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哈瓦那|
●加勒比海的黑珍珠:神祕共產黨國家首都
【Winny畫重點】
「古巴」源自泰諾語coabana,意為「肥沃之地」或「好地方」。
這個國家擁有兩種流通貨幣。古巴人使用CUP,外國人使用CUC。
哈瓦那在十七世紀被西班牙皇室封為「通往新世界的鑰匙和西印度群島的堡壘」。
舊城區(Le Habana Vieja)在一九八二年被列為世界遺產。
「Havana, ooh na-na. Half of my heart is in Havana……」飛機離開了坎昆,我從機窗低頭望進加勒比海的藍,York口中哼起古巴裔美國歌手──卡蜜拉.卡貝羅的著名歌曲《哈瓦那》。
蘭姆酒、海明威、雪茄、古董車⋯⋯似乎是大眾對這神祕共產國家的第一印象。而在宋慧喬與朴寶劍主演的韓劇《男朋友》上映後,更為人口高達兩百一十萬的古巴首都──哈瓦那添加了浪漫色彩。
走在舊城區的街道上,不時聽到輕快的節奏。古巴音樂是西班牙民族音樂和黑人歌舞文化的混合產物,也是目前流行音樂中最熱門的元素。無論階級背景,只要有現場演奏,古巴男女就會停下繁忙的步伐,在原地載歌載舞,耳邊瞬間充滿嘻笑聲,讓人嘴角不自主地上揚。
★海明威的古巴
「來一杯莫希托(Mojito)!」「是,稍等!」吵雜的小酒館La Bodeguita del Medio被遊客們擠得水洩不通,調酒師雙手俐落地在面前十個空杯子加入適量蘭姆酒、蘇打水、冰塊與新鮮薄荷葉,不到幾分鐘,一杯道地的古巴雞尾酒就送達客人手上。
看著眼前的莫希托,我想起了出生於美國的海明威。被稱為文壇酒鬼的海明威在古巴長住了二十一年,熱愛這座島國的他,甚至自稱為「普通的古巴人」。他的故居FincaVigia距離哈瓦那約二十分鐘車程,他在那裡創作出獲得普立茲小說獎及諾貝爾文學獎的《老人與海》,這正是他自認「這輩子最好的作品」。
「My Mojito in La Bodeguita. My Daiquiri in El Floridita.
Ernest Hemingway.」
這張擁有海明威署名的發黃紙張,就被框在La Bodeguita del Medio的牆上,使這間不起眼的酒吧因此聲名大噪。但根據傳記作者表示,海明威本人其實不常來這間酒吧,此字跡也應該出於他人。不過傳記中提到的另一間餐廳──El Floridita,在一八九六年研發出的黛綺莉(Daiquiri)雞尾酒,確實是這位文豪的最愛。
雖然無法像是獲得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獎」的電影《午夜‧巴黎》裡頭的男主角一樣,穿越時空與這位二十世紀初最傑出的作家共飲,但店裡還有一尊海明威的銅像,可以讓人彌補無法與這位奇才生於同年代的遺憾。無論世代如何變化,人們對文學的熱愛始終不渝。
★社會主義的古巴現況
古巴曾經是拉丁美洲最先進的國家。在共產黨執政後,人們雖然窮苦,但免費教育使該國識字率高達百分之九十九點九七,是世界上少數女性識字率高於男性的國家。
在全民健保的制度下,古巴人民平均壽命將近八十歲。「要不是人們愛抽雪茄,這數字應該還會更高!」導遊路易自嘲地說:「政府把百分之十的國內生產毛額(GDP)都投入於醫療,所以我們擁有全世界最高密度的醫生比例,每年都會送醫生到四十幾個國家義診,進行免費手術治療,就連嬰兒死亡率都與加拿大同列全美洲最低。」他說。
由於美國以往長期對古巴實施貿易禁運,路易雖然擁有電機工程學位,卻跟古巴其他年輕人一樣,因為低薪而放棄本科轉當導遊。「學術上我們都擁有很大的理想,但必須對現實妥協。在古巴,一位醫生平均一個月才賺四十美金,很難不放棄正職而轉行當司機──從機場到市區才不到半小時車程就能夠賺二十五美元!」從他的眼中可以看出滿滿的無奈。
「社會主義的初衷是人人都有工作也能溫飽,不過時代已經變了,沒有人可以單靠薪水就能過活。」路易手指著門口大排長龍的物資配給店:「古巴從六○年代就執行口糧配給制度,每人依據性別、年齡能夠拿到不同補給。通常兩塊美金就可以買一個月所需的糧食,人們再把自己用不到的配給賣到黑市。」
當其他國家的黑市交易著毒品與槍枝,古巴卻交易民生必需品。這應該是當初古巴革命領袖──斐代爾.卡斯楚沒料到的結果吧!
