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 7 項符合
來自咖啡產地的急件:9個國家 X 4萬公里,一位人權律師的溯源紀實
的圖書
來自咖啡產地的急件:9個國家 X 4萬公里,一位人權律師的溯源紀實 作者:狄恩.賽康 / 譯者:林詠心
出版社:臉譜
出版日期:2017-11-09
語言:繁體書
圖書介紹 - 資料來源:博客來 目前評分: 評分:
圖書名稱:來自咖啡產地的急件:9個國家 X 4萬公里,一位人權律師的溯源紀實
內容簡介
|不管今天喝的是什麼咖啡,它的香氣、酸度、滋味和價位都來自以下成分: 文化與衝突、生態與經濟、戰爭與和平、消費與剝削…… 所有兩難問題與耐人尋味的故事,都在手中這杯咖啡裡。| ★阿潑(文字工作者)、黃尚卿(直接貿易咖啡廳 The Lightened創辦人)2017新版專文推薦★ 「一邊研究印地安土地與歷史,一邊重讀《來自咖啡產地的急件》,感受已全然不同,卻仍相信在世界急遽變化中——如亞齊的狀態已待更新——人們為土地、生態、文化與生存的奮鬥未曾休止。不論什麼時候,讀這樣一本書,都不算早,也不算太晚。」——阿潑,文字工作者 「小農拿著咖啡櫻桃(即咖啡果實)咧嘴微笑的照片,每一個人都可以搜尋得到;但當產區的狀況愈來愈明朗、世界上許多咖啡發展中與未開發國家的貧窮也不是新聞的時候。消費者選擇的標準就是改變的開始。」——黃尚卿,直接貿易咖啡廳The Lightened創辦人 ★真心推薦 吳子鈺 雨林咖啡創辦人 吳志寧 929樂團主唱創作歌手 吳怡玲 台灣咖啡協秘書長 吳東傑 綠色陣線執行長 南方朔 文化評論工作者 徐文彥 生態綠咖啡創辦人 徐光宇 統一星巴克總經理 張鐵志 文化評論家 華偉傑 有限責任屏東縣原住民泰武咖啡生產合作社 楊儒門 248農學市集召集人 詹慧珍 好樣綠專案經理 褚士瑩 國際NGO工作者 劉克襄 自然生態作家 △▲△▲△▲△▲△▲△▲△ 人權律師、咖啡旅人、公平貿易咖啡豆進口商狄恩.賽康(Dean Cycon),走訪全球九大咖啡產地,寫下咖啡農的求生困境與經歷,為貧窮的衣索比亞、南美最高的安地斯山脈、亞洲最原始雨林的咖啡農民尋求被看見的機會。 ▲走訪非洲、中南美洲和南亞的咖啡經濟帶, ▲向世界九大咖啡產地追本溯源、完整揭密, ▲原來手中這杯黑金,正述說著全球貿易體系之下的悲劇。 ○在衣索匹亞,水洗處理的咖啡豆可以賣到兩倍以上的價格,咖啡農卻沒錢興建水利設施,只能用日晒法處理; ○在肯亞,咖啡農一年的收入不到台幣1萬元,經常錢還沒進口袋,就拿去還銀行貸款; ○在秘魯,七○、八○年代的恐怖主義時期,許多農夫在槍口下被迫鏟除咖啡樹,改種古柯,如今仍在重建途中步步維艱; ○在中美洲,許多咖啡農為求生存,冒險跳上「死亡列車」到遠方做買賣,不是摔下車就是被丟下車,造成殘廢或身亡,成功者少許; ○在非洲、中美洲和越南等地,咖啡園裡遍布了過往殖民抗爭和內戰留下的未爆地雷; ○南亞海嘯之後,因為氣候影響山區的咖啡豆無法運送,咖啡農兩年沒有收入,激發了巴布亞紐幾內亞史上最大規模的遷村行動…… ▲當你喝著展開一天生活的咖啡時是否也曾想過: ▲為何農民生產愈多反而負債愈多? ▲怎麼和當地農夫建立相互受益而非剝削的商業模式? ▲消費者除了慎選商家之外,又能如何伸出互助之手? ▲藉由全球消費者的購買與協助,狄恩為咖啡農做到了很多事,但也許可以更多: ○在蘇門答臘,他支持一項水牛計畫,當地農夫因此可依保護生態的方式從事生產; ○在秘魯,他幫助一個合作社找到買家,讓他們得以賺到第一筆公平貿易生意; ○在墨西哥,他出手援救因咖啡價格大跌而逃離家園的非法移民; ○在伊索匹亞,狄恩出資協助許多村落興建水利系統; ○在尼加拉瓜,他指導被地雷炸傷的殘障人士販售咖啡,擁有謀生能力。 