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後的城鄉和社區不是「營造」,而是「折疊」――――
作者專文導讀臺日經驗觀察 × 來自日本的都市計畫處方箋
★21世紀是城市的世紀,有些城市爆炸性成長、有些城市持續收縮,面對總體人口減少的時代,好的都市計畫能夠為我們的人生設計助一臂之力!
★深入介紹都市計畫制度的背景、現況、對都市想像的演變,援引數據和實例,實證如何擁有「樂觀的未來」!
★都市問題是尺度問題嗎?人口減少社會的都市空間怎麼變化、當前的都市計畫為何無法因應、可能的解決之道!
★開不完的都更會議、貼不完的地圖標籤,展現實質成效變化的思維方式,讓我們避免陷入「規劃疲勞」!
★臺灣版獨家拉摺式書封,精選進口手感美術紙書衣!★
【各界學者專家一致讚譽推薦】
王志弘 ∣ 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王耀東 ∣ 社區規劃師、華梵大學建築系講師
吳光庭 ∣ 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教授兼系主任
吳鄭重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教授
呂良正 ∣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教授、臺灣營建研究院院長
李丁讚 ∣ 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榮譽退休教授
阮慶岳 ∣ 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系教授
林崇傑 ∣ 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局長
林靜娟 ∣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建築系副教授
邱秉瑜 ∣ 專欄作家、《我們值得更好的城市》作者
邱翊 ∣ 「島內散步」執行長
洪德仁 ∣ 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理事長
徐燕興 ∣ 基隆市政府都市發展處處長
張秀慈 ∣ 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學系副教授
眼底城事 ∣ 「眼底城事」網站平台編輯室
連振佑 ∣ 中原大學景觀學系副教授
陳亮全 ∣ 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兼任教授
陳冠帆 ∣ 原型結構工程顧問有限公司結構技師
曾成德 ∣ 國立交通大學跨領域設計科學研究中心主任、建築研究所講座教授
黃偉茹 ∣ 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學系副教授
黃舒楣 ∣ 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助理教授
黃聲遠 ∣ 田中央工作群主持建築師
黃麗玲 ∣ 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副教授
戴伯芬 ∣ 輔仁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龔書章 ∣ 國立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專任教授
█ 人口減少時代的寧靜革命,從都市擴張的終結,思考「人與城市共生」的好設計
當人口減少,社會變得又老又擠,我們居住的城鄉也悄悄在改變……
昔日先畫線再說的分區方式無法因應今時今地所需,如何讓城市為我們運轉?
因計畫而生的新事物與懷舊美好的事物,我們該如何重新解讀都市?
――――先把都市「折疊」起來,未來再「打開」!
根據國發會提出的人口推估,臺灣人口自然增加將呈負成長,2027年人口紅利消失,少子化、高齡化時代早已到來,都市化程度近80%的臺灣,未來將呈現什麼樣的面貌?
全世界最大的都市化國家日本有超過91%的人口居住在都市,而日本的總體人口同樣正在減少。在人口減少的時代,既有的分區思考、大規模面狀與點狀開發的都市計畫和市場經濟,以及個別的由下而上、經驗法則式社區改造力量,已不足以因應。總人口減少,空間卻非均質縮減,人口可能集中到特定的宜居城市,或者單一都市同時發生人口減少與聚集的情況,事物不會朝單向發展。
本書「基於社區,尺度更大」,藉由日本的經驗,從宏觀背景、社會脈絡、法規制度和實際案例發想,擴展我們的思維尺度,用不同的角度探尋我們想要的都市是什麼樣子,如何規劃、如何參與、如何實踐。
好的城市就像優質方程式。社會中每一個人各自的微小決定,成就了擁有改變空間權利的社會。思索都市的使用方式,讓生活其中的人朝更美好的人生前進!
