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Facebook、內容農場......
你每天使用的網路,正在悄悄改變你的大腦!
◎ 榮登《紐約時報》暢銷書榜
◎ 二○一一年普立茲獎非小說類決選入圍
◎ Amazon讀者四顆星好評推薦!
你是否時不時就坐在電腦前或抓著手機,同時做一大堆事?一下滑滑facebook塗鴉牆、一下用google查資料、一下回line訊息、一下又寫兩句報告,再轉貼個新聞連結?光是忙著處理這些來來去去的訊息就占滿了你的時間和思緒,甚至讓你超過一個月都沒辦法讀完一整本書?
這些現象早在二○○八年就被知名科技評論家卡爾注意到了,他在《大西洋月刊》發表了〈Google讓我們變笨了嗎?〉這篇文章,提出當今網路世代最重要的問題:我們在享受網路帶來的寶藏之餘,是否犧牲了深度思考和閱讀的能力?
廣博還是淺薄?
卡爾於本書中更深入的發展他的論點,探討網際網路在智能和文化層面造成的影響。他彙整了從柏拉圖到麥克魯漢等各個思想家的觀點,以及「智能科技」如字母系統、地圖、時鐘、印刷術和網際網路等演進,說明我們大腦的神經通道是如何因經驗而改變。
相對於印刷的書籍讓我們集中注意力,促成深度又有創造力的思考;網際網路鼓勵我們以打游擊的方式到處採集細碎的資訊,儘管我們因此愈來愈習慣快速略讀,接收的資訊來源也更廣博,但也更容易被干擾打斷,更失去了專注與沉思的能力。如今,我們有愈來愈多的人生體驗,是透過電腦螢幕上閃爍搖曳的符號來完成的。人類在享受便利的網路生活之際,卻面臨了更大的思想危機:我們身而為人的知性與感性,正在慢慢消逝。
《網路讓我們變笨?》結合了人類智能史、腦神經科學和文化評論,全面且深入地探究了現代人的心智狀態。這本書將會永遠改變我們對於媒體和頭腦的想法。
作者簡介:
卡爾Nicholas Carr
知名作家與思想家,專研商業策略、資訊科技及兩者的交叉點,文章散見於《紐約時報》《金融時報》《波士頓環球報》《華盛頓郵報》《大西洋月刊》《連線》《哈佛商業評論》《商業周刊》《富比士》《財星》等報章雜誌。著有暢銷書《IT有什麼明天?》(Does IT Matter?)與《大轉變》(The Big Switch),本書是他的最新著作,不僅榮登紐約時報暢銷書榜,也入圍二○一一年普立茲獎非小說類作品決選名單。
譯者簡介:
王年愷
台灣大學外文系、台北藝術大學管絃擊樂研究所畢業。現從事專業翻譯工作,譯著包括《小心,別踩到我北方的腳!》、《TOO BIG TO KNOW》(以上由貓頭鷹出版)、《dpi 2013 好玩漢字節特刊》(漢生科技出版)、《台灣產業聚落:蛻變與重生》(外貿協會出版)等,文章亦散見於《PAR表演藝術》和《謬斯客》雜誌。
在翻譯之餘,亦以大提琴家身分穿梭在台北的藝文表演場所之中,或是當免費好人,處理各種電腦和3C產品的疑難雜症。畢生最大的夢想是一直宅在家裡上網,變成一個名副其實的Google笨蛋。
各界推薦
得獎紀錄:
◎ 榮登《紐約時報》暢銷書榜
◎ 二○一一年普立茲獎非小說類決選入圍
名人推薦:
王智弘 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主任
李家同 清華大學榮譽教授
李偉文 親子作家暨荒野保護協會榮譽理事長
