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此碩士論文《論我國長期照護雙法草案及其法律問題--兼論德國之長照保險制度》,係以我國長照保險法及長照服務法兩部行政院草案之內容為主要探討對象,並透過比較法之研究來對我國長照制度進行兩層面之探討,一為探討國家於我國長照保險制度中所應扮演之角色,二為探究長照保險之制度內涵,思考我國應如何從形式以及具體兩面向來完善化「長照雙法」之規範內容。
雅竹之碩士論文係以德國長照保險制度為比較法之參考對象,利用其在德國柏林自由大學交換一年期間,蒐集資料而撰寫,深具啟發性。其以德國長照保險為社會保險之角度作為探討起點,並進而論及長照保險本身之具體制度設計。德國長照保險制度係以民間私人作為服務提供者,然而在德國社會國原則要求下,國家為履踐保障人民權益之義務,仍就長照保險所提供之服務給付負有管理與監督責任。惟儘管台灣與德國均係以民間作為長照主要服務提供者,然而台灣社會保險長期存在國家過度介入之狀況,國家在未來開辦之長照保險制度中所扮演之角色,將對於長照雙法之內容設計產生關鍵成敗效應。而此論文對於國家在長照制度中所扮演角色與任務內涵有清晰之描繪,實屬難得,而其從社會國原則的角度對長照保險所進行之深入觀察,則更為國內論著之少數,值得大力推薦。
在我國設計以長照保險為核心發展之前提下,該論文先就我國長照之文獻及相關法令進行梳理,對我國分立之三大長照體系乃至法令規範進行初步之檢討,其次針對此兩部法案本身法案內容之完善化,甚或是彼此間相互配合之規範設計缺陷問題,從形式及內容進行全面性之檢討分析,尤其是該論文對於長照保險法及長照服務法兩部草案內容之探討,可說是目前國內針對兩部草案內容所進行最為具體且細緻之法學討論,相當難能可貴。
雅竹目前受教育部公費支助,在德國慕尼黑大學攻讀社會法之博士學位,假以時日,可以高度期待其在社會法學成為閃亮的後起之秀!
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教授
林明鏘
于臺大萬才館2517研究室
2015年11月23日
序言
本論文得以完成,首先要感謝指導教授林明鏘老師。在學術研究的領域中,老師豐富的學養以及對於問題的敏銳意識,讓我在論文的寫作過程,每次和老師討論都大有收穫。而無論是在平常相處或是我在德國交換期間,老師親切及溫暖的關懷,更成為我持續寫作、完成論文的動力。
此外也要感謝口試委員孫迺翊老師與王韻茹老師,兩位口試委員十分用心地審查我的論文。孫老師從社會法的角度,提出許多長期照護在應然及實然面上的問題,指出論文中許多思考上的盲點。王韻茹老師對於德、台長照制度所提出的許多具體意見,讓論文在形式及內容上都大有進展。兩位老師所提出的許多寶貴意見,讓我能聚焦在重要議題上進行討論,給予我論文寫作的明確方向,讓我受益許多,非常感激。
遺憾的是,長期照顧服務法是在本論文完稿後,才經立法院通過,與本文所討論之版本存在一定差異。至於長照保險則仍在草案立法階段,待其於我國具體落實仍差最後一哩路。惟無論如何,此與長照相關的立法進程都在在顯示我國已意識到長照議題對人民的重要性。儘管之後長照保險制度的建立不代表所有長照需求的問題能一次解決,但是制度性的保障總是一個關鍵性的起點。期待能有更多人能投入長照問題的研究,也期許自己能繼續加深對於社會法領域的認識,與台灣社會法制度一同前進。
本論文主要是在德國交換的一年期間寫成。在交換期間能夠同時完成論文的寫作,除了特別要感謝最後關頭來自Poki、力兒、家如學姊及蕙嬬的大力支援外,家人的支持更是我最大的動力。爸爸和媽媽總是全力支持我的決定,是我最大的靠山和安全感來源。世上最了解我的妹妹惠羽,也是我最不怕麻煩到的人,沒有妹妹的全力協助,這篇論文不可能完成。與弟弟煜仁相處的期間,是我最能忘卻論文壓力的時光。
這篇論文最主要是要獻給在天上的奶奶,紀念她對我從小以來的照顧,更感謝她用自己最後的生命教會了我許多重要的事。近年來外婆身體狀況的變化,讓我相當掛念,成為論文以長期照護為題的主因之一。對於生命的終點,我們到底要以什麼樣的態度和姿態來面對,除了自己本身的信念之外,更需要來自於家人、朋友,乃至於社會的幫助。期待未來每個人都能充滿尊嚴地走過人生最後一程,也期許這本論文能為台灣長照制度的發展盡上一份微薄的力量,讓台灣成為更美好的國家。
蔡雅竹
2015年11月25日Münc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