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人撤退
接下來我們要以國王為主來談英國史,但因為前述的原因,所以就從盎格魯撒克遜時代開始。在這個時代中,英格蘭各地都有王國割據,而且考量到英國的語言、文化、社會、宗教等,中世紀前期的時代就顯得頗為重要。
自太古時代起,英國(不列顛群島)就有人居住。此外在西元前二二○○年左右∼一九○○年左右,加入了被稱為貝爾陶器人的戰士,他們因留有保存到現在的巨石紀念物(巨石陣)而廣為人知。
青銅器時代末期,進入西元前七世紀後,凱爾特人從大陸渡來,在這時代來到英國的古凱爾特人被稱為「不列顛人」。那時,不列顛人約分有三○個部族。
在接下來的鐵器時代,戰爭頻繁,因此人們建立了許多山丘上的要塞。大半住民都是農民,但也有會製作美麗工藝品的靈巧工匠。
西元前五五年與五四年,羅馬的凱薩侵略了不列顛島,打敗了凱爾特人,但突然發生了必須回到羅馬帝國行省高盧的事件,羅馬軍於是提出以繳納年貢為條件而撤兵。
可是西元四三年,克勞狄皇帝時期,羅馬軍再度於英格蘭東南方登陸,在各地展開了占優勢的戰爭,征服了凱爾特人,統領自亨伯河到塞文河口一帶。
羅馬人在倫敦、約克、巴斯、艾希特、林肯、萊斯特、格洛斯特、曼徹斯特等地,打造留存到現在的都市基礎、道路建設,同時也是他們導入了法律。
關於英國史,不得不說,留下了頗為龐大的羅馬遺產。
西元一二二∼一三二年,皇帝哈得良在自己支配所及以及未支配之處的界線,也就是現在的蘇格蘭與英格蘭之間築起了長城。可是在三世紀中左右,羅馬衰退,也放鬆了對不列顛島的統治。
四世紀後半葉,凱爾特人與蘇格蘭人從蘇格蘭南下,而薩克遜人也從大陸進入。四一○年,西羅馬皇帝霍諾留(Flavius Honorius Augustus)沒有多餘心力可以派遣新的軍隊,於是命令不列顛各城市進行自主防禦。
事實上,羅馬已終止了對不列顛島的統治。在這種無政府狀態下,分成不同部族的不列顛人開始了紛爭。
在這過程中,他們各自向北方的日耳曼人求助,於是五∼六世紀從現在的德國、南丹麥等地,屬於日耳曼人一派的盎格魯人、撒克遜人、朱特人等紛紛到來。
即便內戰結束了,日耳曼人也沒離去,而是擅自建立起統治權。他們將凱爾特人趕到威爾斯與康瓦爾地區,建立起自己的王國。
除了有肯特(朱特人)、艾塞克斯、索塞克斯、威塞克斯(撒克遜人),更北方的則有東盎格利亞、麥西亞、諾森布里亞(盎格魯人)。
這些就是所謂的「七王國」(Heptarchy)(圖1-1),在七世紀初∼九世紀中葉統治了不列顛島。
此外,從不列顛島的長城往北,有蘇格蘭人自愛爾蘭島前來,建立了王國。
七王國時代
七王國中,肯特王國最早成立,約在五世紀中葉。
這個國家在與威塞克斯、艾塞克斯等爭鬥中獲得勝利,尤其是艾塞爾伯特王(Æthelberht,五六○/五八五∼六一六年在位)時,拓展了對他國的掌控。
一般認為,肯特之所以能國運昌隆是因為占據了有經濟優勢的地方,是延續著羅馬時代的基礎而來。
艾塞爾伯特王改信了基督教,也編纂了首部的法典。
此外,一部分的盎格魯人奪取不列顛人的土地,以約克為中心定居,在六世紀半葉,建立了德伊勒王國。在東英格蘭,直至六世紀末都是被盎格魯人與撒克遜人統治著。
東盎格利亞是建立在英格蘭最東邊的國家。雷德沃爾德(Raedwald)是該王國初期的重要國王。
七世紀初,這位雷德沃爾德王與出身提伊拉的亡命之徒埃德溫(Edwin)兩者的聯軍與伯尼西亞(德伊勒王國北邊,從現在的達拉謨郡到福斯河的地域為其版圖)軍的埃塞爾弗里思交戰,這場戰爭由前者取得勝利。
