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找書網找車網
FindBook  
 有 8 項符合

隔間:我們如何從19世紀陰暗帳房走到21世紀Google人性化辦公空間

的圖書
隔間:我們如何從19世紀陰暗帳房走到21世紀Google人性化辦公空間 隔間:我們如何從19世紀陰暗帳房走到21世紀Google人性化辦公空間

作者:薩瓦爾 / 譯者:黃涓芳 
出版社:貓頭鷹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5-05
語言:繁體書   
圖書介紹 - 資料來源:博客來   評分:
圖書名稱:隔間:我們如何從19世紀陰暗帳房走到21世紀Google人性化辦公空間

內容簡介

  人生而自由,為何自困於辦公室隔間裡?
  
  ◎2014紐約時報年度百大好書
  ◎2014亞馬遜歷史類年度選書
  ◎2014野獸日報最佳非小說類選書
  ◎2014《公司》商業雜誌評為年度最耐人尋味的書籍
  ◎亞馬遜4顆星好評

  
  每天八小時以上,一週至少五天,今日我們大部分時間都生活在辦公室裡。辦公室的座位與裝潢,除了工作上的使用,也象徵辦公室中的權力關係。你喜歡靠窗的位置嗎?位於角落的隔間是否給人高高在上的感覺?這些「眉眉角角」其實有著百年的演變史。
  
  你能想像一百年前在辦公室工作是何等榮耀!相較於工廠,辦公室曾是充滿希望的地方,象徵向上流動的各種可能性。上班族有更高的社會地位,而且他們在當時最具代表性的摩天大樓中工作。但是,為何今日在辦公室中的你我很少會這麼想?
  
  本書從十九世紀跨越到二十一世紀,透過摩天大樓興起、泰勒管理概念、女性進入職場以及大眾流行文化等多面向觀察一部辦公室的社會史,剖析其中白領上班族的生存之道與自我認同。
  
  你將會發現辦公室和你想的不一樣:
  ●FB的開放性辦公室其實一百年前就有了!但卻是為了方便監控員工而設計!
  ●高樓大廈與空調,讓百年前上班族逃離工廠地獄!但為何今日的你上班卻覺得像在坐牢?
  ●女性出現在辦公室裡,竟讓職場充滿誘惑與危機?打字員、速記員、祕書從此成為女性員工的專屬。
  ●因為佛洛伊德心理學,大老闆們真的注意起員工的心理需求了嗎?還是僅為了管理和監控!
  ●空間變革又是為了誰?是人性化需求,還是為了讓你在辦公裡待更久?
  
  辦公空間的更迭,有過管理考量,也有來自外部環境的挑戰,今日我們看到兩種趨勢,一種是Google、臉書、蘋果等人性化的開放空間,而其中許多設計在過去百年間明顯有跡可尋。另一種則是在家工作取代在辦公室上班,看似與工業革命之前相去不遠,但卻暗示著一種變化:上班族曾被視為被動的從眾主義者、他們不具開創性,只能遵循辦公室政治移動,但今日他們拋棄象徵地位的辦公桌,尋找自由與解放,或許將可能成為百年來辦公室歷史的終點。結果如何,就讓我們拭目以待。
  
名人推薦
  
  專業推薦(依照姓氏筆畫排序)
  王志弘/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
  林志龍/中興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張弘毅/臺北市立大學歷史與地理學系副教授、圖書館館長
  邱啟新/輔仁大學景觀設計系助理教授
  畢恆達/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  
  
  作為典型的現代空間,辦公室是理性效率與疏離乏味交融的所在,是監控和隱私交鋒的地方,搬演著階級和性別的跌宕劇情。讀者既可以觀覽辦公室及配屬物件的有趣故事,也能目睹利潤與聲望驅動的辦公大樓投機史;出入微觀與宏觀之間,體察社會和空間的微妙關聯,正是苦勞之餘的樂事。──王志弘/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
  
  本書發人省思,直指西方社會辦公場域百年變遷,特別是辦公室「方寸之間」╱隔間(cubed)問題;國外書評不錯,可供上班族,特別是產官學各界參考。本書還可培養歷史思維能力──學習將同樣議題,置入時間長河之中,然後觀察同樣議題的變與不變,並且分析變與不變的道理。──張弘毅/臺北市立大學歷史與地理學系副教授、圖書館館長  
  
