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找書網找車網
FindBook  
 有 11 項符合

和風老屋旅行散策:尋訪日式建築,走入老台灣的時代記憶、懷舊聚落、生活情境

的圖書
最新圖書評論 -  目前有 1 則評論
 本書的出現是熟習台灣現存的日據...
轉載自博客來  推薦  2021/10/08
本書的出現是熟習台灣現存的日據時代古蹟,複習中國傳統屋頂與日本建築之關係。 1.廡殿頂 (日語稱寄棟造(假名:よせむねづくり)多見於東日本,又有「東屋」別稱 ):四坡屋頂,多用於殿堂式建築。(宋稱四阿頂) 2.歇山頂:由上半部硬山或懸山,下半部廡殿所組成,基...
和風老屋旅行散策:尋訪日式建築,走入老台灣的時代記憶、懷舊聚落、生活情境 和風老屋旅行散策:尋訪日式建築,走入老台灣的時代記憶、懷舊聚落、生活情境

作者:江明麗 
出版社:山岳文化
出版日期:2018-10-03
語言:繁體書   
圖書介紹 - 資料來源:TAAZE 讀冊生活
圖書名稱:和風老屋旅行散策:尋訪日式建築,走入老台灣的時代記憶、懷舊聚落、生活情境



探訪台灣在地日式老建築,時空背景回溯百年前,
一磚一瓦,一片牆一根柱,都有歷史和典故……


上個世紀,小小的台灣島在日本殖民下,
一座座日式屋舍、鐵道車站、糖廠、神社,如雨後春筍般,遍地生根。
金瓜石採礦風華,留下許多日式老宅和礦業文物;
嘉義林場帶動木業興盛,築起可觀的日式民居;
日本子民大量移居花蓮豐田,移民村藏有東洋生活樣貌,
甚至,因製菸業而築起鳳林一帶綠意環繞的菸樓聚落;
加上一條縱貫線鐵道開通,串起全台北中南七大經典日式風格車站……
這種種,成就了今日島嶼上、街巷間一簇簇溫婉細緻的建築風情。

◎28幢和風老屋──承載時代記憶與人文土地的故事
台灣這片土地,歷經1895~1945日本殖民五十年,從鐵道車站、州廳官舍、醫療院所,到糖廠、酒廠、菸廠、林場、茶廠,甚至連監獄、穀倉、碾米廠都有東洋氣息,處處可見日式建築的蹤影。
歷經時代演變,老屋修復或翻新,如今成了旅人懷舊尋幽的去處。本書精選全台28個日式特色建築,包含純日式屋舍,以及融入西方巴洛克、文藝復興建築語彙的和洋折衷式樣。
走進一幢幢日式老房子,看日治時期小販市場的景況、百年製茶廠的歷史珍寶;教職員的宿舍裡,重現教育家昔時的生活情境;走進日治時期監獄,一窺木造、磚造、鬼瓦融合,並開有「貓道」的監獄建築文化;紅磚搭配灰白泥牆裝飾的洋樓官邸,不分古今,持續散發古典與優雅氣息;旗山車站八角形尖塔散發的哥德風情,教人目光一亮;到碾米廠去看三層樓高的木造碾米機,在老建築裡來一趟稻米文化旅行……
建築是城市的風景,老建築更有著訴說不盡的故事。循著時光線索,在洋溢和風的屋宇中,一邊欣賞匠人的巧思,了解建築技法和美學價值,一邊聽舊時代的故事,還可學習茶道、劍道,穿上和服飲茶、賞日式庭園,了解日治時期礦業、林業、製糖、菸草產業的興衰景況,重溫百年前的生活情境。

◎16項必賞日式建築元素──看熱鬧也懂門道
欣賞日式老屋之美,認識東洋建築名詞是入門的功課。本書精選16項必賞日式建築元素,帶你認識懸魚、鳥居、破風、鬼瓦各有何作用?屋頂、門廊、天井、雨淋板藏著哪些建築意涵?從而了解日式老屋經典的造型式樣、建材工法、裝飾擺設及生活空間運用等,見識早年的生活智慧,來一趟知性與感性兼具的旅行。

◎10個老屋特輯──散步懷舊街廓,新與舊演繹風華
一座日式建築,就是一個時代與土地的故事,串起豐厚的人文地貌。本書延伸10個老屋特輯,以「老屋改建新風貌,走入空間活用」的概念,帶你穿街走巷,在日式氛圍濃厚的屋舍、街廓間,來一趟和風小旅行。台灣從北到南皆有日式建築遺蹟可賞:

