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繼《金窩、銀窩、狗窩》後,黎辛斯基反思建築、城市規畫的重要著作。
「文森斯庫里獎」得主、建築發言人黎辛斯基,引領我們省思台灣經驗,找出我們想要何種城市,以及真正需要哪種城市。
■不斷變化的城市,是都市設計者創意能力的體現,或是居民切身需求的投射?
■在台灣,101大樓和台中歌劇院,雖然展現了建築設計者的能力,也提供了都市一座象徵性的重要建築,但它的出現究竟是現今環境的「需求」?或只是被扭曲化的「建築競賽」?
■回溯數個城市的長時段變化,我們將得以掌握城市發展規律,透視城市的未來。
城市是人類為了滿足生活需求、安全、社會互動,所形成的聚落型態。其在人類文明發展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沒有城市,文藝復興、工業革命都不可能發生。廣義來說,早在舊石器時代,即有城市設計的認知。隨著政治、社會生活的複雜化、科技文明的進展,城市設計發展出更豐富多元的思維,不同時代的城市空間與設計反映出那個時代人們的需求。例如,古希臘人營造的是半天可以走完的生活型都市,中國長安的整齊街道規劃,除了防衛功能,更是展示國力以及天人合一思想的體現。
近代城市設計思想起自對工業革命造成的交通、空氣污染、衛生問題之反思。20世紀初開始有「城市設計」這個職業,同時出現幾個主要的城市設計思潮:從城市美化運動、柯比意的光輝城市構想,到雅各布斯重新審視市中心生活的樂趣。他們對當時及後世的城市設計均留下重要影響,例如,紐約中央車站等受歡迎的建築物便是「城市美化運動」所遺留的結果。
本書借鏡美國的城市發展,但討論範圍廣泛。作者以長時間的回溯與分析,呈現城市發展的多種樣貌與可能。透過本書您將可見到:20世紀重要都市設計理論的發展脈絡與重新評價;購物中心的誕生在城市發展所代表的意義;從規劃者、居民到相關業者對開發濱水區與重建舊城區的歷程與值得參考之心得;可思索當都市的規劃只以地標建築物來撐起,而不考慮整理規劃時,所產生的後果。作者也進一步提出分區開發的優點並列舉重要的前人經驗,並提出都市更新在舊的基礎上加強或許才是更好的方式。
黎辛斯基以堅實的案例和洞察力來分析說明,其具體、嚴謹但容易理解的論述將非常值得讀者參考:
一、城市設計vs市場需求:隨城市設計在都市規劃的角色日益減弱,政府、投資者、居民需求和媒體煽動,又會如何影響城市的樣貌?反映在行人徒步區等規劃上,其對商家的影響和對行人的意義有何不同?
二、都市計畫vs建築競賽:整體的都市規劃,與個別的建築競賽,何者才是影響城市定位與發展的重要指標?一座城市的好壞會否因為一兩座建築而被徹底改變?從古根漢美術館的畢爾包效應我們得到何種啟示?反思101和台中歌劇院是否為成功的城市行銷,還是僅在追求一種扭曲的建築觀念?
三、我們想要何種都市vs我們真的需要哪種都市:你想住在都市或是郊區?油價上漲、經濟衰退將如何影響我們的購屋判斷?聚居於城市將比鄉村更有經濟效益,也有助於改善地球環境?
不論您是從事建築工作、設計工作、是政府官員或者僅是一位普通居民,本書都將提供您設計規劃、思考判斷或僅僅是考慮要居住於何處等各種需求。
作者簡介:
黎辛斯基 Witold Rybczynski
波蘭裔,一九四三年出生於愛丁堡,在英國與加拿大的耶穌會學校進學,擁有蒙特婁麥基爾大學建築學士與碩士學位,寫過多本和建築、科技相關的著作,廣泛論述家居、建築與工業技術等主題,定期為大西洋月刊、紐約客、紐約時報雜誌撰稿,並曾於賓州大學教授都市學。
著作《金窩、銀窩、狗窩:家的設計史》榮獲一九八六年「加拿大總督獎」;《遠方林中的空地》榮獲克里斯多福獎、魯卡斯獎,另著有《等待周末》、《漫遊建築世界》、《世上最美麗的房屋》、《都市生活》、《螺絲起子與螺絲》等。
二○○七年獲頒「文森斯庫里獎」,以表彰他在建築、歷史文物保護與城市設計領域的貢獻。
相關著作
《「一定用得上!」螺絲、起子演化史》
《螺絲起子與螺絲:一定用得上的工具與最偉大的小發明》
《金窩、銀窩、狗窩:家的設計史(經典復刻版)》
譯者簡介:
黃中憲