█ 對本書的讚譽
王耀東 ∣ 社區規劃師、華梵大學建築系講師
人口縮減、老化是我們正要嚴峻面對的問題,伴隨而來土地空間使用觀念的轉換,亦是重大的課題,作者詳盡描述日本正在發生與嘗試變革的方法,以「折疊都市」一詞提供新的想像:「多孔隙」對比以往「緊湊都市」作為未來城市生活的可能性,「全體×階層模型」取代過去的「中心×分區模型」的都市計畫概念。以時間與彈性來修復受創的土地、空間和居民。雖然土地制度與文化的差距,所涉及的問題不一定完全符合臺灣,但總體的社會趨勢與問題走向,還是非常值得我們參考與借鏡。
林崇傑 ∣ 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局長
作者面對高齡少子化的日本社會,思考許多城市從人口擴張時期的城市蔓延,轉向城市人口減少,土地閒置、空屋產生下的城市多孔化現象。他試圖提出一個新的城市規劃理念,以柔軟而具韌性的概念,以小規模開發、分散式公共設施、公私協力、空屋再生等策略,因應這個人口逐漸減少的時代,以及城市逐漸空洞化的危機。同樣的現象也發生在臺灣的地方城鎮,相信本書可以作為返視臺灣的對照思考。
林靜娟 ∣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建築系副教授
城市是奉行現代性演化成的巨獸,而都市計畫則是哺育這隻擁有現代性靈魂之巨獸的科學式神話。雖然擁有著能透過全觀、邏輯、知識系統與經驗兼備的角度以預示人類生境紀事之科學神話的引領,城市卻總是像在黑夜中暗潮洶湧的海洋浮浮沉沉地前行。
數世紀以來,經由資產階級巨量的聚集而茁壯的城市巨獸,在當代性的浪頭下,突然驚覺自己正墜入大海之幽暗未明的深淵,而臺灣多數的城鄉尤其身處其中。
饗庭伸的《折疊都市》一書提出以減代增、以虛構實、以微型反饋整體、以退為進的一種可逆的現代性城市觀點,一個在消與長兩向之間不斷調適的城市演替歷程,是一種既傳統且符合現代性的東方式城市視點,值得給一向尊崇西方式觀點的臺灣城市作為參考 !
邱秉瑜 ∣ 專欄作家、《我們值得更好的城市》作者
臺灣總人口開始負成長,城鄉發展應採什麼對策?繼承日治時期都市計畫體系的臺灣,應密切觀察日本的示範。日本中央集權的都市計畫體系使地方政府缺乏權限規範土地開發,城市邊陲缺乏規劃而任意蔓延擴張,觸發一九五○年代的城鄉營造公民運動,不但催生修法強化民間參與規劃,也引發臺灣一九八○年代後期開始社區營造風潮。本書作者參與城鄉營造經驗豐富,指出在總人口減少的時代裡,民間可致力閒置空間活化,提升一地的宜居性,逆勢吸引人口聚集成為贏家。
邱翊 ∣ 「島內散步」執行長
臺灣將進入人口負成長、高齡化社會,而百分之八十臺灣人居住於都市,可預期都市計畫及相關政策將牽動臺灣未來發展。《折疊都市》作者以日本數據及案例分析,對於都市空間樣貌、城鄉平衡發展有新的想像,可作為臺灣都市計畫政策參考。
洪德仁 ∣ 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理事長
折疊都市韌性設計――
全球面臨快速的都市化及高齡化,人口大量往都會區集中,特別是年輕人移居都會地區,老人家留在鄉下,造成都市規劃設計忽視跨代友善融合的可能性,造成都會生活品質的惡化。
二十一世紀的都市計畫超越過往的城市增長,而是以折疊都市、韌性設計,讓我們有機會在現有的都市計畫困境中,找到創新性、整合性的解決之道,首都大學東京饗庭伸教授日本經驗,值得臺灣學習和省思。
徐燕興 ∣ 基隆市政府都市發展處處長
工業時代,汙染、住宅短缺與快速成長等都市化的問題,衍生出都市計畫專業。因應快速成長的都市,都市計畫橫空入世將近兩百多年。隨著全球化、網路社會與醫療生技技術,少子化、現代危機與氣候變遷風險,都市計畫這門專業,備受挑戰,近乎失能。饗庭伸教授,好比一八九八年的霍華德,看透當代都市的問題,以折疊都市觀點,以淺顯與流暢架構,檢討現代都市計畫問題。值得臺灣從事國家發展、都市規劃、建築、地政與公共政策專業與技術官僚細讀,提出臺灣的解決方案。更推薦大眾閱讀,掌握我們每天生活的都市如何而來,未來如何因應。
