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財團法人台灣法學基金會為貫徹其設立宗旨,推廣法治教育,經常舉辦系列法律學術與實務研討活動,對法學教育與社教公益事務,貢獻顯著。尤以近年來將其業務發展重點之一,放在國家土地政策與民眾財產權益息息相關之不動產政策問題、法制與管理對策之研討上,諸如國土計畫、農地法律與政策、都市更新、土地重劃、區段徵收、開發許可、不動產稅法律與政策等,與當前政府公共政策之規劃及發展方向重點,完全一致,值得肯定。本(2016)年10月1日所舉辦的「土地開發方式法律與政策」研討會,邀請與土地開發有關之產官學界及關心此議題之民眾,共同研討,獲致頗為豐碩的共識意見,台灣法學基金會爰將與會專家學者所發表之研究專文,集結成冊,編就出版本書,藉供政府主管相關部門及各界後續研究參考。
土地不但是國家組成的重要因素,同時也是經濟生產不可或缺的要素。長期以來,民眾在投資理財的考量上,往往也把購置運用不動產列為首要的標的。「有土斯有財,有財斯有用」的傳統不動產觀念,可說根深蒂固,並未因現代社經環境的快速變遷及投資理財工具的多元化,而減損其重要性。因此,如何總體規劃及管制使用土地 ,有效運用有限之土地資源,兼顧公共利益與私人利益,達成「地盡其利、地利共享」的政策目鰾,正是當前政府與全民最重要的公共課題,特別是在不同的法定土地開發方式之下,開發成本的分擔與開發結果利益分配的不公平,也正是導致土地開發紛爭的根本原因,這也是主辦單位謝董事長特別在此次研討會的開幕典禮上強調:「現行法規定都不相同,因而使參與者因開發方式的不同,在危險負擔和利益承受上(投資報酬率)有明顯差別,此種差異性而產生的不公平,有時也是爭議的起因。」因此,針對此議題,舉辦研討會,以集思廣益的方式,匯集各方意見,凝聚共識,無論是在政策上、法制上或實務執行上,乃至於時機上,可說均別具意義。
本專書「土地開發方式與政策」計分七章,除第一章及第七章由謝董事長哲勝教授執筆外,其餘各章包括:區段徵收、土地重劃、都市更新、開發許可、土地開發方式的檢討與整合等,分由法律、地政界之學者專家,依其專長、經驗及研究成果撰寫,這也是他(她)們長期研究的菁華,極具學術、實務性,應可供各界後續研究之重要參考,個人謹藉此序表達敬佩與肯定之意。
吳容明
謹序於亞洲大學財經法律學系
2017年1月
謝序
近十年來,在民眾抗爭和媒體渲染下,土地開發或再開發利用,出現許多爭議和阻力,影響重大建設的進行和經濟發展,嚴重影響全民福祉。為了土地開發或再開發利用,有區段徵收、土地重劃、都市更新及開發許可等不同開發方式,在辦理主體、地主取回土地面積比例、土地處理、建築物處理以及拆遷戶安置處理上,現行法規定都不相同,因而使參與者因開發方式的不同,在危險負擔和利益承受上(投資報酬率)有明顯差別,此種差異性而產生的不公平,有時也是爭議的起因。為重新檢視這些開發方式的規範,本會因而於2016年10月1日舉辦「土地開發方式法律與政策研討會」,從理論與實務探討土地開發方式法制,以促進土地開發方式法制趨於完善。為使國人對土地開發方式法制有更深入且通盤的瞭解,並能夠促使將來相關法律能夠趨於完善,本會覺得有必要出版「土地開發方式法律與政策」專書,而有本書的出版。
本書的完成,必須感謝其他作者們的辛勤寫作和配合進度,尤其能得到蕭輔導司長加持,撰寫第二章第一節,倍增本書的份量,本人在此表示最高的敬意與感激。第一章緒論和第七章結論由本人撰寫,其他各章或各節則由各作者自行完成,僅代表各作者個人見解,讀者引註時,懇請特別註明。對本書的批評指教,本人都樂於接受,但對於個別作者見解的疑問或批評,則個別作者就比本人更適合回答或回應。
面對全球化競爭,國家發展和追求學問的道理相同,都是不進則退,不能故步自封或安於現狀,良善的土地開發方式法制可以導引土地為有效率利用,從而壯大整體國力並提高競爭力。土地開發方式法制牽涉的議題很多,本書的論述當然也未必完全周延,但應該是對於相關爭議研究最透徹的專書。作者們雖殫精竭慮,仍然有許多疏漏不周延之處,敬請各界先進們指正。
謝哲勝
謹序於台灣法學基金會
2016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