1964年生,政大外交系畢業,現專職筆譯。 譯有《從帝國廢墟中崛起》、、《太平天國之秋》、《戰後歐洲六十年》、《政治秩序的起源》(上)、《成吉思汗—現代世界的創造者》、《帖木兒之後》、《維梅爾的帽子》等。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亞馬遜讀者★★★★★好評推薦
◎黎辛斯基已在寫作圈子裡確立其建築發言人的地位。——《標準周刊》
◎好評如潮:
黎辛斯基引領我們反思本地經驗,並提醒值此大都會時代降臨之際,必須認真思索,我們究竟想要及需要哪一種城市,方能實現美好社會的追尋。──王志弘,台灣大學城鄉所教授
我認為像我們這樣的城市,正處在重建這普世價值的重要時刻,這本書值得我們細讀省思,使我們想要的城市是我們需要的城市。──林洲民,台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局長
本書作者縱越了美國數個世紀的都市規畫與城市發展,為我們開啟了一窺美國城市發展的堂奧,同時也提醒了處身當代的我們,對於每一個城市發展決策之「所以何從」應所反省,對於每一城市行動之「可能何往」應所慎酌。──林崇傑,台北市產業發展局局長
這是一本淺顯易讀的都市計畫(都市設計)領域重要思想理念的評論專書,也是一本生動活潑的近代美國都市發展運動的簡史,更是一面從歷史脈絡中提取經驗來反思未來城市發展方向的明鏡。──陳明竺,財團法人台北市開放空間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文化大學市政暨環境規劃學系兼任教授
黎辛斯基帶我們一窺很有可能成為全球各地城市之發展藍圖的都市未來面貌……富啟發性且始終引人入勝……他不只談人所希望從自己城市得到的東西,還激發讀者想像可能的發展。——《出版人周刊》
這是本精彩好書,讓我們了解都市計畫家和一般消費者的需求兩者非計畫中的互動如何形塑了城市。黎辛斯基是絕佳的都市設計闡述者,他身處這領域之中,對它知之甚詳。——Edward Glaeser, 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
黎辛斯基從嶄新的角度釐清一直以來討論不歇的一些觀念,內容發人深省。——Moshe Safdie,建築師
本書出自城市和都市規畫方面的一位傑出思想家,具體而微呈現了他某些最精闢的想法,內容看似薄弱,實則豐贍。本書深刻思索城市的過去、現在、未來─一個重大的主題,因為人類生活愈來愈都市化。——David Owen,《綠色大都會》作者
名人推薦:◎亞馬遜讀者★★★★★好評推薦
◎黎辛斯基已在寫作圈子裡確立其建築發言人的地位。——《標準周刊》
◎好評如潮:
黎辛斯基引領我們反思本地經驗,並提醒值此大都會時代降臨之際,必須認真思索,我們究竟想要及需要哪一種城市,方能實現美好社會的追尋。──王志弘,台灣大學城鄉所教授
我認為像我們這樣的城市,正處在重建這普世價值的重要時刻,這本書值得我們細讀省思,使我們想要的城市是我們需要的城市。──林洲民,台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局長
本書作者縱越了美國數個世紀的都市規畫與城市發展,為我們開啟了一窺美...
章節試閱
8.畢爾包異數
世貿中心遺址的重建,乃是預料之外而突然需要進行都市再開發的一個例子,但城市始終在建造和重建,以容納日增的人口,因應科技、文化上的改變。最普遍的都市改變或許是稠密化。稠密化有許多好處:街上人更多(從而通常帶來更安全的環境),商店更多,生活福利設施更多,選擇更多,大眾運輸更有效率,房地產價值更高。稠密化也擴大市政府的稅基,而對那些在戰後隨著去工業化而流失人口的城市來說,擴大稅基至為重要。拜去工業化、家庭人口變少、居住單位變大之賜,目前城市的人口密度,即使是那些最稠密的城市,都仍遠低於百年前。因此,現在談「漫無節制的縱向擴張」(反對都市稠密化者危言聳聽的說法),尚言之過早。
但都市稠密化並非遍及整個城市,而是往往出現在市中心、文化地區、公園、濱水區之類生活福利設施附近。正是人口稠密使這些設施得以物盡其用。購物街、公園或濱水散步區的成功,取決於大量人口的存在。無人居住的街道、杳無人跡的公園或空蕩蕩的濱水散步區,不只沒有吸引力,甚至還可能讓人感到威脅,有安全之虞。那麼,就稠密化來說,生活福利設施和人,誰先誰後?