張秀慈 ∣ 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學系副教授
建立在反思規劃理想與社會現實的基礎下,作者以「折疊」為主軸,積極回應日本人口減少及土地利用破碎等議題,提供了一個未來人居環境的嶄新思維與空間型態;對於臺灣當前城鄉發展的重點規劃主題 ,包括全國國土計畫、鄉村地區整體規劃、地方創生等計畫及政策,具有啟發性意義。
連振佑 ∣ 中原大學景觀學系副教授
《折疊都市》恰能解釋近年來臺灣城市的摸索經驗。都市空間發展模型已經轉變,許多社區規劃、青年創業、共享空間正是饗庭伸所稱細小空間的改變、多孔化的發展;我們已展開了縮減城市的策略,作計畫的人應理解到力量是什麼、力量在哪裡,透過都市中每個人想要的不同目的整頓內部力量。逐漸地貨幣不再是交換唯一的媒介,積累社會資本並形成非營利的建構與網絡成為好方法;這些行動及成果看似短暫卻一棒接一棒,宣示著接下來的城市不是營造,是折疊。
陳亮全 ∣ 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兼任教授
本書標題「折疊都市」的都市計畫,等同於英語圈國家的「萎縮都市」之都市計畫,兩者主要都是因應人口減少而推動的計畫。臺灣未來的人口推估將轉為負成長,甚至包含臺北市在內的幾個主要都市也已開始呈現此一趨勢,但至今的都市計畫,或將研提所謂的國土計畫,都未呼應此一議題;然而,都市或國土計畫屬於百年大計,很難一下急轉彎,過大或過量的都市空間發展與建設,將是未來都市與整體社會的極大負擔。
本書為著者過去十多年來,有關此一議題的思考,對日本都市的實地調查、分析與曾經參與過的案例操作經驗,以至就災後重建的檢討、學習等之成果彙整,很值得臺灣都市空間規劃學界與實務界,以及關心臺灣都市未來發展等人士們閱讀與參考。
黃偉茹 ∣ 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學系副教授
「發展」具有許多意涵,但我們時常把它等同於「開發」及「成長」,這樣狹隘的集體意識,在面臨高齡少子化的當下,瓶頸自然產生,但卻也激發更多的想像。本書以深入淺出的方式,拆解都市計畫相關工具與人口趨勢等驅動都市發展力量間的關係,將讀者從深藏在都市發展背後的成長迷思中解放,用更務實與開放的態度面對人口減少所引發的城鄉變化,從而產生更能回應個別需求,更為柔軟而強韌的新型態都市計畫,絕對是關心或從事城鄉發展議題的人必讀之作。
黃舒楣 ∣ 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助理教授
在少子化以及高齡化成為關鍵字的臺灣,欣見饗庭伸教授大作翻譯出版,實在是及時的一本參考書。這本書提出許多從根本挑戰都市計畫的創見,然書寫平易近人,有力地提醒我們,「都市本身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於是,縮減都市並非為了都市,而是為了我們每個人的微小目的,專業者的新挑戰是如何讓人們能夠在生活使用中,認識多孔化的城市,不過度畏懼人口減少,更細心地觀察彼此的需要,讓都市不失多元活力的折疊縮小,也保留再度開展的未來。
黃麗玲 ∣ 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副教授
