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地剛搭建好的婦產中心,加拿大籍賴醫生一天接生四十個新生兒。
義大利籍醫生柯西非法越界進入南蘇丹,在攝氏五十度的環境下照料眾多槍傷及炸傷的戰爭傷患。
外科醫生張衛在世界上地雷分佈最密集的城市做了上百次的截肢手術。
後勤專家馬丁為了運送冷藏疫苗,必須與哥倫比亞的軍閥與獅子山嗑藥的童兵打交道。
美國籍法蘭克醫生越過布瓦凱的停火線,在當地醫院執行無數急救外科手術,並隨時準備逃離當地武裝民兵。
當戰火掀起,聯合國職員及其家人在機場大排長龍等候離開時,無國界醫生正抵達入境準備執行緊急任務……,而每一位醫生與後勤人員,都承擔著自己與眾多難民的生存壓力。每當武裝人員開始攻擊無國界醫師團的工作人員,造成醫師與後勤專家的綁架與死亡,總部下達撤退命令時,他們想的第一件事情是,他們走了,這些難民怎麼辦?
1971年,一名決斷敢言的法國醫生因目睹奈及利亞軍方造成的人為飢荒,回國後打破中立的協定,將事實揭露給媒體,並表示「沈默絕對可以殺人」,與另一名記者一起創立了無國界醫師組織(MSF),開始於世界各地戰亂、饑荒等人力或天然造成災害時進駐,提供立即的醫藥衛生援助。
80年代時期,無國界醫師組織以「緊急救援牛仔」之姿躍升上國際舞台,以行動迅速、直言不諱以及「不該做卻還是去做」的行事風格聞名於國際,在其他救援組織因危險或地方強權而撤退時,無國界醫師組織仍能設法排除政治力阻礙進入每一個需要支援的地區,抱持著任何人都有權接受人道醫療救援的信念,不論對方身份、種族、宗教、黨派為受害者提供援助。
他們的進駐,告訴了受苦的當地人,這世界沒有放棄你們……。
1999年,由於無國界醫師在人道救援工作上卓越領先的成果,獲得諾貝爾世界和平獎。而負責人上台致詞是,卻直言自己做的永遠還不夠,醫師永遠無法阻止種族屠殺,但貌似中立的沉默則是最大的幫凶。
盧安達種族屠殺事件,無國界醫師團率先跳出指控盧安達政府的操控,並強烈要求聯合國介入制止種族屠殺,可是沒有想到自己在盧安達邊境設立的難民營,竟也被盧安達政府利用為供給屠殺者的最好安養地。是去?是留?人道行動再次面對最血淋淋的挑戰。
直至今日,無國界醫師組織已是全球最大的獨立人道醫療組織,在28個國家設有分部,在80個國家有專案救援工作,並仍舊秉持四十多年前創立的精神,在國際上無畏地揭發任何違反人權的事實或暴力事件,並在人類永不停止的災難中,持續深入前線以及資源極度匱乏的地帶,幫助那些在世界角落被遺忘的人。
從海地的急產室到阿富汗的難民營,從蘇丹的叢林到盧安達的邊境,對於身處世界邊緣的人們來說,他們,就是地獄中的希望。
本書作者除了詳細介紹無國界組織戲劇性十足的成立過程以及所抱持的一貫理念,也深入報導人道組織所面對的各種現象與議題,透過採訪在各偏遠地區實地工作的醫生、護士以及後勤人員等,揭露無國界成員所面臨而外界鮮知的人類苦楚與醜陋真相,同時也側寫參與行動的醫生以及他們本身心理面所受的影響,藉著他們所遇到一則則的真實故事,深入帶讀者瞭解無國界醫師的救援工作、加入動機、所遭遇的危機、挫折與回到原本社會中巨大的自身衝突,以及在這之下,為何他們仍願意日復一日冒著生命危險繼續堅持下去的原因。
