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生面臨低潮時,你可以從做一個便當開始,
改變你的人生!
全日本廣為推行的便當日活動,報章媒體爭相報導!!
《玄米老師的美味便當》漫畫家魚戶修 誠摯推薦!!
從小學生到大學生、上班族、家庭,
人人都可以從便當的回憶、透過做便當獲得成長,
透過做便當使得三餐、每天,甚至人生都豐富而快樂起來!
你將從中獲得強大的生命力量!
改變孩子,改變家庭,改變社會!
關於便當的記憶,親情是最讓人懷念的美味!
就算想不起前天的晚餐是什麼,
然而一旦被問起「關於便當的記憶」
回憶便鮮明地在腦海裡湧現說也說不完!
並且深深刻劃在我們心中!
這就是小小平凡的便當具備的不平凡力量。
本書希望透過許多人對便當的各種回憶,實際感受到「便當本身具有的力量」。
目前迅速在日本全國擴展開來的「便當日」。
讓孩子自己做便當,帶到學校享用的實踐方式。讓孩子們親手做便當,可以使他們變得獨立、成熟。懂得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更感謝雙親的辛勞,並更能獲得自信。
實際上不只小學生,現在就連大學生也開始了便當日,並從中學習到自我管理、擬定與實行計劃的能力。
親手做便當的上班族也來越多。他們不僅對自己,也對同事和職場帶來了影響。
本書透過許多關於便當回憶、親手做便當的溫馨小故事,闡述「便當日」的意義、告訴你不可思議的便當力。
只要會做便當,就能改變自己。
只要能做便當,就能改變家人。
改變朋友關係。改變職場環境。
或許有那麼一天,做便當能改變整個社會。
本書將如此的夢想寄託於便當上。
則則生命成長的紀實,篇篇感動人心的親情故事!
本書的核心部分則是目前迅速在日本全國擴展開來的「便當日」。那是一種讓小孩自己作便當,並帶去學校享用的實踐方式。讓孩子們親手做便當,可以使他們獲得多大的成長?是否能讓孩子更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更感謝雙親的辛勞,並更有自信?我們也將在本書中透過許多溫馨的小故事闡述「便當日」的意義。只要會做便當就能改變自己。只要會做便當就能改變家人。改變朋友。改變職場。或許有一天便當能改變整個社會。本書將如此的夢想寄託於便當上。
作者簡介:
佐藤剛史
1973年生於日本大分縣。目前為九州大學農學研究所助教。除了研究工作外,也積極參與由市民主導的社區總體營造及飲食教育等實地推廣活動。每年舉辦的演講及講座超過上百場。著作包括《這裡──從餐桌開始的生命教育》(西日本新聞社:共著)、《領受生命》(西日本新聞社)等
譯者簡介:
許昆暉
1979年生,台北人,畢業於國立台灣大學經濟學系。曾任職證券業及出版業,目前從事專職譯者的工作。興趣廣泛,包括投資理財、日本文學與動漫畫遊戲、攝影、棒球等。譯有《你所知道關於蔬菜的一切都是錯的》(世潮)等書。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做便當、吃便當,
就代表著一同吃下了圍繞著便當的故事。
這就是「便當力」!!
~魚戶修(漫畫家・《玄米老師的美味便當》作者)
令我不時落淚、很難一口氣讀完的書。
這本書洋溢著溫暖家庭的飲食故事。
我相信如果書中提及的餐桌與便當能在持續增加,
那麼之前我所遇到的問題的孩子,就會越來越少了。——
~內田美智子(助產士・《這裡──從餐桌開始的生命教育》共同作者)
※日本亞馬遜5顆星推薦※
這一本看完讓人想要親手做便當的書籍!~By 距海1km
明明只是個便當,卻讓我哭了出來!~By 熊貓寶寶
看完書會想推薦給親朋好友看,而且大家都跟我說謝謝!~BY補習班老師
對孩子來說,自家裡做的飯菜就是最好的心緒穩定處方簽!~BY Noritsuke
很高興看了這本書~BY 7色變化
一定要推薦的一本書!~BY icchi的媽媽
向作者的理念致敬!~BY Fireman
從更大的視點來看事物的本質~BY 雲之砲台「自由人」
沒想到會為了便當而哭泣~BY 直樹
名人推薦:做便當、吃便當,
就代表著一同吃下了圍繞著便當的故事。
這就是「便當力」!!