國際好評

  隨便翻開《隔間》的任何一頁,讀者都可以找到精采評論,讓他們恨不得在公車或地鐵上拉著不認識的乘客讀給他們聽。……豐富、有趣、出乎預期地精采……充滿才華……寫作技巧優異而具有獨創性,堪稱傑作。——書本論壇
  
  令人驚嘆的研究作品……薩瓦爾綜合了大量相關書籍、電影、文章、第一手描述,呈現出形塑白領階級工作的眾多歷史動力與意識型態……薩瓦爾評論的文藝作品廣度也同樣具有啟發性。很難想像有其他作品會把愛爾傑小說、芭芭拉.史坦威的電影、還有密斯的建築材質選擇放在一起,檢視其重要性,甚至以同樣的敬意與熱情來討論。——波士頓環球報
  
  本書內容包括摩天大樓的興起、女性進入職場、二十世紀中葉上班族從眾主義引發的焦慮、以及矽谷類似大學宿舍的『趣味』工作場所。薩瓦爾採取的是懷疑的立場。相較於大多數討論當代職場的作品都在宣揚可疑的革命性創新(那些暢銷書作家不加辨別地抓住辦公室設計或管理花招,就如喜鵲收集亮晶晶的垃圾一般),這種態度是值得肯定的。——蘿拉.米勒,Salon.com
  
  非常精采……讀起來趣味盎然。寫作技巧傑出而結構清楚。現代美國人不論男女,大多數人都花一半以上的清醒時間在工作,因此這也是值得探討的重要主題。——理查.桑奈特,紐約時報書評
  
  傑出的作品……新鮮而包羅廣博知識……薩瓦爾是充滿活力且細心的作家。他高於其他眾多非小說類作家的地方,在於他不僅陳列事實,而且能夠在經過思考後,以新的形式呈現在讀者面前。——德維特.嘉納,紐約時報
  
  非常棒……寫作手法優異……讀起來趣味盎然。——馬汀.費勒,紐約書評
  
  縝密而認真……薩瓦爾下了很大的功夫,成果地呈現職場演變與社會勞動力變化之間的關係,而這些變化至今仍影響著我們……薩瓦爾是個孜孜不倦的研究者,而且他運用文詞的才能足以讓一個『組織人』被開除。——華盛頓郵報╱書本世界
  
  介紹美國辦公室發展史的精采著作。內容包含文化史、建築分析、以及管理學。另外也涉及勞工經濟、性別研究、以及流行文化。本書巧妙地檢視了占據我們生活大半時間的辦公室演進過程。——華盛頓郵報
  
  薩瓦爾成功地寫出兩性共同在辦公室工作後引發的種種騷動。書中有趣的細節讀起來就像寫給「廣告狂人」編劇的筆記……他不僅以有趣的方式呈現這些資料,也建立其間的關係……關於工作的書籍很多……但本書提供了不同的角度:以趣味方式檢視現代員工的歷史,並讓現代員工也能從中學習。——全國公共廣播電台
  
  這是一本具有啟發性的書,包含絕佳的題材與敏銳的觀察。任何人想要探究美國白領階級就業困難、經濟不安全感等現狀形成的過程,都應該讀這本書。——野獸日報a
  
  相當傑出的作品……以巧妙的方式呈現……書中有許多精采片段,尤其是探討職場上的性別議題……薩瓦爾優雅的文章以及強烈的道德感也在讀者心中留下印象。——國家雜誌
  
  引人入勝的辦公室生活史……介於學術與報導文學之間的愉快作品……薩瓦爾的文章也巧妙地融入口語風格……[他]揭穿假面具的傾向也是很大的優點。——衛報(倫敦)
  
  犀利而引人入勝的辦公室歷史。——經濟學人
  
  近年來最棒的一本流行史學作品,探討與我們大多數人(根據統計數字)相關的主題。——快速企業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薩瓦爾 Nikil Saval


  印度裔美國人。現居費城。2004年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現為作家、編輯、新聞工作者。從2004年起他開始研究辦公室的起源,後來還於美國n+1雜誌上發表了〈辦公室的誕生〉一文。他目前是n+1數位出版的編輯,文章也常刊於知名線上雜誌「slate.com」、《紐約時報》、《倫敦書評》、《牛津美國》雜誌、《洛杉磯時報》、《赫芬頓郵報》與《新政治家》等媒體。做過勞工相關研究,並替「Unite Here」勞工組織當過志工。