饗庭伸教授的這本書討論的既是都市學的技術也是哲學。它從新穎的觀點論述都市的興起與轉型,繼而探問人口縮小時代的空間戰術。擴張年代的都市規劃手法面臨何種挑戰?我們該如何重新想像都市、都市計畫又如何調整?怎麼做能讓都市重獲活力?而災後重建又有何因應之道?《折疊都市》這本書描繪看待城市空間面貌與發展週期的另類觀點:人口紅利消失並非不可逆轉的劣勢,具有韌性與創造力的思維能讓縮小城市重蓄能量,如百花等待花期,再度綻放。
戴伯芬 ∣ 輔仁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縮減都市並非為了都市,而是為了我們個人微小目的,所以必須由我們主導為之。」隨著人口高齡化與少子女化潮流來襲,人口減少形成日本空間發展難題,作者揚棄了大日本的國土規劃思維,轉而提倡折疊都市概念,試著降低空間密度,讓土地使用方式自然回復,基於潛藏在個人內在的集體意識,引導多孔城市的實踐。這種小確幸式的都市計畫或許是在資本主義私有產權制妥協下的一種解方,值得臺灣社會借鏡與深思。
作者簡介:
饗庭伸Shin Aiba
1971年生於日本兵庫縣,早稻田大學理工學部建築系畢。工學博士。曾任早稻田大學研究員、首都大學東京都市環境學部建築都市學程・都市環境科學主修副教授,現為同系教授。
專研都市計畫與設計、城鄉營造,以及相關的民眾參與手法、公民自治制度、非營利組織等。近年的研究主題包括地震災後重建、人口減少時代應有的都市計畫、東亞各國的社區營造,以及以專家身分參與日本各地第一線的社區營造(岩手縣大船渡市、山形縣鶴岡市、東京都世田谷區明大前站前地區、東京都中央區晴海地區、東京都日野市、東京都國立市等),且因應現況開發所需的社區營造工具。
主要著作包括《白熱講義 今後的日本需要都市計畫嗎?》(白熱講義 これからの日本に都市計画は必要ですか,合著,學藝出版社,2014)、《東京的制度地層》(東京の制度地層,編著,公人社,2015)、《社區營造工作指南》(まちづくりの仕事ガイドブック,合著,學藝出版社,2016)等。
譯者簡介:
林書嫻
臺灣大學城鄉所、早稻田大學創造理工學研究科建築專攻碩士,專長為都市計畫與社區營造。
研究所時期因緣際會下開始翻譯工作,就此一隻腳踏入譯界,兼職口、筆譯,涉獵範圍以藝術、建築、都市計畫為主。
章節試閱
◎都市的起源
都市最初是如何誕生的呢?都市史學家伊藤裕久曾如下說明日本都市的起源:在日本中世時期(十一世紀末院政至十六世紀戰國大名時代),尚未有明確的都市型態,「具備都市性格的地方」是稱為市、宿、浦、泊、津、境內、門前等的區域,其附帶貨物流通或宗教的功能存在於日本各地。它們不集中存在某處,而是在某地區鬆散地接續,形成類似都市的地方,不久後的江戶時代,才在有計畫地促使城下町形成的過程中,納入城堡周邊區域。
試著進一步簡化「具備都市性格的地方」的形成過程。舉例來說,某個叫做「蔬菜」的聚落只收成蔬菜;另外有一個名為「白米」、可收成稻米的聚落;還有著「肉」聚落會狩獵豬隻。當住在「蔬菜」的人想:「每天吃燉番薯實在吃膩了,偶爾也想吃吃咖哩」,有兩種方法能夠讓他們實現願望。第一個方法是設置能讓三個聚落交換各自產物的地方,第二個方法是收集「蔬菜」、「白米」、「肉」的產物,再依收集到的量公平地重新分配給每一聚落。
前者供「交換」的地方是「市場」,後者進行「重新分配」的則是「政府」。
「市場」原本每個月只舉辦一次,後來由於參加的聚落變多、人口增加、產物種類多樣化等種種原因,變成天天開門。政府也因徵收和重新分配的工作增多,越加複雜而形成組織。如此一來,市場與政府就變成了「具備都市性格的地方」。
在這些交換、重新分配的節點處,產生了市、宿、浦、泊、津之類的地方。「白米」、「肉」、「蔬菜」等聚落,各自也會對交換與重新分配有怨言,可能使用暴力手段搶奪對方的產物,為了建立秩序,市場與政府必須擁有某些規範和讓大家遵守規範的力量。這份力量可能是武力,也可能是人民的信仰,亦即宗教的力量。就連自由交換的市場,也因為有武力據守,讓自由交易得以成立,境內、門前等皆是都市的原型之一,藉由宗教的力量讓市場與政府得以運作。