~魚戶修(漫畫家・《玄米老師的美味便當》作者)
令我不時落淚、很難一口氣讀完的書。
這本書洋溢著溫暖家庭的飲食故事。
我相信如果書中提及的餐桌與便當能在持續增加,
那麼之前我所遇到的問題的孩子,就會越來越少了。——
~內田美智子(助產士・《這裡──從餐桌開始的生命教育》共同作者)
※日本亞馬遜5顆星推薦※
這一本看完讓人想要親手做便當的書籍!~By 距海1km
明明只是個便當,卻讓我哭了出來!~By 熊貓寶寶
看完書會想推薦給...
章節試閱
充滿便當回憶的親子深情
我是九州大學農學研究所的助教。
「所以你是助教授囉?」常有人會這麼進一步問我,其實正確名稱是助教才對。以前這個職務被稱為助手,從二〇〇七年修改法規後,才變為現在的職稱。
我雖然覺得自己很普通,但很多人都說我是個「有趣的老師」。
學生時代,我就在大學校舍的屋頂上種植農作物。後來膽子越來越大,甚至在福岡市天神(譯註:福岡市的鬧區)的商業設施Inter Media Station的屋頂把我的菜園如法炮製,還因此上了電視的綜藝節目。
此外我也以「九州大吟釀」之名,製造九州大學品牌的地方特產酒,甚至在梯田上用紅糯米拼出「WE LOVE SOFTBANK HAWKS」(譯註:「我們愛軟體銀行鷹」〈軟體銀行鷹是福岡的職業棒球隊〉)的巨大標語。
為了教導學生們明瞭食物的可貴,我會帶他們去看宰殺豬隻,就連小學生我也會帶他們去體驗宰殺雞隻的過程。
目前在Big Comic Original連載的漫畫《玄米せんせいの弁当箱》(玄米老師的美味便當)中,有幾則故事也是以我為範本。
我一年要演講一百場以上。每次演講我一定會提到「便當」這個主題。
然而話說回來,我並非是一個便當專家。
我的專長是農業經濟學,說得更白話一點,就是研究日本的農業未來該如何發展。因此,我過去的演講對象大多是農家或JA(全國農業協同組合連合會)、基層公務員等。
不過近年來,隨著消費者意識提高,對食物的關切程度日益提高,針對「食物」、「飲食教育」的演講邀約也如雪片般飛來。
我雖然身為農業經濟學的專家,但並不是食物的專家。諸如卡路里、營養均衡等這些知識,我幾乎付之闕如。正當我苦於不知要拿什麼當講題時,某一天,我偶爾聊到了自身的飲食生活以及「便當的回憶」。
內容便是本書一開始所提的小故事。
那則故事非常受聽眾歡迎。每次提到這個故事,底下的聽眾總有人會偷偷地拿出手帕擦眼淚。甚至也有聽眾會在我講演結束時上前訴說,或是利用電子郵件跟我討論關於自己的便當回憶。
每當我在演講會中分享了其他人寄給我的小故事時,我會收到更多關於便當的回憶。
讓學生們撰寫以便當回憶為主題的作文也是課程的一環。雖然一開始大家都有點心不甘情不願的樣子,可是只要開始寫之後便會振筆疾書。即使已經下課了,還是有許多學生吵著「讓我把最後寫完」且不想從座位起身。
能讓我實際感受「便當的力量」之強大的,就是便當力本身。
就在不知不覺當中,我的演講主題都聚焦在便當的故事上。從便當此一題材再延伸探討「飲食」、「農業」、「環境」、「生活」、「家庭」、「教育」等問題上。
大家關於便當的回憶,是那麼溫暖、那麼樣地感動人心。聽著聽著,心中也不自覺地產生了一股暖意。也因此,才能誘發大家爭相說出自身關於便當的故事吧。
◆就算是吵架或身體不適的早晨,也從不間斷(大學三年級.女生)
我念幼稚園三年都帶便當。
小學則是吃學校的營養午餐。
國中三年也是帶便當。
高中三年也帶便當。
所以家裡一共幫我準備了九年的便當。
高中時,有一次和往常一樣和同學們一起吃便當,同學看了我的便當後表示「○○的便當裡都沒有冷凍食品,看起來好好吃喔!」此外,我在吃的時候,同學也常說「我一副很享受的樣子!」這讓我非常高興。
母親每天都幫我準備便當。就算前一天晚上吵架了,或是早上起床身體不舒服也從來沒有停止過。吃便當的同時讓我體會到母愛真的很偉大。
◆放入袋中的便當,感恩的滋味(大學二年級.女生)