譯者簡介

黃涓芳


  畢業於臺灣大學外文系及語言所,曾任創意編輯、英語研究員等職。目前為英日文自由譯者。

王年愷

  翻譯審訂

  臺灣大學外文系、臺北藝術大學管絃擊樂研究所畢業,現就讀臺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博士班,譯著包括《小心,別踩到我北方的腳!》、《網路讓我們變笨?》、《戰勝愛滋》、《Too Big to know》(以上由貓頭鷹出版)、《dpi 2013好玩漢字節特刊》(漢生科技出版)、《台灣產業聚落:蛻變與重生》(外貿協會出版)等,文章亦散見於《PAR表演藝術》和《繆斯客》雜誌。

  歡迎賜教:piatigorsky@gmail.com
 

目錄

推薦序 屈身「久工格」的上班族
前言
第一章 職員階級
第二章 辦公室的誕生
第三章 白色女衫革命
第四章 摩天大樓興起
第五章 組織中的男女
第六章 開放式設計
第七章 空間侵略者
第八章 未來辦公室
第九章 辦公室與它的終結
獻詞
作者注
中英名詞對照及索引
 

推薦序

屈身「久工格」的上班族


  十八世紀的產業革命不但改變了西方國家的生產型態,也改變了社會組成。勞工,也就是出賣體力的勞動者開始聚集在新設立的工廠,並創造出前所未有的景觀,因此引發權貴者的疑慮,甚至以「危險的階級」稱之。法國大革命之後的社會主義者曾思索如何管理這個正在發展的產業社會,其中聖西門提倡由銀行家為首的職業代表團體來管理,此一倡議雖為空想,但可看出在他眼裡職業或許有高下之別。同時為了因應工運而產生的社會改革與國會普選,泰半被視為回應勞工運動的訴求,工團與工會的組成更是勞動者意識抬頭的象徵,過去兩百五十年工廠的出現與勞工的處境可說是產業社會分析的焦點。至於眾人眼中的會計、文書記錄員等商業勞動者,現稱為白領勞工,人數自近代商業復甦就持續成長,更因應專業發展而愈發專職化。他們就像聖西門眼中的新興商業活動一樣,勞心而不勞力,儼然有著不同的形象與社會地位。
  
  白領人士的社會地位,原初正是如此正面。布楠在《專業人的世界》用專業人管理以對抗極權主義意識形態,杜拉克也稱頌大公司對現代社會的影響力。然而細究商場的動態時軸變化,天下無一日而起的豪商,商業組織的演化與內部變遷可作更深入的分析。美國自一八八五年至一九二五年之間,經歷了大規模的產業整併運動。許多家族公司被大型企業併購,各類專業白領勞工如售貨員、廣告代理快速增加,中層管理如經理亦大量出現於組織。此時公共行政與工廠管理已經是關注焦點,從本書的人力資源管理角度觀之,辦公室經理與工廠監工差別幾希,白領的工作世界並不比勞工來得自由。
  
  多年來大眾對於白領職場生活並非不予正視,而是以苦中作樂心態一笑置之。一九九〇年代暢銷全球的「呆伯特」系列便是一例,也是白領工作場所議題有市場需求的明證。本書作者向米爾斯的《白領階級》致敬,後者在學界享有盛名,可能因為行文嚴謹而不易閱讀,不易打入大眾市場。此外,黎士曼的《寂寞的群眾》比《白領階級》早一年出版,相當程度先行占有了大眾市場。米爾斯對二次戰後的美國大眾社會有更強烈的批判,說明物質環境對芸芸眾生的多面影響。相形之下,黎士曼的焦點集中在個人心理,提醒新興休閒消費活動的後續效應。本書不僅接續了米爾斯的分析,也以鮮明的主題,深入黎士曼討論的休閒等活動對白領階級的影響。
   