有人說:「把它建好,他們就會來。」大型混合開發區能在較短時間內吸引許多人入住,從而能促進經濟發展。從一開始就得配置足夠的生活福利設施以吸引買家和租戶,因此,這類開發區的成功取決於開發者有雄厚財力來支應可觀的先期投資,也就是口袋要夠深。開發區得有夠大的臨界量(編注:原指採取某些行為或觀點的人數要夠多,才能造成整體的改變。本處指開發案的項目要夠多。)以使這類投資顯得合理,而開發者得有經驗和資源來搞定開發區的多種用途。市政府的角色很重要,特別是在合併多筆土地以供開發和促成當地居民的接受度等方面。設計也很重要,因為開發區必須儘快確立那個難以捉摸的特質:「地方感」(a sense of place)。但要汲得水,得井裡有水;至關緊要的,城市必須成為一個日益擴大且經濟體質健康之大都會區的一部分。市中心區稠密化並非挽救衰落城市的辦法。
規畫者所要克服的難題,乃是既要迅速促成發展,同時又不致重蹈一九五○年代大型都更案失敗的覆轍。這有時很棘手,由費城「威廉潘登陸點」濱水區的命運多舛可見一斑。這塊地面積七十五英畝,位於德拉瓦河邊,係一九六○年代初期用廢土石填埋整平創造出來,廢土石則是在建造一條低於路面的穿城快速道路時所產生。「威廉潘登陸點」位於市場街末端,市中心區旁,被擁有該地的費城市政府視為極有利可圖的開發機會,該市商業局於是委人為該區擬訂總體計畫。順應當時的都更精神,這個開發區被構想為一個超大街區,由一座地標性辦公大樓(港務局所在)、其他的辦公空間、一座科學公園、一個停泊小船的內港組成。這一計畫方案,作為重振費城港務活力的策略一環,包含一座可停泊兩艘三萬噸級郵輪的內河碼頭。目標是趕在費城預定主辦的一九七六年世博會之前完成所有工程,這一世博會意義非凡,正逢獨立宣言簽署兩百周年。
「威廉潘登陸點」計畫打動了市政官員,特別是該市計畫委員會的執行董事愛德蒙.貝肯,但計畫本身有一些缺點。它被說成是威廉.潘之原始計畫順理成章的延伸,但把辦公大樓擺在距離既有的商業區三公里遠處是否明智,一般人不須深思就會心生質疑。此外,該地的進出有問題。 I-95 州際公路還未動工,但已進入最後規畫階段。一旦該公路動工,將需要建造一道一百二十公尺長的高架橋跨越該公路,從而使「威廉潘登陸點」與費城其他地方的往來變得極不便。
拜費城市與州政府鍥而不捨的遊說之賜,聯邦政府公路規畫人員同意讓 I-95 公路行經「威廉潘登陸點」對面的七個街區時走地下車道,因而讓人至少得以從地面進出該地。一九七○年,準官方機構威廉潘登陸點公司成立,三年後該公司宣布為該地的多用途開發區舉行開發設計競賽。勝出的開發商,規畫在該地建三棟含有辦公層、公寓層和一家飯店的高層大樓,且三棟大樓的最底下數層均闢為面積一千四百平方英尺的立體停車場(地近河川使停車場必須高於地面)。立體停車場有其必要,因為大部分人被認為屆時會開車前來「威廉潘登陸點」。開發商還要求當時已在興建的 I-95 公路增設交流道,但此舉引來擔心當地來往車輛變多的居民團體反對,經過數年多場的公聽會,設交流道的建議遭投票否決。該開發商於是退出此一開發案。
獨立兩百周年逐漸逼近,費城雖然未能如願取得世博會主辦權,市府還是投下一千三百萬美元營造「威廉潘登陸點」部分地區的景觀,以便舉辦施放煙火、音樂會等特殊活動(也是「威廉潘登陸點」最早的公共用途)。接下來二十年,針對該區域的開發,先後出現了四個提案。其中一次,市府找人擬了總體規畫,但找不到開發商來執行;另一次,國家經濟的衰退使此多用途開發案胎死腹中。魯茲公司,挾著已在波士頓、巴爾的摩完成,大受好評之水岸開發區的餘威,推出雄心勃勃的節日市場設計案,但由於失去台柱商家迪士尼,且面臨零售業全國性衰退的不利環境,該公司撤銷該開發案。
自「威廉潘登陸點」第一個總體規畫問世以來已過三十多年,而歷來針對複雜多用途開發區所提的方案,無一有幸落實。最後,一九九七年,費城找賽門德巴托羅公司開發一座娛樂、零售綜合區,亦即一處商場。這時,「威廉潘登陸點」也已規畫一新工程,即由聯邦政府出資,跨河連接「威廉潘登陸點」和坎登的空中纜車。接下來五年期間,這一商場開發區的營造成本由原訂的一億三千萬美元劇增為三億兩千九百萬美元。然後,二○○二年,由於經濟變差,賽門德巴托羅公司宣布退出該開發案。空中纜車正興建中,費城騎虎難下,急忙向外徵求新開發提案。但收到的四個提案均不理想,這個開發區最後停擺,只剩下空中纜車的塔柱,而該纜車工程如今也已停擺。
