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壇長青樹,曾野綾子八十年的人生!
「我親眼見識了許多令人感動的人生,這些經驗都極其珍貴。
我體驗了許多事,人生恍如小說般有趣。」
人生,沒有白走的路。作家曾野綾子歷經了八十年的人生與長年的寫作經驗,首次提筆撰寫了關於自己的自傳。
堅強的她,其實從小歷經了雙親的不合睦及戰爭的體驗。這些看似人生上的挫折與苦難,在她眼裡卻都是珍貴的經驗。她相信,疾病與不幸都是伴隨人生而來。雖然我們無法避免,但她相信這些事都有其含意。多次受不了父親脾氣的母親,為讓了曾野綾子能夠擁有活下去的心靈支住,讓她就讀由修女執鞭的學校。在那裡,曾野綾子學會了務農、養牛,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讓她了解到身而為人的本質。
年輕時的曾野綾子,為了在緊張的生活壓力中尋求心靈的慰藉,開始沉浸於閱讀的世界。也因此,她認識了在文壇上的朋友,踏上作家之路。為了寫作的素材,她實地採訪了大壩工程的建設案,了解到在社會上做基礎建設的人們的辛苦與偉大的精神。由於天生視力不佳的緣故,中年時曾一度陷於幾乎全盲的危機。手術的奇蹟使她重見光明,也更佳感恩新的人生。
本不喜與人群來往社交的曾野綾子,在一些機緣下被推舉為日本財團的會長。也因此,她接觸了許多慈善相關事業的工作,不僅對第三世界的非洲有了更深的瞭解,更對這世界與人生有了更深的體悟。
作者曾野綾子最完整的人生自序,在本書中溫暖地娓娓道來。
這本自傳由作者曾野綾子親自撰寫而成。
故事從就學時期的家庭生活開始說起。由於父親不穩定的性格,母親與她陷於每日的不安。此時的曾野,會幫忙家務,去市場買魚、去海邊汲取海水。從母親身上,她學會了許多獨立生活的態度與知識。
為了使曾野擁有活下去的精神支柱,母親讓她就讀於由修女執鞭的學校。當年戰爭的環境,不同國籍的修女處於立場尷尬的狀況使曾野對於身而為人的基本有了更深的體悟。
畢業後,為了工作上寫作的題材,曾野實地採訪了大壩工程的工地現場。長期的追蹤採訪以及貼近工地工人的生活樣態,使她對於那些為國家基礎建設盡心盡力的人們抱以敬佩。
家庭生活方面,曾野與先生雖同為作家,他們對彼此的作品卻不會過問。生活中,他們相互支持、也與彼此的雙親同住,一同擔起照護老人家的生活。對於與父親離婚的母親,曾野更是為她得以解脫而感到高興。
接下日本財團的會長一職後,曾野開始了慈善事業相關的工作。實際探訪非洲處理公務,使她對於國際間與人類世界裡的問題有更深刻的了解。
本書雖以主題做為每篇述說的重點,讀起來卻不失連貫且充滿溫暖與力量。是一本值得閱讀與反思生人生的好書。
名人推薦
天下雜誌發行人 殷允芃
國家教育研究院院長 柯華葳
國立台灣海洋大學講座教授 孫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