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美國霸權,繞過資本主義的迷思與福利國家的漏洞。
中國不僅雄霸亞洲大陸,勢力更延伸至歐、美、非各大洲。
中國仍然追求更好;臺灣在其中將扮演什麼角色,重得輝煌?
由精通中、美商戰的台灣商人告訴你:在這和平的時代,世界進步的方向將會如何帶動中國、台灣與歐、美、非等全球局勢。
跳脫全球債務危機連環套的觀點,重新審視真正該投資的經濟體
本書特色:
作者以客觀和主觀角度深入論及中、美雙方大國崛起的經濟政策與執行能力。並且給出建議與批判;另外觸及到國際情勢:歐亞非與中東在這些方面的影響。書中臺灣占重要一角,在這兩國的外交與經濟層面有許多可以作為這兩方的借鏡並改進之處。
作者簡介:
吉承勳
出生於甘蕭蘭州,祖籍海南島崖縣,其父為中華民國軍官,黃埔二期畢業;抗日期間,駐守於西北,後由廣東、香港,遷至台灣。1965年畢業於台灣的中原理工學院(現為中原大學)物理系,1968年就讀於美國堪薩斯大學數學系,1970年攻讀史坦福大學 (Stanford University)作業研究 (Operations Research)系的博士學位。
1974年就業於美國跨國電子公司、系統工程公司,與同儕成立的公司、與中國來往做生意。經營電子計算機等高科技產品,並將技術轉移到中國,促進中國鋼鐵工業的發展。曾經是中國首都鋼鐵公司的首位國際顧問,協助天津無縫鋼管廠引進技術,由當時的美國、德國及義大利整合世界最先進的技術而成。在政治經濟的角力中,在你爭我奪的國際貿易中,扮演協調的角色,並在各國爭取各自利益的平衡權利鬥爭中,爭取到最佳的投資回報。
萬丈高樓平地起─蓋起世界最先進的全新鋼鐵廠,直到今日仍是中國在這個行業?堻怚?進的企業之一。1993年至台灣新竹科學園區投資資訊及軟體產業,鑑於台灣的市場等各方原因,仍在努力尋求突破,並與交通大學、清華大學,及政府機構合作開發各項資訊工程。
作者在中國、台灣和美國都各有10-20的生活工作經驗,對每一個社會及階段都有很深的體會。目前世界局勢看似複雜,實際上卻是有脈絡可尋的。這本書的結尾以毛澤東的沁園春:「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作結──這一代,華人有希望、有前途,能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必定能創造出更多的風流人物。
目錄
前言:
第一章、美國戰略改變的緣起
1.1. 美國戰略改變的報告
1.2. 蘇聯的解體
1.3. 〝911〞反恐事件
1.4. 歐巴馬新戰略的實施
1.4.1. 理想主義時期的思維
1.4.2. 現實時期的手段
1.5. 美國重返亞洲的意圖
1.5.1, 黃海、東海、南海的三海問題
1.5.2. 遏止中國的和平崛起
1.5.3. 發現中國軍事實力的水準
1.5.4. 試探中國南海戰略的底線
1.6. 中國南海問題的戰略對策
1.6.1. 擱置爭議,共同開發
1.6.2. 主權在我的解決
1.6.3. 美國〝重返亞洲〞的戰略,將以失敗告終
第二章、美國面臨的三大問題
2.1. 債務危機
2.1.1. 貨幣
2.1.2. 美國國債
2.1.3. 國債危機
2.2. 貨幣危機
2.2.1. 貿易
2.2.2. 美元如何成為全球貨幣
2.2.3. 美元危機
2.3. 道德危機
2.3.1. 資本主義結構性的問題
2.3.2. 霸權主義
2.3.3. 雙重標準
2.3.4. 特權享受
第三章、美國在全球核心利益的核心所在
3.1. 美國在全球貨幣中的〝印鈔權〞
3.2. 美國的對策
3.2.1. 石油美元
3.2.2. 糧食美元
第四章、中國在全球核心利益的核心所在