★美式古董車的社會學
「發生了什麼事?」前方有位警察正押走一位男子,旁邊的旅客則一臉茫然。
「所有導遊都需要特殊證件才能帶團,他似乎是忘了帶證件所以被警方臨檢。」路易解釋:「哈瓦那人民百分之七十的收入來自於觀光業,因此政府非常重視遊客安全。只要在路上有人試圖跟遊客搭訕,就有可能以騷擾名義遭逮捕。」
「難怪古巴是個安全的旅遊國家,原來背後是有原因的。」我心想。
哈瓦那被分成舊城區(Le Habana Vieja)、中央區(Centro Habana)和新城區(Vedado)。華麗又精緻的西班牙殖民時期所留下來的建築,不輸歐洲各大古都。而滿街顏色繽紛的古董車,讓時光好像停留在上個年代。「古巴原本與美國有密集的貿易關係,但在投靠蘇聯後,這些古董車只能用俄羅斯車的零件來修復。你看到的這些車只有外表是原裝的!雖然維修費用不便宜,但載旅客兜風一個小時就可賺上三十美金,是最好的投資!」路易說。
「禁運的關係使古巴很難進口物品,大家因此變得很有創意,東西能夠修復就修復,不會輕易換新產品。」難怪街上維修店一家又一家。
路易又說:「又例如保險套是國家分配給人民的避孕用品,但在物資缺乏的時期,保險套被孩子們拿來當氣球玩,婦女們拿來當髮圈綁馬尾,連司機都用保險套上的潤滑劑來擦車窗!」拉丁美洲人富有創意又樂觀的個性在古巴展現無遺。雖然貧窮,但大家臉上都還是會有笑容,畢竟共產主義下人們至少有吃有住,比其他國家貧困的人幸福多了。
路易說他許多朋友都與觀光客結婚,這是最容易離開古巴的方法。「但是我愛我的女朋友,所以目前只能持續兼差,希望未來生活更好過一些。」他話中帶著韌性與堅強。
「以西方的標準來說,十幾個人擠一間小公寓看似很可憐,但至少每個人都有地方住。資本主義國家的居住環境雖然不擁擠,但也有許多人無家可歸。你們擁有自由的言論,我們就不行。到底是哪個社會體系較好呢?這社會很難十全十美。然而可以肯定的是,如果能離開這個國家的話,我一定會!」
他的一番話,讓我們重新省思,到底什麼才是理想的社會?