✽保有日治時期蓬勃商業街廓風貌的迪化街──早年台北城繁華的縮影,從南北貨、中藥材鋪,乃至轉型經營的藝文空間或餐館,融合新舊建築之美。
✽有背山環水地理優勢的大溪──日治時期陸續興建公會堂、武德殿與四連棟警察宿舍,百年來,老屋老樹相依相襯,保有濃厚的舊城風光。
✽自成一股文風的雲林斗六、虎尾街市──早年因虎尾糖廠設立,帶動運輸鐵道興建,讓雙城同時沾光,留下官邸、郡役所及日式宿舍群遺蹟,如今文創小店進駐,翻轉新意,飄揚著書香與咖啡香。
✽水陸運輸發達的哈瑪星──日治時期高雄港邊通往魚市場的一條鐵道,早年企業會社與行政機構紛紛進駐,日式傳統屋宇、和洋折衷樓房、老車站、日式茶亭與文史工作站,都是古蹟散步的亮點。

喜歡老舊事物的你,跟著這本書在島嶼上遊逛,悠閒尋訪日式老屋串起的街巷風情與人文故事。這些舊時代建築歷經整修或重建,改以咖啡館、民宿、食堂、書店、茶樓、文創空間面貌展現,洋溢嶄新的東洋風情,持續在島嶼上熠熠發光閃亮。

【本書特色】
★本書精選全台具特色且保留完好、有參觀價值的日式建築,依各縣市劃分,一次完整搜羅,方便旅行時一遊。
★從時代背景談起,走入日治五十年,一探當時的社會氛圍和生活實況,了解日式建築廣泛散落在各行各業的興衰景況。
★採訪地方文史工作室及古蹟導覽員,延伸日式建築相關知識,從中了解東洋老屋的建築用材、結構設計、美學意涵及老屋創建的故事,提供遊賞之餘,吸收多元的文化常識。
★以人文結合旅遊的角度,了解建築古今的演變和時代背景故事,增添遊賞時的興味與深度。

作者簡介:

文字/江明麗

曾任職於多家旅遊媒體記者,因職務跑遍世界,包括日本、荷蘭、德國、泰國、美加、中國、俄羅斯、埃及等,其中以中國、日本最為密集,目前專攻台灣旅遊、美食之報導。個人著作有《量身訂作住民宿》、《百年好店》、《嚴選正港台灣味小吃南部篇、東部篇》、《宜蘭美好小旅行》、《花蓮美好小旅行》、《嘉義美好小旅行》、《高雄美好小旅行》、《苗栗美好小旅行》等超過10本著作,現為自由撰稿者及HERE雜誌固定特約記者。

攝影/何忠誠

出生於屏東,喜愛旅行,從事自由攝影多年,希望能藉由影像傳遞愛與關懷。

TOP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1/2藝術蝦/城市畫家

小淇/日本神社寺院中毒者

水瓶子/青田七六文化長

林崇傑/台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局長、日本東京大學工學博士

曹馥年/旅行作家

(依姓氏筆畫排序)

「明治維新後的日本,全盤西化的大正浪漫,到後來昭和時代的建築有所不同,這些點滴細節,全部都顯露在本書中,近幾年的老屋再利用,更凸顯台灣多元文化的珍貴。」

──水瓶子/青田七六文化長

「日式建築在台灣有著一種特別親切的況味。百年時光恍如昨日,如此真實的在我們身邊。作者帶著我們探訪這滄桑與美感同在、歲月與記憶交輝的一頁頁歷史情境...
»看全部
TOP

章節試閱
Part 1 穿梭百年流光,遇見日式老屋顏

──日式建築在台灣,見證時代的美麗與滄桑

建築是城市的風景,一棟棟日式老屋,串起舊時代的人文地貌與生活情境。台灣各地在日治時期留下許多日式建築遺跡,舉凡別莊、溫泉浴場、旅社、神社、校舍、招待所、茶館、道場……皆帶著濃厚的東洋風情,時至今日,在這塊土地上持續洋溢日式遺風。

★島嶼上的日式遺風──和風建築散落街巷與車站

日治時期歷經三代君主,十九任台灣總督,從一八九五到一九四五年,明治、大正、昭和,每個時期都有不同的政策與建設,也相對影響了島內的建築形式;百年來...
»看全部
TOP

作者序
日式老屋在台灣,

島嶼上溫婉懷舊的風景



不經意的美麗總在抬首時、回眸處的剎那產生,欣賞老建築的風采,從來不須太過刻意,一抹斜陽或一簾雨幕均有各自風情。台灣的日式建築在這幾年的積極保存下,走過歲月的斑駁,煥發新姿態,甚而成為歷史課綱的活教材。我們可以在近百年的北投文物館學習茶道,在高雄武德殿研習劍道,或者越過中央山脈,到花蓮松園別館,聽聽神風特攻隊領飲御前酒的故事……老和風的優雅就這麼在扉頁之間展開。