曾是亡命之徒的埃德溫可喜可賀地回到了德伊勒,統合了伯尼西亞與德伊勒,建立起諾森布里亞王國,他自己則成了國王。可是,埃德溫因感念雷德沃爾德的恩德,讓雷德沃爾德統治了諾森布里亞王國,並成為盎格魯撒克遜人王國的盟主。他死後,霸權轉移給了埃德溫。
西元六二五年,埃德溫與肯特結盟,同時通過麥西亞南下,制伏了威塞克斯,更擴大了統治的領域,成了霸主。
當時,與威爾斯接壤的內陸麥西亞王國在彭達王(Penda)治下奮發圖強。不僅勝過了東盎格利亞王國,還於六三三年在哈特菲爾德切斯與諾森布里亞發生衝突,大勝而還,埃德溫戰死在這場戰役中。戰敗的諾森布里亞之後歷經過好幾次的分裂危機,但都一一克服而復活了。
奧斯威王(Oswiu,六四二∼六七○年在位)打敗了麥西亞的彭達,成了七王國的霸者,該國在七世紀末∼八世紀前半進入全盛期。但是從這時起,麥西亞再次抬頭。埃塞爾博爾德王(Æþelbald,七一六∼七五七年在位)徹底執行對教會與居民的課稅,雖增強了國力,但他之後被暗殺,國家於是陷入內亂狀態。
然後,奧法(Offa,七五七∼七九六年在位)於七五七年繼任麥西亞王。
眾所周知,他是位偉大的國王,收了包括周邊的小國與埃塞克斯,也壓制住了肯特、 薩塞克斯 、東盎格利亞等地,擴大了領土,掌握住了亨伯河以南的全區。
此外,奧法不單只是戰士團的首領,同時也成了真正的統治者。可是奧法於七九六年亡故,埃格伯特(Ecgberht,八○二∼八三九年在位)繼任為威塞克斯王後,麥西亞就有點被壓制了。
北方強國諾森布里亞與威塞克斯王國也承認了埃格伯特的宗主權。
於是,在「七王國」時代中,霸權就這樣輪番交替著,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統治英格蘭全體。
就政治上來說,各國都有王政,但政治方針實際上是由構成賢人會議(Witan)的地方豪族來決定。賢人會議並非英國議會的直接先祖。理論上,全自由民都有出席權(事實上是貴族議會體),形式上也有權選任或廢除國王、協議立法、司法、外交,以及任命主教與州長官。
此外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在盎格魯撒克遜時代有現在「英語」的本源。英語是在十一世紀諾曼征服英格蘭後,受到法文深刻的影響而形成,但其基礎是盎格魯撒克遜語。
八∼九世紀,《貝奧武夫》(Beowulf)這部英雄史詩,就是用古英語寫成。
丹麥日耳曼人的侵略與阿佛烈大帝
丹麥日耳曼人(維京人)好幾次都從斯堪地那維亞半島侵襲英國。
最初是七八九年,搭乘三艘船從多塞特海岸前來。之後每年都有二○∼三○艘左右的船會載著士兵入侵,八五一年時更有三五○艘船隻載滿了士兵來襲。八六五年,則有更大艘的船隊襲來。
麥西亞在最前線努力防禦,其奮戰卻是徒勞,而諾森布里亞、東盎格利亞的軍隊也被擊潰。
丹麥日耳曼人只將方針從侵略改成了征服,就將諾森布里亞、東盎格利亞收歸統治,而且還將手伸向了威塞克斯。而勇敢對抗他們的,就是威塞克斯的偉大國王阿佛烈大帝(八七一∼八九九年在位)
阿佛烈大帝繼三位王兄之後,於八七一年,以二十二歲年輕之姿當上國王,他一看到戰況不利,馬上就與丹麥日耳曼人談判,付出求取和平的金錢,讓他們從威塞克斯撤退。
在丹麥日耳曼人到處破壞他國期間,他則盡力復原荒蕪的本國。他在八七八年的愛丁頓戰役中,打敗丹麥日耳曼人,於八八六年與丹麥王加思拉姆(King Guthrum)簽訂協定,承認將倫敦到切斯特一帶惠特靈大道以北之地交給丹麥日耳曼人,以南則歸自己所有。
