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確表達+意見說服術+精密邏輯+活用技巧=溝通100%
做一個有聲音的人,沒你想的那麼難,
別再用「沒意見」、「隨便」混過去,
敢說,能表達,就能扭轉你的影響力!
意見力突顯你的存在價值
邏輯力建構你的說話邏輯
組織力展露你的個人魅力
好說?歹說?會表達就是不一樣!
注意!!
症狀1.「呃……」是你的招牌口頭禪。
症狀2. 說話時習慣從頭「然後」到尾。
症狀3. 話很多,但是別人都聽不懂。
症狀4. 在很多人面前說話腦袋總是空白。
症狀5. 很敢說,但是不受歡迎。
※以上症狀若有其一正中紅心,請盡速翻閱此書尋得良方。
本書收錄多達百種堪稱一絕的說話技巧指導,讓你練就隨心所欲想說就會說的好口才!
[表達]-打造迷人口才魅力,陳述想法零失誤。
[溝通]-快速提升表達意見的能力,互通訊息零距離。
[共識]-讓對方輕易與你達成共識,影響力從此扭轉。
本書是一本教你如何成為意見表達高手的指南書。不需要擔心你容易怯場的個性或彆腳的口才,因為書中有足以讓你面目一新的實用性內容,以及多達百種在效果方面堪稱一絕的技巧指導。只要跟著本書,付諸行動,你的意見表達力和溝通技巧將會得到明顯的提升,並從中得到令人驚喜的收穫。
「表達意見」這個主題是怎麼討論也永遠討論不完的,詳細的內容就留待內文中再述,筆者在此想先概述「意見」及其魅力。
「意見就代表真實的人。」只要我們聽一個人陳述自己的意見,就可以迅速的抓到對方的真實性格,其真實性遠超過一個人的外表,故而,意見相當於衡量一個人的無形尺度。
假設在一個團體中,人們時常會說:「如果是林老闆碰到這種情況他會怎麼說呢?一定要聽聽他的意見。」這句話就十足點出了林老闆的「吸引力」了,而其吸引力的根源,就在於林老闆個人的表達魅力,以及林老闆的意見本身帶給聽者的印象。也就是說,意見代表一個人真實的樣子,人能發表意見,而意見更能凸顯一個人;清楚表達意見的力量就是發表意見者的個人力量,更能強化你的存在價值,這就叫做「意見力」。
接下來,我們還要談到,不管面對什麼樣的對象,也不管在什麼時間、地點,你的想法、意見都能展現出它的具體成效。波及和影響的空間之大之廣,也是「意見」的一個明顯特色,所以,意見的力量會在工作職場、人際關係、日常溝通等狀況中出現,只要提出想法就可以賦予現場活力,無論是直接或間接都能造成深遠影響
意見表達為的是要「上情下達、下情上知,互通信息」,在職場上是針對上司、同事、後進、部屬、顧客及其他相關者,在私底下則是針對家人、朋友、熟人和戀人等。當然,意見並不全然是嚴肅正經的議題,譬如:「爸爸,您還是少抽點菸吧?」或是「我說小惠呀,這件粉紅色的上衣一定很適合妳。」這類親子對話就顯得很溫馨。在這樣的私人場合,多半會以「感想」、「建議」來代替「意見」,但其在本質上還是一種意見。
在職場上,意見更是不可欠缺的。工作的完成能力和意見表達力是同等重要的。
例1:「我們應從A、B、C三家公司的過去銷售實績及整體的效率表現來決定此次得標廠商。」
例2:「下一季的目標,我想從行銷策略著手,提升整體銷售業績。」
類似這樣的意見表述,就可以明確地讓大家了解往後的工作方向,對於長期工作的計畫發展,將會帶來不能忽視的影響力。意見可以正確地反應一個人的個性、創造性、掌握本質的思考力等,而且就像笛卡兒和巴斯卡爾所說的,意見具有超越人類肉體而長久持續的威力,所以,意見、意見力、還有意見術,在平常或者在包圍你的環境與狀況越是險惡時,越具有無法取代的價值。
目前整個大環境持續籠罩在企業重整、雇用環境及工作環境越來越嚴苛的風暴當中,在這種狀況下,意見力成了在各種場合下決定成功或失敗的關鍵。缺乏意見力的話,就很難確實地表現自己、散發自己特有的魅力,結果你將失去自身的存在感和可以活躍的舞台,終至被浪濤所吞沒。
因此,筆者希望你隨著本書一步步琢磨你的表達力,努力讓自己可以在關鍵時刻明確表達自己的意見。請跟隨我的腳步,打造一個富有精闢意見及表達魅力的全新自己吧!