國中的時候,有一段時期我幾乎沒有去上學,也就是所謂的拒絕上學。
母親面對這樣的我,依然每天幫我準備便當。儘管我並不會帶便當出門,她還是替我裝進袋子裡。我總是中午獨自在家吃便當。
「根本不用特地裝進袋子裡」雖然我心裡這麼想,但母親仍舊不改這個做法。
當時的我並沒什麼特別的想法,但如今是大學生的我才終於明白。裝進袋子裡的便當,傳達了母親為我打氣的訊息。我能有今天,都因為媽媽的關係。
現在家裡是由我替父母、姊姊準備便當。我也一定會幫他們把便當放進袋子裡。
◆不中看的巨大飯糰(二十幾歲.女生)
我的母親在做飯糰的時候,總是捏得圓圓的,尺寸也比正常的大好幾倍。跟朋友的三角飯糰相比,我家的飯糰顯得既大又不中看。小學時的我對此感到很丟臉,所以儘管很喜歡母親親手做的便當,但對飯糰還是有些抗拒。
有一次遠足,我的便當裡裝著母親做的飯糰,而不論我怎麼努力地吃,都覺得飯糰的分量好像絲毫沒有減少。當其他的同學都已經吃完便當跑去玩了,只有我還在心想「一定要早點解決掉」,而拚命地啃著怎麼也吃不完的飯糰。
當我把沒吃完的飯糰塞回便當盒裡並收起來時,「這是妳母親一早起來準備的,一定要吃完才行。」老師對我這麼說道。
於是我只好慌忙地重新打開便當盒,死命地啃著剛才的飯糰。結果那玩意果然還是太大了,把休息時間完全耗掉。我回到家之後,忍不住抱著母親哭泣。
「拜託,以後飯糰可不可以做小一點啊!」我要求道。
媽媽,對不起。妳做的那種飯糰,真希望能再吃一次啊。
◆被同學排擠時的便當(大學三年級.女生)
小學有一次我跟同學吵架,一直到運動會那天都沒有和好。學校規定運動會那天的午餐要回教室吃。當我回到教室,發現其他同學都聚在一起開始吃便當了。大家並沒有打算讓我加入,我被排擠了。
我不能把便當剩著帶回家,所以只得在教室角落一個人吃午餐。我打開便當蓋子,發現菜色比平常更加豪華。以前白飯只是盛在便當盒裡面,這次還特地捏成了飯糰。
「深愛我的母親特地幫我準備了這樣的便當,為什麼我現在必須孤零零一個人吃呢?」我忍不住落下淚來。
一位平常比較沒跟我往來的同學發現到我的異狀後,對我拋來了「一起吃吧!」的聲援。
這就是我既感傷又溫馨的便當回憶。
◆便當盒中的訊息(大學一年級.女生)
第一次參加入學考這個人生的重大決勝日的當天中午,我身邊一個朋友也沒有,只能獨自一人度過午餐時間。念國中時午餐總能吃到母親親手做的便當。當然,考高中的那一天也不例外,我依然用平日的便當袋帶著那個熟悉的雙層便當盒。
我小心翼翼地打開每次都因保冷劑而潮濕的便當盒蓋,並將放水果的第一層,以及裝飯與配菜的第二層攤在桌子上時,發現一塊以保鮮膜裹住的東西黏在第二層的便當盒蓋上。那裡面包著一張小紙條。
「給小亞。一直以來妳都很努力,所以沒問題的。媽媽知道妳是個聰明的孩子!保持自信發揮出最佳的實力吧。加油!金榜題名!」
母親為了隔絕保冷劑帶來的水氣,才會在盒蓋包上保鮮膜,我差點就把它當垃圾丟了。讀完那張原本幾乎被我當垃圾的紙條,我吃便當時不自覺咧開嘴笑著。便當跟平常的味道一樣。母親的字跡也是我熟悉的。
原本的緊張感也因此全都消失了。
◆母親住院後的久違便當(大學三年級.男生)
國中三年級時,學校並沒有供應營養午餐,都是學生自行帶便當。我因為忙於社團活動,幾乎沒幫忙任何家務,一切都丟給母親負責。
有一天母親住院了。她在醫院至少得待一個月。這段時間家裡只有父親、弟弟,還有我。我們每天的三餐也因此跟往常截然不同。早晚餐我們與父親合力準備,中午的便當則只好轉買超商便當。
一個月後,母親終於出院了。不過她沒有辦法馬上開始站著工作。醫師囑咐我們要讓她靜養一陣子。
有一天發生了一件讓我嚇一跳的事。當上完體育課返回教室時,發現便當赫然就出現在玄關的鞋櫃裡。那是給我的,裡面還有一封信。
「這陣子真抱歉。」
我終於深切體認到有人做便當給自己吃是多麼值得感恩、欣喜的事。
之前認為這種事理所當然的自己真是丟臉到家了。
