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名稱:情感學習
情感是天生自有的,還是社會形塑的?
在我們習以為常的「感覺認知」中,原來:
羞恥能產生力量,恐懼極具價值,無聊,居然是學習而來的,
至於,勇敢,更是因地制宜,因時而異。
從19到20世紀,我們將看見這些來自德、美、英、荷、法、義、挪、俄、瑞典、瑞士、印度,共一百多本暢銷兒童文學與三十本教養手冊,如何傳遞情感的意義,引導兒童學習情緒。
☺原來,感覺是需要學習的
1870到1970年,是對兒童情感的討論,最蓬勃發展的黃金歲月。在這之前,大家並未意識到兒童其實是獨立於成人的個體,我們今日覺得兒童看起來天真無邪,需要教養才能健全成長,其實是近150年來才發生的。但也因為如此,父母承擔了形塑孩子人格的責任,他們的焦慮也由此而生。1970年代後,電視、電腦、手機等媒體對兒童發揮了極大影響,不過,在這之前,則是透過「閱讀」來形塑一個人。在18、19世紀,當知識普及後,書本教育開始受重視。於是百年裡,無數童書與教育指南手冊,引導兒童學習情感、掌控情緒。眾人相信,透過這些引導,孩子可以學習到「正確」的情感與情緒,並由此發展出「健全」的人格。
☺什麼是「合宜」的情緒表現?
在這段學習如何感覺的歷史裡,情緒的定義與作用是不斷變化的。從18、19世紀的道德教化到20世紀鼓勵兒童的主動性,我們看見,早年被「利用」來逼人勇敢的「恐懼心」,後來一度被認為有害於兒童的心靈成長。而用來形塑「合宜行為」的羞恥感,在二十世紀下半葉,在西方社會正逐漸喪失,反倒是「無恥社會」的概念一度被視為西方文明墮落的象徵。而過去曾被歌頌的「勇敢」,在二戰見識過無數暴力與恐懼之後,那些百年前無所畏懼的主角就不再那麼使人信服。相應於情緒的不同定義,兒童文學裡塑造的人物形象與傳遞的合宜行為標準也就跟著轉變。
☺閱讀兒童文學是極重要的學習方式
兒童在閱讀書籍的過程中,會與書中主角一起體驗、一同成長,透過模仿與調適,從書中學習到各種情緒,並且將這些情緒轉化為一種可以實踐的知識,再用來決定自己的行為。在本書裡,我們看見百年來的兒童,如何在《彼得潘》裡看見親子之情,在《蒼蠅王》中學到「羞恥」、「痛苦」與「同理心」,在《阿爾卑斯山的少女》中懂得何謂「分離焦慮」,在《怪醫杜立德》則感受去殖民的價值觀與跨越種族的「同情心」。至於,曾經被鄙視的「膽小」,則在《綠野仙蹤》裡有了新的詮釋,獅子成為第一個膽小男孩的榜樣。這些作品鼓勵兒童擁抱恐懼、擺脫羞恥、接受思鄉病為一種合情合理的感覺,並賦予兒童權力,也因此,兒童有不同的選擇與空間。
當兒童文學不再只有說教,多了可以運用的情緒知識,透過這些書本,兒童和青少年可以體會跨階層、跨文化、跨種族、跨時空的知識與理解。但同時,兒童卻也開始需要為自己的情緒負責。例如在現代社會中,面對都市生活的無聊與充滿挫折,兒童必須為這些情緒空虛做好準備。如此,培養個人的情緒控管能力,也成了個人與社會的期望。
作者簡介
烏特.佛瑞維特Ute Frevert
本書主編。
柏林馬克斯普朗克人類發展研究所所長以及馬普學會的科學委員。她曾於二〇〇三年至二〇〇七年任職過耶魯大學德國歷史教授,在此之前曾任教於康斯坦茨大學、比勒費爾德大學以及柏林自由大學歷史系。她的研究領域包括現代社會與文化史、情緒史、性別史與政治史。最著名的一些作品考察了現代德國婦女與兩性關係史(如:《德國婦女運動史》,五南出版)、十九世紀的社會醫療政治史,以及徵兵制從一八一四年起到今日所造成的影響。佛瑞維特不僅是柏林自由大學名譽教授,同時也是數個科學顧問委員會的成員。一九九八年曾獲得極具聲望的萊布尼茲獎。
柏林馬克斯普朗克人類發展研究所情緒史中心
本書由情緒史中心研究人員協作之作品。本研究中心假設人類的情緒與感覺是由文化形塑,並且需要在各自的社會脈絡中學習和獲取。其關注範圍涵蓋十八~二十世紀的歐美亞社會,觀察在這些社會中人如何發展建構他們的情緒規則、語彙、範本。研究群由歷史學家與心理學家、教育專家組成,並於過程中加入人類學、社會學等各領域中研究文學藝術的學者一同進行。
譯者簡介
黃懷慶
台東大學兒童文學博士生,研究領域為童年體罰史與兒童文學審查制度,著有《兒童、文學與暴力》(預計2018年由福建少兒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