更進一步思考「都市是如何誕生的」,都市其實是發明來實現「白米」、「肉」、「蔬菜」的居民「想吃咖哩=想過豐饒生活」的願望。那些聚落因而串連成都市,歷經了城下町的型態,日本的都市越發巨大。在這個過程中,出生於農村的人們不斷產生「我想吃咖哩」的需求,成為人口持續從農村流向都市的動機。日本中世以來的三百餘年,在那之前只在農村苟延殘喘的我的祖先,終於因為想吃咖哩而出走到城市。今日的都市規模已變得太過龐大,許多時候農村甚至被視為都市的附屬品,但其實都市與農村地位反轉的歷史並不悠久。
當我們以上述觀點重新回顧,就能發現都市是手段的集結,是為了達成「想過豐饒生活」的目的,但我們就像是被都市驅動,誤認維持都市現狀是我們的目的。目的與手段不知何時被角色對調,更何況我們懷有「目的」嗎?我們該怎麼做,才能不被都市驅使,而是依照我們的目的,讓城市為我們運轉呢?
◎將都市視為一種手段
都市是目的還是手段呢?
被稱為都市計畫學家、建築師之類的人,時而提出看似光輝的空間願景。舉例來說,法國建築師柯比意(Le Corbusier)倡議的「光輝城市」(Ville Radieuse)、英國城市學家霍華德(Ebenezer Howard)提出的「田園城市」(Garden City)都強烈影響了日本的都市計畫,成為日本都市所嚮往的未來景象。對都市計畫學家或建築師來說,實現空間願景是目的,他們認為能將願景化為現實就可以讓人們幸福。
同樣地,有些都市計畫學家或建築師針對日漸縮小的都市提出空間願景。我也算是都市計畫學家,對這些提案常深有同感,也會被誘惑「讓我們來打造這樣的都市吧」。另一方面,我十分清楚空間願景有時是一種手段,可在集結眾人意志時發揮重要作用。
然而,我無意在本書中提案空間願景,展現人們所應指向的未來,原因在於一般人不會以塑造都市為人生目的,就像那些從他方來到東京的人們,離鄉時腦中想的會是「想在東京生活」、「想在東京找到工作」,而非「想塑造東京」。即使是我,二十年前也跟他們沒什麼不同,一般人不會以塑造都市為目的過活,因此都市該有什麼樣的未來願景,只在都市計畫學家、建築師的社群內討論即可,不會是本書的目的。本書的目的是如何為我們自己驅使都市、這種時候又該如何使用「都市計畫」。
身為記者的美國評論家珍・雅各(Jane Jacobs)反駁了柯比意、霍華德的空間願景,她曾參與反對紐約都市開發運動,著有《偉大城市的誕生與衰亡:美國都市街道生活的啟發》(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一書,提倡「未被計畫的都市的魅力」。換句話說,即「在沒有目的之下形塑的都市」。她透過觀察因都市更新差點被當垃圾般破壞的紐約街角,倡導好的都市應有的四項原則:「地區最好有兩種以上的功能」、「曲折、窄小的街道,每一街廓的長度偏短」、「新舊建物混合」、「夠高的人口密度」,滿足以上條件、無目的地形塑的都市空間,將比有目的地創造的都市空間更具魅力。
珍・雅各並非提出新的空間願景來對抗「光輝城市」、「田園城市」,她所觸及的不是空間願景,而是都市應為都市的原理。也就是說,在某種目的下產生的都市——「光輝城市」、「田園城市」——不存在「都市應為都市的原理」,而在無目的下創造的都市則包含這點,所以她大聲疾呼的其實是不應破壞既有空間來實踐空間願景。我認為她注意到這項原理是相當長足的進步,而且全世界的都市計畫學家都因珍・雅各的倡議,不得不重新思索「以形塑都市為目的」一事。但請注意,本書的觀點有別於這種二元對立的看法,我不認為都市應為都市的原理只存在於「無目的下打造的都市」之中,而不存在於「有目的下打造的都市」。
