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有 5 項符合
為什麼人類比老鼠長壽,卻比弓頭鯨短命?的圖書 |
圖書選購 |
型式 | 價格 | 供應商 | 所屬目錄 | 二手書 |
$ 130 |
TAAZE 讀冊生活 |
二手中文書 |
電子書 |
$ 224 |
myBook 電子書館 |
自然科普 |
$ 253 |
樂天書城 |
生物入門 |
$ 288 |
三民網路書店 |
自然科學 |
$ 320 |
iRead灰熊愛讀書 |
生命科學 |
---|
圖書館借閱 |
國家圖書館 | 全國圖書書目資訊網 |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 電子書服務平台 | MetaCat 跨館整合查詢 |
臺北市立圖書館 | 新北市立圖書館 | 基隆市公共圖書館 | 桃園市立圖書館 | 新竹縣公共圖書館 |
苗栗縣立圖書館 | 臺中市立圖書館 | 彰化縣公共圖書館 | 南投縣文化局 | 雲林縣公共圖書館 |
嘉義縣圖書館 | 臺南市立圖書館 | 高雄市立圖書館 | 屏東縣公共圖書館 | 宜蘭縣公共圖書館 |
花蓮縣文化局 | 臺東縣文化處 |
|
為什麼在過去兩百年裡,人類的壽命增加速度逐漸接近每小時十五分鐘?
如果演化偏好那些留下最多後代的個體,為什麼我們沒有演化成長生不死呢?
所有的生命都難逃一死,但死亡的年紀未必相同,例如果蠅孵化後只能活幾個小時,某種巨型蕈類卻從冰河時期存活至今,我們該怎麼解釋這些差異?古今中外,眾人爭相尋找長生不老的解方,但究竟是什麼主宰了我們的壽命,我們又為什麼會變老?
生態學家席佛頓抽絲剝繭,從死亡、壽命、老化、遺傳、天擇、機制等數個面向切入,透過幽默的口吻,解釋植物看起來永生不死的特異之處、搖滾樂手往往只能活到二十七歲的原因;並搖著充滿詩意的筆桿,探討分子層面中,基因、自由基與老化、死亡的關係等。
書中滿載科學家對不同物種衰老及死亡差異的最新理解,以及各種研究的來龍去脈。跟隨席佛頓的步伐進入書中,那些模糊未解的壽命疑問都將逐漸清晰!
作者簡介
強納森‧席佛頓Jonathan Silvertown
現為英國米爾頓‧凱因斯市公開大學的生態學教授,專長為植物族群學和演化。目前定居於米爾頓‧凱因斯市。
席佛頓為多本書籍的作者或編輯,2008年出版的 Demons in Eden 獲著名英國生物學家薩克斯(Oliver Sacks)讚揚是一本充滿寫實描述、清晰分析的偉大科普書;前作《種子哪裡來?》(An Orchard Invisible)則獲選為英國《新科學人》雜誌2009年最佳科學圖書。
譯者簡介
鍾沛君
台灣大學外文系、輔仁大學翻譯研究所畢業,專職中英同/逐步口譯、書籍文件筆譯,譯有《大腦、演化、人》、《魚翅與花椒》、《與神共餐》、《打包去火星》、《我們真的有自由意志嗎?》、《仰望夜空》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