作者簡介:
溝通訓練專家 瞿翔
中興大學合作經濟學系,曾留學紐約州立大學。是國際 TA 協會 (ITAA) 合格治療師及準教師級溝通分析師,台北市健言社教育訓練委員。目前在南山人壽、錠嵂保險及各大專院校、服務社團等機構中,擔任輔導效能訓練、人際溝通、口語表達分析治療等課程之講師。著作有:「成功人士的魅力表達」、「戰勝蹩腳口才100守則」、「1分鐘說動人心」。
章節試閱
越能表達自如,越能站在有利立場
一個能明確表達自己意見的人,多半是很強勢的,當他站在有利的立場時,就能有很多收穫,而這跟前一節討論的類型,正好是互為表裡的關係。以下,讓我們來看具體實例。
某家食品廠商的經理將三名部屬集合到辦公室後,讓他們逐一翻閱商品宣傳手冊的設計稿。協理說:﹁這是剛送到的稿件,現在只要決定封面的顏色就能送印了。我原先決定封面要以四色當基色,但是不知道怎麼配色比較好,所以想參考一下你們的意見。你們有什麼看法嗎?﹂
在場的三名部屬中,只有一個人率先表達他的看法:﹁經理,不如用白、藍、綠、紅四個顏色吧,這是從義大利跟法國的三色旗得到的靈感,我覺得跟這個封面設計相當搭調,而且白色代表乾淨,藍色代表清爽,綠色代表健康,紅色則代表熱忱或太陽,跟我們的商品形象很吻合。﹂經理一聽頗為滿意,但也不忘徵詢另外兩名部屬的意見,不過他們卻都表示:﹁這個建議很好,我們沒有其他意見。﹂
發表意見較易取得主導權
如果你是旁觀者,你有什麼想法?多數人會認為提出建言的部屬,他的意見將會獲得採用,畢竟其他人並沒有明確的意見,而事實上也確實如此。這三名部屬之中,只有一人針對問題提出意見,而握有決定權的經理似乎也沒有太多想法,這反倒讓發言的部屬無形中握有﹁現場主導權﹂。由此可見,當提出意見的人和保持緘默的人同時在場時,前者會讓事情有所進展,並讓他有機會站在有利的立場。
我們要強調的一點是,所謂﹁能提出意見﹂,並非單指在偶然的場合下,能夠提出分出勝負的決策性意見。這也就是說,能夠提出意見的力量,就是對於某個問題、某種目的、某種情況,具有強烈的理解力、思考力、想像力、表現力等綜合性的力量,而且可以隨時隨地發揮明顯功效。
從此例中,我們可以推測到一個善於表達意見的人,他會讓周遭的人留下強烈的印象,而他的影響力和存在感亦會大幅提高,更重要的是,他所說的話很自然地會讓人不由自主地想要仔細聆聽,進而塑造出他個人的說服力和領導力。目前的國際局勢與整體企業環境,仍然處於重整的風暴中,你應期許自己成為一個隨時隨地能夠發言、提出意見的人,因為,這是在重整的時代裡,能幫助你存活下來的明確之路。
掌握當眾發言的表達訣竅
在日常生活與工作職場上,我們或多或少都有當眾發言的機會,但對於許多人來說,面對一群人發言並不是件輕鬆、愉悅的事情,尤其一旦感覺自己的表現不夠理想、不夠完美,就會產生沮喪、畏懼、逃避、嫌惡等負面態度。
事實上,無論是演講、提案、業務報告、參與各類會議,我們都必須了解聽眾在乎的是能夠獲得多少有用資訊,他們並不會期望或要求發言人必須是位演說大師,換言之,當眾發言除了要具備基本的自信心之外,最重要的是將發言內容清楚地傳遞出去。那麼如何讓自己說得清楚,聽眾聽得明白呢?只要掌握以下的表達訣竅,就能幫助你提升當眾發言的表達力!
