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喜娘說:「奶奶再忍一會兒,坐福能保將來榮華富貴。」
琳怡點點頭應了喜娘。這是嫁進林家她第一次聽到有人這樣親切地和她說話。她父親獲罪尚在獄中,所有人都覺得林家能依照婚約娶她進門已是不易。
從前她是名門閨秀,如今她成了罪臣之女,林家這樣的態度她也不是沒想過,還是林家大爺再三登門說不負她的名聲,族中又說林郎可依託,她才安下心來待嫁。
喜娘整理床鋪,卻沒發現撒在床鋪上的棗子、栗子、花生,便笑著安慰她。「準是屋裡嬤嬤忙忘了,奶奶安心坐,一會兒嬤嬤來了,讓她們撒了就是。」
門一響,屋子裡傳來腳步聲,是林正青回來了吧!
喜娘奉上合巹酒,琳怡伸手接過去,對面的人遲遲不肯將手伸過來。
扇子伸過來挑開了她頭上的大紅金絲蓋頭,看到她的臉,林正青才讓喜娘扶著她和自己一起喝了合巹。
低沈的聲音吩咐喜娘退下去,琳怡抬起頭,看對面皺著眉頭的男人。
林家大郎才貌雙全,大周朝人盡皆知,她聽慣了耳邊對他的讚賞,也是今日才見真顏。
看他滿面愁容,她並沒有驚訝。她坐在閨中等著他來迎親時,已經聽到了他敷衍的笑聲,之後他的冷淡和刻意疏離更加證實了她的想法。
林正青不願意和她成親。
既然不情願,又何必迎娶她進門?
屋裡沒有了旁人,林正青疲憊地坐在錦杌上,上好的紅緞喜服在地上展開,他卻不知不覺地踩在腳底,冷淡的表情更是不加遮掩。
「陳六小姐素有賢名,有些話我也就直說了。陳大人雖尚在獄中,既然我和妳有了婚約,林家就養妳終老……」
林正青聲音冷漠,提到「終老」兩個字時特意停頓。
林家上門求娶才有今日的婚事,沒想到塵埃落定,林正青對她卻厭惡至深。此中因果她也想聽個清楚。琳怡抿著嘴唇並不開口,等林正青將餘下的話說完。
他露出嫌惡的表情。「我聽說妳病重在家,就想著給妳個名分……不妨告訴你,妳父親受刑過重,已經撐不了兩日,妳既然是孝女,就該追隨父母才算盡孝。」
她終於明白他對自己的厭惡從何而來。林正青是怨恨她如今不是垂死的模樣,當時她心中惦念著父親的冤案,怎麼也不肯做北邙鄉女,這樣的舉動倒讓他算漏了。聽得林正青的話,她心裡反倒冷靜下來。「你不願意結這門親事,可以將我送回陳家。」
林正青沒想到一身嫁衣的女子不哭不鬧,竟然說出這樣一句話,他微微一怔,便又冷笑。「妳以為陳家若是容得下妳,會將妳匆忙嫁過來?我們林家顧及名聲只得娶妳,否則天下哪裡有這等的好事?以妳……不過老死閨閣罷了。」
世家公子向來會粉飾太平,凡事都會說得輕巧好聽,林正青面對她這樣的弱女,乾脆連裝模作樣也省了,既然話已經說到這裡,還不如就說個透澈。
喜冠壓在她頭上,幾乎將她細弱的脖頸壓斷,她的目光卻依舊堅韌。「不只是為了林家名聲吧?」世家名門表面上看著乾淨,背地裡哪個不是利益為先。
都說她賢良淑德,不過是個伶牙俐齒的蠢物!林正青徹底惱羞成怒。「大周朝那麼多絕色的女子我也未曾娶做正妻,妳還有什麼不滿意?聰明人就該想想怎麼了結更乾淨,說不得我會念及妳的伶俐,護妳聲名。」
聲名?琳怡不由得冷笑。既然想著讓她死,就不會留著她占著他正妻的名位,更何況……眼前這些在她心中不值一文。
看著琳怡譏誚的表情,林正青臉色更加難看。「說到底還是她善良溫婉,可憐妳才會應允委屈做繼室。依我看繼室倒是不必,妳這般女子不配進我林家宗祠。」
她……原來如此,琳怡聽得林正青的讚美,心中頓時一陣噁心,想要撐起身子脫離他的掌控,卻發現身上沒有半點力氣。
琳怡將目光落在合巹酒杯上。他們在酒裡下了藥──林家連這種事也做得出來。
「妳未給我林家留下一男半女,更未盡力服侍長輩,就算我不肯立妳為正妻,外面的人也不會說我薄情。」
她進門第一天就要將她害死的人,卻拿無後和未盡孝道來羞辱她,真是天大的笑話。
林正青說到這裡,臉上露出被欺騙的神情。「更何況陳家的長輩已經說了,妳父親是庶出,妳更是一文不值的賤人。」
琳怡聽到這裡,眼前一花。族譜上嫡長子分明是父親,為了爭嫡長子,他們竟然顛倒黑白!
