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思考,解開最困惑的96個生命難題!
切莫低估一個好問題的力量,
因為這個好問題將讓你受惠一生。
我希望從這些問題與答案當中,能找到眾生皆深切需要的療癒。
── 一行禪師
本書依主題分章,前六章以以一問一答的形式呈現,第七章則總結前說,一一提示日常生活中的正念修行法則。
一行禪師強調,當人們問他這些問題時,不需要抱著站上戰場的態度。因為在爭辯中,總有一方獲勝,一方失敗。相反地,他試圖用慈悲心觀照每個問題與提問者,彷彿就是我自己在提問一樣,希望從這些問題與答案當中,能找到眾生皆深切需要的療癒。
一行禪師與聽聞者的問答實錄
人世紛雜,眾生煩惱不絕。禪師以正念法語,中止提問者苦苦的索思,證悟者的現量,如許清涼、美麗,如天外濤聲,療癒無限。
這本書的目的不在於教導佛教的「知識」,而是直接從問與答的當下對應中,觸碰各種不同的人性條件,以及很多人面對的真實處境,一行禪師以舉重若輕的詩的語言,回答人生棘手的疑惑,並協助眾生轉化自身的苦厄、以及自己挖地自陷的處境。
我不知道還有誰,比這位來自越南的溫和僧侶,更有資格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小馬丁‧路得‧金(美國黑人民權領袖)
教導正念,教導行禪,一行禪師說法美麗而悽涼。
——奚淞(畫家)
一行禪師的書簡潔、清楚、全面,且扣住原點,讓行者能從「如實」的知見中產生行履。
——林谷芳(佛光大學藝術人文研究所所長)
顯揚「正念」,以它掌握生命的脈動,貫穿全體佛法,是一行禪師獨到的見解。
——游祥洲(佛光大學宗教學系副教授)
作者簡介:
一行禪師
1926年出生於越南,為越南臨濟法脈第42代傳人。1960年代越戰期間,一行禪師秉持「正念必須入世」的信念,以堅實的修行為基礎,以具足的定力、慈悲與智慧濟世在戰火下煎熬的眾生。1967年,美國黑人民權領袖小馬丁.路德.金宣稱「我不知道還有誰比這位來自越南的溫和僧侶更有資格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提名法師為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
一行禪師通曉越、英、法及中文,除了佛學論述之外,並著有詩集、小說、戲劇、傳記等,迄今已有上百本著作。著作:《橘子禪》,被譽為法師代表作品之一,出版當時即入非文學類暢銷書排行榜第七名。目前已有三十多種不同國家語文譯本。
譯者簡介:
顏和正:畢業於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比利時魯汶大學歐洲研究所。曾在媒體界擔任記者多年,包括天下
雜誌與國外通訊社等。現任職於科技公司,專職行銷工作。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為個人心靈解縛
文/奚淞
「皈依你的呼吸」、「皈依你的腳步」,一行禪師的教法抉露了原始佛法中的正念之道。當年佛陀在《大念處經》中說「四念處」是使眾生清淨、超越煩惱唯一的路;今日一行禪師說步步安樂行,誠然是為個人心靈解縛、世界走向和平的最簡潔禪修教導。
--------------------------------------------------------------------
奇蹟無它,只在日常
文/林谷芳
人人都說「道在日常」,都說「佛法不離世間覺」,但我們卻發現,說者身上往往只見日常不見道,只有世間未有覺,原因何在?就因缺乏相應的行法,於是概念乃不能轉成實在,身心就只能分離。
