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世紀》的科學版,如《盲眼鐘錶匠》般迷人,如《深奧的簡潔》般恢弘!
冶地球科學、演化生物學、宗教於一爐,
一本不熟悉科學的人也能捧讀的科普佳作。
且看一位寫詩又寫小說的生物學家,如何揭露地球的真實身世,以及生物演化的繽紛樣貌。
她已46億歲,滿身充盈著共生、性擇與利他;她美麗又蒼涼,有個名字叫蓋婭,是人類的母親:她是 -- 地球。在浩瀚宇宙的銀河系裡,廣袤無垠的太陽系中,水和大氣在這裡誕生了。這座行星得天獨厚,擁有千萬年難得一見的面貌,因著生物演化與創新,顯得繽紛而亮眼。但人類行為的改變,將使她不勝負荷,沒入灰暗?
地球的生物多樣性是如何達成的?不像多數探討地球生成歷史的書籍,採編年方式一個階段接一個階段地,數出這座行星的成長歷程;史坦利.萊斯透過地球上重要的生物演化發展,從生物共生關係、性擇與互利關係,探討地球繽然紛呈的多樣面貌。
共生 - 當單細胞生物開始相互合作,就拉開了複雜生物體的演化序曲。顯花植物藉由昆蟲和鳥類傳遞花粉及散播種子,就是最顯著的例子之一。
性擇 - 複雜行為及令人目眩的諸多生命形式由此而生。人類有構造精密的大腦,得以主導這個世界,也是因為歷經了此一過程。
互利 - 當物種學會了相互協助,多樣性與複雜性於焉展開。早期的人類社會,因為互利,社交圈逐漸擴大,文化因之蔓延開展。
不要忘了光合作用,那讓生命得以萌發及延續;不要忘了地球浩劫,那讓生命從此絕跡的強大威脅;也不要輕忽宗教的重要性,那讓重要價值得以傳續。最後,科學對人類發展的關鍵性,能讓地球獲得重生的契機。
萊斯以溫煦的口吻、深廣的觀點,給人類如何與自然共處、如何與地球休戚與共這個課題,一個不可多得的回饋。
作者簡介:
史坦利.萊斯
美國東南奧克拉荷馬州立大學(Southeastern Oklahoma State University)生物科學系教授,撰寫的書籍主題涵括植物、演化與自然環境,作品兼具知性、權威性與易讀性,著作包括Green Planet: How Plants Keep the Earth Alive, The Encyclopedia of Evolution(本書榮獲國際學校圖書館員協會榮譽選書〔Society of School Librarians International Honor Book〕), The Encyclopedia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Encyclopedia of Biodiversity(即將出版)。
譯者簡介:
王惟芬/楊仕音
王惟芬
臺灣大學動物學系學士,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科技醫療史碩士。曾任職中研院動物所與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助理、總統府與臺大海洋所。譯著包括《右手、左手:探索不對稱的起源》、《蝴蝶、斑馬與胚胎》、《普魯斯特與烏賊》(以上均為商周出版)等書。
楊仕音
臺灣大學動物學系學士、動物學研究所碩士,主修病毒遺傳。美國長春藤達特茅斯學院科技管理學碩士。曾獲臺大郭光雄教授研究獎學金以及Roger F. Naill研究獎學金。現於中研院負責生物多樣性網站的翻譯工作,譯有《半顆腦袋就夠了》、《普魯斯特與烏賊》等書。
章節試閱
摘文一:一個飽受壓力的美麗行星(摘錄)