◎本書為五周年改版紀念版◎
作者簡介:
柏托洛帝 Dan Bortolotti
一九六九年生於多倫多,一九九二年取得加拿大滑鐵盧大學英文學士學位,現為記者,至今總共發表七本著作。二○○三年以個人著作《探索土星》和《搶救熊貓》入圍「科學在社會圖書獎」,撰寫的報導刊登在北美二十幾家刊物,如加拿大英文新聞周刊「麥克林」、加拿大文學、政治月刊「禮拜六之夜」與加拿大日報「國家郵報」,也為加拿大多家雜誌撰寫個人理財文章。其作品曾六次獲得國家雜誌獎(National Magazine Award)提名。他也是投資理財部落格Canadian Couch Potato格主。目前與家人居住在多倫多北邊的奧洛拉鎮。
相關著作
《槍口下的急診室—無國界醫師的奮鬥故事》
譯者簡介:
林欣頤
因為在文字的光影間發現天堂,棄商從文。曾任出版社編輯,現為專職譯者,譯有《愛拉傳奇4:橫越冰原》、《狼紀年:太古的戒律》、《五歲前的IQ大躍進》、《世界國家公園奇觀:美國國家公園》、《三十分鐘教你樹立優質形象》等書。
各界推薦
媒體推薦:
「作者對無國界醫生團隊成員情感面的細膩描寫,使得本書發光發熱。我本身參與過在阿富汗的任務,作者的文字真的非常寫實。志願工作者的辛辣故事,結合有關無國界醫生組織內部運作方式的露骨描繪,使這本書富含知識且動人。」
——《新英格蘭醫學期刊》
「這本書可以同時令你心碎,也令你對人性充滿希望。書中的故事和照片同時揭露了我們人類所能給彼此最壞的惡與最美的善。」
─《英格拉姆圖書服務商》
「文筆優美……柏托洛帝的報導內容多半是報章雜誌遺漏的頭條,也因此這篇教人眼界大開的敘述文字更教人膽戰心驚,無國界醫生的努力成果也更讓人注目。」(星級評論)
─《書單雜誌》
「只要你對公共醫療的現實情形感興趣,都應該讀一讀柏托洛帝的報導……它堪稱一幅鉅細靡遺的圖畫。」
─《刺胳針醫學期刊》
「細微刻劃這個成為大眾浪漫想像的組織……這本極為通順易讀的書籍幫助我們了解許多無國界醫生組織的專案有多深遠的影響力,以及在執行專案的過程裡,促使許多志願者發揮人道精神。」
─《圖森市民報》
「本書絕不令你失望,書中陳述許多扣人心弦的故事……它無疑會引起廣大讀者的興趣。」
─《紙與筆書評雜誌》
「本書值得未來的國際援助志工、感興趣的贊助人閱讀,更包括對無國界醫生組織所謂『他人的人權與尊嚴』關心與重視的所有人。」
─《環球郵報》
「書頁雖滿載血腥,但更重要的是對人道強烈的信念,令人不忍釋卷。」
─《時光日報》
媒體推薦:「作者對無國界醫生團隊成員情感面的細膩描寫,使得本書發光發熱。我本身參與過在阿富汗的任務,作者的文字真的非常寫實。志願工作者的辛辣故事,結合有關無國界醫生組織內部運作方式的露骨描繪,使這本書富含知識且動人。」
——《新英格蘭醫學期刊》
「這本書可以同時令你心碎,也令你對人性充滿希望。書中的故事和照片同時揭露了我們人類所能給彼此最壞的惡與最美的善。」
─《英格拉姆圖書服務商》
「文筆優美……柏托洛帝的報導內容多半是報章雜誌遺漏的頭條,也因此這篇教人眼界大開的敘述文字更教人膽戰心驚,無國界...