道當然在日常,佛法原就不離世間覺,所以人家問唐代的大珠慧海,最近在哪處用功,他就直接回答「飢來吃飯,困來即眠」,這看似簡單,其實不然,因為尋常人「吃飯時不肯吃飯,百種需索;睡時不肯睡,千般計較」,而有這百種需索、千般計較,你當然就有萬般煩惱。
的確,是人,就語默動靜、行住坐臥,就喜怒哀樂、起落浮沈,面對同一件事,道俗之別原只在你如何因應,是煩惱是菩提,是自由是禁錮,取決都在自己,轉變其實也只在一念之間,不過,這一念既要改變生活,就只能從生活的自身觀照起,就只能從生活的點滴修行起。
這是人間佛教的原點,道與日常,世間與覺,只是對待同一件事的不同境界,在此,披著僧衣的行者也可能自困,關於監獄的囚犯也可能自由,關鍵只在你生活中有否正念,關鍵更在於你如何透過行法讓這正念升起與保有。
理論人人會說,修行卻是實踐。行者之所以是行者,正因能將抽象的哲理化成具體的修行,能將概念的德行化成生命的稟性,於是,要自由就有自由的行法,要慈悲就有慈悲的行法,這行法,是觀念與實踐的不二,是修行與生活的合一,無此,一切標舉都只是戲論。
談行法,你可以像禪者悟道般,直扣本源,翻轉生命,你也可以透過日常的機緣,點滴改變,以量變產生質變。對芸芸眾生而言,前者固高,卻常令人望峰興嘆,後者雖平,卻讓你覺得信然可行。
信然可行在呼吸、在走路、在進食、在面對自身的煩惱、在給予他人的慈悲,能在這裡觀照實踐,觀念與實證打成一片,你將會發現自己更多時候能入於正念,更多時候能活於當下,終致,眼前就是一片過往未見的生命風光。
一行禪師的禪法正是如此,它看似無奇,卻直指那「但盡凡心,別無聖解」的體悟。
從來,奇蹟無它,只在日常。
名人推薦:為個人心靈解縛
文/奚淞
「皈依你的呼吸」、「皈依你的腳步」,一行禪師的教法抉露了原始佛法中的正念之道。當年佛陀在《大念處經》中說「四念處」是使眾生清淨、超越煩惱唯一的路;今日一行禪師說步步安樂行,誠然是為個人心靈解縛、世界走向和平的最簡潔禪修教導。
--------------------------------------------------------------------
奇蹟無它,只在日常
文/林谷芳
人人都說「道在日常」,都說「佛法不離世間覺」,但我們卻發現,說者身上往往只見日常不見道,只有世間未有覺,原因何在?就因缺乏相應的行法,於...
章節試閱
引言
當你一開始接觸到正念修行時,你可能會有數百萬個問題。在你從他人那邊尋求答案前,先把這些問題放下來。你可能會驚訝地發現,只要透過深入觀察並深深地觸碰我們的內心,你自己就能回答大部分的問題。
我們總是習慣向外看,以為我們可以從他人、佛陀、佛陀所傳授的正法(Dharma),或是從我們的共修團體僧迦 (Sangha)那邊獲得智慧與慈悲。但其實,你自己就是菩薩,你自己就有正法,你自己就是僧迦。
這本書的目的不在於教你什麼是佛教。學習佛教的知識,無法回答那些棘手的疑惑。我們必須學習一些東西,來協助我們轉化自身的苦厄、以及我們自己挖地自陷的處境。如果我們的老師是一位真正的導師,那麼他或她的一言一語,將幫助我們碰觸到生命,並解開我們既有的觀念、看法、憤怒與慣性能量。真正的導師,會以協助他或她的學生轉化為目標。
切莫低估一個好問題的力量。一個好問題能讓許多人受惠。我們應該從心中來問問題,這個問題應該攸關我們的喜樂、苦厄、轉化與修行。一個好問題不必然得長篇大論。