【Winny會客室】
匯率是1USD = 1CUC,1CUC = 24CUP。通常使用歐元或加幣會比美金得到更好的匯率。
雖然旅遊免簽證,但須在前一航站購買旅遊卡(travel card)。費用依據購買國家不同,約二十到五十美金不等。
網路在古巴不是很普遍,僅限特定區域才能夠以網卡使用無線網路熱點。通常費用為一小時2CUC。在二○一八年底,古巴政府普及全國的手機行動上網,現在已可在機場的ETECSA電信公司購買預付卡,不過穩定性還是有待加強。
哈瓦那有許多免費城市導覽,包括當地美食、單車、古城,古巴革命與夜生活等多項主題。網站:freewalkingtourhavana.com、strawberrytours.com/havana
【古巴餐廳推薦】
古巴物資缺乏,國營餐廳雖然價錢低廉,但食物品質普遍不好。哈瓦那的觀光客餐廳通常十美金可吃到一道主菜,一杯雞尾酒則在三美金以下,以西方水準來說算是非常划算!
El Chanchullero是哈瓦那古城CP值最高的餐廳,食物價位低廉卻美味又大盤。頂樓酒吧擁有絕佳的景色,不管任何時段都大排長龍。網址:www.el-chanchullero.com
San Cristobal Parador是前美國總統歐巴馬全家來拜訪時選擇的餐廳。位於哈瓦那中央區,這附近較貼近一般古巴人的生活。沒有網站,須來電提前訂位。電話:+53-7-8679109
PasteirariaFrancesa是販售便宜的甜點與餅乾的咖啡廳,常有當地人光顧。隔壁的英格蘭酒店(Hotel Inglaterra)不時有演奏現場奏樂,氣氛極佳。
|古巴・哈瓦那|
●黑道、賭場、政治與明星:入宿古巴最有故事性的世界遺產
【Winny畫重點】
古巴總共有九處世界遺產,分布在該島的不同地方。
該飯店住過許多明星導演,例如史蒂芬.史匹柏、李奧納多.狄卡皮歐、華特.迪士尼都曾到訪。可依照官網尋找不同樓層的名人房間。
古巴普遍網路缺乏且昂貴,但房客可在該飯店任何角落享受免費網路!
「一晚兩百塊美金就可以住進世界遺產,你想不想花這個錢?」平時走節儉旅遊路線的我們,為了這筆開銷討論了許久。
四○年代的哈瓦那擁有許多賭場,開業於一九三○年的古巴國際大酒店(Hotel Nacional de Cuba),就曾經是黑道們在哈瓦那最愛的聚集地。這座酒店建立不到百年卻滿富精彩歷史,一九四六年時,美國黑幫與義大利西西里島黑手黨甚至聚集在此,為的就是希望把哈瓦那變成另一個拉斯維加斯!這段情節,在經典電影《教父2》也有呈現,身為影迷的我實在不想錯過!再加上酒店每天早上有專人導覽旅館內部的Hotel Tour,不只能聽到過來人的第一手故事,還可上頂樓眺望哈瓦那舊城的天際線絕景⋯⋯我心一橫,訂房了!
★每一個細節都是故事
早上十點,身材小巧、滿頭白髮的特菈奶奶站在飯店大廳中央,七十六歲的她是古巴國際大飯店早期員工,見過名人無數。每週一到週六,都會精神抖擻地跟房客們介紹她工作了五十幾年的地方。
「我們這裡保留百分之百的古巴特色,所有的員工都是古巴人。」一開始她就驕傲地說。從飯店大廳地磚圖騰所代表的西班牙各城市,到櫃檯旁大鐘的年齡,特菈奶奶對這裡瞭若指掌,也難怪飯店的人對她特別尊重。
古巴國際大飯店建於一九三○年,當初是為了美國觀光客而興建,一開始古巴人甚至無法下榻於此。為了使這棟建築物成為加勒比海內最壯觀的賭場,開發商還延請設計美國波士頓市立圖書館、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的知名建築公司──麥金、米德與懷特(McKim, Mead & White),讓這裡更富特色。