推薦序
知道有人在受苦
知風草文教服務協會創辦人 楊蔚齡
第一次接觸「無國界醫生組織(MSF)」的醫療團隊,是在一九九○年夏天。那一次,在泰國東部邊境「西圖難民營」,我目睹一個剛被地雷炸傷的難民,被其他難民朋友以樹枝抬進醫院,當時緊急呼叫求救的聲音,驚動了所有醫護人員,就連在門口訪問個案的我,也跟著好奇地趨前一探究竟。MSF這個由竹子搭建的簡陋醫院,由於已經使用了十數年,顯得老舊、歪斜且佈滿灰塵;醫院裡面的病床,雖然也是採用竹子及木料的簡易設備,但病床上仍鋪著乾淨的綠床單。
當傷患被放上急救病床、打開水布 的剎那,血水和肉泥染糊了床單,也震懾了旁邊的醫護人員和我。眼前的傷患,不僅雙手雙腳都已被地雷截去,連臉部也是一團模糊,幾乎已無法辨識五官,然而這個只剩一團肉球的受傷驅體內,卻仍有急促的呼吸。MSF醫護人員發覺病患還有生命脈象時,便立即分工、默契十足的展開急救。時光匆匆二十餘年,那個雷傷患者的沉重呼吸,尤其是那幾位「搶救生命」的醫生,雖然面對一團血肉模糊的傷患,只因為他還有一口氣在,便毫不猶豫地全力搶救,那種鎮定、不懷疑、勇往直前的擔當,直至今日仍令我難忘。
不過,您或許不知道,除了救人的鎮定和擔當,許多機構在執行救援任務時,還必需具有「冒著個人危險服務他人」的心理準備。「充滿危險」雖然已是大多數人道救助工作者的共同認知,但這些「風險」並不會阻礙真正有熱情的參與者。對MSF組織而言,前線任務的「職業傷害」除了可能罹患瘧疾、傷寒、愛滋病,更可能要面對地雷、流彈、墜機、綁架、自殺炸彈等。這些有形和無形的傷害威脅,也是我個人從事救助工作以來,最大的挑戰。記得二○○五年時,我前往海地勘災,回程從海地搭機到多明尼加,眾目睽睽下,從候機室的落地玻璃牆看到跑道上一架二十人座的航機,在準備離開地面前機尾與機身赫然斷裂成兩半。此時,機場的地勤人員竟然可以不慌不忙地,過去將掉落的飛機尾端扶正並接上機身,機長並悠然重新啟動引擎,飛機揚長而去。當時,在機場等待下一班機的我、MSF醫生、聯合國維和部隊(UNTAC)等人,都只能以「不可思議」來調侃和彼此祝福,並希望前一班飛機和我們的下一班機都能夠「Happy Landing」。老天幫忙,那一次我們都順利完成任務,並平安回家。不過,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夠那麼幸運。
柬埔寨戰後和平初期,我曾見過聯合國難民高專人員(UNHCR)的車輛壓過地雷,炸傷美籍專員的一條腿;知風草行遍大小村莊的助學工作中,協會車子輪胎飛走、引擎起火、傾落斜坡等等,都算經歷過的小事。如同本書中所紀錄的,根據《英國醫學期刊》2000年所發表的調查研究所顯示,1985至1998的十多年間,高達375位救助工作者喪命,而這項數字僅屬有紀錄者。這些紀錄,當然也包括MSF人員,他們在阿富汗遭到驅逐者的攻擊,在尼加拉瓜的地震、宏都拉斯的颶風救援行動中、在海地地震後的瓦礫堆中受難等等,儘管面對災禍充斥的環境,儘管許多志工在參與服務之前,會被要求簽署「棄權聲明書」,但仍有許多懷抱「拯救生命」情懷的志士,願意參與奉獻,親赴人道危機現場。
由於服務工作,我曾數次在各國的救援現場與MSF人員接觸,這項工作雖然吸引了許多懷抱救人情懷的工作者,有人認為:「那和你過往所做的完全不同,你會發現自己在做從前不知道自己能辦到的事情。」然而,理想和現實畢竟有差距,救助工作除了靠熱情支持,生活中還必須處理自己的「情緒」問題,才能夠安定下來。很多組織在異地,由於工作環境惡劣、貧窮落後、資訊不便等因素,造成人員的高流動率,相當困擾。有些助人工作者,雖然長期待了下來,卻養成以旅遊或情愛或酒精,來轉移自己的情緒壓抑,這種從事人道救助過程中,必須解決和消化的人性衝突,實非一般人所能理解。
MSF從一九七一年發展至今,成立將近三十年了,雖然組織的運作也有缺失和難處,但數千名志工和數百萬名資助者,在財務和道德上的支持,成就了MSF的無國界行動。秉持著「行動是為了幫助身陷危機的人」,並堅信:「必須願意越界去照料受苦的人」。因為知道有人在受苦,所以必須看見受苦者;因為看見受苦者,所以願意越界去照料受苦的人,這樣的行動和實踐精神,不只是我們需要的,更是地球人類共通的精神價值。
知道有人在受苦
知風草文教服務協會創辦人 楊蔚齡
第一次接觸「無國界醫生組織(MSF)」的醫療團隊,是在一九九○年夏天。那一次,在泰國東部邊境「西圖難民營」,我目睹一個剛被地雷炸傷的難民,被其他難民朋友以樹枝抬進醫院,當時緊急呼叫求救的聲音,驚動了所有醫護人員,就連在門口訪問個案的我,也跟著好奇地趨前一探究竟。MSF這個由竹子搭建的簡陋醫院,由於已經使用了十數年,顯得老舊、歪斜且佈滿灰塵;醫院裡面的病床,雖然也是採用竹子及木料的簡易設備,但病床上仍鋪著乾淨的綠床單。
當傷患被放上急救病床、打開水布 的剎...