洪 蘭 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張碧娟 北一女中校長
梁文道 知名文化評論家
詹宏志 PChome Online網路家庭創辦人
電腦網路迷人風貌下,潛藏著風險。本書指出了這令人心驚的風險。
——王智弘,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主任
每當史上任何一種新技術正以摧枯拉朽之勢在改變人類生活的時候,總會有人不合時宜地唱出刺耳的反調。也許事後大家會嘲笑這種聲音的落伍與可笑;但是更久之後,我們往往才能發現原來這是一段把握到時代變化之關鍵的冷靜低音。說不定這本書就是如此一盆冷水,能夠稍息我們過度火熱而淺薄的情緒。
——梁文道,知名文化評論家
這本書既非不斷堅持憂慮立場的悲嘆之作,亦不是天真樂觀的數位頌歌;卡爾的《網路讓我們變笨?》是一部有深度又充滿驚奇的作品,探索我們「急躁」的性靈在網路時代下的樣貌。不論你透過書頁或螢幕來閱讀,都一定要讀這本書。
——范德比爾特,《馬路學》作者
卡爾仔細地檢視了當代文化最重要的議題:新的數位環境造成的心智和社會變遷。他在書中不偏離重大的議題,以鎮靜的步調拆解了網際網路相關討論時經常出現的陳腔濫調。《網路讓我們變笨?》充滿機智、企圖心,又淺顯易懂,亦真正描述了我們當今詭異的人工新世界。
——喬歐亞,詩人、美國國家藝術基金會前主席
教育的核心,是發展出專心一致的能力。這種能力結成的果實,我們稱為文明。但這一切有可能都要結束了。歡迎進入膚淺時代,人類的反教育過程正要開始。在這本傑作裡,卡爾統合了近年來的認知相關研究,同時委婉地反駁了把科技進展過度理想化的人,真正點出線上生活習慣所造成的危險:我們的頭腦會被重組。讀者將會逐漸發現一個冷酷的事實:我們好像真的把自己搞砸了。
——柯勞佛,《摩托車修理店的未來工作哲學》作者
總結來說,《網路讓我們變笨?》試圖留住人類深思遠慮的心智能力,這些能力在當今看來受到愈來愈大的威脅。卡爾的陳述發人深省,他直言不諱地指出網際網路這個媒體如何改變我們現在的思考方式,以及未來的世代會如何思考,或是不用哪些方式思考。幾乎沒有別的作品比這本書更重要。
——沃夫,《普魯斯特與烏賊》作者
卡爾寫了一本很重要的書,來得也正是時候。試試看你能不能離線得夠久,好把這本書讀完!
——寇柏兒特,《災難現場筆記》作者
得獎紀錄:◎ 榮登《紐約時報》暢銷書榜
◎ 二○一一年普立茲獎非小說類決選入圍
名人推薦:王智弘 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主任
李家同 清華大學榮譽教授
李偉文 親子作家暨荒野保護協會榮譽理事長
洪 蘭 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張碧娟 北一女中校長
梁文道 知名文化評論家
詹宏志 PChome Online網路家庭創辦人
電腦網路迷人風貌下,潛藏著風險。本書指出了這令人心驚的風險。
——王智弘,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主任
每當史上任何一種新技術正以摧枯拉朽之勢在改變人類生活的時候,總會有人不合時宜...