把「威廉潘登陸點」說成徹底開發失敗並不符事實,因為該區域還是得到開發:位在兩個廢棄突堤碼頭上的低層住宅、一家飯店、一座海事博物館、一座溜冰場、一個經過景觀營造而常有音樂會、煙火、多種公開節日活動在其上舉辦的廣場。只不過多年來在規畫、公聽會、基礎設施改善、公共機構等花了數百萬美元,卻未能開花結果。
「威廉潘登陸點」的遭遇,說明了全盤開發都市大塊區域上固有的困難。成功的特大開發區,例如洛克斐勒中心,極為少見,通常是特殊天時地利人和下的產物(就洛克斐勒中心來說,有經濟大蕭條降低營造成本,且委託人極有錢)。像「威廉潘登陸點」這種遼闊且孤立的區域,必須達到臨界量才開發得成,但由於它面積大,得花很久時間才能達成臨界量,因而特別易受市場周期影響。這些計畫一再遭遇需求減少的現實衝擊,但由於必須在建築上做出搶眼的設計(自貝肯最初的總體規畫傳下的需求),因此費城市無法將開發案縮減到較務實可行的規模。
「威廉潘登陸點」也說明了結合城市裡公私空間的棘手難題。這一開發案最初是民間營利性開發性質,後來卻帶有較官方的色彩。這使人搞不清該地的定位。它是個理當得到官方經費支持的公共生活福利設施?還是個該倚賴民間出資的營利性開發區?但如果是後者,一如商場開發,為何需要官方補助?說這個開發案必須兼具官方、民間性質,結果只是在功能上和政治上都模糊了它的定位。與布魯克林大橋公園不同,「威廉潘登陸點」對於如何利用民間開發來增強公共福利一事,從未有明確一套策略。
事實證明,大規模都市開發的可行之道,乃是擬訂由諸多小計畫組成的大開發案。如同「威廉潘登陸點」,下曼哈頓哈德遜河邊的炮台公園城也是建立在由廢土石埋填整平的土地上(廢土石則是建造世貿中心時所挖出)。這個九十二英畝的開發區由炮台公園管理局規畫、統籌,該管理局是一九六八年紐約州創立的公益公司,成立時間和威廉潘登陸點公司差不多。一如在費城所見,早期的炮台公園城設計,乃是規畫在超大街區裡建造工程浩大的超大建築,結果下場和「威廉潘登陸點」一樣。一九七九年,該管理局委託亞歷山大.庫珀和史丹頓.艾克斯圖擬出可由不同開發商在不同階段陸續完成的規畫案,開發方式於焉有了改變。庫珀和艾克斯圖把下曼哈頓不規則的棋盤式街道延伸進這一開發區,創造出可被中層、高層公寓大樓填滿的小塊土地。*【*西城公路把炮台公園城與下曼哈頓隔開。欲將這條高架道路地下化的計畫於一九八五年遭取消,而儘管這一高架道路被拆掉,八線道的西街仍是行人的一大障礙。】一如瑞斯頓市中心,炮台公園城在設計之初就規畫為逐步擴建,而非一次蓋成,整個區域分為數個開發區,由不同的開發商出資並建造,以因應變動的市場需求,但始終遵循總體規畫的建築原則。這一作法很成功,除了世界金融中心這個例外(單一開發商建造的辦公大樓群,且所有大樓皆出自西薩.佩里的設計),整個炮台公園城呈現風格分殊而賞心悅目的面貌,避掉了使先前都更案大為失色的建築千篇一律現象。
炮台公園城包含多種商店、數所公立學校、餐廳、飯店、博物館、一座有多個放映廳的影城、一處供遊艇停泊的內港。這個最終將容納六萬居民和上班族的開發區,說明了公家機關可與民間開發商如何成功的合作。這個多用途的開發計畫也表明重拾較傳統的都市主義不只可行,財務上不成問題,而且大受歡迎。炮台公園城位於濱水區,乃是此開發區能大受歡迎的主要原因之一。河邊綿延一公里多的公共散步道(曼哈頓第一條這類步道),吸引了此一開發區之外的人造訪,也提供了必要的地方感。
史岱普頓是最大的都市稠密化例子之一。這個占地四千七百英畝的開發區,位於丹佛舊機場原址,距丹佛市中心約十五分鐘車程。史岱普頓的開發始於二○○一年,開發者是總部設在克利夫蘭而專精於大型都市開發案的森林城開發商。史岱普頓建設完成時,將有三萬居民和三萬五千個新工作。它主要由獨戶住宅構成,但也包含公寓和共管式集合住宅,人口密度約每英畝二十人,相較之下,一般的城郊住宅區為每英畝十人。史岱普頓被既有的數個城市居住區所圍繞,因而,比起設在郊區,它能支持更廣的零售用途和商業用途,以及就業。