目錄
第一章 站著就生產
在嬰兒死亡率為西半球最高的國家,無國界醫師組織(MSF)在這裡除了面對醫院人滿為患、高風險的緊急產婦之外,顯然還有更艱鉅的任務……
第二章 比亞夫拉和大黃蜂
「以空氣動力學來看,大黃蜂不應該會飛,但還好大黃蜂不知道,所以牠還是儘管去飛。」MSF正是這種大黃蜂,以行動迅速聞名,有時候,他們還會螫人。
第三章 我們不需要另一位英雄
當一群來自不同背景、且大多為堅強、獨立、具有領袖特質的人聚在一起時,MSF可以說是「許多單身女性」(Many Single Females)的簡稱。
第四章 身處險地的醫師
「然後我看見電影『現代啟示錄』真實上演,武裝直升機飛越山脊而來。我真的嚇壞了,想著我們的團隊正在路上,可能被當作目標……」
第五章 黃色沙漠中
在阿富汗與巴基斯坦邊境的三不管地帶,數萬名阿富汗流民在此等待援助,但MSF在這片黃色沙漠中卻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
第六章 醜陋的事實
人道主義不存在於真空狀態,而是在骯髒的現實當中運作、強迫你為原則奮戰。「無國界」是一種精神——永遠要涉身醜陋的現實,你才能做些事情。
第七章 另一半的人如何死亡
全球約一億七千八百萬名孩童營養不良,每年導致多達五百萬名孩童死亡。而現在,拯救數百萬名孩童死亡有史以來似乎第一次成為可能。
第八章 盡力演好支援角色
百分之四十的MSF駐外人員是後勤人員,扮演關鍵的支援角色,他們可以在十天內蓋出一間診所,圍牆、水井、建築物、廁所一應俱全……
第九章 新冰箱症候群
「MSF擅長讓人準備好前往某處,但沒人刻意思考回家也需要做準備。我在那什麼都沒有的地方待了九個月,三十六小時後,我回到加州,置身於超市的蔬果區,對於那兒數不清的蘋果吃驚到說不出話來……」
第十章 醫師不能阻止種族屠殺
一九九四年六月,MSF法國分部號召軍事介入制止盧安達的種族屠殺,在最殘暴的戰爭中工作了二十三年,MSF未曾採取過這種手段,之後也沒有。
「我們做得還不夠」--歐賓斯基醫師諾貝爾受獎演說節錄
第一章 站著就生產
在嬰兒死亡率為西半球最高的國家,無國界醫師組織(MSF)在這裡除了面對醫院人滿為患、高風險的緊急產婦之外,顯然還有更艱鉅的任務……
第二章 比亞夫拉和大黃蜂
「以空氣動力學來看,大黃蜂不應該會飛,但還好大黃蜂不知道,所以牠還是儘管去飛。」MSF正是這種大黃蜂,以行動迅速聞名,有時候,他們還會螫人。
第三章 我們不需要另一位英雄
當一群來自不同背景、且大多為堅強、獨立、具有領袖特質的人聚在一起時,MSF可以說是「許多單身女性」(Many Single Females)的簡稱。
第四章 身處險地的醫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