「不過自從美國對古巴實施長期禁運後,飯店接待的貴賓從美國人變成俄羅斯總統普丁、中國最高領導人習近平⋯⋯等等,」特菈奶奶指著牆上的名人照片說:「我見過普丁本人,他比照片上看起來還矮。」像是偷說壞話的小女孩,她用手遮住笑容。「照片上的普丁看起來不是都很高嗎?據說那是因為公關都會安排比他矮的人站在旁邊!」還好現場沒有俄羅斯人,不然他們可能會為熱愛的普丁與特菈奶奶大吵一架!我不禁為她的膽量感到佩服。
★名人的房間
我們跟著特菈奶奶來到傳說中有祕密通道的二樓211/213號房。「這間屬於黑手黨老大的房間。」隔壁的214號房外,則貼著美國歌壇名人──法蘭克.辛納屈(Frank Sinatra)的照片。
「大家應該有聽過經典名曲《紐約,紐約》吧?當時謠傳辛納屈與美國黑手黨有密切關係,尤其他舅舅是黑道成員,第一任老婆的親戚又是某黑社會領導人。」特菈奶奶說:「雖然這些都未被證實過,但辛納屈的飯店房間確實在黑手黨老大房間的旁邊,更令人懷疑!」
同層樓的218號房則曾住過偉大的爵士鋼琴歌手──納京高(Nat King Cole)。「一九五六年納京高來到古巴演出,卻因為是黑人而被拒絕入宿。幾年後再次來此演出時,才讓他住進這間房間。」
原來牆上每一張照片都有個故事,特菈奶奶講得出神入化,讓大家今天聽到不少辛辣祕密呢。
★古巴飛彈危機
經過大廳的玻璃門,我們來到古巴國際大酒店的後院。從這裡能直接看到哈瓦那人週末最愛相聚的地點──海堤大道(Malecon)。觀望著碧藍色的海景,很難想像這麼優美的庭院曾發生許多重大變故!
在開幕三年後,古巴軍隊就因美國扶持巴蒂斯塔為軍隊總司令而產生不滿,因此特地選在美國大使們住進該飯店時展開強力攻擊。此戰役被稱為「古巴國際大酒店戰爭」,整棟建築遭到嚴重的破壞,彈痕累累。
而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和蘇聯兩國因截然不同的經濟和思想意識形態而展開長達半世紀的冷戰,蘇聯為了在拉丁美洲增加據點,對古巴展開經濟以及軍事援手,而古巴也正式效仿蘇聯而成為社會主義國家──美國因此對古巴政府於一九六一年實施斷交與禁運。
一九六二年底,蘇聯為了能夠隨時攻擊美國,開始在古巴設立核彈,美國發現後差點爆發第三次世界戰爭──這也是人類歷史上最接近核戰的一次!「整件事情還被拍成電影《驚爆十三天》(Thirteen Days),最後蘇聯逼迫美國同意不可侵略古巴後,才將飛彈移除。雖然飯店本身從未安置核彈,但花園還保留著當初的隧道,也因此被歸為世界遺產。」特菈奶奶在花園內的博物館解釋著。
「雖然古巴因為無法跟其他國家進行貿易,而停滯在六○年代,不過社會主義至少帶來了免費醫療以及教育⋯⋯」看著正在說明的特菈奶奶,想到白髮蒼蒼的她經歷過古巴的輝煌時期到現在的貧窮現態,實在讓人感慨政治上的變化能夠帶給一個國家多麼大的影響!
這次真的很慶幸能聽到過來人的第一手故事,有些人覺得這間旅館不值得一晚兩百美金,但在了解背後的歷史之後,讓人覺得再高的費用也實在值得!
【Winny會客室】
千萬不要錯過每週一到週六早上十點的旅館導覽,非房客每人是10 CUC。
飯店的頂樓可俯望哈瓦那的天際線,須參加導覽才能跟著導遊上去一覽絕景。
美金在古巴是不能流通的幣值,因此用美金換古巴幣時,政府會收13%的稅以及轉換費。不過,在飯店內有間房客專屬銀行卻不收取這些費用,匯率奇好!可能這裡以前是賭場,因此保留了當時對房客的特殊待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