◎和風之美在扉頁間

日治時期五十年,留下不少史料、遺址與建築,套句廣告詞,所謂凡走過必留下痕...
»看全部
TOP

目錄
Part 1 穿梭百年流光,遇見日式老屋顏
──日式建築在台灣,見證時代的美麗與滄桑 

島嶼上的日式遺風──和風建築散落街巷與車站
細賞建築美學──日式建築&和洋折衷式樣
認識東洋建築元素──必賞日式老屋16選

Part 2 和風小旅行,漫遊日式老建築
──走讀時代記憶、街廓聚落與土地的故事

★台北市 北投文物館──聆聽百年溫泉旅館的吟唱
台灣博物館南門園區──走過百年歲月的樟腦、鴉片倉庫 新富町文化市場──市場復興,改寫老城故事 
〔老屋特輯〕迪化街老屋散策──沐浴在百年商圈的歷史光暈中
★新北市 淡水一...
»看全部
TOP

商品資料
  • 作者: 江明麗 繪者: 何忠誠
  • 出版社: 山岳文化 出版日期:2018-10-03 ISBN/ISSN:9789862487594
  • 語言:繁體中文 裝訂方式:平裝 頁數:288頁 開數:18開
  • 類別: 中文書> 旅遊> 臺灣
圖書評論 -   評分:
 本書的出現是熟習台灣現存的日據...
轉載自博客來  推薦  2021/10/08
本書的出現是熟習台灣現存的日據時代古蹟,複習中國傳統屋頂與日本建築之關係。
    1.廡殿頂 (日語稱寄棟造(假名:よせむねづくり)多見於東日本,又有「東屋」別稱 ):四坡屋頂,多用於殿堂式建築。(宋稱四阿頂)
     2.歇山頂:由上半部硬山或懸山,下半部廡殿所組成,基本上只准官署使用。(宋稱九脊殿) 日本稱為入母屋造(假名:いりもやづくり)。
     3.攢尖頂:包括圓攢尖,四角攢尖,三角攢尖及八角攢尖等(宋稱撮尖),日:宝形造
以下兩者日文都是切妻「妻入り」(つまいり)屋根
     4.懸山頂(挑山頂):兩個斜面構成屋頂,主要特點是兩側突出於山牆。優點是不容易積雪,雨水自然下滑。
     5.硬山頂:與前類似,差異是屋頂兩側不突出於山牆。有利防風火。山牆形狀多變化。
     6.卷棚頂:捲棚頂是兩坡出水,前後兩坡相接處沒有明顯外露的正脊,(韓 越 多)

7.博風板,建築的屋頂兩端伸出山牆之外,防風雪,用木條釘在檁條頂端,是博風板。
日文:破風。
    7.1 切妻破風(きりつまはふ)與上文對照就是用於懸山頂邊的博風板。
    7.2 入母屋破風(いりもやはふ)天守閣屋頂必使用。
日本特有
     7.3 唐破風(からはふ) 圓弧形,(突出部:出窗  / 抱廈)上 ,其他地方也有使用
           細分為軒唐破風:屋簷前端一部分呈圓弧形拉高。
                       向唐破風:屋頂本身建造為圓弧形。
     7.4 比翼入母屋破風(ひよくいりもやはふ)雙入母屋破風,在屋簷上。
     7.5 千鳥破風在屋簷上突出山牆,三角形,其載重於屋頂上方。存在有"破風之間"空間,有破風的窗戶。在破風底部與隅棟(屋脊,陵線)相連
     7.6 比翼千鳥破風:雙個於屋簷上
         入母屋破風與千鳥破風最大的差異在於入母屋破風是作為建築物主體的一部份、千鳥破風是在主建築中延伸出來的一個區塊。所以千鳥破風會有破風之間的存在,而入母屋破風沒有。 這些多出現於天守閣建築特色: 兩國使用的建築雖有類似,但細部有差異,日本的抱廈(中國建築名詞:指建築前或後加建小屋)只突出於屋頂。大部分是突出於第二或第三重簷屋頂的抱廈或出窗,才有破風。中國緊貼屋頂的人字形木板就是博風板,日本,整個被屋檐包裹的三角形山面都被為破風,也就是有部分抱廈的意義。