章節試閱
第一章 HAL與我
「大衛,停下來。停下來好嗎?停下來,大衛。你可以停下來嗎?」庫柏力克的電影《二○○一太空漫遊》片末一個著名又出奇深刻的場景裡,超級電腦HAL這樣祈求憤恨難平的太空人鮑曼。鮑曼差點因為這台故障機器在外太空喪命,此時正平靜冷酷地拔除控制它人工頭腦的記憶迴路。「大衛,我的頭腦要消失了,」HAL無助地說著。「我可以感覺到。我可以感覺到。」
我也可以感覺到。過去幾年來我有股不舒服的感受,好像有人(或是有東西)在亂動我的頭腦,重整裡面的神經迴路,重編裡面的記憶。我的思考能力並沒有流失,最起碼我覺得不是這麼一回事;但是它在改變。我不再用以前的方式來思考。當我在閱讀的時候,這種感覺最強烈。以前我很容易就能沉浸在書本或長文裡。我的頭腦會深入曲折的敘事或是蜿蜒的論述,我也會一次花上數小時漫步在長篇散文中。這種情形現在已經不常遇到了。現在,我在閱讀一兩頁後注意力就會開始飄移。我會坐立難安,忘掉先前的思緒,並開始找別的事情做。我覺得我一直在把我任性的頭腦拉回文本上。以前自然而來的深度閱讀,現在變成一種搏鬥。
我覺得我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這十多年以來,我花了很多時間在網路上,到處瀏覽,有時還會在碩大的網路資料庫中新增資料。身為一個作家,網路真是上天送下來的禮物。以前需要在圖書館書架中或期刊室裡費時數日的研究,現在只需要幾分鐘:用Google搜尋幾次、快速點了幾個超連結後,我就能找到所需的事實資料或名言錦句。我實在無法統計網路幫我省下的時間及汽油。我大部分的銀行交易和購物都是在線上進行的。我用電腦的瀏覽器來付帳單、約時間、訂機位和旅館房間、換發駕照,以及發送邀請卡與問候卡。就算在工作外的時間,我也很有可能在探索網路的資料叢林:讀寫電子郵件、快速掃過新聞頭條和網誌文章、追蹤臉書狀態更新、看串流影片、下載音樂,或是單純在連結之間點來點去。
網路已經成為我的全能媒體,大部分從我雙眼雙耳進入腦內的資訊都是順著網路這個渠道流入的。這個異常豐富又容易搜索的資料收藏能供人立即取用,好處眾多;這些好處也已有許多人描述和稱讚。《考古》雜誌一名作家普林格說:「Google是對人類的神奇恩賜,把原先四散世界各地、讓人無法從中獲益的資訊和想法採集、集中起來。」《連線》雜誌的湯普生觀察如下:「矽晶記憶的完整無瑕是對思想的恩賜。」
這些恩賜是真的,但是它們也有代價。一如麥克魯漢所提,媒體並不只是資訊的通道:它們為思想提供材料,但也塑造思想的方式。網路現在似乎逐漸侵蝕我的專注和深思能力。不論我是否在線上,我的頭腦現在期望以網路散播資訊的方式來吸收資訊:像是一道快速流動的分子。從前我是茫茫字海裡的潛水夫;現在我像是騎著水上摩托車,在水面上飛馳。
也許我是個異類,一個局外人,但事情看起來不像這樣。當我跟朋友提起我的閱讀困難時,許多人說他們也遭受一樣的痛苦。他們使用網路愈多,就愈需要掙扎才能專注在長篇寫作上。有些人擔心他們染上了慢性散漫浮躁症。曾任職於雜誌社、現在編寫關於線上媒體網誌的卡普承認他已經完全不再閱讀書本了。他寫道:「我在大學的時候主修文學,閱讀的胃口曾經很大。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他猜測的答案是:「我現在所有的閱讀都在網路上,或許不是因為我閱讀的方式變了(也就是說,我只是圖個方便),而是因為我思考的方式變了?」