這麼一來,就形成了丹麥日耳曼人所居住的丹麥區(以諾森布里亞南部、東盎格利亞、麥西亞為主)。接著,八九三年,阿佛烈大帝讓諾森布里亞屈服,成為名義上全英格蘭的國王。
我們再多看一些阿佛烈大帝的其他事蹟。他除了致力於防衛王國而建造艦隊,同時還編纂了《阿佛烈法典》(The Laws of Alfred),對教育與教會改革也盡心盡力。此外,他為了復興文化,從國內外招攬許多優秀學者,創立宮廷學校,也將重要的拉丁文著作翻成英文。
因此他可說是一位偉人,因為他率先統整了英國的法制、行政機構以及教會制度,穩固了將來統一的英格蘭的基礎。
八九九年,阿佛烈亡故,其子長者愛德華(Edward the Elder,八九九∼九二四年在位)繼位。
愛德華之子艾塞斯坦(Athelstan,九二四∼九三九年在位)奪回了丹麥區。之後,艾塞斯坦的姪子和平者埃德加(Edgar,九五九∼七五年在位)登基,實質性地統一了英格蘭。
艾塞斯坦自稱為「英格蘭人的國王」也是一種象徵。
他發展了從祖父阿佛烈王開始的州制,整頓下層單位的郡(百戶邑),以及其下的十人組(十家區)這類地方統治體制。
州長官(郡長)對國王負有關於州行政的責任,但一開始,中央的監督非常鬆散。
克努特的北海帝國
可是丹麥日耳曼人並沒有因此停止侵略。埃塞爾雷德二世(Æthelred II,九七八∼一○一六年在位)虐殺了丹麥日耳曼人,引發丹麥國王斯韋恩(Svend Tveskæg)的怒火,使他顯露敵意,於一○一三年自北邊揮軍往南。
斯韋恩王的戰果很輝煌,有「決策無方者」名號之稱的埃塞爾雷德二世不得不付出鉅額銀幣以換取和平,可是斯韋恩王卻於一○一四年突然身故。
一○一五年,斯韋恩的兒子克努特(Canute,一○一六∼一○三五年即位為英格蘭王,也是丹麥與挪威國王、什列斯威與波美拉尼亞的領主)南進,統治了南英格蘭,與埃塞爾雷德二世的兒子愛德蒙(Edmund)相爭,支持的民眾也分成兩派(參考本章章名頁)。
兩者和解後,克努特負責治理北部、中部,愛德蒙則負責南部,但愛德蒙於一○一六年亡故後,克努特就成為全英格蘭的統治者,英格蘭被納入北海帝國的領土中。他廣施善政,使英格蘭全體迎來了繁榮。
克努特死後,引發了繼承戰。但一○四二年,在克努特兩個兒子之後,撒克遜人的聖愛德華(Edward the Confessor,一○四二∼一○六六年在位)被賢人會議推舉為英格蘭王,在他的統治下,商業也很繁榮。
他的父親是盎格魯撒克遜王室的埃塞爾雷德二世,母親為統領法國西北部諾曼第公爵理查一世(Richard I)的女兒愛瑪(Emma),因此指名諾曼第公爵威廉一世(Guillaume)為後繼者。但是愛德華死後,強大的威塞克斯伯爵哈羅德(Harold),獲得賢人會議的同意,被加冕為王,這就是造成之後「諾曼征服英格蘭」的原因。
蘇格蘭的阿爾巴王國
但是,阿佛烈大帝的手並未觸及蘇格蘭,那麼中世紀初期的蘇格蘭又如何呢?蘇格蘭人的祖先有兩支,一是來自愛爾蘭的凱爾特人,他們為了求取白銀,自四∼五世紀移居來此,並一併帶來了基督教。此時,皮克特人也從蘇格蘭西海岸被趕到東邊,而他們也是蘇格蘭人的祖先。
眾所皆知,皮克特人在蘇格蘭東部所建立的國家就是阿爾巴王國。進入七九○年代,丹麥的諾曼人也襲擊了蘇格蘭。
之後,諾曼人在蘇格蘭建立起以挪威王為宗主的伯爵領地。到了九世紀,蘇格蘭西部達爾里阿達王國的肯尼思一世(Kenneth MacAlpin)合併了東邊的阿爾巴王國,帶來政治上的統一。
