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語文應用測驗篇
第一章 常犯錯別字的詞語
第二章 重要成語彙編
第三章 詞語應用分類彙編
第四章 字音辨識彙編
第五章 模擬測驗試題及答案解析
第二部分 文學鑑賞測驗篇
第一章 詞句修辭法鑑賞
第二章 詠人詠物詩文聯語鑑賞
第三章 模擬測驗試題及答案解析
第四章 古今作品文辭優劣與文學風格鑑賞
第五章 古今作品主題、論點及其與意象、情節、 關鍵性細節的對應關係之辨析
第三部分 文化認知測驗篇
第一章 經書概述及模擬測驗試題答案解析
第二章 史書概述及模擬測驗試題答案解析
第三章 子書概述及模擬測驗試題答案解析
第四章 文學概述及模擬測驗試題答案解析
第五章 文字概述及模擬測驗試題答案解析
第六章 應用文概述及模擬測驗試題答案解析
第七章 文化認知測驗綜合考題
第四部分 公文格式用語測驗篇
第一章 公文程式條例
第二章 機關公文傳真作業辦法
第三章 機關公文電子交換作業辦法
第四章 印信條例
第五章 文書處理
壹、總述
貳、公文製作
參、處理程序
肆、收文處理
伍、文書核擬
陸、發文處理
柒、文書簡化
捌、文書保密
玖、文書流程管理
拾、文書用具及處理標準
附錄一、法律統一用字表
附錄二、法律統一用語表
附錄三、立法慣用語及標點符號
附錄四、公文書橫式書寫數字使用原則
數字用法舉例一覽表
附錄五、橫式公文紙格式
第六章 最新公文格式用語測驗題型
試題集錦及答案解析
第五部分 閱讀測驗篇
壹、命題焦點──基礎篇
(一)陋室銘 劉禹錫
(二)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孟子
(三)勤訓 李文炤
(四)晉獻文子成室 禮記
(五)始得西山宴遊記 柳宗元
(六)桃花源記 陶潛
(七)項脊軒志 歸有光
(八)飲馬長城窟行 古樂府詩
(九)岳陽樓記 范仲淹
(十)騾說 劉大櫆
(一一)贈衛八處士 杜甫
(一二)黃州快哉亭記 蘇轍
(一三)燭之武退秦師 左傳
(一四)諫逐客書 李斯
(一五)察今 呂氏春秋
(一六)臺灣通史序 連橫
(一七)留侯論 蘇軾
(一八)典論論文 曹丕
(一九)正氣歌 文天祥
(二○)赤壁賦 蘇軾
(二一)醉翁亭記 歐陽脩
(二二)諫太宗十思疏(一) 魏徵
(二三)諫太宗十思疏(二) 魏徵
(二四)訓儉示康(一) 司馬光
(二五)訓儉示康(二) 司馬光
(二六)大同與小康 禮記
(二七)勸學(一) 荀子
(二八)勸學(二) 荀子
(二九)勸學(三) 荀子
(三○)勸學(四) 荀子
(三一)與陳伯之書 丘遲
(三二)韓詩外傳選(一) 韓嬰
(三三)韓詩外傳選(二) 韓嬰
(三四)觀水有術 孟子
(三五)得天下有道 孟子
(三六)貴德尊士 孟子
(三七)三代聖王 孟子
(三八)治國必先齊其家 大學
(三九)曾子易簀 禮記
(四○)讀孟嘗君傳 王安石
(四一)祭義 禮記
(四二)孔子問津 論語
(四三)雜說 韓愈
(四四)學應務本 孟子
(四五)宓子賤為單父宰 劉向
(四六)宮之奇諫假道 左傳
(四七)知己說 劉開
(四八)君子必誠其意 大學
(四九)韓詩外傳選(三) 韓嬰
(五○)晉文公反國至河 韓非子‧外儲說
貳、命題焦點──進階篇
(一)辨姦論(一) 蘇洵
(二)春夜宴桃李園序 李白
(三)讀荀子 韓愈
(四)上書諫吳王 枚乘
(五)管晏列傳 司馬遷
(六)朋黨論 歐陽脩
(七)伯夷列傳 司馬遷
(八)孝經序 唐玄宗
(九)謝公在東山 劉義慶
(一○)勉學 顏之推
(一一)刑賞忠厚之至論 蘇軾
(一二)錯論 蘇軾
(一三)子產不毀鄉校 左傳
(一四)秦師過周北門 左傳
(一五)江淮之蜂蟹 姚鎔
(一六)雨雪不寒 晏嬰
(一七)弈喻 錢大昕
(一八)修身 荀子
(一九)說難 韓非
(二○)漆賈 劉基
(二一)龍門子凝道記 宋濂
(二二)送天台陳庭學序 宋濂
(二三)相州晝錦堂記 歐陽脩
(二四)孔融傳 范曄
(二五)賈誼論 蘇軾
(二六)阿房宮賦 杜牧
(二七)天論 荀子
(二八)學記 禮記
(二九)慕賢(一) 顏之推‧顏氏家訓
(三○)郭有道碑 蔡邕
(三一)與楊德祖書 曹植
(三二)蘭亭集序 王羲之
(三三)歸去來辭 陶潛
(三四)進學解 韓愈
(三五)孔子世家贊 史記
(三六)揠苗助長 孟子
(三七)報任安書 司馬遷
(三八)蹇叔哭師 左傳
(三九)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孟子
(四○)石碏諫寵州吁 左傳
第六部分 近年試題及解析
98年初考(一般行政)
98年初考(非一般行政)
98年地方特考(五等)
99年初考(一般行政)
99年初考(非一般行政)
99年地方特考(五等)
100年初考(一般行政)
100年初考(非一般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