?

這本就是。

讀著日本80年代的崩壞,看見了世紀初台灣的沈淪。

恐怖哦,真恐怖!
 東京漂流(新版)
轉載自TAAZE 讀冊生活  無評分  2016/04/07
從譯者序言即開始剝開潔白的想像,龐大的訊息衝擊入腦。
 以平靜的筆調寫出東京貧富、階級...
轉載自TAAZE 讀冊生活  無評分  2015/12/21
以平靜的筆調寫出東京貧富、階級差劇,社會議題、青年如何尋找自我等重大問題,讓人藉由主角的眼,看清日本現狀,企圖從破敗現實找出生機,讀者可藉此反觀台灣的現狀。
贊助商廣告
 
金石堂 - 今日66折
都市傳說1:一個人的捉迷藏
66折: $ 165 
金石堂 - 今日66折
日日減醣超市料理攻略
66折: $ 238 
金石堂 - 今日66折
上臺好好說(全2冊):1提升自信的發表力+2帶領討論的領導力
作者:學研PLUS
出版社:小熊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01-04
66折: $ 502 
金石堂 - 今日66折
百鬼夜行卷1:林投劫
66折: $ 211 
 
博客來 - 暢銷排行榜
失控的焦慮世代:手機餵養的世代,如何面對心理疾病的瘟疫
作者:強納森.海德特 (Jonathan Haidt)
出版社:網路與書出版
出版日期:2024-11-29
$ 379 
博客來 - 暢銷排行榜
城與不確定的牆(平裝)
作者:村上春樹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4-11-23
$ 537 
金石堂 - 暢銷排行榜
在紙船中入眠(下)
作者:八田てき
出版社:尖端漫畫
出版日期:2024-12-10
$ 204 
金石堂 - 暢銷排行榜
全知讀者視角(1+2)【特裝版】
作者:Sleepy-C(3B2S STUDIO)
出版社:台灣角川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12-19
$ 1150 
 
金石堂 - 新書排行榜
貓咪為愛焦慮(全)
作者:阿部あかね
出版社:台灣東販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12-26
$ 111 
金石堂 - 新書排行榜
ONE-PUNCH MAN 一拳超人 31
作者:ONE、村田雄介
出版社:東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5-01-31
$ 94 
金石堂 - 新書排行榜
甜蜜的男子09
作者:Haejin
出版社:平心出版(欣燦連)
出版日期:2024-12-26
$ 253 
Taaze 讀冊生活 - 新書排行榜
小水滴
作者:蕭湄羲
出版社: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12-19
$ 266 
 

©2024 FindBook.com.tw -  購物比價  找書網  找車網  服務條款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