──大家關於便當的回憶都洋溢著溫暖與柔情。雖然部分也帶有些許感傷,不過那也算是溫柔的另一種表現方式,如今回想起來心中依然會產生些許暖意吧。
聽了這麼多其他人關於便當的回憶,你自己是否也湧現出和便當有關的諸多情感呢。
假使你的內心為此而感到溫暖,不妨試著替自己做一份便當吧。
自己製作便當,就像是對自己溫柔一樣。除了將更加珍視自己外,對那些過去曾幫自己做便當的人,也會萌生出感激之情。
也可以試著為其他人做便當。吃了你的便當的人,一定會將關於你與便當的記憶深深刻劃在心底。除了對你油然生出感恩之情外,這個記憶也會永遠伴隨著對方往後的人生。
「便當力」就是透過這種方式無遠弗屆。
讓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學習面對失敗是父母的責任
在香川縣首創「便當日」的竹下和男校長曾說。
「小孩子應該要有失敗的權利。在成長過程中給予孩子面對失敗的機會是大人的責任。如果一開始就要求孩子做到完美,不停地指責他們哪裡沒做好,發出嚴苛的批評,或是過度與朋友的便當加以比較,都會降低他們做便當的欲望。」(摘錄自《カ.ゾ.クが家族になる「弁当の日」》)
◆我的荷包蛋(九州大學教師.比良松道一)
這是發生在第二次便當日的故事。有個孩子帶了「飯糰與荷包蛋」便當。
當天我要求學童跟他們的家庭,「請帶自已做的飯糰以及自己做的至少一道菜」。
小學二年級H同學的便當,成果除了以保鮮膜包裹的兩粒飯糰外,一旁還有一個長方形的便當盒。便當盒底部幾乎被淺黃色的蛋黃以及面積是前者五倍的蛋白所佔據。除了荷包蛋,還用小小的鋁箔杯托放了幾根水煮毛豆。便當盒則顯得有些空蕩。
放在便當盒邊的便當卡寫著「我做了荷包蛋。感覺很開心」的心得。於是我問H同學。
「荷包蛋是你自己做的吧。所以是第一次囉?」
H同學得意洋洋地點頭。
「是這樣啊。很漂亮喔。真了不起,太棒了。」
H同學決定好要挑戰荷包蛋後,大清早就在父母親的守護下,第一次嘗試煎蛋。在抹了油並加熱的平底鍋上,把蛋殼打破將裡面蛋白和蛋白倒進去,但這時蛋黃卻摔破了,黃色的液體流入了蛋白中。
失敗了。這樣就不成荷包蛋了。母親望著愣住不動的孩子這麼說。
「沒關係,剛才那個給媽媽吃,你再挑戰一次!」
第二次嘗試,這回為了避免失敗更加小心,結果還是失敗了。
發現孩子的表情比先前更失落,這回輪到父親趕緊說。
「不要緊,現在這個是給爸爸吃的,你再挑戰一次!」
辛辛苦苦到了第三次,在父母親的指導下,落在平底鍋上的蛋黃終於在透明的蛋白中央保持完美的球面。到第三次總算成功了。在雙親的鼓掌與喝采聲中,H同學露出了滿臉開心的笑容。
◆(H同學母親的作文)
剛開始聽說便當日這種活動,我心裡還覺得「一大早要出門前就已經夠忙了……」
第一次只做了飯糰。
第二次則進步到做飯糰和煎荷包蛋。
到了第三次,老師說「如果真的沒辦法就拜託媽媽幫忙吧」,但我兒子卻表明「我要自己做。飯糰、荷包蛋,還有香腸.!」一回家他就提醒我「明天要記得早點叫我起床!」我確實可以感覺到這孩子長大了。
身為大人的我,會覺得完美的便當才是「便當」,但是現在我才明白,自己動手做跟一點一滴慢慢進步對孩子來說才是最重要的。
第三次的便當日,H同學那個原本留了很多空間的便當盒,正如他本人的宣言般,已經被自己做的一顆荷包蛋與一條烤香腸給填滿了。
讓孩子親手做便當,改善家庭氣氛
飲食教育或便當日很容易被人誤解為「讓孩子學習料理技能的活動」。其實如果僅止於此,就不用特地設計出「便當日」活動,只要利用家政課的時間讓學生去家政教室練習做便當就可以了。
其實在學校練習是不夠的。重點在於必須在家做便當。
因為不可能專程為了做便當而只煎一片蛋捲,也不可能專程為了做便當而只炸一個雞塊。要做煎蛋捲就得做一整條,把最中間的那片放進便當盒裡。由於一鍋油只拿來炸一塊很可惜,很容易就不知不覺多炸了幾塊。那麼,多餘的煎蛋捲跟雞塊會上哪兒去呢?