發言內容的概要式說明
在某些情況下,事先針對發言內容進行概要式的說明,將能讓聽眾更有效地吸收訊息,因為一旦事先表明發言內容所包含的各項重點,聽眾便會產生預期心理,繼而在聆聽的同時,自發性地銜接上下內容,無形中,對於內容的理解也就提高不少。
面對提問要善用歸納技巧
當眾發言的過程中,聽眾會藉由提出問題與發言人產生互動,若能善用歸納技巧整理問題,不僅對於問題的探討有所助益,也能讓聽眾清楚地了解發言人的答覆。舉例來說,當有人針對你的發言內容提出某個問題時,你可以將對方的問題稍作整理,然後歸納出主要的答覆方向,往往越能善用歸納技巧整理問題,越能提高答覆內容的說服力。
有效掌控發言時間
無論在何種場合當眾發言,一定都會有時間上的限制,這意味著你必須掌控自己的發言時間,並且盡可能在時限內清楚地傳遞訊息。一般說來,例如演講、提案報告等時間較長的發言,事先架構好你的發言內容、行前多次演練,可以幫助你有效控制時間,至於會議致詞、個人感言等時間較短的發言,與其長篇大論,不如試著將內容長度精簡在三分鐘左右,因為對發言者本身來說,三分鐘是人們表達意見的最佳時限,而對於聽眾來說,他們也更能快速及完整地消化訊息。
業務報告宜由結論開頭
無論何種型態的業務報告,只要內容過於繁瑣或冗長,很容易就會讓與會人士感到不耐煩,尤其某些上司只想快速獲知結果,未必會對業務執行的詳細過程感興趣,因此業務報告一開始時,若能先提出結論,再適時扼要地說明執行過程,反而較能提高聽眾的聆聽意願。
提案前要先了解聽眾屬性
不管我們的提案內容如何,事先了解聽眾屬性將有助於雙方的溝通。如果聽眾是公司內部的同事與上司,事先不妨預留一些可供大家討論的細節,這樣做的好處是,透過大家的雙向討論可以激發出責任感與參與感,繼而促使提案較容易獲得表決通過,更重要的是,預留討論空間能讓提案內容獲得修正,同時避免招致與會人士的反感。假使聽眾是對提案有興趣的非專業人士,就應避免過度使用專業名詞,因為這只會造成聽眾的理解負擔,若能以口語化表達內容,或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加以解說,提案效果將會大為提高。
熟用輔助工具,預備應變方案
有時為了能向聽眾清楚地傳遞發言內容,我們會利用幻燈片、投影機、視聽設備等輔助工具,事先若能熟練它們的操作方式,不僅能確保發言過程的流暢度,也能預備好萬一設備故障時的應變方式。值得一提的是,發言時若需要使用麥克風,務必讓麥克風與嘴巴的距離保持一定,才不會讓聲音忽大忽小,干擾到聽眾的聆聽。
簡潔來說,當眾發言是每個人都會有的經驗,它經常讓我們感覺責任重大,並且會為了擔心表現不佳而焦慮。但事實上,任何型態的發言首要講求的是﹁清楚傳遞訊息﹂,所以無須煩惱自己不是演說大師,只要掌握當眾發言的訣竅,平日多多練習,就能從容不迫地拿著麥克風上場!
讓意見受到歡迎的陳述要訣
在日常生活與工作職場上,為了讓自己的意見獲得他人認同,我們經常會與他人雙向溝通,而無論雙方交換意見的形式為何,最重要的目的,不外乎讓彼此明確了解對方的觀點,繼而提高溝通效果,只是儘管雙向溝通的重要性被人所重視,但在許多情況下,大多數人仍會遭遇到口角衝突、各執己見、協商破裂的窘境。
事實上,當我們越渴望他人認同我們的意見時,越容易陷入﹁自我中心﹂的迷思,這也就是說,在溝通過程中,我們越是認為自己的意見正確無誤,越有可能排斥他人的不同觀點,結果往往導致雙方各說各話、談話沒有交集,甚至是不顧一切地激烈爭吵。其實良好的雙向溝通,首要講求的是保持理性與尊重對方,而在對話過程中,若能掌握以下的意見表達要訣,將能讓你的意見、想法獲得認同,並且大受歡迎!
