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1
物理治療界的超級推銷員
文 / 王瑞瑤(陽明大學物理治療暨輔助科技學系教授、第16屆中華民國物理治療學會理事長)
物理治療在台灣的發展,已近四十年了,從早期的WHO代訓,到現在全國有十四所學校設有培育專才的系所,甚至有了博士班,但社會對它的了解似乎不夠,這是我們教育者或感到汗顏的地方,也是我們要更努力之處。
簡文仁治療師是我台大醫學院的學長,接觸較多,是在我台北市物理治療師公會理事長任內。他積極任事的態度令我印象深刻,所以鼓勵他接任,果然一上任,便展現出超級推銷員的魅力,將台北市公會物理治療深深打入社會大眾的心中。洗練的文筆、活躍的運動細胞,將物理治療中運動治療部分發揮得很傳神,尤其是那憨厚的表情、奇妙的肢體動作,在電視上有很好的視覺效果,將物理治療師的角色,生動地推廣出來。
筋骨痠痛是現代文明病之一,也是物理治療很好發揮的地方,在各種緩解的方法之中,運動其實是很經濟實惠又有效,值得大家來學習。很高興簡理事長將多年臨床的經驗與創作發表出來,供社會大眾參考採用,有痠痛困擾的人,可以照著急救篇:「運動治痠痛,方便又好用」;健康的人,也可以參考預防篇:「隨時動一動,健康又擱爽」。
物理治療學是一門健康服務的專業學問,各大醫學院校也培育了眾多的專業人才,期望大家對它認識愈清楚,我們也才愈能提供精緻的專業服務給大家。這本書也許只是個引子,是座橋,讓物理治療能更深入社會、走入群眾。祝福它順利成功。
推薦序2
No Pain No Gain
文 / 曹德風(佳格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我是個固定運動的人,每天早上打一小時的網球,運動量也算不小了。可是幾年前有一天,球打到一半,右肩上有一個點突然痛得無法揮拍,當場敗下陣來。疼痛事小,從此無法打球對我而言可是極為嚴重的事,於是我很積極的求醫治療:中西醫、復健科、骨科、超音波、短波及類固醇……,歷經半年的治療還是沒有進展。最後有一位非常知名的骨科醫師為我照了MRI(核磁共振造影),判斷是關節受損傷,要用關節鏡進去檢查並治療。這是一種侵入性治療,因此我有點猶豫是否要接受這樣的治療方式。
幸好這時透過朋友指引,前往國泰醫院找簡醫師,他把我的手臂上、下、左、右轉動,同時問我疼痛的情形,立刻判斷這不是關節受損而是肌肉沾黏所致,自此我總算踏上復原之路。透過簡醫師明確、仔細的指導下進行復健運動,疼痛很快就得到改善,當然我也就很快地重拾球拍回到球場上。簡醫師看診非常仔細,專業能力高強,能夠準確的判斷出疼痛是什麼原因造成的,然後再給予適當的治療,因此能迅速地治癒病患的症狀。
除了對痠痛方面擁有深厚的專業知識之外,我發現他也是一位和藹可親、妙語如珠的醫生。所以每一次治療都非常開心地度過,不知不覺也忘記肉體上的不舒服。比方說,我這種傷必須往反方向延展拉開,在復健過程中疼痛是難免的,他:「No pain ,no gain .但可不是More pain, more gain。」像這種「漸進開始,量力結束」的觀念,簡醫師在他這本書中有詳細的介紹。
在這本書裡,簡醫師設計了許多很有趣的如意操,他常提醒我們平日運動之外,練習這些動作當作暖身的活動。我自己平時沒病痛的時候只愛打網球、壁球,這些比較激烈的運動;想想應該還是要把簡醫師在這本書裡傳授的招式讀通,儘管看診治療的時光很愉快,看書照著做運動還是比看醫生好,不是嗎?
推薦序3
名醫on call -叩不進 帶回家!
