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該怎麼說呢?當了二十年的檢察官,看到太多人與人之間的愛恨情仇,也目睹世人骯髒而不堪呈現人前的一面,感嘆之餘,更深刻體會人性的不完美。這樣的人性衍生出紛雜的糾葛,終究要有一套定紛止爭的工具來化解,而法律制度就是迄今人們可以想到比較好的遊戲規則。
然而人們智慧有限,語言的運用也不怎麼精確,依循著不完美的人性所定的法律同樣不完美,我們這些實務家運用法律於案件中,自然察覺出各式各樣的適用難題。面對難題,筆者有埋首於中外學術論著後,再著力思考,以尋求解決之道的習慣,加以筆者多年來在大學、研究所、警專巡佐班、警察特考班任教,持續教學研究,偶有所得便發為論著,盼得到有識者的共鳴,一起推動更好的立法,更正確解釋法律。
其實筆者擔任主任檢察官的工作,負擔不輕,還兼任 衛福部二個委員會委員,也兼任教職,並經常受邀演講,常有分身乏術之嘆,所以能出版這本書實屬不易,自己也頗感欣慰。
筆者喜歡以較直白的用語,不拐彎抹角,直接切入案例,希望引起讀者興趣,勇敢踏入影響人們權益最深的刑事實務領域,多了解實務的極限,建立理性批判的習慣,不陷入媒體或一般民眾發洩情緒式的直觀反應,這樣或有助益於臺灣法治文化的充實。
林忠義 謹識
於2016年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