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一
一份豐富又愉悅的分享
文化創意產業是潮流趨勢也是創造愉悅感的產業。但它的難度高、維持難。弄好了,是一種矛盾的超越;弄不好,往往既不文化,也不創意,只是簡短的故事加上表面的包裝。時下正是流行,一時間政府部門與民間企業都在鼓吹,但真正有多少內涵?這點值得省思之後,再穩健紮實地發展。
文化是活著的傳統,創意要跳脫原有的框框,產業卻要產生商品價值──這三者不但不易產生和諧平衡,更有對立矛盾。看中西成功的範例,無不透過長期的淬煉,在創意中吸取歷史文化養分,在生活中找到市場價值定位,方能豐富長久,雅俗共賞。
與本書作者覃冠豪在大學時代就結了師生緣。三十年後,見到他的新書出版,深以為慶。作者稱文創產業為「第五波產業革命」確有所據。在諸多具體案例的材料上賦與理論意義的詮釋,正符合「就事而言理」,「因理而明事」的方法真諦。論述之中,有傳統,有現代,有通則,更能掌握在地文化的殊異特色。若說本書生動活潑、深入淺出應非溢美之詞。
當今網路社會,資訊淺薄短小,量大而不精,作者累積多年經驗與學識,整理出箇中道理,並提出經營管理的策略,不但可作為學校教材,亦是通俗有趣的閱讀,值得肯定、值得推介。
閱讀的意義在於分享,這本書是一份豐富又愉悅的分享。
逢甲大學副董事長、EMBA講座教授
東海大學社會學系榮譽教授
高承恕
推薦序二
文化起於行止坐臥間
無論是文化產業、創意產業或是內容產業,文化創意已經成為顯學,文化創意產業也成為各國產業與經濟發展的重點。但是,無論政府或民間,對於文創產業的發展策略及範圍界定也各有不同:有台灣鄉鎮以美食餐飲作為發展主力;有張家界、九寨溝以自然景觀發展休閒觀光;也有如韓國以科技產業為基礎發展的遊戲產業……。了解本身的人文歷史和藝文資產,繼而發展自己的特色文創產品和產業,這也是政府及企業從事文創工作的必要課題。
文化產業的發展範疇包括兩個方向:文化空間與文化生活。文化空間是我們身處的物質環境和無形的精神層面的環境。物質環境包括了有形的自然及人為的景觀建築及內在擺設,和技術與科技建構的環境,如影音娛樂、網路世界……等;無形的精神層面,包括音樂、表演及藝文產品所營造出的氛圍環境。文化生活,是日常生活中累積出的文化特質,包括飲食、衣著、體育、民俗……等;文創產業的重點正是從周遭生活中發掘出屬於自己、具有歸屬感與認同感的文化,並且借鏡企業經營的專業知識,讓藝術及人文能夠提供大眾心靈滿足,達成規模化及產業化的目的。
在推動在地文化的過程中,預算常常是無法避免的問題,如同台灣現有的產業面臨的消費市場規模較小的問題;如何發掘文化中的無限資產補足有限資源的不足?運用創意提升文化價值正是其中的關鍵。我們曾面臨接待國外重要訪客指名參訪在地文化,卻因現有紀念館文物不足而難以進行說明的窘況。因此,後來改變戰略──我們採取以內容取代規模,以內心感動取代視覺震撼的策略,讓當地青年學子重現父執輩的迎客禮儀及表演,讓來客在感動中體認在地文化;這讓我們體認到創意在文化表現上的重要。
這本書提出一個簡單但是有效的架構模型,有效的結合「文化產業」和「創意經濟」,提供了一個有效的模型及分析的方法,對於從不同角度切入和發展的文創成果,可以從產業發展的角度進行分類,再依其類別特性,採取適當而最具效率的策略。本書兼具理論和實務,大量的案例取自於你我熟悉的日常生活。生活在其中,也是最容易忽略這樣從生活中凝鍊的精粹文化;作者做了相當規模的資料蒐集與整理,用民俗慶典、影音娛樂、休閒旅遊和生活產品四大類型案例,深入淺出的說明了本書建立的傳統、流行、現代和利基四種文化類型的分析模型和創意應用的策略。
張壯謀 桃園縣政府文化局 局長
推薦序三
笨蛋,這是文化創意產業!沒有創意,哪來產業?
二O一二年,我受邀到北京擔任中國服裝論壇的主題演講者,我提到;「越本土的,越國際化;因為文化,是世界獨一的。」像是阿里山、日月潭;像是少林寺、敦煌絲路,都是一種品牌。
連續幾年,我帶EMBA學生到蘭州大學與絲路訪問,有一位大陸記者天真地問我會不會覺得這裡的經濟與工業不夠發達? 我說蘭州吸引我的地方不在工業,而是許多我在歷史課本讀過的故事都在這裡發生,而這些故事才是蘭州經濟發展的重心,所以這裡應該減少工業,讓城市的空氣與街道更乾淨,吸引更多的觀光客。一百萬的觀光客,每人花一萬的費用,就有一百個億了,不可小看文化創意所產生的經濟價值。
舉例來說,在水車公園內有羊皮筏子的乘坐,羊皮筏子用在貨物運送所產生的經濟價值,遠遠低於遊客願意為文化體驗所付出的價格,所以蘭州的經濟基礎,應該放在文化體驗,遠勝過工業發展。
接著,我們往敦煌出發。我們說地理人文時,地理指的是天然的景觀,而人文則指創造出來的故事。在嘉峪關,導遊指著城牆上人搆不到處有一塊磚,說是當初在蓋城時,將軍跟工匠說,你要預估並製造準確的塊磚數目,多或少一塊磚都要砍你的頭。結果,蓋好後竟發現只多了一塊磚,在將軍要砍他頭時,工匠靈機一動說這塊磚是用來鎮城之用,於是就放在城樓上,而免去砍頭之災。
這故事是真的嗎? 誰在乎呢,就像在絲路上、唐玄奘與西遊記的故事一般,誰在乎是否真的有孫悟空呢?原來,這是「文化創意」產業,我跟同學們說,台灣沒有傲人的地理景觀,但我們是否能創造出一些故事呢?記住,這是文化創意產業,沒有創意,哪來的產業?