文 / 趙少康(中廣公司董事長)
健康是人生的至寶,步入中年之後感受更深,常聽朋友談起代謝症候群,抱怨起全身痠痛,才覺得自己真是幸福,雖然我也是美食愛好者,但因為平日也有運動的習慣,這一進一出,有了平衡,也才能保有還算不錯的身材和健康。
因為大家對健康的重視,NEWS 98電台開了一個名醫ON CALL的節目,邀請各科名醫線上問診,簡文仁治療師加入這節目已有3年多了,談各種復健、物理治療和運動養生,相當風趣並獲得了很好的迴響。他常提到健康的身心,不要只想靠醫藥,而要有規律的生活,謹慎的飲食和適度的運動。所以常常在媒體上,發表他各種獨特的「如意操」,鼓勵大家做運動。這是很好的提議,全民動起來,全民健康好,全民健保也才不會倒。
名醫ON CALL節目,設有「叩應時間」,據我所了解常常滿載,CALL不進來,現在簡治療師把一些健康、運動的概念化做文字,加上圖解式的照片,集成一本「運動治痠痛」的專書,提供大家參考,讓聽眾朋友可以把簡治療師帶回家,照圖比劃一番。時時動一動,不再有痠痛,胃腸也會好一點,美食也可嚐一點,多好!
自序
為何痠痛?如何運動?
傷風感冒,曾被認為是人類最常發生的疾病,但隨著環境及個人衛生的改善,疫苗的發展,逐漸受到了控制但另一個常見的問題筋骨痠痛,則隨著文明的發展、生活壓力的增加,而凸顯出其普遍性與嚴重性。何況,感冒只要一兩個星期就可痊癒,筋骨痠痛卻常是經年累月纏著你,它更影響著很多人的生活品質。不管是藍領、白領、粉領族、銀髮族,或肌肉猛男、摩登辣妹,都可能躲不開這文明病的陰影。
痛是一種症狀,它顯示出生理或心理的問題,這一種不舒服的生理感覺或情緒經驗,關聯著即時與潛在的組織傷害或異常。所以身體的痠痛要先診斷出為何痠痛?那個組織系統或臟器出問題?再決定如何治療?
臨床上,絕大多數的痠痛都來自筋骨系統,主要有三個主要原因:
1.物理性的壓力:壓迫刺激在神經根(如椎間盤凸出)、主幹(如坐骨神經痛)、分枝(如腕隧道症候群)或樹葉般終端接受器(如鞭打或拉傷扭傷)。尤其是慢性勞損或老化退化,進而造成結締組織彈力變差,結構變化,導致受壓能力下降。
2.化學性的刺激:因發炎受傷,代謝等產生致痛因子,如乳酸(lactic acid)、緩激 (bradykinin)、前列腺素或組織胺等,作用在神經的感覺接受器上。
3.神經迴路的異常:疼痛的訊息,原來是由接受器、神經纖維到脊髓再上傳到大腦,才認知到痛,若這路徑發生異常,則疼痛訊息可能無法傳遞而不知道痛,更多的是輕易被激發或擴散。一些慢性疼痛可能就是這個原因。
若知道痠痛的確實原因,比較可以根本治療,或用藥或開刀。但很多時候,是不容易分清的,除了肌力不足、姿勢不對,施力不當、張力過大、或使用過度也都容易造成筋骨上的痠痛問題,這時的藥物治療就只能治標,而且效果有限,必須自我檢討分析,才能作根本的改善。
運動比吃藥有效
二十多年的臨床經歷,治療過無數的痠痛病例,我常對病友說明,你不能只想躺在床上,舒舒服服地接受儀器治療,或任由別人在你身上按一按,摩一摩,推一推,壓一壓,就想完全免除痠痛,這會上癮,造成依賴性。你自己也可以負起責任,檢討你的生活作息,姿勢與動作,培養你的運動習慣,伸展和有氧。藉以強化肌力,改善組織彈性,增強代謝和循環,並增進耐力與協調,這才是根本的解除痠痛良方,比到醫院接受治療,更方便更有效,更省錢更巧妙。
但很多人,可能認為我就是運動傷害造成的痠痛,怎麼做運動治療呢?沒錯,運動的好處大家都了解。這種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情,顯現在很多有運動概念的人身上。本書就是要加強大家的信心,只要秉持漸進、量力的原則,先從伸展操著手,它可以降低痛覺,張力和壓力,解除攣縮和沾黏,並增加血液循環和組織延展性。配合肌肉收縮,強化肌力耐力,以提升負荷能力,加上心肺訓練,協調律動,讓整體適能達到最佳狀況。自然可以告別痠痛天天神采奕奕,「親像一尾活龍」。
根據很多研究結果證實,對痠痛的治療,運動的效果比儀器更有效,此藥物更持久,這就是本書最大的訴求與憑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