8.懸魚與博風板一同出現。

9.山花板,日:妻壁 。歇/硬山頂建築中覆蓋屋頂兩端三角形山面的木板,緊挨著博風板,常雕有花飾。

10.牌頭:在歇山頂垂脊最下方作成收頭,其上多以人物故事為題材,背後並襯以山林閣樓,如三國演義、封神榜等民間故事亦或可置假山等剪黏裝飾,多見於氣候溫暖的南方如閩南建築廟宇中。日式房屋牌頭屋脊收尾就是鬼瓦又稱獸面瓦,唐代建築才有,宋以後少。

東洋建築元素──日式老屋特色16選
認識東洋建築詞彙是重要的線索。16項必賞日式建築元素

01──緣側
    傳統房屋中的外廊部分,可以作為連接屋內外到庭園間的過道空間。為了防颱、防風、防雨而設置雨戶(擋雨的實木板),兩旁也有設置可容納雨戶板的空間,稱為「戶袋」。

02──床之間(凹間)
傳統和室裡一處內凹的空間,通常設於座敷內,組成要件包括床之柱、床板、床框、床脇、天袋、地袋,以及付書院。床之柱代表房屋的格局,官階身分越高,床柱使用的木頭就越珍貴;床脇位在床之柱左右一側,被稱為「違棚」,有兩段式的棚架,通常用來放置書籍、茶具和藝術品;天袋、地袋意指上下儲藏格;付書院為床之柱左側外凸的窗台空間,整個形式稱為「書院造」,是武士時期流行的設計風格。

03──欄間
指介於和室屋內天花板與拉門之間的通風、透氣、採光隔屏,通常以鏤空雕刻或竹枝木枝交錯榫接的手法裝飾,簡單或華麗的式樣皆有;台灣多為梳子狀或格狀形式,鏤刻則有自然山水景色的圖案。

04──幛子、襖
為房屋隔間用的拉門,幛子為透光性質,襖為不透光的隔屏,後者多使用布質或多層和紙糊製。幛子門的造型多變,比較常見的有腰付(下開口)、水腰(平均的格狀)、額入(中段開口)與貓間(中段開口附左右開合隔屏)幛子等;而適合賞雪與觀月的,另有雪見幛子與月見幛子。前者是上段隔窗、下段玻璃的作法,跽坐(跪而聳身挺腰坐)時,能直接欣賞窗外的雪景。

05──天井(天花板)
日式建築為了遮住屋頂橫梁的設計,常見的型態有竿緣天井、平格天井、折上格天井等。竿緣天井是台灣日式房屋常見的作法,採用細長木頭,以等比例規格交錯穿插,形成相當規矩的矩形式樣,重點在於須與床之間方向平行。

06──鬼瓦
日本屋脊上的裝飾瓦,多見於屋脊四面尾端與主脊左右兩側。鬼瓦樣式琳瑯滿目,因有闢邪之用,多以兇惡的鬼面或獸面製造,普通民居鬼瓦為雲朵圖案,也有佛寺以經書捲冊的造型製作。

07──屋架
台灣常見的日式老屋建築採用日式屋架(和小屋組)與西式屋架(洋小屋組)兩種作法。和小屋組採用直、橫木頭榫接交錯支撐,剖面看來類似大小不一的雙十格局;洋小屋組則使用了四十五度角斜撐的原理,看起來像英文字倒K的模樣。

08──虹梁
屋架上的水平構件,可支撐約束木柱之間的力量,工匠多會在木頭上雕刻裝飾。日本老屋中最常見的就屬海老虹梁;海老即蝦子,來自於蝦子彎曲身形之意。

09── 蟇股
蟇(音同麻)股,為上下橫梁之間的托物,可分散重量,達到建築的穩固。蟇股也譯為蛙股,形狀有如青蛙蹲踞的姿態而得名。如同懸魚、鬼瓦一般,蟇股也發展成許多漂亮紋路,除了花卉、雲朵形狀外,也出現獸樣與禽鳥的造型,樣式千變萬化。

10──下見板(雨淋板)
傳統木造房屋的外牆,主要用於防止雨水滲入屋內,分別有英式與德式兩種工法。英式採用一片疊一片的作法,再以長木條壓緊,讓雨水順波而下;德式作法則採用卡榫的木片,一片卡一片咬緊空隙,不讓水氣進入。

11──懸魚
設於日本山牆或破風板下的一種裝飾物品,帶有防止火災的寓意。日本懸魚花樣繁複,台灣常見的圖案包括豬目、三花、梅缽、兔毛通與蕪懸魚。

12──破風板
傳統日本建築手法,多出現在切妻屋造或入母屋造兩側的山牆處,除作為裝飾,也具有防止雨水侵蝕屋梁的作用。破風設計常見於寺院、神社或天守閣,可概略分為千鳥破風與唐破風。千鳥破風唯一三角形開口,與入母屋破風類似,不同之處在於,千鳥破風是獨立於屋頂的設置;唐破風類似中國唐代捲棚,屋簷呈現圓弧形樣式。