在九世紀的中國,出現了一位著名的禪宗大師臨濟禪師。他與弟子間「關於禪之爭辯」,讓他聲名遠播。向師父提問時,弟子應該要堅定立場,釐清自己的瞭解是否已夠成熟。臨濟禪師用「站上戰場」來形容這樣的精神;有時候弟子會獲勝,有時候會被擊敗。當人們問我這本書的問題時,他們不需要站上戰場。在爭辯中,總有一方獲勝,一方失敗。相反地,我試圖用慈悲心觀照每個問題與提問者,彷彿就是我自己在提問一樣。
就像我們總是想要閃躲一記注射或是一帖苦藥一樣,這些答案未必會是我們想聽到的東西。正如即便我們知道這對我們有好處,我們也會傾向不聽那些會碰觸到生命苦痛的答案。
有時候,禪的解答就像是謎題一樣,是為了讓弟子中止苦苦思索的過程。苦思並非是證悟的瞭解。證悟的瞭解比閃電還快。凡有推論,就有失敗。
有時候,師父必須用臨濟禪師所說的「移除對象」來回答問題。這表示當有人提問時,若是師父花很多時間解釋東解釋西,多說反而無益;弟子仍會陷在苦思與觀點中。相反地,師父可以乾脆將問題拿掉,因為問題本身就是個虛假的障礙。我經常就將問題對象拿掉,將問題丟回去給弟子。
我希望從這些問題與答案當中,我們能找到眾生皆深切需要的療癒。菩薩的諄諄教誨被稱為「包羅萬象的正法」。這表示這些語錄帶有全然的本質,能觸碰到各種不同的人性條件。包羅萬象的正法也表示這個教誨的特色,就是能適切地滿足聽者需求;它能夠真正碰觸到我們面對的真實處境。問題與答案給予我們一個機會,讓我們培養以開放的心胸、接受得態度、與平靜沉穩來諦聽的能力。我們能用這樣的方式來諦聽正法,就一定能得到我們所需要的良藥。
問:正念禪修能否協助我們與自己的性慾共處,卻能夠對我們的配偶與伴侶忠貞不二呢?
答:性慾是正常的;我們不該將它視為是邪惡之物。我們都有動物性的本質。佛教禪修的修行、服務他人的修行、與慈悲心的修行,並不會與我們動物性的本質相互牴觸。我們並不需要在這兩者之間掙扎;這種拉扯具備破壞的力量,將會對我們內心造成很多傷害。佛教修行是奠基於非二元的洞見上。我們可以保持正念,但我們卻也可以隨緣。我們以慈悲為懷,但是有時候我們也會憤怒、嗔恨,這些東西在我們內心中糾結在一起。我們無須排除或壓抑任何東西,包括我們的性慾在內。
正念的能量,讓我們得以承認這件事的存在,卻不會因此沉溺其中,或是對抗與壓抑它。這就叫做簡單的承認。正念第一步就是去承認並擁抱一切,不論那是正面或負面,讓人愉快或讓人不舒服的。接著,如果我們的正念夠強的話,我們便能知道這一切的本質,並知道如何轉化能量,將其引導至正確的方向。性慾便是這種能量之一;它也能被導到其他方向。若你有興趣做其他事情或完成其他計畫,那麼你的性慾便能被引導到那些方面上,你將不會有很多時間去想到性這檔事。
比丘與比丘尼也承認性慾的存在,但是有了僧伽的支持,我們學會如何將我們的能量投注在其他地方,朝向我們最高的志向前進。我們將時間用在研修並學習佛法,我們討論如何將其付諸實現。我們每個人都為其他比丘與比丘尼,也就是我們的「第二身」(編者按:在修行團體中,每人選出另一位成員作為其第二身,兩人互相照顧,那麼團體中的每一個人都得到關懷照料,不會被疏忽)的身心靈幸福與修行負責。我們投注時間來照顧我們的第二身。我們也投注時間幫助那些為了修行而來找我們的人。我們很高興能將我們的能量,投注在這些地方上面。如果你能有智慧地規劃你的生活,有技巧地引導你的所有能量,並能協助他人減輕痛苦,那麼性慾將不再是你生活中一個主要的問題。
在佛教中,關於愛的教導非常重要。仁心慈愛、慈悲憐憫、歡愉喜樂、泰然處之都是真愛的成份,我們每天都能修行真愛。但是,愛與性的歡愉是兩回事。如果沒有深刻的愛、真切承諾與相互了解而發生性行為,這會帶來很多痛苦與傷害。有了深切的了解與溝通,才有可能快樂。有了正念、了解與慈悲心的修行,性生活便會美麗且神聖。
問:我們是否應該避免藝術、攝影、及電影中的裸露與性行為?或者,我們能用正念來看到感性這件事?