4.1. 中國在台灣問題
4.1.1. 台灣歷史的背景
4.1.2. 台灣問題的演變
4.1.3. 台灣的戰略地位
4.1.4. 戰爭邊沿
4.2. 台灣問題的解決
4.2.1. 美國方面
4.2.2. 台灣方面
4.2.3. 中國方面
第五章、中國和平崛起的機遇
5.1. 改革開放
5.2. 加入世貿
5.3. 〝911〞事件
5.4. 〝歐債危機〞
第六章、中國和平崛起所面臨的挑戰
6.1. 〝全球價值〞的建立
6.1.1. 社會主義的基本價值在〝公平、正義、均富〞
6.1.2.〝知識社會〞
6.1.3.〝知識社會〞的生活模式在〝智慧生態城〞
6.2. 體制改革的成敗
6.2.1. 政治改革確保經濟改革的成果
6.2.2. 市場與計劃機制的矛盾:例房地產
6.2.3. 生產力與社會福利的矛盾:例醫療社會保險
6.2.4. 權力集中與民主自由的矛盾:例蘇聯一夜之間的跨台
第七章、中國爭取全球貨幣中的〝印鈔權〞
7.1. 經濟學的面面觀
7.1.1. 經濟學的特性
7.1.2. 經濟理論為政治服務
7.1.3. 經濟為政治服務的實例
7.1.4. 外匯儲備的真相
7.1.5. 國際收支平衡
7.2. 外匯儲備的〝迷失〞
7.2.1. 日本的失落
7.2.2. 外匯儲備的困惑
7.2.3. 美元陷阱
7.3. 人民幣貸款歐洲
7.4. 建立全球貨幣中的〝印鈔權〞
7.4.1. 人民幣國際化
7.4.2. 加速香港境外人民幣中心的建設
7.4.3. 發行中國的金融商品
7.4.4. 中國〝印鈔權〞的發行模式
7.5. 中國必須推動全球貨幣改革
第八章、中美雙方的博奕選擇
8.1. 中國的選擇
8.1.1. 廣〝積糧〞
8.1.2. 高〝築牆〞
8.1.3. 不〝稱霸〞
8.2. 美國的選擇
8.2.1. 貨幣改革
8.2.2. 放棄霸權
8.2.3. 和平共處
第九章、解決歐債危機
9.1. 歐洲的影響力
9.2. 歐元起始
9.3. 金融市場的挑戰
9.4. 歐元的出路
9.5. 解決方案
第十章、建立新時代、新秩序
10.1. 建立社會主義中國,新時代、新秩序
10.2. 建立中美,新的G2一多極世界,和平共處
10.3. 建立中美歐,新的G3一完成貨幣改革
10.4. 建立中美歐蘇,新的G4一樹立軍事新秩序
10.5. 建立中美歐蘇阿,新的G5一解決恐怖主義
10.6. 建立中美歐蘇阿拉,新的G6一民族解放的富裕之路
10.7. 建立中美歐蘇阿拉非,新的G7一被壓迫人民的自救之道
第十一章、中國和平崛起的新戰略
11.1. 中國“價值外交”的新戰略
11.2. 聯合歐洲
11.3. 面對美國
11.3.1. 喚起美國人民的覺醒
11.3.2. 香港發行人民幣的中國國債
11.3.3. 發展“智慧生態城”產業
第十二章、中國對人類社會的偉大貢獻
12.1. 偉大的思想家毛澤東
12.2. 民族英雄鄧小平
12.3. 一代名相朱鎔基
12.4. 下一位中國偉大的世界政治家
誌謝
前言:
第一章、美國戰略改變的緣起
1.1. 美國戰略改變的報告
1.2. 蘇聯的解體
1.3. 〝911〞反恐事件
1.4. 歐巴馬新戰略的實施
1.4.1. 理想主義時期的思維
1.4.2. 現實時期的手段
1.5. 美國重返亞洲的意圖
1.5.1, 黃海、東海、南海的三海問題
1.5.2. 遏止中國的和平崛起
1.5.3. 發現中國軍事實力的水準
1.5.4. 試探中國南海戰略的底線
1.6. 中國南海問題的戰略對策
1.6.1. 擱置爭議,共同開發
1.6.2. 主權在我的解決
1.6.3. 美國〝重返亞洲〞的戰略,將以失敗告終
第二章、美國面臨的三大問題
2.1. 債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