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人的一生若以縱剖面觀之,包含生、老、病、死各階段,無不與醫療領域密切相關。若以橫切面觀之,包含社會生活,而法律就是規範生活準則之最大公約數,包含樹立醫療、健康、衛生保健與生命尊嚴等依循標準。可見,縱剖面的時間與橫切面的空間,在「醫」與「法」二領域間發生交集。
臺灣自1995年開始推動全民健康保險制度,醫療品質與醫療可及性備受全球關注與高度肯定。然20餘年來,隨著病人自主意識的覺醒與醫事人員權益保障的落實,五大皆空、醫療糾紛、防衛性醫療、過勞職災爭端與有限醫療資源分配不均等議題持續被關注。因此,「醫」與「法」此二主題逐漸加深對廣度與深度跨域對話的需求。
作者在此背景下,多年深耕於醫事法律相關教育與服務場域,針對學生學習、探索法律問題的角度或基層臨床工作者的迫切性需要,特彙整醫事法律問題共十篇文章於此專書中。作者以三大主題加以區分,分別為醫事人員權益、醫療糾紛救濟與兩岸法制比較,以便於讀者閱讀。
醫事人員權益部分,共收錄三篇文章,由實務案例與法制發展探討醫師與專科護理師之權益與所面臨之挑戰。其次,醫療糾紛救濟方面,共收錄四篇文章,立基於醫療機構法律風險、比較法觀察仲裁制度、電子病歷與醫療糾紛及醫療糾紛處理及醫療事故補償法(草案)等多元討論面向。再者,著眼於兩岸法制比較,共收錄三篇文章,由侵權行為、鑑定機制與調解法制等角度出發,分析兩岸法制面的異同。
本書之順利完成,感謝元照團隊的協助與支持。元照團隊對於傳遞醫事法律知識有高度使命感,作者表達高度謝忱。作者才疏學淺,書中若有文辭疏漏之處,尚祈賢達同儕與讀者不吝賜教指正。
張婷
於臺灣臺中2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