不僅如此,從八八○年左右起到一○世紀末,政權還擴大到南方。而十一世紀前半期鄧肯一世(Duncan I,一○三四∼一○四○年在位)繼承了不列顛人的斯特拉斯克萊德王國的王位,但因其祖父之死,他將蘇格蘭、皮克特、盎格魯諸侯統合成一個大蘇格蘭聯合王國,亦即獲得了幾乎與現在蘇格蘭一樣的領地。
一○三九年,他侵略英格蘭北部的達拉謨失敗,隔年即被其表弟馬克白的手下殺害。此外,在莎士比亞的戲劇《馬克白》中,描寫有鄧肯王在睡覺時被馬克白以短劍刺殺的場景。
聖奧古斯丁傳教士與凱爾特系修道院的任務
在此,我們來看一下基督教與其教會,這兩者屢次在英國政治史、國制史扮演決定性的角色,且也與國王有莫大的關係。其起源正是在本章所談到的盎格魯撒克遜時代。
英國,或者說是不列顛群島是在二世紀末以從由羅馬傳來了基督教。
首先是傳給凱爾特人(不列顛人),之後在三一三年,羅馬帝國承認基督教之後,便漸漸傳播開來。但是入侵不列顛的盎格魯撒克遜人卻信仰異教。
從六世紀末開始的「七王國」時代,盎格魯撒克遜人之所以改信基督教,是因為羅馬教廷的努力。亦即,五九七年,教宗額我略一世(Gregorius I)派修道士聖奧古斯丁(Saint Augustine),帶領傳教團到肯特王國布道,艾塞爾伯特王與其多數臣下都改了宗。
其影響所及,就是他的姪子東撒克遜人的賽爾伯特王、東盎格利亞的雷德沃爾德(Rædwald)也改宗,諾森布里亞的國王與貴族也在六二七年接受洗禮。聖奧古斯丁在坎特伯里(Canterbury)設置大主教教座一事也很重要。接著,教宗何諾一世(Honorius I)讓西撒克遜人改宗,也持續在麥西亞進行布教活動。最後改宗的是索塞克斯(Sussex),時間是六八○年。
這麼一來,到了七世紀末,七王國全都改信了基督教。可是基督教的傳布並非一直都很順利,也是有重信回其他宗教的例子。
不只是對國王與貴族,包含對一般民眾的正式傳道,修道院的活動都很有效。來自愛爾蘭的聖博德(St. Patrick)、聖高隆(Saint Columba)、聖艾丹(Saint Aidan)的活躍充分發揮了功用。聖艾丹在林迪斯法恩聖島(Lindisfarne)創建的林迪斯法恩修道院是修道院中最有名的。
在七王國中,各修道院的增加步調都不一樣,即便如此,七世紀後半∼八世紀也確實都有增加。為了解決適合於部族風土民情的愛爾蘭系(凱爾特系)基督教,與受羅馬法影響、遵守嚴格等級制度(上下關係)的羅馬系基督教兩者間差異,六六四年,在約克郡惠特比舉辦了教會會議,而羅馬系基督教獲得了勝利。
同時直到八世紀前半,才在全英格蘭確立主教區,修道院也才在全國發展開來。可是到了九世紀,丹麥日耳曼人再度入侵,基督教文化受到破壞,一○世紀末,又受到了丹麥日耳曼人的第二次入侵而蒙受打擊。
即便如此,一○一六年,丹麥日耳曼人的國王克努特即位,成為基督教國王,基督教文化瞬間有所進展。
他受到沃爾夫斯坦(Wulfstan)很大的影響,沃爾夫斯坦在一○○二∼一○二三年於約克郡擔任大主教。
克努特在一○二七年訪問羅馬,也制訂了要繳納給羅馬的「彼得獻金」(土地持有者繳納給羅馬教廷每人一便士*的稅)。
接著來到聖愛德華王的時代後,發展出將許多財產給予教會的情況。愛德華廣為人知的就是修建西敏寺以做為國王的墓地(圖1-2)。
實際上,很多位國王都長眠於此,而且一直到現代,歷代英國國王也都是在西敏寺舉行加冕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