事先預想你的意見內容
當我們想向他人陳述意見時,預先設想自己的內容架構、對方可能的回應,可以避免自己的意見流於武斷,與此同時,也能構思自己該採取何種溝通態度、以哪個角度切入話題較能獲得對方的認同與支持;總之,意見交流的目的在於促進彼此了解,化解歧見,事前的預想將能增進你的說服力,也可避免製造爭議。
慎選談話的場合與時間
良好的溝通環境與氣氛有助於雙方的意見交流,所以依據意見主題的內容選擇溝通場合、挑選適當的談話時間,不僅能讓彼此以舒緩的心情展開對談,也可確保溝通過程的品質。舉例來說,當你想針對某些公事與同事交換意見時,假如意見內容並不方便在辦公室裡討論,就應邀約對方到咖啡廳或餐廳商談,或是改以電話、電子郵件等方式交流;若是在辦公室討論也無妨,也應慎選對談時間,盡量避開對方公務忙碌的時段。
給予對方發言與詢問的空間
許多人在和他人溝通時,有時只顧著表達自己的意見、觀點,完全忘了聆聽也是很重要的一環,使得對方無法保有完整的發言與詢問空間,結果便造成彼此未能確實理解對方的觀點,或是讓對話主題失去焦點。所以在交談過程中,不僅應耐心聽完對方的意見,也應在陳述個人意見時,適時地詢問對方是否了解你的意思,或是設法讓對方有所回應,如此才能避免談話效果不彰。
適時採用請教的語氣
在人際溝通過程中,請教的語氣經常給人一種低姿態的觀感,並且能有效降低衝突。因此在表達意見時,適時採用請教的語氣,能提高對方的接受度,尤其當你不認同對方的觀點,或是對方的職務位階、社會地位高於你時,若以﹁我有幾個問題想請教您﹂取代直接反駁,不僅能避免雙方爆發口角爭論,也能有效化解彼此的歧見。
善用參與式的表達法
一般說來,當我們的意見能夠獲得他人的認同或採納時,內心就會湧現滿足感與成就感,因此向他人陳述意見時,若能適時以﹁你所說的觀點讓我想到⋯⋯﹂起頭,而後再帶入自己的看法,往往就能讓對方感受到他的意見受到重視與接納,並且也樂於聆聽你的意見,特別是在討論會議上,如果能善用你的參與式的表達法,將可自然營造出互動討論的和諧氣氛。
綜合上述所言,我們可以知道人際關係的維繫、事業的成功,甚至是家庭生活的幸福,都得仰賴雙向溝通,而良好的溝通效果必然建立在耐心、尊重、對等、保持禮貌的基礎上,因此選擇對雙方有利的方式交談,掌握意見表達的要訣,就算立場與觀點不同,也能從中建立起共識,進而容易被接受。
越能表達自如,越能站在有利立場
一個能明確表達自己意見的人,多半是很強勢的,當他站在有利的立場時,就能有很多收穫,而這跟前一節討論的類型,正好是互為表裡的關係。以下,讓我們來看具體實例。
某家食品廠商的經理將三名部屬集合到辦公室後,讓他們逐一翻閱商品宣傳手冊的設計稿。協理說:﹁這是剛送到的稿件,現在只要決定封面的顏色就能送印了。我原先決定封面要以四色當基色,但是不知道怎麼配色比較好,所以想參考一下你們的意見。你們有什麼看法嗎?﹂
在場的三名部屬中,只有一個人率先表達他的看法:﹁經理,...