當然是擺在早晨家裡的餐桌上。或者也有人就放進了爸爸的便當盒裡。
這麼一來,「站在廚房手握菜刀,聽媽媽誇獎『越來越好吃了』;或是早餐時聽弟妹們喊著『哥哥真了不起』;以及爸爸帶著空的便當盒下班回家,說聲『今天的便當真好吃,謝謝你』」等的天倫之樂場面也就不難想像了。
如果是利用家政課的時間跟同學們一起在家政教室做便當然後把它吃掉,就不會出現剛才那些家人們的溫馨對話與場面了。
孩子如果伴隨著剛才那些家人們齊聚一堂的場面與鼓勵一塊兒吃下便當,就能提升對自我的肯定。
竹下和男校長曾說,「每個孩子都罹患了害怕被父母拋棄症候群」。
從大人的角度看,會覺得「別傻了,爸媽怎麼會拋棄孩子」並一笑置之,不過小朋友可不是這麼認為。
孩子知道自己是弱小的存在,如果被大人拋棄就無法獨自生存下去。因此,孩子們的內心總是懷抱著「或許哪一天自己就會被拋棄」的不安。
所以,孩子會拚命做出討好父母的舉動,說什麼也要讓父母因自己而感到開心。
認真念書的孩子、專注運動的孩子、努力練習棒球的孩子、一心演奏鋼琴的孩子,他們並不單純出於本身喜歡做這些事,而是希望父母也能為此感到高興,並藉此得到父母的讚賞。所以,我們應該找機會回應孩子的心理。
讓孩子走進廚房做料理。家人誇獎他煮得「很好吃」並通通吃光光。這麼一來,孩子們就會獲得「自己所做的事令家人開心」、「自己的存在對家人有助益」的實際感受。
孩子在廚房做便當、料理的過程中,可以逐漸提升對自我的肯定。
透過主題,鑽研知識的樂趣
九大便當日每次都會設定一個「主題」。參加者必須依循該主題,為大家做出自己推薦的一道菜。至於自己要吃的米飯則必須自備。
香川縣國分寺國中、綾川國中的便當日也會設置類似「地產地銷便當」、「鄉土料理便當」的主題,不過九大便當日的主題自由度更高。
在此之前九大便當日訂定過的主題包括「最喜愛的蔬菜便當」、「與名字頭一個字相同的食材便當」、「預做年菜」、「食器」、「用一種蔬菜做出日式、西式便當」、「用手抓著吃的便當」、「百元便當」、「內臟」、「餐桌戰士.五食材戰隊」等等。
這些主題雖然大多都是當場想到就決定的,不過還是可大致分為以下幾類。
◎形容詞系列
「好大!」「好燙!」
之前從來沒嘗試過,體積巨大的青椒釀肉,或是用八顆蛋做成的巨大煎蛋捲等等。讓同學們挑戰如果不是因為這種活動根本不會想到的料理。當天的便當日,只聽見現場連連發出「好大!」或「好燙!」的驚嘆。
◎解決問題型
「百元便當」、「三色百元便當」、「食器」、「內臟」。
「百圓便當」這個主題,是為了大家都太過講究食材而造成預算破表現象的反省。不過限制為「百元便當」後,又經常會出現大家都做燉菜,使得便當的菜色非常單調。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之後衍生出「三色百元便當」的主題。
而「內臟」則是為了協助兩名女同學討厭肝臟的挑食習慣。
在活動當中大家都習慣拿保鮮盒盛裝菜餚,所以特地以「食器」這個主題鼓勵大家使用便當的容器上下功夫。
最近才開始流行的則有──
◎個人指定系列
「十人十色」、「一人一國」。
「十人十色」是一個人選定一種顏色。例如某人是白色、我是黃色、某某人是綠色、某某是黃綠色、某某是藍色等。假使我是黃色,就必須上超市徹底搜尋所有的黃色食材。像黃色的胡蘿蔔、黃椒、玉米,再以咖哩粉替白色的魚板染色,將上述所有食材與美乃滋混合,做成黃色的咖哩沙拉。當天,桌上擺的盡是全白、全黃、全紅、全綠色的料理。
