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潘維大
推薦序/呂太郎
推薦序/陳長文
自 序
摘 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 論/1
第二章 司法言論「正當性」的法理分析
第一節 司法言論的定義/10
第二節 司法言論「正當性」的普世價值檢視/11
壹、司法倫理的普世價值/11
貳、小 結/18
第三節 司法言論「正當性」的比較法制觀察/18
壹、「言論自由」與「公平審判」的緊張關係/19
貳、英美法系與大陸法系的執行差異/22
參、小 結/25
第三章 法官「司法外陳述」之許可及其界限
第一節 前 言/27
第二節 「法官不語」的文化背景及其正反論證/30
壹、歷史變遷下的司法角色/31
貳、「法官不語」的司法實踐/35
參、對「法官不語」的理論質疑/37
第三節 「言論自由」與「公平審判」的法益
權衡/41
壹、檢察官的言論自由/42
貳、律師的言論自由/43
參、法官的言論自由/45
第四節 對言論內容的管制及嚴格審查標準/51
壹、司法實務對Canon 3B(9)之詮釋/52
貳、法官選舉與社會爭議之公開表態/57
參、「法官不語」和陪審團審判(Jury Trial)的關聯性/61
肆、小 結/65
第五節 國際規範與台灣法制環境的比較觀察/66
壹、聯合國「班加羅爾原則」/66
貳、英美法系與大陸法系的規範比較/69
參、「法官不語」的台灣觀點/78
第六節 結 論/90
第四章 律師「司法外陳述」之許可及其界限
第一節 前 言/93
第二節 律師「司法外陳述」的本質/94
壹、英美法系陪審團審判的歷史背景/95
貳、律師「司法外陳述」的正反爭議/97
參、小結——區別適用的判斷標準/99
第三節 律師「司法外陳述」與「公平審判」的衝突/102
壹、律師「司法外陳述」的法制變遷/102
貳、聯邦最高法院對律師「司法外陳述」的見解/104
參、律師「司法外陳述」的比較法觀察/107
肆、小 結/114
第四節 律師「司法外陳述」的法律救濟及其侷限/115
壹、「司法外陳述」的法律救濟種類/115
貳、制定「藐視法庭罪」的立法提議/119
參、「人身攻擊」與「司法改革」的實務區辨/121
肆、小 結/125
第五節 台灣法制環境的比較觀察/126
壹、台灣司法實務之現況特色/126
貳、現行《律師倫理規範》評析/130
參、公布偵訊光碟之法律爭議/132
肆、律師傳遞羈押被告信函爭議/136
伍、小 結/138
第六節 結 論/138
第五章 檢察官「司法外陳述」之許可及其界限
第一節 前 言/141
第二節 檢察官「司法外陳述」之倫理規範/142
壹、檢察官「司法外陳述」與「公平審判」的正反爭議/144
貳、應予禁止之「司法外陳述」及其相關案例/147
參、例外許可之「司法外陳述」及平衡性陳述/150
肆、小 結/152
第三節 檢察官的特別義務及其憲法疑義/153
壹、檢察官監督司法警察的特別義務/153
貳、律師僱用人義務與檢察官特別義務之異同/155
參、檢察官監督義務之法理質疑/157
肆、「合理注意」之行為態樣/159
伍、小 結/160
第四節 檢察官「司法外陳述」的實務現況/161
壹、「司法外陳述」的匿名發表/162
貳、「專業行為模範規則」對檢察官的消極適用/163
參、法院對於檢察官「司法外陳述」的態度/165
第五節 檢察官「司法外陳述」之法律救濟/169
壹、訴訟指揮的救濟途徑/169
貳、倫理規範的懲戒處分/171
參、小 結/172
第六節 台灣法制環境的比較觀察/173
壹、檢察官參與談話性政論節目/174
貳、犯罪現場模擬/176
參、羈押被告配戴手銬之爭議/178
肆、行動劇表演/180
伍、《法官法》制定前的法律規範/181
陸、《檢察官倫理規範》的回應/183
柒、小 結/186
第七節 結 論/188
第六章 「司法外陳述」與民事責任
第一節 英美法系的訴訟豁免特權/191
壹、訴訟豁免特權的政策理由/192
貳、訴訟豁免特權的涵蓋範圍/199
參、訴訟豁免特權的擴張適用/201
肆、法制環境變遷與訴訟豁免特權之檢討/204
伍、小 結/206
第二節 律師專業倫理規範與民事責任/207
壹、專業倫理規範的具體內容/208
貳、專業倫理規範的法律定位及其缺陷/211
第三節 檢察官及法官的民事責任/215
壹、公務員之損害賠償責任及「相對豁免」抗辯/216
貳、檢察官的「訴訟豁免絕對特權」及其功能區分/218
參、法官的民事責任/223
肆、「司法外陳述」的民事賠償責任/224
伍、小 結/229
第四節 台灣法制規範的探討/230
壹、刑法第311條與釋字第509號解釋的免責事由/231
貳、司法實務相關見解/234
參、憲法言論免責權的法理類推/244
肆、司法倫理規範的現況檢視/247
伍、「司法外陳述」與保護他人之法律/250
陸、國家賠償責任及公務員侵權行為責任探討/254
柒、司法程序內外的劃分/261
第五節 結 論/265
第七章 結 論/267
參考文獻/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