13──疊蓆(榻榻米)
用稻草製作的坐席,早期多鋪設在座敷空間,初期只能貴族使用,後來普及到民間,凡和室屋居室場所都有鋪設。疊蓆的尺寸大小按照各地造屋空間而有所不同,關東一疊為1757X 879公釐;關西一疊為1909X 954公釐;目前則多使用(1700 X 850公釐)的尺寸,一疊等於1.62平方公尺。疊蓆拼排有些忌諱,譬如邊線不能直對床之間與出入口,也不能有四角相對的排列方式。

14──小舞壁
日治時期前期施做傳統房屋牆體的工法,隸屬於真壁造作法,常用於民宅及神社的外牆或隔間牆,也稱為編竹夾泥牆,材料包括有長條貫木、竹片、竹網、黏土漿與灰泥。

15──鳥居
日本神社的建築要件,意寓為人類世界與神明世界的通道結界,設於參道沿途,依照參道的距離可設置多座鳥居。基本結構包括2根支柱與2根橫梁,舉凡神明鳥居、八幡鳥居與春日鳥居等,另外也有3柱鳥居與兩部鳥居(例如廣島縣的嚴島神社鳥居);各個部位稱謂有笠木、島木(上橫梁)、貫木(下橫梁)、額束(中間牌匾)、立柱及台石等。

16──屋頂(屋根)
日式屋頂林林總總大約有十來項,在台灣常見的大概有4種,包括切妻屋根、寄棟屋根、入母屋根及方形屋根(或稱寶形造),這幾種形式多來自中國,也各有不同名稱。切妻屋根為懸山頂,屬雙坡式屋頂,長方形空間,常見於神社;寄棟屋根為廡殿式樣,為五脊四坡式,屋頂有四面斜坡,在各式屋頂中等級最高;入母屋根及方形屋根,則為歇山頂與四柱攢尖,常見於佛寺及武德殿。
贊助商廣告
 
金石堂 - 今日66折
高中生延伸教材最愛的參考讀物套書(3冊):《沒被抓到也算作弊嗎?》、《哲學大師寫給每個人的政治思考課》、《親愛的孔子老師》
作者:布魯斯.韋恩斯坦
出版社:漫遊者
出版日期:2020-08-03
66折: $ 614 
金石堂 - 今日66折
視覺系天才魏斯.安德森套書(二冊):視覺系天才魏斯.安德森+法蘭西特派週報
作者:伊恩.納桑
出版社:漫遊者
出版日期:2023-07-10
66折: $ 858 
金石堂 - 今日66折
靈魂永生有聲書第6輯
作者:許添盛
出版社:賽斯文化
出版日期:2016-02-25
66折: $ 660 
金石堂 - 今日66折
西遊記
作者:吳淡如
出版社:聚光文創
出版日期:2019-04-01
66折: $ 261 
 
金石堂 - 暢銷排行榜
明明已經有男朋友了(08)
作者:柚木N’
出版社:青文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2-05
$ 111 
Taaze 讀冊生活 - 暢銷排行榜
逆思維:華頓商學院最具影響力的教授,突破人生盲點的全局思考
作者:亞當.格蘭特
出版社:平安文化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2-07-04
$ 331 
博客來 - 暢銷排行榜
黃仁勳傳:輝達創辦人如何打造全球最搶手的晶片
作者:史帝芬.維特 (Stephen Witt)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2025-01-20
$ 395 
博客來 - 暢銷排行榜
別對每件事都有反應【2025限量暢銷特典版】:淡泊一點也無妨,活出快意人生的99個禪練習!
作者:枡野俊明
出版社:悅知文化
出版日期:2024-12-18
$ 260 
 
博客來 - 新書排行榜
生命的溫暖戰歌(全新增訂版):從抗癌到立法,在逆境中堅持希望的勇氣
作者:邱議瑩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2024-12-30
$ 395 
金石堂 - 新書排行榜
遊戲結束之前幽靈狙擊手【限定版】
作者:草子信
出版社:三日月書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2-12
$ 629 
博客來 - 新書排行榜
特殊傳說Ⅲ vol.10
作者:護玄
出版社:蓋亞
出版日期:2025-02-05
$ 252 
博客來 - 新書排行榜
綱綱好的堅持【熱血限量親簽版】
$ 355 
 

©2025 FindBook.com.tw -  購物比價  找書網  找車網  服務條款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