  本書先說明在十九世紀,美國的白領工作者如何自視為有別於勞工的階級,以及十九世紀末行政管理興起使得辦公室空間配置獲得重視,還有持續存在的女性員工議題。進入二十世紀,建築與室內設計使得企業高層相信變化環境可以改善工作效率,雖然事實證明不盡然如此。高層更使用心理測驗「瞭解」員工,「整合」工作之外的生活,無不是為公司生產著想,至此白領階級雖然號稱勞心不勞力,處境實與現代管理制度下之勞工無異。本書揭露白領勞工的工作實態,讀者若有接觸作者所列出的文學與戲劇創作,或可更有感觸。何以愈至現代,權力運作愈是無孔不入,何以愈是環境改良,白領勞工自主便愈是受限。
中興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林志龍


前言
  
  影片是由監視攝影機拍攝的,所以畫面顆粒很粗,沒有聲音,視角也固定不動。這是很眼熟的景象:日光燈照明的狹小空間裡,設置著密密麻麻的方形小隔間,員工雙眼都盯著電腦。一名穿襯衫打領帶的男人坐在自己的辦公桌前,有個同僚蹲在他桌旁的檔案櫃前拿取文件。這幅景象一開始沒有太多變化,直到蹲著的男人突然抓起文件丟向同僚。同僚往後倒退,男人又舉起沉重的電腦螢幕(古早時代那種巨大的映像管螢幕),摔向旁邊的隔間,撞在桌角摔落到地上冒出黑煙。接著他又以自持冷靜到詭異的態度,再度從地上撿起紙張,擲向遠處嚇呆的同僚。紙張飄散在半空中,宛若特大的慶祝用彩色紙屑。他又跳到桌上,猛踢將辦公室隔成方格狀的薄隔板,直到扭曲變形。兩名同僚躲在角落用手機拍攝。男子在盛怒中以飛快的腳步在室內四處搜尋,從一張辦公桌後面找到一根長棍,立刻拿來攻擊影印機。最後終於有一名員工奮不顧身地從他手中奪走棍子,把他制伏在地上。失去武器的男人被壓在地上,遭電擊槍擊昏。在最後的影像中,他在地上不斷扭動,抓著自己的肚子、領子和領帶。
  
  「監視器記錄的辦公室抓狂影片,是所有辦公室居民的幻想。」二○○八年六月Gizmodo網誌上的影片連結如此描述。在原始影片爆紅之後,拿手機拍攝的同僚之一也上傳自己的影片:這次的影片有聲音也有色彩,更鮮明地呈現出牆壁病態的牙膏般綠色、紙張紛飛中旁觀者的尖叫,還有暴動的男子最後幾分鐘的痛苦與興奮,然而仍舊無法勝過監視器拍攝的原始影片呈現的全景:人人熟知的擁擠辦公室,顯然具有讓怒火爆發的條件和可能性。影片第一則留言說:「這傢伙太屌了!他懂得該怎麼生活。其他的牢友應該和他一起反抗才對。」影片觀賞次數超過數百萬次後,當然會有人開始質疑影片造假(這年頭誰沒有平面液晶螢幕?)。可是不論是真是假,這部影片的確觸動觀看者的心弦。不論是正負評論,都懷有共通情感——就如某部落客寫的:「所有員工內心深處都希望這是真的。」  
  
  一九九七年,斯克斯辦公家具公司針對在辦公室方格狀小隔間工作的上班族進行調查,發現有百分之九十三的人希望換一個工作場所。二○一三年雪梨大學兩名研究者的研究,顯示情況幾乎沒有改變:小隔間中的工作者(占所有辦公室員工的百分之六十左右)對於工作環境滿意度最差(不意外地,在可關門的辦公間內工作的人,對工作環境最滿意)。對於辦公室空間,或者更普遍地對於辦公室生活的不滿(無數的麻煩、冷嘲熱諷、嚴重的挫敗及微不足道的勝利)已經蔓延到廣泛的文化層面中。在「上班一條蟲」這部電影裡,三名心懷不滿的工程師拿球棒狂敲並狠踹辦公室印表機,發洩被公司裁員的挫折感(你可以在YouTube上找到幾十支網民業餘仿效影片)。在帕克的《請假日》和費瑞斯的《然後,我們就Bye了》這兩本小說中,正確的電子郵件禮儀成了近乎學術討論的議題,而平時上班日最值得高興的時刻,就是發現早餐會議留下來的免費貝果。兩本小說的敘述者都是非特定人格的「我們」,更能捕捉白領社會中消極的從眾主義與缺乏特色的匿名性。最早的英國版「辦公室風雲」(現在已經重拍成美國、法國、德國、魁北克、以色列、智利版本,還計畫推出瑞典與中國版)當中,有個角色折磨另一個人的方式,是把他的釘書機放入果凍模型裡。丹麥作家榮格森的全球暢銷書《例外》則把「辦公室政治」的概念發揮到極致,讓辦公室裡的員工彷彿都在計畫暗殺彼此。
  