原因在於無論多麼細微的都市空間,都不會在毫無計畫下出現。例如經常在「最想居住的東京街區排行榜」名列前茅的下北澤、吉祥寺等地區(照片1),不少人認為是「自然形成的都市」,多摩新市鎮(照片2)等有計畫地建造的都市則被視為對照組。但容我再次強調,都市絕非自然形成,而被創造之物必有其目的。珍・雅各提出的對照組,差異只在「廣闊範圍下經整體規劃的都市」對比於「以細碎單位規劃的建物接續形成的都市」,從「計畫」角度來看兩者並無不同。照片1的街景,招牌是因個別店家的目的和計畫而生,建築出自建物所有人的目的和計畫,道路則源自公部門的目的和計畫。
換言之,都市空間是在個別目的和計畫下累積形成,絕非自然而然、毫無目的地出現。珍・雅各因眼前一九五〇年代的紐約,感到魅力十足的「都市應為都市的原理」,也許在她極度排拒的柯比意、霍華德的空間願景下所創造的都市之中,只不過是「目前是」。
都市中的一切都帶有創造者的目的,空間被創造來作為實現目的的手段,這些手段匯聚成都市空間。只不過完成後,隨著時間流逝,創造空間的目的逐漸被遺忘,反而有越來越多人會誤以為空間是「自然」形成、原本就存在。其後,這些產生誤解的人們為了維護都市,極力驅策自己。並非因為都市是自然形成就不加干涉,普遍來說,重要的其實是擬具計畫的意志。
本書採取的立場是,都市是匯聚基於某人的計畫而生的「手段」形成,而非「自然而然」,並積極去思考,該如何重新解讀作為手段群聚的都市,又該怎麼為我們自己驅使在新的目的和計畫下出現的「手段」。
本書採取的立場可能會被都市歷史保存派嫌惡,許多人將都市空間區分為具歷史與不具歷史的部分,針對前者主張連一根柱子都不得更動。也有為數不少的人,對保有眾多歷史街區的歐洲城市抱持複雜情結,拼湊僅存的歷史脈絡之處,企圖利用它們來鞏固日本都市應是歷史悠久一事。我們理應尊重歷史,但就連歷史原本也是用來重新解讀都市的手段而非目的。都市的目的不可基於本末倒置的邏輯,亦即「為了都市而保存都市的歷史」。也就是說,我們切莫建造出沒有觀眾的歷史博物館。
伴隨時間流逝,被認為具歷史意義的空間增多,因此讓我們變得難以在何謂歷史空間上形成共識。二十年前在研究所課堂上,曾有位年約四十多的建築師向我們展示兩張照片,詢問哪種情景比較美麗,一張是某個小鎮的古老街景,一張是老舊卻相當近代、排列如骨牌的都市郊外集合住宅社區。雖然理解他期待的答案是「小鎮的古老街景」,我卻無法回答哪邊比較美麗。
對早於某一世代的專家來說,因計畫而生的新事物與懷舊美好的事物,兩者壁壘分明。基於近代理論做計畫的,功能性強卻醜陋。延續過往由某些人手工打造,雖然存在累贅卻美麗。他們容易理出這種簡明易解的二分法,這些人大多並非在集合住宅社區度過童年,腦中烙印著「日本懷舊美好生活」的體驗。對他們來說,源自柯比意思想的骨牌狀集合住宅代表著非人性尺度,且再也沒有比新市鎮更讓人不舒服的空間了。
然而,我卻對孩提時期家裡附近的集合住宅社區樓梯間感到懷念,也對等距排列的骨牌狀建物覺得舒適。近年來,處處可見試圖重現這份感覺的實例,就像那些在老舊集合住宅社區依自己的生活模式改造、打造舒適生活的行動,我們都有著共通的感受吧。對基於近代理論規劃、功能性強卻醜陋這點,卻無法有同樣感受。
我因而無法理解為何「基於近代理論規劃」與「自古就由人們手工打造而成」處於對立。都市應是匯聚基於某人的計畫而生的「手段」形成,而非「自然而然」,該如何重新解讀都市,又該怎麼在將其視為在新的目的和計畫下出現的「手段」為我們而運作呢?在這樣的立場下,無論是古老、富含歷史的,或是近代後才規劃形成的,有著同等地位。
換言之,不把實現空間願景當作「目的」,也不視保存既有都市為「目的」,面對所有都市都不應把這些當作目的,而是徹底以其為手段,讓它為我們運轉。
◎面對都市的四種態度
前文說明過都市並非目的而是手段,使用都市的目的從「在農林山村度過豐饒生活」轉換為「促進經濟成長」。當人口開始減少,或許意味著不再需要舉國讓經濟成長,在這樣的時代,我們又該以什麼目的驅使都市呢?
