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學承辦醫療訴訟多年,對於醫病雙方面臨糾紛時的無奈感同身受。且綜觀醫病糾紛。溝通不良、彼此誤解,以致意氣用事的比例竟占大宗。本於法院審理個案,應秉持法官不語、客觀中立裁決是非的立場。末學僅能在每一件承辦的案件裡,竭盡鄙陋的學識,努力促成醫病和諧,化解心結,達成修復式正義的理想,卻無法進一步的為雙方詳細說明法律規定與醫療臨床實務,以利當事人避免再有此遭遇。遺憾之中,也思索著渺小的自己,究竟能為醫病關係的改善做些什麼。
近期,因民眾權利意識高漲,對於各種專業的質疑與挑戰與日俱增,以往相較於病患,處在絕對優勢的醫界,當然也感受到了沉重的壓力。所幸,各方學者及實務先進,紛紛著書立說,討論研議,推動修法以期病患權益、醫界尊嚴更增保障。末學除了欣喜於改變的契機已然開啟外,亦從這些精闢見解中,學習到寶貴的知識。然,此些討論,似乎多聚焦於醫師與病患間的關係,而較欠述及其他醫事人員。尤其在醫事團體裡,人數最多,接觸病患及其家屬時間最長、職掌事務最繁雜的護理人員,得到的關注似乎難成比例。不少服務於醫界的親友,以及法界師長,因此提醒末學:既然你太太出身護理人員,應該更容易清楚護理界的困境與展望,何不綜合護理與法律實務兩面向,整理所見所聞,就教於大眾,若能達「預防重於治療」的效果,而非事後爭執纏訟,不是功德一件嗎?經此鼓勵,末學不揣才疏識淺,希望能彙整相關法律、司法刑事裁判及衛生主管機關函示,從醫療行為的種類、醫療輔助行為的界線、專科護理師制度的建立出發,提出一些粗略見解,以盼先進們的斧正。
對於這本書能夠付梓,心中除了惶恐,更是感謝。父兼母職,拉拔末學長大的慈父姚庭前;學養精湛,提攜後進不遺餘力的吳院長水木、劉院長壽嵩、黃庭長俊明;互相扶持,共同成長的妻子楊寶圜副教授;所有家人、師長、醫法先進的關心與指導,及元照出版公司的協助,銘記在心。
投身醫事人員的大女兒;擅長美學藝術的小女兒。我愛妳們!
姚念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