文化需要創意,那麼,這本書就提供了文化創意的方法與案例。覃教授是我多年的好友,也在台灣科技大學開設許多創意的課程,深受學生喜愛。這本書根據他多年的觀察,提出了 TPCN四種文化產業定位,包括了傳統文化 (Traditional)、流行文化 (Popular)、現代文化(Contemporary)、與利基文化 (Niche)。更提出了 OPEI 四種創意發展策略: 原創力 (Originality)、普及力 (Popularity) 、表現力 (Expression) 、整合力 (Integration) 。是近年來整合文化創意、產業趨勢、創意方法最好的一本書,配合許多案例說明,整本書易讀易懂,一氣呵成;對於有志投入文創產業的企業經理人與創業人士,實為必讀的經典。
盧希鵬博士台灣科技大學管理學院特聘教授
自序
文化與創意推動第五次產業革命
一個沒有多少年歷史,文化內涵還是來自各地移民的拼湊融合的民族,卻能以科技及創意,創造了引領世界電影文化的「好萊塢」;也能把簡單的麵包加肉餅變成全世界的飲食文化代表品牌「麥當勞」。或許,法國和美國還會爭論盧米埃(Lumière)或者愛迪生才是電影的發明人;中國和美國也可以爭論燒餅夾肉和麵包肉餅,誰才是漢堡的老祖宗;但是,有了科技或創意,還要有懂得用攝影機說故事的人,懂得用麵包肉餅傳達歡樂的推手,才能形成一種具感染性和大眾認同的文化特質。
繼農業革命的土地集中、工業革命的資本密集、數位資訊的腦力革命,到網路產業的知識與溝通的跳躍式產業變革,更講究內容和心理層次滿足的的文化產業,在後資訊產業和從web1.0、2.0、甚至到網路群題智慧分享的4.0時代,文化創意產業扮演了人類文明史上一個重要的新里程碑──第五次產業革命,我們稱它為「第五波」!
十四世紀起,義大利的文藝復興運動影響了世界後世的科技與人文;十八世紀英國工業革命主宰了全球二百年來的經濟與生活型態;二次大戰後,雖然經歷美蘇兩大集團的對峙,但是,美國所代表的資本主義畢竟以產業擴張的作法在全球攻城掠地。無論極權或民主國家,無論祈禱或拜佛,可口可樂、星巴克、麥當勞、或者麥可.傑克森的流行音樂和詹姆斯.卡麥隆的「阿凡達」,都能跨越地域、政治、宗教和種族,成為超越工業和資訊革命提供世界物質滿足和便捷生活外,貢獻給人類精神和心靈層次的滿足。
二十世紀末以來,全球陷入資本主義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投資者以科技為產品動力的金融遊戲造成世界性的經濟危機,更重要的是剝奪了許多人對於生活與未來的期許與希望,年輕世代更陷入迷失與徬徨;但是,相對的,科技與網路也提供了年輕時代新的力量,「占領華爾街」和「茉莉花革命」的網路力量對抗金融與政治;Google 與臉書、推特……等的新工具帶動了個人資本主義和小資產業的興起,更重要的是,第四波的網路革命,啟動了知識與文化的分享,讓文化產業的流行與現代化的孕育與發展呈現了爆炸性的發展。
針對全球文化產業發展的軌跡和不同的發展方向及策略,《第五波-文化創鑫》以產業革命的觀點,強調在網路革命後,第五次以文化為核心、內容為焦點的創意產業變革;並且,首度解構「創意經濟」中,「創新」作為必須能創造三個「金」的三個創「鑫 」層次:第一個「金」是能夠創造產業的獲利;第二個「金」強調能建立產業的「價值」;第三個「金」,說明創造價值必須建立的「破壞創新」的能力;三個「金」,成就了以「文化」為基礎的創「鑫」產業特性!
本書蒐集與分析跨越國界與產業的數十種文化產品與產業,發展出一個利於文創產業人員分析定位和發展應用的模型,T-P-C-N 文創矩陣;結合「文化產業」和「創意經濟」形成的分類模式,來定義任何因地區族群或組織活動過程中結合原創力產生的「傳統」文化、講究快速發展具有普及力的「流行」文化、重視功能訴求創意維持產業價值不墜的「現代」文化、及具有形成產業潛力及規模化跨功能整合力「利基」文化。這四種文化的產業類型,提供了完整的文化產業的各個面向並其根據發展背景和目標,所需的發展步驟和策略。
不同於傳統工業或者腦力密集的資訊產業,第五波的文創產業提供給現代及後世的是一種對過去傳統的尊敬、對現代流行的認同和對未來生活與文明的幸福塑造!文化產業,是一種提供「快樂」,創造「幸福」的產業!
在「企業變革」、「組織學習」、「藍海策略」……等的西方觀點的企業理論充斥下,有別於西方主流的思維與觀點,《第五波-文化創鑫產業》的特色是:深入古今、比較中外,以中國傳統和亞洲的文化為基礎,涵蓋西方的流行,從生活習俗到專業的娛樂休閒,本書希望能提供給讀者一個屬於東方觀點、放眼世界的產業夢。
快樂創鑫人
覃冠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