讓我再次統整問題。某時代的日本人即便議論紛紛,仍大致同意「驅使都市促進經濟成長」的目的。目的雖然單純,但隨之被導入的機制卻相當巧妙,這樣的機制並非被強加,而是人們未有自覺的選擇。在其中發揮極大作用的是貨幣,最終創造出我們眼前的都市,是用難以捨棄的方式安插貨幣經濟、隨時可供交換的財貨的集合體。
「驅使都市促進經濟成長」因為帶有某種激情的目的,廣為社會大眾接受。就像是「打造東京成為世界第一都市」這樣的目的,與時而被提出的都市未來想像,在在刺激了身處都市擴張時期的日本人對都市的忠誠之心;除此之外,市場還提供了配合都市成長、刺激購買欲望的美好郊區生活景象。對都市和生活的想像,等同於驅使都市成長的目的與讓自己過上富足生活的目的兩者完美契合,從而促成超高速度的經濟成長。但請注意,都市原本應是讓人民生活富足的手段而非目的,在某種程度上已擁有豐富空間的今日,面對人口減少、空間終於開始閒置的時代,原有的目的喪失吸引大多數人的向心力,爾後的日本似乎也不會再有像這樣得以統合個別目的的目的。
「驅使都市促進經濟成長」此一目的失去向心力後會有什麼後果?我認為面對都市將出現四種態度。人們將先分成「喪失目的」與「擁有新目的」兩群。前者即便喪失目的還是會有下面兩種情況:(A)保有舊習驅使都市促進經濟成長,(B)漫無目的消費都市;後者那些擁有新目的的人同樣分成兩種:(C)在新目的下促使都市繼續成長,(D)在新目的下消費都市。
所有人都信仰並應該相信同一目的的時代已然告終,接下來進入有或沒有目的、促進都市成長或消費都市的人混雜的時代。有些人期待能讓都市持續成長、變得更加富足,有些人想過富足生活、不希望再將資源挹注於讓都市更進一步成長,還有些人依舊想相信促使都市成長的目的,或有些人希望像寄生在都市般過活。在新的時代,其實目的並未改變,而是更加多樣且多元。下面詳細介紹這四種態度。
(A)保有舊習驅使都市促進經濟成長的人,如同都市擴張時期的多數日本人,持續用自身的勞動時間換取空間形塑都市。他們在別無選擇下進入以貨幣為媒介的經濟市場,賺取大量貨幣,再將等量貨幣投注在空間上。那些買下東京都心區大量存在、單棟約莫價值數百億日圓的摩天大樓住宅一室的人,正屬於這類。
(B)漫無目的消費都市的人,邊享受百圓商店等經濟成果而不自知,邊持續利用著都市空間。他們以日本都市成長過程中創造的空間、繼承自雙親的住宅、公營住宅、便宜的公寓等作為據點,得以過著最低限度的生活。換言之,他們一點一滴消耗既成空間的儲蓄來維持生活,同時也因都市空間被構築成高強度才得以存在。
(C)在新目的下促使都市繼續成長的人,依循個人目的使用都市,從以貨幣為媒介的經濟市場中賺取所需財富,再將其投資在空間上,讓生活變得富足。無論身處東京或其他地方,抑或都市還是農村,他們都可直接與全球經濟接軌,因為致富變得容易才讓這個類型得以存在。
(D)在新目的下消費都市的人,依循個人目的,積極、持續利用著至今為止已成形的都市空間,在生活中主動與以貨幣為媒介的經濟市場保持距離。他們就像是存在大都市郊區、敞開自家大門過著「敞住」〔譯注:日文為「住み開き」,指將個人居所開放部分當作人際交流、社區活動等場地的生活型態〕生活的人,試圖將私有空間以不經過貨幣的方式轉換成其他價值。他們一點一滴消耗既成空間的儲蓄,有自覺地利用這些儲蓄度日。