我們不必非得像狄恩一樣深入那些偏遠地區;幸運的是,我們可以用更輕鬆的方法就對世界做出一點貢獻——選擇對生產者友善的商業模式,例如「公平貿易」。未來在買咖啡之前,考慮一下自己想要喝下的是一杯血汗咖啡,還是一杯道德咖啡吧!讀完本書,你就能深深明白,自己未來的每一次消費都是一個選擇,選擇讓世界變得更好,或變得更糟。這不是天方夜譚,我們每個人都有改變的力量。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狄恩.賽康Dean Cycon 原本是一位專注於原住民議題的人權律師,後來則是「狄恩豆子」咖啡公司的創辦人兼老闆。「狄恩豆子」位在美國麻州,是一家擁有公平貿易和有機認證的咖啡烘焙商。狄恩本人投入原住民人權運動及第三世界發展工作已達二十五年,他親身走訪各個咖啡產地,並成立了一個非營利組織「咖啡兒童」和全球第一個由烘培商組成的「咖啡合作社」。他深信,商業不只是以營利為目的,更可以創造正向的經濟活動,為第三世界帶來社會發展和環境保護上的改善。二零零四年,「狄恩豆子」獲得聯合國糧農組織頒發的「最佳實踐認可」(Best Practices Recognition)。譯者簡介 林詠心 曾任出版社編輯,也做過海外志工老師,直到教書方知讀書福,於是回頭啃書本,甫取得巴黎索邦大學經濟碩士學會。對於人類社會運作的一切「眉角」都充滿了好奇心,也期望透過翻譯,與更多人一起認識這個世界。譯有《找尋明天的答案》、《Be Stupid!Diesel創辦人給愚人世代的宣言》等書。
目錄
二版推薦序一 戰爭、咖啡館與喝咖啡的人/阿潑(文字工作者) 二版推薦序二 從產地到一杯咖啡/黃尚卿(直接貿易咖啡廳 The Lightened創辦人) 一版各界推薦 一版推薦序一 跨界的實踐,給人民甜美的果實/徐文彥(生態綠咖啡創辦人) 一版推薦序二 旅程永遠未完/吳子鈺(雨林咖啡創辦人) 致謝 前言:咖啡的內在世界 |PART ONE 非洲 1 米麗安之井、皇帝御榻和卡爾迪的羊(衣索比亞,二○○二年) 2 改變在發酵,但不要超越獨裁者(肯亞,二○○五年) |PART TWO 南美洲 3 跨越缺口(祕魯,二○○三年) 4 全球危機:氣候變遷、衝突和文化(哥倫比亞,二○○七年) |PART TTREE 中美洲 5 閃爍的自由之光(瓜地馬拉,一九九三年) 6 追蹤死亡列車(墨西哥/薩爾瓦多,二○○五年) 7 咖啡、地雷與希望(尼加拉瓜,二○○一年) |PART FOUR 亞洲 8 好朋友、冰啤酒……和一隻水牛(蘇門答臘,二○○三年) 9 三百人的遷村行動(巴布亞紐幾內亞,二○○四年) 尾聲
序