「不妨告訴妳,若不是妳陳家人幫忙,我又怎麼會想到這樣的法子,」林正青頓了頓。「成親前妳就得了失心瘋,陳家上下都能作證,瘋婆子成親當日縱火,損失的是我林家,陳家為了補償我,會讓我再納陳氏女。」
這樣周全的算計,林正青真是用盡了心思。這樣一來,她的死反而讓林家受盡了委屈。
「都說林家大郎少年俊才,何必要為難我這樣的弱女……」琳怡的聲音細弱,眼睛裡卻沒有半點怯意。
少年俊才,讓他得意的字眼從琳怡嘴裡說出來卻變了味道。
這時候還嘴硬。林正青冷冷一笑。「都是陳氏女,妳卻及不上她半分,她是可憐妳才答應讓我娶妳為正室,妳卻這樣說話,她恭儉賢良,妳不過是個毒婦。」
能被林正青稱作恭儉賢良的人……該是什麼模樣……
林正青起身提起大紅喜字的蠟燭點燃了幔帳,火焰沖天而起,頓時吞噬了喜帳,矮桌上盛開的牡丹花瓣被燒得蜷縮起來,帶著火焰掉落在地上。
林正青側臉在火光的照射下顯得更加俊逸,濃黑的眉毛飛揚起來,清高驕狂,一雙眼睛閃亮得如同璞玉。
她第一次聽到身邊人提起自己的婚事,林家大郎出身名門,十二歲考中秀才,十五歲中解元,十六歲中貢士,同年再中同進士,進入翰林院任庶吉士。多有人誇他才思敏捷,將來必為肱骨之臣。
當時她閨中羞澀不敢打聽太多,只是聽說林正青在前府作客時,不由得心中有些浮躁。
她怎麼也沒想到,那個別人口中的林郎,和她面前的人竟有如此的差別。
林正青淡淡一笑。「我母親求娶妳的時候,聽說康郡王欲納妳為妃,」他表情不屑。「我以為康郡王看重妳的賢名,原來大家不過都是各有所圖。」說著,他轉過身去。
火燒到琳怡的頭頂,炙熱得讓她喘不過氣來。
康郡王。就因為有此傳言,她才讓京中女子豔羨,父親是怕她嫁入皇家受委屈,這才選了門當戶對的書香門第。
父親和康郡王有些交情,父親出事之後,她特意讓乳母去打聽康郡王那邊的消息,希望康郡王能幫父親伸冤,這才聽說康郡王在父親的案子中立了大功,皇上對康郡王大肆嘉獎,不但賜了康郡王婚事,還賜了康郡王府。
父親時刻掛在嘴邊讚嘆的人親手害了父親。
父親和她,都錯信了人。
誰能想到,讓女子求之不得的兩個男子留連她家門庭,不是她的福。
琳怡眼前漸漸模糊,她攥緊了拳頭苦苦支撐。她還沒想辦法為父親伸冤……
胸口越來越憋悶,耳邊終於傳來下人的尖叫聲。「救火啊!快救火……」
接著是林正青驚慌失措的聲音。「這……怎麼回事……快……快來人……」
琳怡努力睜大眼睛,面前只有越燒越旺的火焰,有人打開了門,冷風吹進屋子,助燃了火勢。
琳怡眼前頓時一片殷紅,那片紅色飄飄蕩蕩似是變成了一條紅綾。
第一次進京去清華寺祈福時,她將手上的紅綾繫在道樹上,只因為她聽說此樹祈願最準,她合上眼睛,願一家人平安康樂。
她才許好願,身畔忽然起了風,她伸手去按飄起的衣裙,不自覺抬起頭時,看到了她親手繫的紅綾在四散的花瓣中輕盈飛翔,恰有一片花瓣向她飄過來,她閉上眼睛。
花瓣落下,額頭上一片冰涼。
大家都說是佛祖顯靈,她的願望必定實現。
她卻不在意這些,只是捉住軟嫩的花瓣放入鼻端,微笑著聞那絲幽靜的香氣。
那一年,她十三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