探討電腦在醫藥方面應用的部落客佛里曼也形容網際網路如何改變他的思考習慣:「我現在幾乎完全失去閱讀、吸收篇幅稍長文章的能力,不論是網路或紙本文章都一樣。」這位任教於密西根大學醫學院的病理學家在電話上跟我繼續說明他的看法。他說,他的思考方式現在帶有如音樂「斷奏」的特質,這也反應他從許多網路來源快速掃過小段文章的行為。他承認:「我沒辦法讀《戰爭與和平》了,我已經失去這個能力了。就連超過三四段長的網誌文章也沒辦法吸收。我都只是大略瀏覽過去。」
經常在學術出版協會網誌上發表文章的康乃爾大學通訊科技博士班學生戴維斯,回憶起一段一九九○年代他示範網路瀏覽器給朋友看的舊事。他說,當那位女生停下來閱讀她瀏覽到的文章時,他覺得「震驚」,甚至「生氣」。他責罵她:「妳不該細讀網頁的,點有超連結的字就好了!」戴維斯現在寫道:「我讀得很多,或說我應該要讀得很多,但其實我沒有。我會略讀,我會快速捲動過去。我對長篇縝密的論證沒有耐心,雖然我也會責怪他人過度簡化世界。」
卡普、佛里曼與戴維斯都是受過良好教育、有寫作長才的人;他們對於閱讀與專注能力退化似乎還不太悲觀。他們認為,整體來說,使用網路得到的益處,包括快速取得成山的資訊、強大的搜尋與過濾工具、容易與少數興趣濃厚的讀者分享意見,足以彌補他們不再能坐下來一頁頁閱讀書本或雜誌的損失。在一封電子郵件裡,佛里曼跟我說他「從未比最近更有創造力過」;他將之歸功於「我的網誌,以及我檢閱/略讀網路『大量』資訊的能力。」卡普逐漸認為在線上閱讀許多互相聯結的簡短選段比起閱讀「兩百五十頁的書」來得有效率;不過他說:「我們目前還無法體認這種交互聯結思考模式的優越性,因為我們是以舊的直線思考模式來衡量它。」戴維斯則省思:「網際網路也許讓我變成一個比較沒有耐心的讀者,但我想它也讓我在許多方面變得更聰明。我能接觸到更多文獻、文物和人,這表示有更多外來的因素會影響我的思考,進而影響我的寫作。」三個人都知道他們犧牲了一個重要的東西,但是都不願回到以前的樣子。
對某些人來說,「閱讀書本」這個念頭已經過時,甚至還有點傻,就像是縫補自己穿的襯衫,或是自己屠宰動物來吃。「我不讀書了,」佛羅里達州立大學前學生會長、二○○八年羅德獎學金得主之一的歐席這樣說。「我去Google就能快速吸收相關資訊。」當使用Google書籍搜尋功能就能在一兩分鐘內挑出重點段落時,主修哲學的歐席覺得實在沒有理由一章接著一章慢慢走下去。他說:「坐下來把一本書從頭到尾讀完沒有道理。這不是我善用時間的方法,因為我可以從網路上更快地取得所有我需要的資訊。」他認為,當一個人成為網路上的「高竿獵人」時,書本就顯得多餘無用。
歐席的情形看來不是特例,而是常態。二○○八年時,一個叫N世代的研究顧問公司發表一項網際網路對青少年影響的研究。該公司訪問了六千名他們稱為「網路世代」的人,亦即成長過程中一直使用網路的青少年。領導這項研究的研究員寫說:「沉浸在數位世界的生活甚至還影響他們吸收資訊的方式。他們在讀一頁文字的時候,不一定由左而右、由上而下。他們有可能跳來跳去,到處尋找他們感到興趣的資料。」杜克大學教授海爾絲最近在一次資優學生兄弟會的會面中坦言:「我已經沒辦法叫學生把整本書讀完了。」海爾絲教的是英語文學;她指的是主修文學的學生。
