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簡介自廢清道光末年(1850 年),迄民國建元(1912 年)六十二年間,內遭洪楊戰亂,外遇列強入侵,喪師蹙地,國脈幾絕。於是好學深思之碩彥,慷慨倜儻之奇材,嫉政治之腐敗,痛學術之淪胥,思出其邃密之舊學,與夫深沈之新知,以啟牖顓蒙,拯救危亡者,頗不乏人;而瑞安孫仲容詒讓先生,既精究考據,為有清一代樸學之殿;復推勘甲骨金石,開後世研究商卜周之風。
自漢武崇儒,經學大盛,因師法不同,今古有異,致雜說紛陳,熒惑滋甚。乾嘉以來,鉅儒輩出,而性理經術,各守家法,不相借。先生深嫉漢宋門戶之弊,以為欲綜兩者之長而通其區畛,莫如永嘉之學,乃博採漢、唐、宋以來,迄於乾嘉諸經儒舊詁,參互證繹,彌縫其闕,著《周禮正義》八十六卷,為清代新疏之翹楚。
兩漢以後,治教專一,學者或崇孔孟而抑墨氏。先生獨以墨氏勞身苦志,以振世之急:權略足以持危應變,而脫屣利祿,不以累其心,所學尤該綜道藝,洞究象數。先生起清季存亡絕續之交,特主援墨入儒,成《墨子閒詁》十九卷,為後來治墨學者奠定基業。
乾、嘉以降,經術道盛。修學之儒,研斠篆籀輒取證於金文。先生以時人說字,率鑿空貤繆,金文逃義,又嘗慨獷秦燔書,古文湮廢,故展卷思誤,每滋疑懣;於是據薛、阮、吳三家之書,取高郵王氏《漢隸拾遺》之例,發伏正讀,著《古籀拾遺》二卷。光緒癸卯,先生五十又六,目世變日亟,風尚趨新,政教之不競,學術亦隨之;遂以近得海豐吳子苾《古錄金文》,攬涉鉤稽,間獲新詮,又著《古籀餘論》三卷。爾時先生欣丹徒劉氏所拓《鐵雲藏龜》,以為真殷商文字;輒窮兩月之力,略事甄述,成《契文舉例》二卷,用補有商一代書名之佚,兼尋倉後籀前文字流變之。迨其後,先生復綜摭金文、龜甲文、石鼓文,以及貴州紅巖石刻,與《說文》古籀互相勘校,揭其歧異,以著其省變之原;會最比附,以尋古文大小篆沿革之大例,著《名原》二卷。古文字之學至此益臻恢廓,而研究方法亦別開新紀元矣。
有清一代,樸學之隆,超軼唐、宋。王氏《雜志》、盧氏《拾補》、俞氏《平議》,其尤著者也。先生間嘗竊取其義法,以治古書。嘗謂秦、漢文籍,誼旨奧博,字例文例多與後世違異。復以竹帛梨棗,鈔刊婁更;則有三代文字之通,秦篆漢隸之變遷,魏晉真草之輥淆,與六朝唐人俗書之流失,以及宋、元、明,校槧之羼改,實乃逵徑百出,多歧亡羊;非覃思精勘,深究本原,未易得其正也。先生乃將三十年覽涉所得,取秦、漢以逮齊、梁之故書雅記,凡七十餘家,按冊迻錄,申證厥誼,成《札迻》十二卷。其鉤深窮高,戛戛乎又出於王、盧、俞三家之上。又先生關心鄉邦文獻,累月經年,旁搜遠紹,考求先達著述;上斷唐、宋,下迄遜清,撮其大要,別其存佚,成《溫州經籍志》三十六卷,列名者千三百餘家,可謂拾囊中之碎金,撥劫後之殘灰,功在地方目錄,不可沒也。
綜先生之所著述,方諸乾、嘉諸老,雖不云博,而精密通貫者倍之。經、子、小學、甲骨、金石、斠、目錄諸學,均能推陳出新,卓具創意。嗚呼!先生處海疆多故,國病民憊之秋,傷舊學之將淹,哀政教之凌遲;而中西新故之辯,復舛馳異趣,不勝譁聒,思欲奮書生報國之志,盡挽狂扶傾之責,捐資興學,輸財購路,並綜《周禮》之與西法合者,成《周禮政要》二卷;明中西新故之無異軌,俾迂固之士,能廢然反本。其通經濟世之胸襟,又可覘之於皓首窮經之外。志潔行廉,超今邁古,為當代士林之碩儒,啟後世學界之新運,所謂「巋然為有清三百年學術之殿」者,不亦宜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