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愛也可以有創意
文/張哲銘
這是一篇真實的故事,是我教學時親身的體驗。
有一次我以葉子來作教學主題(畫樹葉),希望孩子上我的美術課,能藉由觀察、觸摸、發表到表達,所以我帶孩子去撿葉子。這當中有的孩子撿大的;有的專門撿圓形的、長形的;有的全是綠色的葉子,大夥兒撿得好高興。
當我們一起回到教室,接下來就是孩子一個個上台展示他的葉子,長的、綠的、圓的、三角的葉子……一一的展示出來,最後上台的是一個小男生,他說:「這是我今天撿的葉子(這孩子展示了一片小小的葉子),它很特別,葉子上有三個洞,這是小毛毛蟲咬的,因為小毛毛蟲不會寫字,所以他咬了三個洞,這三個洞叫做我、愛、你。」(大夥聽到我愛你全都停了下來,眼光專注在這男孩手上的葉子)。
孩子又說:「我要把這片葉子送給我媽咪。」(話一說完,孩子下台,但所有人好像都被吸住了,包括我在內)。真是很棒的創意,當下我把葉子裱貼在手抄紙上。
過一會兒那個孩子的媽媽下班來接孩子,只見媽媽是標準的上班族,除了公事包以外,手上還拎著大包小包生鮮超市的東西。
這時她大聲的叫著:「孩子快快回家囉,你要寫功課,我要作晚餐,還要洗你明天的衣服,還有……」我將今天孩子的作品交給媽媽看(當媽媽第一眼看到作品,一定會覺得,怎麼只有這樣!畫了一節課才畫這樣,而且還是用貼的!)我緊接著說出孩子作品的用意:「孩子說這是送給你的」代表『我愛你』。」此時媽媽的眼睛似乎泛起些許的淚水(天啊!我就是要你愛我,我的寶貝孩子),我想這是我們大人的需求。
此時媽媽說:「請等我一下!」又過了一會兒,媽媽回來了(手中還拿著一片大大的葉子,然後拿起鉛筆咚、咚、咚、、、戳了六個洞)。她說:「小朋友,毛毛蟲媽咪回信囉,剛好她也不會寫字,所以她也咬了六個洞,這六個洞是說:寶、貝、我、更、愛、你。」天啊!你瞧這對母子,真是被他們感動到不行,當然更佩服那個媽媽即時的創意。
因為孩子觸動而來的創意,就在這一片不起眼的葉子中上演。
愛真的可以很有創意
不是嗎?我們都缺乏這樣的互動,尤其是孩子漸漸長大以後。在此,我把這故事用斑馬花花來詮釋,希望能用愛的創意讓您跟孩子多一些些閱讀樂趣。
當然我希望那個孩子可能讀過一篇由方素珍老師(台灣兒童文學作家)寫的〈小毛毛蟲學寫字〉的文章,在閱讀之後,存在孩子腦中的記憶體,在最適當的時候表達出來,我想任誰都會被感動。
美是什麼?我想應該可以說是:有所感受,然後產生幻覺,而被感動吧!
我們是不是也可以像孩子一樣,有一些純真的想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