網路的用法琳琅滿目。有些人熱中使用最新科技,甚至到無法自拔的地步。他們會用十多種以上的線上服務來記錄生活,也會訂閱數十個資訊頻道。他們撰寫網誌並加上標籤,也會用簡訊和推特傳消息。有些人雖然不那麼在意非走在最前端不可,但仍然花大部分時間在線上,在桌上電腦、筆記型電腦或手機上打字。網路已成為他們工作、學校或社交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且經常對三種生活層面都是必須的。還有些人每天只上線幾次而已,上網收收電子郵件、追蹤新聞消息、研究他們感興趣的議題,或是購物。當然,還有很多人完全不用網路,可能是因為他們付不起,或是他們不想用。無論如何,網路對整個社會而言已經明顯成為最多人選擇的通訊及資訊媒體,而且這和軟體設計師柏納李撰寫最早的網際網路程式碼相隔僅僅二十年。它的使用範圍空前廣泛,即使以二十世紀大眾傳媒的標準來看都是如此。它的影響範圍也一樣遼闊。不論出於選擇或必要,我們已經接受網路獨有的高速搜集和散播資訊的方式。
如麥克魯漢所預期,我們似乎已經來到一個知識和文化史上的關鍵點,兩種非常不同的思考方式要在此交替。我們為了取得網路的寶藏而換掉的(只有小氣的守財奴才看不到這些寶藏),正是卡普所稱「我們舊的直線思考模式」。冷靜、專注、不受干擾的直線思考頭腦被一種新的頭腦推到一邊,這種頭腦想要,也需要以簡短、不相連、經常重疊在一起的擊發方式來吸收和發布資訊,而且愈快愈好。曾是雜誌編輯和新聞教授、現在經營聯合線上廣告公司的巴泰爾說,當他快速點閱網頁時,能夠感受到智識快速增長的雀躍之情:「當我在幾小時的時間裡即時從多處取材堆砌出新物品時,我可以『感覺』到我的頭腦被點亮,我『感覺』到我變得更聰明。」大部分人在上線的時候也曾有過類似的感受。這種感覺讓人陶醉其中,其醉人的程度使我們忽略了網路在認知方面造成的更深層影響。
從古騰堡的印刷機使閱讀書本成為大眾活動起,直線、重文字的頭腦在過去五個世紀裡一直是藝術、科學和社會的中心。這種頭腦既柔軟又細膩,是文藝復興充滿想像的頭腦、啟蒙時代理性的頭腦、工業革命富有創造力的頭腦,甚至是現代主義滿是破壞顛覆的頭腦。不久後,它可能成為往日過時的頭腦。
超級電腦HAL 9000誕生(或是以HAL謙虛的說法,「開始操作」)的日期是一九九二年一月十二日,問世的地點是伊利諾州厄巴納的一個神祕電腦廠。我在差不多剛好三十三年前出生,出生的地方是另一個美國中西部城市,俄亥俄州的辛辛那提。我的一生跟大部分屬於戰後嬰兒潮和X世代的人一樣,以一齣二幕戲的方式展開。這齣戲以類比青少年揭幕,道具快速全部替換後就進入數位成年階段。
當我憶起童年的景象時,它們看起來既安撫人心又陌生,像是從一部大衛林區執導的普遍級電影裡抽出來的定格畫面。這些景象裡有固定在我們廚房牆上的肥大暗黃色電話,有撥號用的轉盤和又長又捲的電話線;我父親在調整電視上面像兔耳的天線,試圖讓擋住辛辛那提紅人隊比賽畫面的雜訊消失,卻徒勞無功;有躺在我們碎石車道上面捲成一綑、被露水沾濕的早報;有客廳裡的高傳真音響,旁邊的地毯上散著一些黑膠唱片封套和防塵套(有些是我兄姊的披頭四專輯的)。地下室充滿霉味的起居室裡,書架上有很多很多的書,它們五顏六色的書背上寫著每本書的書名和作者。