答:人體是漂亮的,性本身也可以是一件美麗且充滿靈性的事。沒有了性,佛陀便無法來到這世上。我們無法將我們的心與身體分開;我們的身體就跟我們的心靈一樣神聖。這就是為何當我們將身體視為一件消費品或是一個慾望的對象時,我們就不是真正地看到身體。我們應該用最高的敬意來對待我們的身體。當我們接觸到另一個人的身體時,我們也接觸到他們的心與靈魂。
佛陀說人類是由五蘊組成:色蘊(body)、受蘊(feelings)、想蘊(perceptions)、行蘊(mental formation)、識蘊(consciousness)。這五蘊相互依賴,才能體現出來。少了色蘊,識蘊就無法體現出來。這就是為何看到身體與精神是合而為一的洞見非常重要。當你尊重某人時,你也會尊重她的身體,而不光只是她的感覺、認知、與意識。
性可以出現在藝術作品中。但是,如果你呈現身體的方式只會灌溉慾望的種子,那你便是在播下讓你自己與他人在未來受苦的種子。有些詩人、攝影家與電影創作者,能將人體展現成令人沉思與尊敬的對象。如果人體是用這種方式呈現出來,就能灌溉觀賞者心中所擁有的美麗、喜樂、尊敬與崇拜種子。這才是正確之道。我們必須經由人體的呈現方式,來激發我們的信心、快樂與喜悅。
問:我無法想像過著沒有相機或手機的生活。依賴這些方便的東西是否是錯的呢?
答:擁有一個相機是件很棒的事,但是沒有相機也是很棒的事。正念協助我們看到擁有相機的樂趣,但卻不會過分誇大這個樂趣。正念協助我們在沒有相機時,也能心平氣和。我想眾人皆有傾向,希望萬物皆能延續長久。我們希望將東西留在身邊,我們也希望跟所愛的人,分享我們曾經歷與看過的東西。這些都是擁有相機的正當理由。但是當我們看到一台更新、更昂貴的相機,就想把原來相機丟掉,升級到更好的相機,這未必是好事。看準了我們心中想要消費的弱點,製造商持續生產更多更多的產品,我們丟棄的東西便汙染了世界。而且為了消費更多,我們必須一直忙碌工作,沒有時間去愛、去建立兄弟與姐妹情誼。我們必須修習更簡單的生活方式,好讓我們不會覺得需要很多的消費。更簡單的生活,能帶來許多快樂。
問:佛家對於多元文化的看法如何?是否有可能認同自己的膚色,但同時卻又不會太過強調這點?
答:我們每個人之中都有許多不同文化與顏色的成份。我們並非是「純粹」的。所以,即便可以用某種特定膚色來找到認定,但是我認為用文化與精神價值來尋找認同比較有用。這些價值是普世皆然的;每個人皆能欣賞並同意這些價值。如果我們相信不論身在何方,我們的祖先都會伴隨著我們,那麼我們就能設一個祖宗祭壇,好讓自己永遠跟祖先在一起。這將會協助我們維持對自己文化遺產的信心。當我們對自己的文化之美有信心時,即便其他人並不了解我們的文化,我們依然能夠維護我們的文化。
如果我們不花時間,教導小孩關於自己的文化,他們將會失去這個文化。但是,我們也必須知道,每個文化中都有鮮花與垃圾,因此不必去理想化一個文化,並詆毀另一個。如果我們對待自己獨特的文化遺產,到了每個面向都捨不得改變的地步,即便是那些對不再有用的部分,我們也同樣眷戀,那麼我們就是在傷害自己。若是我們能完整看到自己的祖先並與他們相依相連,那麼我們在欣賞並認同自己特殊文化遺產的同時,就不會因為過度依戀而盲目。
問:不論我們去哪裡,這個世界似乎總是要我們匆忙奔波,我們如何能夠持續進行正念禪修?是否有可能既是正念地忙碌又是正念地奔波?