提出這四種類型,不是要強調我們應該或不應該成為哪種人,重要的是今後都市的存在條件,應是能讓各種類型共存,人們可在四種類型中自由轉換,每個人所擁有的各式各樣的目的都能以各種方式實現。
◎都市的起源
都市最初是如何誕生的呢?都市史學家伊藤裕久曾如下說明日本都市的起源:在日本中世時期(十一世紀末院政至十六世紀戰國大名時代),尚未有明確的都市型態,「具備都市性格的地方」是稱為市、宿、浦、泊、津、境內、門前等的區域,其附帶貨物流通或宗教的功能存在於日本各地。它們不集中存在某處,而是在某地區鬆散地接續,形成類似都市的地方,不久後的江戶時代,才在有計畫地促使城下町形成的過程中,納入城堡周邊區域。
試著進一步簡化「具備都市性格的地方」的形成過程。舉例來說,某個叫做「蔬菜」的聚落只收成蔬菜;...
目錄
臺灣版專文
前言
【第一章 都市為何存在?】
找出自己的立場
都市的起源
將都市視為一種手段
人口增加時代的都市
什麼是都市計畫?
風景如何被塑造?
都市與捨棄貨幣
面對都市的四種態度
本書的目的和章節架構
【第二章 都市的人口曲線】
有計畫地折疊都市
基於人口的都市計畫
人口曲線與都市計畫
日本人口特徵
解讀鄉鎮市人口
解讀大都市人口
解讀大都市的中心與郊區人口
想像誰是都市的使用者
察覺應有的平衡
在城鄉營造中論證
不過度畏懼人口減少
【第三章 縮小都市空間的潛力】
都市空間擴張與縮小的方法
蔓延式都市擴張
都市如海綿般縮小
多孔化現象
大都市遠郊的情景
鄉鎮市中心的情景
大都市近郊的情景
多孔化的潛力
【第四章 折疊都市所需的技術】
緊湊對上多孔隙
都市計畫的三種工具與總體規劃
都市擴張時期的都市計畫
中心×分區模型
全體×階層模型
都市計畫應如何改變?
【第五章 折疊都市的方法】
從兩個實例來思考
空屋再生計畫
Y計畫的特徵
空屋活化型城鄉營造計畫與空間銀行
空屋活化型城鄉營造計畫與空間銀行的特徵
多孔隙對上緊湊
【第六章 從災後重建學習】
人口減少時代的災後重建
人口增加時代的災後重建
市地重劃與巴拉克的意義
市地重劃加巴拉克模型
核災區的超越近代重建
海嘯災區的非營利重建
從前社會的模樣
市地重劃加巴拉克模型的終結
非營利重建的態度
超越近代重建與非營利重建的未來
從災後重建學到的都市折疊法
【第七章 都市折疊後的未來】
折疊都市
空間折疊後的都市計畫
後記
臺灣版專文
前言
【第一章 都市為何存在?】
找出自己的立場
都市的起源
將都市視為一種手段
人口增加時代的都市
什麼是都市計畫?
風景如何被塑造?
都市與捨棄貨幣
面對都市的四種態度
本書的目的和章節架構
【第二章 都市的人口曲線】
有計畫地折疊都市
基於人口的都市計畫
人口曲線與都市計畫
日本人口特徵
解讀鄉鎮市人口
解讀大都市人口
解讀大都市的中心與郊區人口
想像誰是都市的使用者
察覺應有的平衡
在城鄉營造中論證
不過度畏懼人口減少
【第三章 縮小都市空間的潛力】
都市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