「一人一國」則是每個人選定一個國家。例如美國、土耳其、印度、阿根廷、西班牙。各自使用該國的食材,製做出那一個國家的傳統料理。
像這樣有創意的主題,可以讓參加者整整一個星期必須絞盡腦汁。上網搜尋資料、動腦的過程,以及在現場發表時的驚喜,每項體驗都很有趣。
以下是讓參加便當日的大學生們,以「給我最愛的○○一句話」為主題,寫出他們心中的想法。
◆給我的母親(九州大學.二年級女生)
「孩子通常都會以父母當年教育自己的方式去對待下一代,如果希望自己的表現也能像當年父母一樣,我想應該是最幸福的一件事吧。」
◆想告訴我最寶貝的媽媽、爸爸(福岡教育大學.三年級女生)
「今天學到的東西,讓我再度確認自己確實是在溫暖的親情中被養育長大。今天參與的活動,讓我強烈感受到飲食的重要性。下次回家時,我也要做下廚做菜,幫爸爸做便當。」
◆給父親、母親(福岡教育大學.碩士一年級)
「今天我很想對父親、母親表達感謝。因為很難用言語表達,所以我決定採用寫信的方式(今天是我生日,謝謝爸爸媽媽生下我)。」
◆給我最愛的媽媽(福岡縣立大學.四年級女生)
「我要告訴我最愛的媽媽,謝謝妳生下我、養育我。供應我身體與心靈成長所需能量的三餐,讓我長到這麼大,真是太感激了。」
◆給我的母親(九州女子大學.四年級女生)
「媽,感謝妳每天要出門工作,還得準備早餐、晚餐,以及午餐的便當。我以前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的,真該好好反省一下。以後我會多分擔妳的辛勞。」
◆我的母親(西南女學院大學短大.一年級女生)
「媽媽,感謝妳賜給我如此美好的人生。有妳忍受生產之苦與添加了愛的三餐,才能有今天的我跟這段時光。」
◆媽!(久留米大學.三年級女生)
「媽媽!在此之前妳總是對我說『不用擔心家務,去做妳自己的事吧。』而我也真的完全沒插手。現在我才知道自己真是太不成熟了。或許我還沒能力獨立下廚,但今天的晚餐就讓我幫妳的忙吧。」
──在「給我最愛的○○一句話」中,選擇留言給母親或是父親的學生非常多。
很多大學生都是在外地獨自生活,透過親手做便當才明白必須對父母親感恩。之所以要極力推薦大學生做便當,最大的意義就在於此。
不過,即便是每天吃母親便當的高中生,也可以自己試做一次看看。或者是每天吃愛妻便當的老公,同樣也可自行嘗試。這麼一來,一定能明白為何要感謝幫自己做便當的人,對母親或另一半的想法也會截然不同。
感謝招待,我吃飽了,真是太好吃了!──這些話你將很自然而然地說出口。
充滿便當回憶的親子深情我是九州大學農學研究所的助教。「所以你是助教授囉?」常有人會這麼進一步問我,其實正確名稱是助教才對。以前這個職務被稱為助手,從二〇〇七年修改法規後,才變為現在的職稱。我雖然覺得自己很普通,但很多人都說我是個「有趣的老師」。學生時代,我就在大學校舍的屋頂上種植農作物。後來膽子越來越大,甚至在福岡市天神(譯註:福岡市的鬧區)的商業設施Inter Media Station的屋頂把我的菜園如法炮製,還因此上了電視的綜藝節目。此外我也以「九州大吟釀」之名,製造九州大學品牌的地方特產酒,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