答:初學者會覺得當他們慢慢修行時,保有正念會比較簡單。但是如果你的正念修行更進步時,你用較快的速度來做事是可以的。只要確認你能保持正念即可。你可以保持正念走路,但是你一樣能保持正念跑步。這就看你如何計畫。我們應該養成習慣,規劃用足夠時間來做每件事,我們才不需要匆匆忙忙。假設你必須十點鐘到達機場,那麼就試著規劃你的行程,讓自己時間充裕;如果可能的話,多預留一個小時的時間,你才有辦法在機場享受行禪的樂趣。當你開車時,不要去想目的地,而要去享受駕車的每個時刻。當你做早餐時,就將準備早餐轉化成一次禪修,一項正念的修行,試著別去想吃完早餐後要做的事。享受當下每一刻,你將會帶給全家人快樂,而秘訣就在於安住當下,快樂地活在此刻。
當然,我們都有很多事得處理;即便比丘與比丘尼也有很多事要做。但是我們已經學會心懷喜樂做事,而不是將我們做的這些事情,視為是辛苦的勞動。這是一個需要培養的藝術,我們每個人皆能做到。如果我們知道如何減少消費,我們就不需如此辛苦地工作,我們不需要更高的薪水與更昂貴的汽車,才能感到高興。如果我們了解簡單生活的藝術,我們將會有更多的時間來快樂過日子,並向他人伸出援手。
問:我試著在職場上修行用愛語溝通並諦聽他人心聲,但是我的同事卻是用冷嘲熱諷回應。
答:耐心是慈悲心的一部分。當我們真正心懷慈悲,我們就能耐心等待。人們用冷嘲熱諷與猜疑回應,乃是因為他們過去曾經面對負面的處境,因此他們不輕易信任別人。他們還未獲得足夠的了解與關愛,對於我們給予他們的東西,他們懷疑這並非真正的愛與慈悲。即便我們真的愛他們並了解他們,他們仍心懷猜疑。
有許多年輕人,未曾從他們的家庭、父母、老師或社會,得到愛與理解。他們看不到美麗、真實與良善的東西。他們四處尋覓可以相信的東西,就像是「餓鬼」一樣。在佛教傳統中,我們將餓鬼描繪成肚子很大、但是喉嚨卻很窄、身瘦如針的相貌。他們快要餓死了,但是吞嚥食物的能力卻又很有限。餓鬼對愛與理解感到飢渴,但是他們接受這些東西的能力卻又很弱。你必須協助讓他們的喉嚨變回正常的寬度,然後他們才能吞下你給他們的食物。這需要有耐心、持續關懷仁慈與理解的修行,你需要時間才能贏得他們的信任。即便面對冷嘲熱諷或是猜疑,你必須展現耐心堅持下去;在那之前,你無法幫助他們。
問:哪一件事情是任何平凡人每天都能做,而讓自己更接近快樂的事?
答:行禪是每個人皆能做的事。我們當中有許多人,覺得靜坐禪很難修習,但是幾乎每個人都要走路。即使你坐在輪椅上,你也可以練習用輪椅修習行禪。不論是在柏克萊、紐約、阿姆斯特丹、巴黎或是曼谷,每個人都能享受保持正念走路;每當他們保有正念跨出一步,他們就不再忘東忘西,而能重新回歸生活,接觸到生命的奇蹟,來療癒並轉化自己。當你修習行禪修時,你會接納你的身體與心靈。你也會接納你的呼吸;跟隨著你的呼吸,你的身體與心靈將合而為一。你將會完全地活在當下,完全活過來了,你也就會更接近你所尋覓的快樂。
(以上節錄自一行禪師,《會心》第一章 每日生活的禪修,天下雜誌出版提供)
問:單身讓我感到非常痛苦。我知道我能擁有關心我的家庭與朋友已經非常幸運,但我仍希望能有一個伴來分享我的生活。當這種痛苦來臨時,我該怎麼辦呢?