位於亞特蘭大中城區的大西洋車站居住區,比史岱普頓小但更稠密,位在曾是煉鋼廠所在的一百三十八英畝土地上,由當地開發商詹姆斯.賈科比開發,將含有五千個居住單位(包含高層公寓和獨戶住宅)、六百萬平方英尺的辦公空間、兩百萬平方英尺的零售業空間、一千個飯店客房,以及一個多用途的市中心區,總共將提供三萬個工作機會。商業區小而緊湊,步行可至區內各處,主要由四、五層樓的建築和街道、人行道組成,建築底層為店面,上方為公寓和辦公層。建築的俐落現代設計,加上擴及到人行道上的餐廳、咖啡館,讓我想起荷蘭或德國的新購物區。
現代氣息同樣濃厚的,乃是開發商傑拉德.海因斯為華府市中心區規畫的多用途開發區。在此,舊的都更規畫過程將在實質上遭到反轉。負責規畫的福斯特建築事務所,從一個超大街區開始著手(為安置一個今已拆除的會議中心,一九七○年代創立了這個超大街區),把舊街道重新打通,把該地分割為六個較小的街區,並在曾有過一條小巷存在的位置創造出一條室內行人購物街。與周遭都市環境融合為一的建築群,包含辦公大樓、共管式集合住宅大樓、公寓大樓,且這些大樓的一樓皆有商店。此為典型的市中心設計走向,惟獨大樓底下闢設大型地下停車場一事,與這一走向相忤。
丹佛、亞特蘭大、華府都是經歷過人口激增的都會區,但並非所有城市都有足夠活絡的房地產市場來吸引大量資本投入(就史岱普頓來說是五十多億美元),或有足夠的空地進行大型市中心區開發案。但那不表示稠密化不會發生,只是規模會較小,速度會較慢。在較老的城市,稠密化往往意味著廢棄的工、商用建築改闢為居住用途。這一過程通常一開始由小開發商、創業家和甘冒風險的個人參與。最後,新居民引來小型零售業,進而吸引更多人入住,像是年輕專業人士和空巢族。日增的需求鼓勵較大型、融資能力較強的開發商進行較大規模的開發案,隨之帶來更多零售店、娛樂休閒場所和諸如此類者。大部分情況下,最初決定使某居住區稠密化的通常是市場因素,而非官員,但政府的角色至為關鍵,特別是在初期階段。協助取得開發許可,使再開發案得以從小規模開始著手;減稅和古蹟保護抵稅能激勵不振的市場;在較晚期階段,街道景觀與基礎設施的改善和公園會引來更多人入住。最後,建造圖書館、學校之類新公共建築,雖然不可能一下子啟動這過程,在較後期的開發階段,有時卻能發揮重要的推波助瀾效果。
華府的海軍造船廠開發區是個大型的濱水區開發案,將住、商、購物、休閒諸用途與古建築結合在一塊,從中可清楚了解市府官員、開發商、都市規畫師、建築師對於如何成功填實、恢復、稠密化都市區域已有更多深入的認識。這個開發區位在華府東南區的國會山莊山腳下,所在地原屬華府海軍工廠所有。創建於一八九八年的老舊造船廠和兵工廠,位於阿納卡斯蒂亞河邊,占地一百二十七英畝。一九六二年,海軍造船業務移至他處,造船廠中一半區域除役,土地和建築移交總務署,即職司聯邦政府之建築與不動產管理的機構。總務署打算建造聯邦機關大樓園區,但由於資金缺乏且對聯邦政府機構興趣缺缺,只建成運輸署總部大樓。二○○○年,聯邦國會授予總務署出售或出租該地其他土地(四十二英畝)或與民間聯合開發的特別權限。總務署做出難得一見的決定,選擇了後一方案,與開發商華府森林城簽了為期十七年的協議,委任該開發商闢建一個耗資十七億美元,將供一萬八千人居住、工作的多用途水岸居住區。
海軍造船廠開發區的第一階段將於二○一○年前完成,整個開發區則要再花十年才完工。由羅伯特•斯特恩建築師事務所、沙洛姆•巴蘭聯合事務所、SMWM事務所等三家建築事務所擬訂的總體規畫,重新引入原本的街道巷弄(其中某些街道巷弄先前遭海軍封閉),把紐澤西大街(朗方設計的斜向街道之一)延伸入這個開發區,並以植有樹木的新廣場作為該大街之終點。瑞斯頓市中心和炮台公園城的開發心得,在此到處可見:街道將這個開發區分割為較小的數塊區域,使開發者得以延請不同的建築師設計三十棟不同的建築。一座一九一五年美術學院風格的市抽水站和數座海軍工廠古建築的存在,更確立了此地建築的多樣性:一九一九年的製造鍋爐大廠房將改闢為購物、餐廳區,三棟工業用大樓將改為居住用。配合華府的高度限制,海軍造船廠開發區的新建築大體上只有十層樓,其中許多建築的一樓為店面。把這一新開發區的風格稱之為「工業風」,可能最為貼切:大量的玻璃、裸露的混凝土、磚。河邊有一座六英畝面積的公園,由著名景觀設計師保羅.佛里德堡設計,提供多種設施:水邊的寬闊木板人行道和停靠小船的碼頭、供舉行公共活動的大草坪、宜人的花園、瀑布與噴水池,以及一座古建築附近的硬實地面被改造為餐廳、營造出小型節日市場的數棟新零售店建築。一九七○年代的行人徒步區構想在此並未復活,但緊接在公園後面的水街卻可視需要暫時封街,以舉行街頭園遊會、農民市集之類的社區活動。