  更有名的作品當然還有《呆伯特》。這部漫畫把平凡乏味的日常,轉變為精簡的辦公室諷刺劇。呆伯特自然而然發展出一小系列的商品,然後很快就變成它所諷刺的辦公室環境中處處可見的配件,包括無所不在的桌上型月曆、馬克杯、滑鼠墊,還有填充玩具(都可在網路商店的「辦公室小物」類別購買)。雖然《呆伯特》有時相當灰暗,但它的基本調性是簡單,甚至人道的情感。這種情感由「上班一條蟲」其中一個角色描述得最簡單扼要:「人類不是用來坐在小小的隔間,成天盯著電腦螢幕。」
  
  或者你也可以改寫一下盧梭的句子:人是生而自由的,卻無處不在小隔間中。」  
  
  巴爾札克曾說,幸福沒有歷史;辦公室也是如此。社會學家米爾斯曾經寫道:「白領階級悄悄地溜進現代社會」,而容納他們的辦公室也同樣悄悄出現。工廠這類工作場所伴隨著隆隆噪音進入我們的世界,但辦公室卻通常很安靜。當米爾斯在二十世紀中葉寫作《白領階級》(目前唯一全面處理該主題的書籍)的時候,在辦公室工作的男女已經快要占美國人口的多數,不過辦公室的起源仍舊成謎。或許是因為這個議題太無聊,沒有人覺得有必要認真去探討。
  
  辦公室在十九世紀中葉開始受到矚目。當時的辦公空間稱作「帳房(countinghouse)」,幾乎和幾世紀前義大利商人的工作場所沒什麼差別。這些辦公室空間狹小而舒適,有些或許只有狹小。「史高治(狄更斯小說《聖誕頌歌》主角)帳房的門是打開的,讓他能夠監視員工。他的員工在狹小而陰暗、類似牢房的小房間裡抄寫信件。」員工在正值青春的時期進入這種「牢房」,離開時已經身形佝僂、積勞成疾。在這裡有許多活動進行,但似乎只生產出紙張。打從一開始,辦公室就被認為配不上它從事的工作。商業是高貴的,甚至還很刺激,可以讓人冒險、致富。
  
  相對地,辦公室則貧弱、空虛,更重要的是很無聊。在這裡進行的差事感覺枯燥乏味。然而正是這種單調無趣但體面的特質,使辦公室成了二十世紀不可或缺的論述形成之處:中產階級的言論,以及向上流動的保證。窩在陰沉辦公間中的員工有一天可能爬到頂層;在混亂的資料處理部門工作的會計只要辛勤努力,有一天可能會成為公司總經理;在辦公室隔間裡賣肝的工程師,將來也可能用他的程式碼進入董事會。不論辦公室被如何貶低,卻沒有其他工作場所像辦公室一樣,持續提供對未來的展望,並保證穩定而體面的生活。
  
  換句話說,辦公室原本不應該是沉悶的象徵。事實上,自從二十世紀初期,辦公室就被賦予美國職場中最烏托邦式的理想與情感。當辦公室在二十世紀初期興起,從原本的行政中心,擴大成為鍍金時代的大企業,它成了逃離另一個單調沉悶象徵(工廠)的避難所。沙利文與萊特等有遠見的建築師,設計出工廠生產線般充滿效率與規律的辦公室,卻沒有工廠環境存在的肉體危險與辛苦勞動,也因此辦公室職員享有更高的社會地位。在一九五○年代,初階職員也可能幻想他(或者相較之下極少數的「她」)有一天會爬上高層,承擔更多責任,並掌管更多部屬。
  