答:我們都曾經害怕自己去愛且被愛的需求無法被滿足。每個人都是一直害怕會寂寞一個人。我們必須承認這個恐懼,以及我們內心的需求。這個練習就是要深入觀照這種恐懼。去愛一個人,就是給予對方諒解與安慰。諒解是愛的來源。如果沒有人瞭解我們,我們會感到悲慘不已。而且,當某個人不瞭解我們時,他或她就不能愛我們。沒有了諒解,愛是不可能的。所以,真相是我們需要諒解,我們也需要愛。我們找尋某個人,可以同時給我們這兩樣東西。
設想有一個人,可以佈施諒解與愛予我們。假設他在某個地方,或是她在某個地方。但是我們必須自問:我們是否也能佈施諒解與愛給他或她呢?對於我們如此迫切需要的諒解與愛,我們是否有能力從自身激發出來呢?如果我們無法發散出諒解的能量,一切都不會發生。
佛家的教誨旨在協助我們佈施愛與諒解的能量。如果我們能產生這種能量,首先就會協助我們滿足自己被愛的需求。在有了可以諒解與愛的能力之後,我們就能擁抱現在與我們在一起的人。我們能讓他們快樂,同時自己也能快樂。快樂能創造出更多的滋養、療癒與快樂。
所以,問題不在於:我們如何能獲得愛與諒解?問題在於我們是否有能力佈施愛與諒解。如果我們辦得到,我們會感到很美妙,因為這些能量能同時滿足我們與週遭的人。這就是佛陀的愛。這樣才是真愛。愛一個人確實讓我們有機會去學習愛所有的人。如果你有能力去愛與瞭解,你現在就可以這樣做,不需要再等待。當我們能成功辦到時,我們的煩惱與恐懼將會消失不見,我們會立刻感到美妙無比。
(以上節錄自一行禪師,《會心》第二章 家庭、父母、與兩性關係,天下雜誌出版提供)
問:我們的星球面臨了全球暖化、物種滅絕、河流與海洋污染的威脅。身為佛教徒的我們,該怎麼做來拯救地球?
答:當太空人第一次從外太空拍攝地球照片時,數百萬人看到我們的家,也就是地球,都感到很感動。這是一個在廣大黑色宇宙中,一個充滿生命的藍色行星。她是如此生氣蓬勃、物產豐饒與美麗,她是一塊真正的淨土,一個真正的天堂,但是我們人類並不知道如何珍惜並保護地球。相反的,我們正在摧毀她。這就是為何我們需要佛陀。
佛陀並不是神;佛陀是一個已經證悟的人,他知道什麼事正在發生。佛陀就是我們自己。修行正法就是要協助自己與週遭的人能夠證悟,看到這個美麗行星需要我們保護的事實。這就是為何啟蒙、證悟非常重要。我們每個人內心都有證悟的種子,這就是為何我們都有希望。透過集體的證悟,事情很能快發生。所以我們所做的每件事,都應該是為了帶動集體的證悟。
修行正法不能再是個人的事而已。它應該是集體的修行。老師應該與其他老師與學生共同修行;心理諮商師應該與病人以及其他心理諮商師一起共同修行。電影創作者應該拍攝能激勵大家證悟的電影。記者應該撰寫能夠協助人們證悟的文章。每個人都必須投身促進證悟的工作。證悟是每種改變的基礎。
為了讓佛陀與正法無所不在,我們必須成立僧迦,也就是修行證悟的共修團體。僧迦是我們的避難所。透過在僧迦中尋求庇護,我們就能得到佛陀與正法的庇護,我們便能感到安全。當我們保持正念,當我們心有正定,當我們修行證悟時,我們就是佛陀,我們的僧迦也是佛陀。我們必須承認這件事。如果我們能碰觸到這個事實,我們將不再是絕望的犧牲者。絕望是發生在我們身上最糟糕的一件事。集體證悟是我們與地球的希望;集體證悟是可能的。
(以上節錄自一行禪師,《會心》第四章 入世佛教,天下雜誌出版提供)
引言
當你一開始接觸到正念修行時,你可能會有數百萬個問題。在你從他人那邊尋求答案前,先把這些問題放下來。你可能會驚訝地發現,只要透過深入觀察並深深地觸碰我們的內心,你自己就能回答大部分的問題。
我們總是習慣向外看,以為我們可以從他人、佛陀、佛陀所傳授的正法(Dharma),或是從我們的共修團體僧迦 (Sangha)那邊獲得智慧與慈悲。但其實,你自己就是菩薩,你自己就有正法,你自己就是僧迦。
這本書的目的不在於教你什麼是佛教。學習佛教的知識,無法回答那些棘手的疑惑。我們必須學習一些東西,來協助我們轉化自身的苦厄、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