|2017年新版推薦序一 戰爭、咖啡館與喝咖啡的人 |文字工作者 阿潑 我和許多人一樣,是個把喝咖啡當作起床儀式的人,如果每天不先來杯咖啡,工作就無法開始。在都市化、全球化席捲全球的現在,咖啡被塑造成一種品味,一種生活方式,就像不論到哪兒都可以看到的綠色女神那樣,人們對咖啡的認識與精神也趨於一致。但即使如菲律賓農村,勞動者們也會在工作前、空檔,將熱水壺往杯裡一沖,杯底即溶咖啡粉末瞬間成為褐色汁液,此時咕嚕地大口飲進,再抽口菸,便精神十足——我無法不注意到,包裝上印著顯眼的雀巢商標。我們——不管世界哪個角落的人——都不自覺地被單一消費和價值洗腦。 隨著農業運動、消費者運動之賜,大眾漸漸注意到「消費」並不只是品牌認同,可以改善遙遠的生產端那方的生活方式,進而解決他們的生存問題,這種正向改變日後還會回饋到消費者這端,例如農作物的生產方式更安全、滋味更可口、當地生態環境也會受到保護等等。《來自咖啡產地的急件》這本書便是將讀者拉到生產端,藉著這名「咖啡旅人」(Javatrekker)的足跡與視角,來理解咖啡生產者/咖啡農的生活與勞動處境,以及咖啡從生產到販售這中間遭層層剝削的歷程,再告訴我們「公平貿易」能給予這些農民、區域怎樣的實質幫助。 作者狄恩‧賽康(Dean Cycon)本是一名人權律師,後因關注原住民與環境議題,涉入了咖啡產業中。他結合商業營利模式與社會正義的理念,建立了一個「咖啡合作社」(Cooperative Coffees),以公平貿易的條件向產地直接購買整批整批的咖啡豆:「我想要試著發展一種立基於尊重、道德和正義的新商業模式,證明它是可行的……。」例如,他在蘇門答臘就低價投資,替咖啡農買進了水牛,以期讓咖啡生產效能變好。 位於印尼蘇門答臘島北端的亞齊省(Aceh),一直是全世界最重要的咖啡產地之一,知名的曼特寧咖啡便產於此地。但直到二OO四年底南亞海嘯發生前,亞齊省因長期處於內戰狀態而被遠遠封閉隔離在世界的角落。亞齊獨立軍和印尼政府軍的對峙,讓居民苦不堪言,狄恩.賽康在〈好朋友、冰啤酒……和一隻水牛〉這個篇章裡,以一句話點明了這個區域的重點:「戰爭、和平和咖啡一直是蘇門答臘的前線與重心。」他寫著內戰如何造成人民的死亡與家園的毀壞,農民時常遇上因衝突而生的暴力事件,即使咖啡區和戰區有些距離,但亞齊獨立軍有時會跑到山區尋求庇護,戰事便會波及咖啡農。 二O一一年,《來自咖啡產地的急件》中文版上市時,我便已購入閱讀此書,當時,僅將主軸放在「公平貿易」這個概念上,對產地的故事快速帶過,即使如此,作者走訪、書寫的九個咖啡產地的歷史、紛亂與哀愁,仍在我記憶裡烙下一片墨漬,只覺農民身處在這等悲慘地區,收入卻被金融期貨市場宰制,只有「可憐」二字可堪形容。但當我在二O一三年來到亞齊時,情況已非書中所寫那樣,內戰已經停止多年,甚至更多公平貿易合作社成立。當地人帶我去的第一家咖啡館,就是獨立軍商談革命之所,他們說,不論有沒有戰爭,都改變不了咖啡在亞齊人生活中的重要性,人們可以在咖啡館談論反叛,可以在咖啡館裡忍受戰火,當一切趨於平靜,還是在咖啡館裡過著自己的日子:「喝了咖啡,一天才算開始。」即使和平後,大街上開始出現全球連鎖速食店、星巴克,但亞齊人還是會選擇自己喜歡、習慣的本土咖啡店,每天泡在哪裡,喝著亞齊種植的豆子。而街上看不到軍人。 狄恩‧賽康早我整整十年去亞齊省,見聞自然很不相同,他說自己如何受到印尼軍人「保護」,而隨行的軍人從最初的兩三人增加到兩三輛卡車,那些軍人顯然也厭倦戰爭。他主要造訪亞齊省的迦幼(Gayo)山區,特別是PPKGO這個農民合作社。合作社的人跟他提起以一頭水牛來進行生態管理系統的構想,狄恩.賽康便承諾投資,並且親自去檢驗成果。PPKGO合作社是個種族混雜的組織,成員主要是迦幼族的穆斯林,也有其他族群的農夫。這些農人的宗教信仰則包括了伊斯蘭教、基督教、印度教和泛靈信仰。自從一九九O年代末期成立以來,PPKGO就在這個內戰地區扮演推動和平協議和維持經濟安定的角色。他們不斷收容那些從衝突中逃出來的受害者,為他們提供避難之所和生活必需品。