一九七七年,也就是電影《星際大戰》上映、蘋果電腦公司成立那年,我前往新罕布夏州的達特茅斯學院就讀。申請入學時我並不知情,達特茅斯學院當時早已是學術電子計算機領域的頂尖學校,校方也在讓師生運用資料處理機器的能力上扮演關鍵的角色。校長克梅尼是位備受推崇的電腦科學家,他在一九七二年的時候寫了《人類與電腦》一書,影響甚大。在此之前十年,他還是培基程式語言的發明人之一,這是第一個使用常用單字和日常語法的程式語言。校園正中央附近,在新喬治王朝風格、有著高聳鐘塔的貝克圖書館後方,蹲著只有一層樓高的基維特計算機中心;這是一棟看起來乏味、有些許未來感的水泥建築,裡面藏著學校的兩部奇異GE-635大型主機。這兩部主機跑的是畫時代的達特茅斯分時處理系統;這是一種早期的網路,能讓數十人同時使用電腦。分時處理系統就是我們今天個人電腦的雛型。如克梅尼在他書中所言,這使得「人與電腦之間存在一個真正的共生關係。」
我當時主修英美文學,為了避開數學和科學課程可說費盡心思;但是基維特中心位在校園的核心地帶,正好在宿舍和兄弟會集中地的中間,周末傍晚我常常會在公共電傳室裡的終端機前耗上一兩個小時,等著啤酒派對的氣氛炒熱起來。我通常會玩個大學部程式設計師(他們自稱「系程師」)拼湊出來的愚蠢原始多人遊戲,不過我確實也教會自己使用系統難用的文字處理程式,還學了一些基本的培基語言指令。
這些只不過是些數位小把戲而已。我每在基維特中心待一小時,大概也在鄰棟的貝克圖書館窩了二十多小時。我在圖書館如洞穴般又深又黑的自習室裡抱考前佛腳,在參考書架上的厚重書籍裡查資料,也在流通櫃台打工,幫忙處理借書及還書。不過,我在圖書館時大部分是在書架的狹窄通道間漫步度過。雖然有上萬本書圍繞,我不記得我當時會感到焦慮,不像現今所謂「資訊過載」出現的症狀。那些書的靜謐有一種安撫感;它們願意等上幾年,甚至是好幾十年,只待適合的讀者前來把它們從書架位置上拿下來。「慢慢來吧,」書本用蒙塵沙啞的嗓音輕聲跟我說,「我們哪兒都不會去。」
到了一九八六年,我離開達特茅斯五年後,電腦才積極進入我的生活。我太太莫可奈何地允許我花了大約兩千美金(幾乎是我們全部的積蓄)買了一部蘋果電腦早期的麥金塔系列電腦:一部裝了最高配備的 Mac Plus,有著一MB的隨機存取記憶體、一顆二十MB的硬碟,和一個小小的黑白螢幕。我還記得我拆開這台褐色小機器的包裝時有多麼興奮。我把它安置在我的書桌上,插上鍵盤和滑鼠,撥動電源開關。電腦亮了起來,響了一個歡迎的鈴聲,並一邊對著我微笑,一邊執行著讓它活起來的神祕過程。我深深被它吸引住了。
這部Mac Plus身兼家用電腦和公司商用電腦二職。我每天把它拖到我擔任編輯的管理顧問公司辦公室裡。我使用微軟的Word軟體來修改提案、報告和簡報,有時候也會打開Excel來修正顧問報表。每天晚上,我把它運送回家,在家裡用它來追蹤家庭收支、寫信、玩遊戲(還是很蠢的遊戲,但沒那麼原始);但最讓人分心的事情,是使用當時所有麥金塔電腦內建、創意十足的HyperCard程式來拼湊出簡單的資料庫。HyperCard是蘋果電腦公司創意數一數二的程式設計師艾金生所撰寫的,其使用的超文本系統預示了網際網路的模樣及感覺。雖然說在網路上點選的是頁面的連結,而HyperCard裡點選的是卡片上的按鈕,不過想法如出一轍,吸引力也一樣強。
我開始感覺到電腦不只是一個一步一口令的簡陋機器:電腦是一個會以細微但明顯的方式對人造成影響的機器。我使用電腦的時間愈長,它對我工作方式的改變也愈大。剛開始的時候我沒辦法在螢幕上編輯任何東西,我會把文件印出來,用鉛筆做修正,再把修正輸入數位版本裡;輸入完成後再印出來用鉛筆修改一次。有時候,我一天內會這樣來回十多次。但不知何時開始,我的編輯程序突然改變了。我發現我沒辦法在紙上書寫或修改任何東西。少了刪除按鍵、捲軸、剪下及貼上功能,和復原的指令,我就覺得失去了方向。我非得在電腦螢幕上做所有的編輯工作。在使用文字處理程式之中,我自己也變成了某種文字處理機器。