  在二十世紀中期的美國,很少有其他工作可以在地位與象徵性權力上比得上白領員工。他們的工作場所是當代最具代表性的建築,譬如紐約的利華大廈或西格拉姆大廈等。到了一九六○年代,管理經營理論學家開始想像新型態的職員出現,在進步的電腦科技輔助下成為「知識工作者」,亦即受過良好教育、有創造能力的白領專業人士,受雇進行思考工作。辦公室設計理論家試圖為這些新型態職員設計五花八門的辦公室,像是德國的Bürolandschaft(辦公室景觀)試圖讓辦公室的布置緊扣文書工作流程;或是普洛斯特的「可動式辦公室」,替行動派、有思考能力的未來職員設計出活動式模組隔間牆。一九九○年代則出現更多關於辦公室的烏托邦想像,隨著過度炒作的網路泡沫而火上加油:宛若迷你城市的辦公室、有保齡球道的辦公室、像校園般廣闊的辦公室、宛若家中精心布置的車庫或遊戲室般小巧舒適的辦公室等。到了二○○○年代,由於電子通訊發展日新月異,設計師與理論家開始預測實體辦公室的結束。取而代之的是隱形而無所不在的網路使用者:有的在咖啡廳,有的在客廳裡參與名義上位於孟買的某家公司的會議,而他們本人可能穿著睡衣舒舒服服地躺在康乃狄克州的新迦南。
  
  然而經過深入探討,就會發現情況並沒有這麼樂觀。把工廠模式移植到辦公室,讓白領工作變成單調而反覆的勞動。二十世紀中期的中階主管開始覺得自己的心靈受到桎梏,成為被馴服的「組織人」,連靈魂都被公司囚禁。女性在進入職場之後,通常被派去做行政或祕書工作,很難得到升遷機會,而且性騷擾又讓她們的從屬身分加倍。辦公室本身也開始無限地被複製。每座如西格拉姆大廈般優雅的建築,都有十座毫無靈魂的模組仿造品,其室內裝潢也缺乏人的溫度。有人試圖認真解決這些問題,卻引發更多問題:德國的「辦公室景觀」混亂,讓人無法專注工作。普洛斯特的可動式辦公室到後來被扭曲為美國辦公室中最惡名昭彰的象徵:方格狀小隔間。即使是瘋狂的網路公司辦公室,在許多中的記憶中留下的也不是建築烏托邦主義,而是辦公室員工瘋狂的工作時間。許多人開始稱呼他們為「白領血汗工廠」。至於咖啡廳裡優雅的自由工作者,的確是很多人實際的生活型態,但他們隨時都得擔憂經濟上的不穩定、缺乏福利保障,而且工作環境相對比較孤立。簡單地說,白領員工期盼的自由與升遷,到最後往往都無法如願。
  
  為什麼規畫師、建築師、設計師和主管的良善意圖無法替美國員工打造出快樂的工作環境?而少數成功的辦公室案例又為什麼能夠成功?為什麼從梅爾維爾的小說《錄事巴托比》到「上班一條蟲」中揮舞球棒的員工,表面上看似高貴的辦公室生活魅力,實際上卻虛幻又令人失望?辦公室內的妥協與變化如何影響外面的世界?
  
  本書將透過隱姓埋名的辦公室職員,有時甚至是他們使用的打字機、檔案櫃、座椅,來討論辦公室的設計與歷史。此外,本書也會介紹試圖從物質與社會角度形塑辦公室的人物故事。他們的目的通常是想要改善上班族的生活,但結果卻往往事與願違。本書中的歷史,視角來自那些實際感受到這些改變的上班族。  
  
  這本書受到米爾斯的《白領階級》一書啟發,也是對他的致敬。這部憤怒的經典作品討論的是二十世紀中葉的非勞力工作者。雖然我不會詳加討論該書內容,但本書中處處可見該書的影響與想法。不過兩本書的寫作方法當然不同:米爾斯的書屬於社會學類別,或者至少屬於他獨特而主觀的社會學。我的書則屬於社會史,夾雜著一些新聞學,到最後則嘗試涉獵未來學。此外,米爾斯使用的「白領階級」一詞比「辦公室」更為廣泛和空泛,除了辦事員和速記員之外,也包括教授、推銷員、醫生和將軍等。我把自己的主題局限在辦公室,排除了他所探討的許多專家與政治議題,或者只是以較間接的方式討論這些議題。本書透過辦公室來探討歷史——透過數十年來辦公室員工的情感與態度,以及企圖憑自己想法來規畫辦公室員工能夠做什麼、該做什麼工作的那些人1。
  