海軍造船廠開發區展示了晚近三十年在都市建造方面學到的許多心得。第一個心得是勿漠視幾百年的城市歷史。經過實證考驗的老規畫辦法往往仍是最好的解決辦法:將有人行道的街道、路樹、獨戶建築等不同用途緊密結合(例如一樓店面、樓上公寓的結合和辦公大樓、共管式集合住宅的毗鄰而立)。
第二個心得是現代科技,不管是汽車還是網路,有時會是促成改變的強力推手,但新科技的出現不會主動要求城市改造。大部分情況下,在過去積留下來的多層東西上單純再加上一層,乃是最好的辦法。成功的都市干預(urban intervention)例子,例如吉拉德力廣場和昆西市場建築群,採取的作法是調整而非徹底改變:把舊的廠房移作他用,改變老式水岸地區的面貌。在能保住歷史古蹟時予以留存並強化過去,這點非常重要。調整與保存,更深一層的好處,乃是有助於創造豐富、獨特的地方感。
第三個心得(來自珍.雅各布斯的心得),乃是街道、公園之類都市生活福利設施得到密集使用時,最能發揮其效用─都市活力的關鍵之一是人口稠密。*【*反之,即使是設計良善的生活福利設施,若沒有夠多的使用者,也會如同廢棄物。】海軍造船廠開發區會有九千人居住,也就是每英畝超過兩百人;密度每英畝近三百人的炮台公園城(此地有高達四十層的公寓大樓),兩者都遠高於曼哈頓周邊的大部分都市居住區。一如炮台公園城,海軍造船廠開發區也會有許多上班族。同樣重要的,海軍造船廠並未被定位為孤立的「開發區」,而是周遭城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被國民公園、有四萬一千個座位的新棒球場、一座海軍設施夾在中間,與阿納卡斯蒂亞河邊步道這個重要的地區性生活福利設施相通。這個從實用考量結合多種用途的作法,擺明與傳統的分區規畫作法背道而馳,但無疑會使這個開發區成為充滿生氣的居住區。一如炮台公園城,海軍造船廠開發區不是觀光景點,但華府居民會被吸引至該地的水岸公園和旁邊的餐廳(附近有一地鐵站)。
地近平價住宅,乃是海軍造船廠開發區成為該市不可或缺的主要原因之一。一九四○、五○年代,在與華府海軍工廠隔街相對的地方,建造了有七百個居住單位的公營住宅區:亞瑟.卡珀和卡羅爾斯堡住宅區。一如許多公營住宅區,這個住宅區變得無比破敗。哥倫比亞特區住宅局與專精於社會住宅的華府森林城開發商及大西洋都市開發商合作,拆掉三十五英畝土地上所有的破敗住宅,改建成一個稠密許多的住宅區。這個住宅區有連棟式房屋和公寓大樓,以及一座社區中心、三棟辦公大樓、數家商店。房子位於樹木夾道的街道邊;低層公寓大樓面朝公園。卡珀/卡羅爾斯堡是「第六希望」計畫的開發成果之一,「第六希望」是聯邦的都市住宅補助計畫,約於一九九二年開始推動。據聯邦政府住宅與都市發展部的說法,這個計畫的宗旨在於「重新打造並支持可長可久的住宅區,使居民擺脫依賴和揮之不去的貧窮,藉此終結過時、嚴重破敗之公營住宅區的地理孤立、社會孤立、經濟孤立」。與傳統公營住宅區不同,「第六希望」住宅區是官民合夥事業,社會住宅和市價住宅在此比鄰而立。
有些「第六希望」住宅區因以市價住宅取代社會住宅而遭到批評,但重建的卡珀/卡羅爾斯堡住宅區,以出租的公營住宅(包括老人住宅)和勞動家庭買得起的「勞動人口」住宅(限於家戶所得僅及該區域中間所得層之某個比例的家庭),取代原有的住宅單位。此外,這個住宅區增加了九百個供出租或照市價銷售的居住單位(公寓和連棟式房屋)。為使公營住宅擺脫公家機關的約束,所有居住單位(社會住宅、勞動人口住宅、市價住宅)都由民間而非由市府住宅機關建造、管理。為進一步消除「公營住宅」向來的污名,社會住宅和市價住宅故意蓋成讓人看不出差異。*【*外觀一模一樣;內部則有異,因為市價住宅可能用上較高級的材料和裝潢,視買者的偏好而定。】結合社會住宅和市價住宅,使官方住宅機構得以為兩億美元的新公營住宅經費注入三千五百萬美元的聯邦補助款,以及五億美元的民間開發資金。這一資金上的交叉補貼,乃是在同一開發區裡同時建造住宅、營利性建築、零售業用建築所致。