當我在一九九○年前後買了一部數據機後,更大的改變來了。在此之前,我的Mac Plus是部獨立作業的機器,功能僅限於我在硬碟上裝的軟體。當它和其他電腦透過數據機連線後,它開始有了新的身分和角色。它不再只是個高科技瑞士刀,而是一個通訊的媒體,一個搜尋、整理和分享資訊的裝置。我試用了所有的線上服務,包括CompuServe、Prodigy,甚至還有蘋果短命的eWorld服務;但是我決定長期使用的是美國線上的服務。我一開始訂購的美國線上服務只讓我一周上線五小時;我會細心地把珍貴的一分一秒分配好,好讓我能和一小群也有美國線上帳號的朋友通電子郵件,在幾個電子布告欄上追蹤消息,和閱讀轉載自報章雜誌的文章。事實上,我還喜歡上我數據機透過電話線與美國線上伺服器溝通的聲音。聽著那些「嗶」、「咔」的雜音就像是聽兩個機器人之間的友善爭論。
到了一九九○年代中期,我身陷「升級輪迴」中,這讓我不太愉快。我在一九九四年讓年老的 Mac Plus 退役,換成一台麥金塔威力貓 550,有著彩色螢幕、唯讀光碟機、一顆五百MB的硬碟,以及當時感覺快得出奇的 33mHz 處理器。我用的軟體大部分需要更新版本才能在新電腦上使用,它也能讓我跑各種不同、有著最新多媒體功能的新程式。我把所有新軟體安裝完後,我的硬碟也滿了。我必須再去買一顆外接硬碟來擴充。我還新增了一個 Zip 高容量軟碟機,後來再增添一個燒錄器。過沒幾年,我又買了一部螢幕更大、處理器更快的新桌上型電腦,以及一部我在外出時能使用的攜帶型機種。在此同時,我的老闆禁用麥金塔電腦,改用 Windows 作業系統的電腦,所以我用了兩種不同的系統:工作時一種,在家時另一種。
約在此時,我開始聽到有人談論一個叫網際網路的東西;據知情人士所說,這個神祕的「網路的網路」未來一定會「改變一切」。一九九四年《連線》雜誌的一篇文章宣稱我鍾愛的美國線上「突然過時」了。一個叫「圖像介面瀏覽器」的新發明許諾著一個更加精采萬分的數位體驗:「只要跟隨著連結(點一下,所連結的文件就會出現),你就能隨心所欲任遊線上世界。」這先激起我的好奇心,後來更使我深深著迷。到了一九九五年末,我在工作用電腦上安裝了新的網景瀏覽器,用它來探索看似無窮盡的網路頁面。不久,我在家裡也有一個線上服務帳號,以及一部更快的數據機用來搭配這個服務。我取消了我的美國線上服務。
故事接下來的部分你一定知道,因為這八成也是你自己的故事:日益快速的晶片、日益快速的數據機、DVD和DVD燒錄器、容量以GB計算的硬碟、雅虎、亞馬遜、eBay、MP3、線上串流影片、寬頻網路、Napster 和 Google、黑莓機和 iPod、無線網路、YouTube 和維基百科、網誌和微網誌、智慧型手機、隨身碟、小筆電。這些有誰能抗拒呢?我可沒辦法。
當網際網路在二○○五年左右升級為Web 2.0時,我也跟著它一起升級。我轉而使用社群網路,並生產數位內容。我註冊了roughtype.com這個網域,也開始撰寫一個部落格。這是個令人亢奮的經驗,至少頭幾年是如此。我從二○○○年左右就開始以自由寫作維生,大部分的寫作內容與科技有關;我熟知出版書籍或文章是一個緩慢、花費心力,且經常讓人頭痛的事情。你會絞盡腦汁寫出初稿,把它寄給出版商;假如它沒跟著退件信回來的話,你還要經歷一回又一回的編輯、查證、校對手續。成品要等到數周或數月後才會出現;如果是一本書,你可能要等上超過一年才會看到它付梓出版。部落格拋棄了整個傳統出版機制。你把文字寫出來,加上幾個連結,按下「發布」按鈕,你的作品便立刻公開給全世界看。你還會得到正式寫作方法少有的東西:讀者直接的回應,有可能以留言評論的方式出現,或是如果讀者自己也有部落格,就會以連結回應。這個新奇的過程是一種解放。