當然,這一切的結果都是好的,海嘯後,內戰停止了,而水牛計畫也成功了。 這種透過商業或外力介入,來扶持地方產業或維護和平的方式,一般媒體並不在意,也很難細緻地被傳達出去。如果不是行動者願意書寫、散布,我們幾乎看不見也不知道,自己的消費行為甚至實踐和世界各個角落的些許改變相關。多年後的今天,當我在美墨邊界,一邊研究印地安土地與歷史(這正也是狄恩.賽康為何投入實踐的緣起),一邊重讀《來自咖啡產地的急件》,感受已全然不同,卻仍相信在世界急遽變化中——如亞齊的狀態已待更新——人們為土地、生態、文化與生存的奮鬥未曾休止。不論什麼時候,讀這樣一本書,都不算早,也不算太晚。 △▲△▲△▲△▲△▲△▲△ |2017年新版推薦序二 從產地到一杯咖啡 |直接貿易咖啡廳 The Lightened創辦人 黃尚卿 二零一七年年中,我們再次走入了中美洲的咖啡產地。沒有產業道路、沒有舒適的旅館,四輪傳動的大車駛進高海拔的山區之後,鬱鬱蒼蒼山林圍繞著一片一片的咖啡田,也圍繞著當地上萬咖啡農的生命。 還記得那一天,在幾個小時的搖晃與暈車之後,一行人到達咖啡高山上的小木屋,咖啡農M與他全家人圍了上來用西語歡迎我們,太太妹妹小孩跟叔叔伯伯奶奶等人都露出非常靦腆的微笑。其中一個小女孩拿著相機跑來要我合照,說她是第一次看到亞洲女孩子。「你們是第一個來看我們的外國人,我們的咖啡從來沒有出口過」小農說。 那片山是M爸爸的咖啡園,他們對自己的咖啡非常有信心。五歲的小兒子跟M一樣有著深邃的漂亮眼睛,顯然每天在咖啡的世界裡受著很好的風味訓練,還跟著我們煞有其事地杯測,指著其中一杯說「這杯有漂亮的柳橙氣味,我最喜歡」(他說的完全正確,選的那一杯可是有85分的好評)。 我們拜訪的是宏都拉斯。宏國在政府與人民的多年努力之下、與《來自咖啡產區的急件》書中描述已經有滿大的差異(原書寫於二零零七年),咖啡農不再有生命的直接威脅,需要的是一個機會。「我們開始致力於精品咖啡(Specialty Coffee),讓大家看到我們的咖啡實力沒有輸給哥斯大黎加或是瓜地馬拉。」M說。 心中對於低階小農有千百個問題想問,我跟M說,除了咖啡交易,也希望可以藉此更深入了解甚至改善當地的生活狀態。M便一收原本靦腆的樣子,開始真實地跟我對話,對於直言問的幾個小農酬勞、農村建設匱乏的問題,一點也不閃避。他說因為他爸爸的努力所以如今才得以擁有自己的地,成為中產階級的小農;但是他清楚一般較低階小農的困難,所以會儘量幫忙。不管是在借貸、薪資鼓勵、建設方面的直接金錢支援,他甚至還領養了貧窮農人的小孩,但他說:「如果有更多像你這樣願意支持並且關心小農的國外買主,就可以幫助我們幫助更多低階小農。」 隨著第三波咖啡潮(The Third Wave of Coffee)的興起,愈來愈多的咖啡旅人、尋豆師在世界咖啡各產區遊走。產地狀況已經不再是被黑色布幕遮住的謎團,小農的照片或故事在咖啡消費者的世界到處流傳著,我們可以很高興地說,「全世界99%參與咖啡產業的人不曾親身拜訪咖啡產地」已經不是真的。但是「全世界的咖啡大都來自最貧窮的地方」這點卻依舊無可動搖。 「公平貿易」(Fair Trade)運動,自60年代開始、到狄恩.賽康(Dean Cycon)這本《來自咖啡產地的急件》的出版,人們努力不懈地在咖啡產業推進,才走到今天遍地開花的局勢,這個領域一直有許多堅持的人、支持的人在為咖啡農奔走,其中也不乏批評或想法不同的人。但始終,我們致力於解決同一個問題:貧窮。 