  《白領階級》在一九五一年出版時,白領員工略少於工作人口的半數。大多數觀察家都認為,這群新興階級會取代工匠與小商家老闆組成的舊中產階級。當時這批新興階級還沒被塑造出明顯特質,其政治傾向與對生活的展望也還不明確。米爾斯的評論頗為嚴苛。他認為白領員工是「小人物」,是自主的順從者,自認獨立、有企業觀,但其實卻是大公司的奴隸。雖然他們的工作變得和工廠勞工一樣單調乏味,但他們工作中類似名望、地位等非實質層面,使他們不認為自己屬於特定階級,有特定的利害關係。他們的政治傾向曖昧不明。米爾斯寫道:「他們最有可能隸屬於什麼樣的政治集團與運動?答案是:最有可能獲勝的政治集團與運動。」2他正確點出白領員工非常容易屈服於名望、地位等模糊概念,而且他們也自知這一點。他當年描述的職場社會特質到今日仍舊存在。辦公室內存在著過度友善而空洞的人際關係,同時也存在著乏味而令人麻木的工作,以及孤立的個體。
  
  米爾斯在討論時把所有白領員工都看成新興中產階級,把他們視為同一族群。但辦公室的歷史卻顯示情況並非這麼固定。辦公室的情況很少是固定不變或無庸質疑的,更別提辦公室員工對自我與人生機運的理解。把米爾斯綜觀式的辦公室描述帶入歷史中檢視,可以看到意識型態與階級形成又消失,而對於該如何工作、為何工作的想法也不斷改變。
  
  米爾斯也不可能確切理解,當辦公室不像商店和工廠等其他工作場所,而是進步工業化社會的象徵時,情況又是什麼樣子。當德國記者科拉考爾一九二○年代造訪柏林時,他驚訝於這座城市充斥著「職員文化」,處處都是領薪水的上班族。今天不論在任何一座美國或歐洲城市,都不會有人為這樣的現象感到驚訝。辦公室文化已經成為這個國家主要的職場文化;美國是個職員國家。本書要探討的正是這種局面如何形成的歷史,並分析其過去、現在與未來的意涵。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2622902
  • 叢書系列: 貓頭鷹書房
  • 規格:平裝 / 432頁 / 25k正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贊助商廣告
 
金石堂 - 今日66折
假裝自己很外向,你在迎合什麼?:外向孤獨者的勇氣之書
作者:楊思遠
出版社:圓神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02-01
66折: $ 185 
金石堂 - 今日66折
葛瑞的囧日記13-16集套書
66折: $ 1003 
金石堂 - 今日66折
葛瑞的囧日記9-12集套書
66折: $ 1003 
金石堂 - 今日66折
十分鐘熱度學習法:一句英語都不會說的少女,這樣成為美國律師
作者:徐東珠 서동주
出版社:圓神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07-01
66折: $ 231 
 
金石堂 - 暢銷排行榜
Q比的情人節【首刷限量❥作者親簽╳「禁止攝影」拍貼小卡】
作者:十八日
出版社:野人文化
出版日期:2025-01-02
$ 277 
金石堂 - 暢銷排行榜
PUNKS△TRIANGLE(全)
作者:沖田有帆
出版社:東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12-11
$ 145 
Taaze 讀冊生活 - 暢銷排行榜
長期買進︰財金教授周冠男的42堂自制力投資課
作者:周冠男
出版社: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07-31
$ 355 
金石堂 - 暢銷排行榜
落雷擊中邱比特系列 新裝特裝版
作者:鈴丸みんた
出版社:尖端漫畫
出版日期:2024-12-27
$ 600 
 
Taaze 讀冊生活 - 新書排行榜
父親的腦︰阿茲海默症陰影下的生活
作者:桑狄普.裘哈爾
出版社: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12-20
$ 277 
金石堂 - 新書排行榜
辣妹的派對咖性活日記 無修正
作者:よそ者
出版社:未來數位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1-08
$ 237 
博客來 - 新書排行榜
獄卒克拉肯(01)
作者:タカヒロ
出版社:青文
出版日期:2025-01-02
$ 110 
Taaze 讀冊生活 - 新書排行榜
詩思穿林
作者:林蘭
出版社:釀出版
出版日期:2024-12-23
$ 196 
 

©2025 FindBook.com.tw -  購物比價  找書網  找車網  服務條款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