卡珀/卡羅爾斯堡的開發心得,代表了對先前公營住宅政策的含蓄評論。不再有超大街區,不再有高層公寓大樓(此地大部分的社會住宅會是連棟式房屋或無電梯的公寓),不再有窮人集中居住的孤立地區。在卡珀/卡羅爾斯堡,一如在「第六希望」的其他許多開發區,社會住宅和市價住宅比鄰而立。這一作法認知到都市環境(包括建築和居住區)的設計必須接受市場考驗,必須考慮到人的需求和欲求,包括窮人的需求和欲求。
「海軍造船廠」開發區的最後心得,乃是在支持都市化方面,政府的角色依然吃重。總務署作為委託人,力求古建築得到應有的保存和修復,要求開發者提供設計完善的公共空間,檢討建築指導原則,確保公共生活福利設施得到妥善的設計和維護。「第六希望」開發案差不多也是公、私利益團體合作的產物。這是相輔相成的合作:開發商善於了解人的需求,但往往把重心擺在他們自己的開發區,而較不關注如何使這些開發區融入(並影響)周遭市區。另一方面,政府向來拙於都市規畫,往往較用心於表述「對人有益」之事,而非發掘「人想要的東西」。受累於僵化的行政體系,政府也不善於回應多變的消費者需求。但市府有資源和責任去處理基礎設施、交通、社區關懷等影響全市的問題。大型都市開發區必定需要事先規畫,而成功的規畫既需要民間的創業精神,也需要官方的參與。
8.畢爾包異數
世貿中心遺址的重建,乃是預料之外而突然需要進行都市再開發的一個例子,但城市始終在建造和重建,以容納日增的人口,因應科技、文化上的改變。最普遍的都市改變或許是稠密化。稠密化有許多好處:街上人更多(從而通常帶來更安全的環境),商店更多,生活福利設施更多,選擇更多,大眾運輸更有效率,房地產價值更高。稠密化也擴大市政府的稅基,而對那些在戰後隨著去工業化而流失人口的城市來說,擴大稅基至為重要。拜去工業化、家庭人口變少、居住單位變大之賜,目前城市的人口密度,即使是那些最稠密的城市,都仍遠低...
作者序
前言
我對城市的看法和我們這代的許多建築系學生一般,是透過閱讀路易斯.孟福、珍.雅各布斯的著作而形成。當年在課堂內外鑽研他們的著作時,我的閱歷還太淺,看不出他們的理念在許多重要方面都針鋒相對。孟福眷戀前工業時代的城市,大力提倡以他恩師派翠克.蓋德斯的學說來規畫的小格局未來城市。雅各布斯對於所有規畫,特別是對當今的都市規畫,都心存懷疑,認為城市有其自己的法則,而那些法則是規畫者所大抵忽視的,或者就現代夢想家(包括蓋德斯)來說,是遭規畫者所擅自奪走的。我曾在某次團體午餐時與孟福有過一面之緣,那時他正好前來麥吉爾大學拜訪。他是見證現代建築與都市規畫的創立,具有近乎神祕光環的人。他是個溫文爾雅的紳士,拘謹且有點冷淡,宛如來自另一個時代的人。至於雅各布斯,她打破傳統窠臼、神采奕奕,直腸子性格,反倒更能打動易受外界影響的新手。
自雅各布斯寫成《偉大城市的誕生與衰亡》,迄今已五十年,而我那些少不經事的見解已被歲月磨得少了些銳氣。例如,她當年毫不客氣將城市美化運動和田園城市運動斥為不值一顧,如今看來似乎太過輕率;其實這兩次運動都在美國城市史上留下不可磨滅且正面的印記。她對街頭生活的深刻剖析,與迄今我們對防禦空間與社區治安(defensible space and community policing)所已有的了解,相去不遠。而過去五十年,都市領域已不同於前:製造業的逐漸消失,已改變美國許多「偉大」城市的面貌;在市中心的居住區,貧窮和種族區隔仍在;而郊區和遠郊漫無節制的擴張,已成為大都市成長的重要推手。在這同時,日益升高的環保意識,已使孟福的地區性規畫主張重獲重視。
雅各布斯與孟福的爭辯,需要放在歷史時空裡來理解,而本書第二章就是在探索二十世紀上半葉影響美國都市規畫的三大觀念:城市美化、田園城市、光輝城市。第三章詳述雅各布斯對現代都市規畫的激烈抨擊,以及此一抨擊對設計界的深遠影響。但就在她把注意力放在市中心區的狀態時,美國的都市主義(urbanism)已走上法蘭克.洛伊.萊特早在三十年前就以廣畝城市概念搶先一步提出的去中心化之想法。雅各布斯極瞧不起廣畝城市這個郊區構想,因而在她的書中根本略而不提。第四章描述萊特這位有著獨特性格的天才,如何未卜先知洞見未來。第五章將這幾個部分串連在一塊,說明這三大觀念和雅各布斯的評論,如何在不斷改變的美國城市裡發揮影響,並以水岸公園和新式田園市郊住宅區的形式重新現身。至於萊特那個都市邊區不斷擴延的宏闊構想,現實情況則老早就超乎他的想像。