從宏都拉斯山區回來之後,我想起二零一六年的某一天,在某個機緣之下,我與烘豆師到台中拜訪吳子鈺—— 「雨林咖啡」的創辦人、台灣直接貿易(Direct Trade)的實踐者。其中有一段對話,聊著什麼是公平、什麼才是生產者合理的薪水,這話題讓長期「蹲點」蘇門答臘的前輩笑了。他笑著說,給小農多一點薪水其實是最不難的事,但是因為人性跟一層層的產業鏈太複雜了,這樣做無法從根本解決問題。我們要做的,是建設跟教育,如此一來才能永續。 永續,始終是公平貿易精神的核心。 解決問題的另外一個面向,是消費者。因為小農拿著咖啡櫻桃(即咖啡果實)咧嘴微笑的照片,每一個人都可以搜尋得到;但當產區的狀況愈來愈明朗、世界上許多咖啡發展中與未開發國家的貧窮也不是新聞的時候。消費者選擇的標準就是改變的開始。 「你的一杯咖啡為什麼是40元?」我常常在演講的時候聊這件事。是因為咖啡廳不用房租或人事開銷嗎?是因為背後的大公司不想賺錢嗎?還是因為你喝的豆子其實很便宜、品質很差?還是因為你在剝削遠方的小農? 公平貿易其實是一場價值跟價格的戰爭。 如果有機會選擇一杯最划算的咖啡,我認為定價120元才合理。它之所以划算,首先是因為專業的杯測師幫你把關了品質,而且這杯咖啡的收入背後承載了對第三世界小農的公平對待、小農孩子上學跟就醫的機會。我想,若這樣的價值計算有機會變成主流,我們一直要解決的問題才有改善的一天。
詳細資料
ISBN:9789862356296叢書系列: 臉譜書房 規格:平裝 / 344頁 / 21 x 14.8 x 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出版地:台灣 適讀年齡:0歲~99歲
作者:柳炳昱
出版社:采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1-03-25
66折: $ 238
作者:許添盛
出版社:賽斯文化
出版日期:2016-11-21
66折: $ 660
作者:王怡仁
出版社:賽斯文化
出版日期:2019-01-03
66折: $ 1379
作者:理查.葛登
出版社:橡實
出版日期:2024-09-11
66折: $ 845
作者:花於景(雷雷夥伴)
出版社:原動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2-12
$ 594
作者:花於景(雷雷夥伴)
出版社:魔豆文化
出版日期:2025-02-05
$ 150
作者:羅伯.狄保德 (Robert de Board)
出版社:三采
出版日期:2022-01-26
$ 316
作者:護玄
出版社:原動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2-12
$ 702
$ 300
作者:黃裕邦
出版社: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1-21
$ 322
作者:伊藤邦武、山內志朗、中島隆博、納富信留等
出版社:黑體文化
出版日期:2025-02-12
$ 315
作者:えれ2エアロ
出版社:未來數位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2-19
$ 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