線上閱讀也讓人覺得新奇、解放。透過超連結和搜尋引擎,我的螢幕上有著源源不斷的文字,另外還隨附圖片、聲音和影片。出版商拆除付費的藩籬後,免費內容的潮流變成海嘯。新聞頭條日夜不停地來到我的雅虎首頁和RSS閱讀器。在一個連結上點一下,就會出現數十個,甚至上百個連結。我的電子信箱收件匣每一兩分鐘就會有新郵件。我在 MySpace、臉書、Digg 和推特上註冊帳號。我開始不再續訂我之前訂閱的報紙和雜誌;這些東西還有誰需要?當這些東西的紙本寄來時,不論是否被露水沾濕,我都覺得我早已看過它們的內容了。
二○○七年的某一刻,我的資訊樂土裡溜進了一條懷疑的惡蛇。我開始注意到網路對我的影響遠比我老舊、獨立作業的電腦來得深刻及廣泛。這不單單是因為我花那麼多時間盯著電腦螢幕,或是我在更加習慣、仰賴網站和網路服務後,許多習慣和作息也隨之改變。我頭腦運作的根本方式好像也在改變。這時我就開始擔心我無法把精神集中在同一件事上超過一兩分鐘的問題。一開始,我以為這個問題只是中年頭腦退化的症狀。但是,我發覺我的頭腦不只是在慢慢飄走,它還感到飢餓。它要求我用網路餵食它的方式來餵它,而且餵它吃得愈多,它就變得愈餓。就算我不在電腦前,我還是渴望著收信、點連結、用用Google。我想要保持連線。正如微軟的Word把我變成人肉文字處理機器,我感覺到網路正把我變成某種高速資料處理機器,一個人肉的HAL。
我想念我的舊腦袋。
第一章 HAL與我
「大衛,停下來。停下來好嗎?停下來,大衛。你可以停下來嗎?」庫柏力克的電影《二○○一太空漫遊》片末一個著名又出奇深刻的場景裡,超級電腦HAL這樣祈求憤恨難平的太空人鮑曼。鮑曼差點因為這台故障機器在外太空喪命,此時正平靜冷酷地拔除控制它人工頭腦的記憶迴路。「大衛,我的頭腦要消失了,」HAL無助地說著。「我可以感覺到。我可以感覺到。」
我也可以感覺到。過去幾年來我有股不舒服的感受,好像有人(或是有東西)在亂動我的頭腦,重整裡面的神經迴路,重編裡面的記憶。我的思考能力並沒有流失,最起碼我覺得...
目錄
前 言 看門狗與小偷
第一章 HAL與我
第二章 必經之路
插曲 大腦自我思考時在想什麼
第三章 思考的工具
第四章 逐漸加深的頁面
插曲 佛萊斯和他的神奇球型管
第五章 就本質而言最為通用的媒體
第六章 書籍本身的形象
第七章 雜耍的大腦
插曲 智力測驗分數的浮動性
第八章 Google教會
第九章 搜尋,記憶
插曲 關於寫這本書的動機
第十章 像我一樣的東西
後 記 人性元素
前 言 看門狗與小偷
第一章 HAL與我
第二章 必經之路
插曲 大腦自我思考時在想什麼
第三章 思考的工具
第四章 逐漸加深的頁面
插曲 佛萊斯和他的神奇球型管
第五章 就本質而言最為通用的媒體
第六章 書籍本身的形象
第七章 雜耍的大腦
插曲 智力測驗分數的浮動性
第八章 Google教會
第九章 搜尋,記憶
插曲 關於寫這本書的動機
第十章 像我一樣的東西
後 記 人性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