目錄
Chapter 1明確表達意見的人,魅力無窮!015
1.實力主義時代,「意見力」不可或缺016
2.明確表達意見,讓你獲得好評價019
3.越能表達自如,越能站在有利立場022
4.提升「意見表達力」,打造性格魅力025
5.無法表達自我意見的七大弱點029
6.性格左右了表達意見的難易度032
7.克服緊張心理的發言技巧036
8.表達意見時牢記三大準則041
Chapter 2意見表達模式大不同 045
1.是「意見」還是「感想」 ?046
2.「YES/NO」是表達意見的原點049
3.廣泛使用的三大意見模式052
4.意見依目的不同可分為十三種模式058
5.意見和說明、提案、主張的相異處067
6.掌握當眾發言的表達訣竅072
7.讓意見受到歡迎的陳述要訣077
8.為自己打造溝通大師的形象081
Chapter 3掌握「意見樹」結構法 085
1.種植你的「意見樹」086
2.創造意見樹的萬用技巧「意見發芽法」092
3.意見之芽的五種衍生模式096
4.重點明確化,讓意見之芽萌發099
5.使論點明確、內容充實的訣竅102
6.輕鬆提出見解和感想的速成法105
7.活用情報帶來的意見線索 109
8.表達意見時應善用的訣竅112
Chapter 4簡單組織意見的超級技巧 117
1.掌握理論性構成法「主詞」加「述詞」118
2.因述詞變化而衍生的三種句子122
3.掌握「主詞」加「述詞」的強力要點125
4.善用「接續性」概念,擴張自身意見130
5.擴張意見,善用「六W一H法」133
6.利用「為了法」,強調個人創意136
7.簡單表達意見的「關鍵語句法」139
8.輕鬆向上司表達意見的要領142
Chapter 5簡潔表達意見的技巧,成效卓著! 147
1.表達意見時應掌握五大原則148
2.使意見淺顯易懂的三大原則152
3.善用「比喻術」提升意見說服力 157
4.掌握比喻術的五大構成要點160
5.彙整意見、強調要點的兩大妙法165
6.「擴張法」和「壓縮法」的活用170
7.靈活排序「表達四要素」173
8.直接傳達意見的「結論先導法」177
9.簡潔傳達意見的「要點表達法」180
Chapter 6讓人點頭稱是的「意見說服術」 183
1.意見交流,停、看、聽184
2.不要讓意見含糊其詞189
3.與人交涉時的注意事項192
4.和親密對象交換意見的注意要點195
5.別讓理論、感性、感情有所混淆198
6.提升意見說服力的應用技巧201
7.不要強迫對方接受你的想法206
8.巧用比喻法說服對方210
9.如何說服冥頑不靈的對象213
10.轉化對方防衛心理的溝通技巧 216
11.說服意見相左者的溝通訣竅220
12.成功的說服不會從天而降224
Chapter 7掌握主導權的交涉必勝法 227
1.「交涉」的本質建立在利害對立228
2.你必須知道的交涉準則與應用技巧232
3.「先下手為強」VS.和「後來居上」237
4.獨立思考是提升交涉能力的關鍵240
5.釐清交涉點並規劃讓步底線243
6.交涉時不可或缺的反駁能力247
7.反駁對方意見的實用技巧251
8.掌握進攻主導權的交涉戰略256
9.推翻對方主張的邏輯議論運用法260
10.利用「絕對肯定話法」贏得交涉263
11.巧妙歸納交涉事物的人性化技巧266
12.多數意見和少數意見並存時的處理方式271
13.「有什麼關係呢?」的使用時機274
Chapter 8提升意見力的邏輯思考術 277
1.邏輯思考是不可欠缺的溝通利器278
2.避免落入「缺陷理論」的要領282
3.邏輯思考理論的十四種模式291
4.提升邏輯思考力的「關係化思考」301
5.對意見中的「語言順序」要敏感304
6.釐清事實才能創造意見的理論性307
7.培養連貫性的說理能力311
8.「時間」和「理論」有密切的關係316
9.構築體系性意見的方法319
Chapter 9意見力大提升的精進要領 323
1.提升意見獨創性324
2.增加意見獨創性的比喻組合法327
3.培育意見獨創性的六大法則330
4.衍生出色意見的「創造性思考」334
5.「反芻思考」與「體系化思考」 337
6.無限延伸意見力的「四大思考」341
7.檢視意見力的「意見分析法」344
Chapter 1明確表達意見的人,魅力無窮!015
1.實力主義時代,「意見力」不可或缺016
2.明確表達意見,讓你獲得好評價019
3.越能表達自如,越能站在有利立場022
4.提升「意見表達力」,打造性格魅力025
5.無法表達自我意見的七大弱點029
6.性格左右了表達意見的難易度032
7.克服緊張心理的發言技巧036
8.表達意見時牢記三大準則041
Chapter 2意見表達模式大不同 045
1.是「意見」還是「感想」 ?046
2.「YES/NO」是表達意見的原點049
3.廣泛使用的三大意見模式052
4.意見依目的不同可分為十三種模式058
5.意見和說明、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