美國城市,作為非事先規畫、讓個人盡情施展抱負且近乎無政府的場域─一個暫時性的大都會─已在許多方面實現了雅各布斯的構想,但那是以令人意想不到的方式實現。最成功的都市居住區不只吸引她所歌頌的藍領家庭入住,還吸引了有錢人和年輕人。她所支持且視為健康城市生活衡量指標的都市活力,已在規畫性的住商開發區裡表現出來,而住商開發區的規模就和她所極力批評的都市更新的規模相當。這些開發區是不動產業者的傑作,而不動產業者未見於雅各布斯在《誕生與衰亡》中所描述的那個城市,卻在今日扮演吃重角色,老早就取代都市規畫家成為當今主要的都市謀略家。
本書概括說明我在都市規畫和都市發展方面的所學。十六年前我開始向企業管理碩士和主修房地產的學生講授設計與發展的入門課,認識了在華頓商學院房地產系的同事,其中以經濟學家居多。無一例外的,我發現他們都決意投入都市研究,鑽研住房供給、公共財務、外來移民、都市貧窮諸課題。他們對城市的主要關注之處,和設計學院︵我執教的另一個學校︶的建築師、都市規畫師的關注,差異不大;他們都關注如何改善城市以及那些在城市居住、工作者的生活。但經濟學家認為,若打算改變,得先了解欲改變之物如何運行。因此,他們的研究專注於城市的實然(即城市如何運作),更甚於關注城市的應然。這意味著得收集、分析大量資料,努力去了解為何人有那樣的行為,為何住在那個地方,為何做出那樣的選擇。
開發區的規畫通常以功能分析和對場址環境、交通模式之類事物的調查為起點,但都市設計者的主要目標乃是針對即將面臨的難題找出新且實質的解決之道。至於建築師和都市規畫師則追求他們所認定的城市應有面貌:更安全、更稠密、更環保、更多元、更有生氣。基本假設為:設計師(畢竟是專家)考慮到使用者的利益,最清楚如何達成這些值得追求的目標。相對的,我的經濟學家同事則從另一頭去解決問題,想找出人所真正需要的東西。
城市是設計意念的結果,或市場力量的結果,還是兩者兼而有之?這些就是我在此書裡所要探索的疑問。第六、第七章記述某種另類的都市史,那是與使用者、消費者、企業家有關的都市史,而非與都市規畫師的處方有關的都市史。第八章談當前的簽名式建築建造熱潮(即所謂的畢爾包效應)和都市設計之間的水火不容。第九章談我們在建造城市和重建城市方面所已知的東西,談過去五十年的心得似乎正化為將實用主義、零散漸進開發(piecemeal development)與公、私行動結合為一的策略。最後兩章拿美國人所想要的城市,和基於現今環境危機、美國人所需要的城市相比較,而研究發現,這兩種城市南轅北轍。解決這一矛盾,乃是下一代的城市建造者所必須面對的首要難題。
前言
我對城市的看法和我們這代的許多建築系學生一般,是透過閱讀路易斯.孟福、珍.雅各布斯的著作而形成。當年在課堂內外鑽研他們的著作時,我的閱歷還太淺,看不出他們的理念在許多重要方面都針鋒相對。孟福眷戀前工業時代的城市,大力提倡以他恩師派翠克.蓋德斯的學說來規畫的小格局未來城市。雅各布斯對於所有規畫,特別是對當今的都市規畫,都心存懷疑,認為城市有其自己的法則,而那些法則是規畫者所大抵忽視的,或者就現代夢想家(包括蓋德斯)來說,是遭規畫者所擅自奪走的。我曾在某次團體午餐時與孟福有過一面之緣,那時...
目錄
好評推薦
前言
1.改造城市
2.三大觀念
3.小偏方
4.萊特先生與逐漸消失的城市
5.都市主義的需求面
6.拱廊街與商場、大賣場、購物休閒中心
7.濱水區
8.畢爾包異數
9.分區逐步開發
10.我們想要哪種城市
11.我們需要哪種城市
誌謝
注釋
中英名詞對照及索引
插圖一覽表
好評推薦
前言
1.改造城市
2.三大觀念
3.小偏方
4.萊特先生與逐漸消失的城市
5.都市主義的需求面
6.拱廊街與商場、大賣場、購物休閒中心
7.濱水區
8.畢爾包異數
9.分區逐步開發
10.我們想要哪種城市
11.我們需要哪種城市
誌謝
注釋
中英名詞對照及索引
插圖一覽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