地球是由細胞和有機體構成的生命網絡的家園。不僅是生物,連這網絡本身,都是有生命的。這個網絡改變了地球的大氣、水和地殼組成,足以和沒有生命存在前的地球形成明顯的分野。尤其是那些將陽光當作能量來源的光合生物,他們以此生產食物,同時讓大氣層中含有大量氧氣。氧的活性很高,要是沒有光合作用不斷補充的話,大氣中的所有氧氣早就與其他分子迅速反應,消耗殆盡。生命網絡以及其將地球轉型的方式,就是本書所謂地球是一個活生生的星球的意思。
地球正處於風華絕代的中年,不只是因為其上的山脈、瀑布等非生物組成,也是因為這片生命網絡。正是因為有這樣的生命線路網,尤其是樹木和其他植物,才為這個世界增添美麗色彩,使得每個地方獨具特色。要是沒有植物,剛果看起來跟加拿大差不多,而巴西則像是巴基斯坦的俾路支省。
■壯麗的妄想■
人類這個地球上的物種,總是將自己想像成整個宇宙的中心與目的。在傳統的基督教中,人類是上帝最為寵貴的創造。西方基督教之所以如此相信,一個原因是宗教教義使然。另一個原因則是,當我們仰望天空時,太陽、月亮和星星似乎就繞著我們旋轉。地球是創造中心的想法,不僅是基督教的觀點,也是希臘數學家托勒密接受的科學觀點,他當時提出了「地心說」這一世界模型。
但是,後來的天文學家發現天體的運動並不如地心模式所預期的,特別是行星(在希臘文中有「流浪者」之意),其運動方式相當混亂。天文學家構想出一套複雜的行星運動,好讓它們吻合托勒密模型。但情勢日益明朗,唯一明智的解釋都指向所有的行星,包括地球在內,皆是繞著太陽運轉。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說」的模型,之後由義大利的天文學家伽利略證實了此一理論。
日心說將人類從宇宙中心降級下來,這與宗教觀點相牴觸,也因此威脅到教會領袖的政治權力。如果地球僅僅是距離太陽的第三顆行星,我們人類怎麼會是上帝目光的焦點?
人類的位階不僅從宇宙中心被降下來,就連萬物之靈的地位也不保了。從十九世紀英國偉大的博物學家達爾文以來,科學家以及一般人開始明白,人類只是眾多物種中的一種。這是創造論者仍然攻擊演化學的原因之一。令他們不開心的,與其說是演化過程,不如說是演化推翻了人類是世間萬物領主的想法。
也許讓人類最感卑微的資訊,來自於 DNA 的研究。DNA 不僅編碼生命的指令(基因),同時也記錄下過去發生的事情。你的細胞中不僅含有用於製造人體的遺傳指令,還有演化過程中你的祖先使用的舊基因。這些老舊指令夾雜在你的染色體中,就像存放在閣樓裡的陳年紀念冊一樣。科學家同時利用這些新的和舊的 DNA 資料,重溯所有生命形式的演化路徑。事實證明,幾乎所有的遺傳多樣性都來自於細菌、古生菌和原生生物。真菌、植物與所有我們稱之為「高等」或「高級」生命形式的動物,其實只是原生生物這一群中很小的一個變異組。
古老的以色列牧羊人、同時也是國王的大衛,在抬頭仰望天際時,他的感受和大多數的我們一樣。他在詩篇(Psalms)第八篇中記錄下他的印象,其中談到上帝:「我觀看你手所造的天,和你所安放的月球和星星,便說:人算甚麼?」上帝何以眷顧微不足道的人類?若是大衛王知道宇宙有多麼大,我們和多少動物一起共享地球,他肯定會更謙卑。但無論是大衛,還是數十億閱讀過他詩篇的人,都不滿足於將人類定位在如此卑微的處境。我們另外想像出一個天使的國度,人類和他們只有咫尺之遙。套用大衛的話來說,這是一個「光榮和榮耀」,是類星體、冰河或恐龍不可能享有的。大衛接著宣布我們是萬物的統治者,這無異是核發了千百年來任由人類踐踏一切的許可證。
■人類:邊緣而強大■
天文學和生物學證明人類處於宇宙和生命的邊緣,而不是中心。但不論我們是多麼地邊緣化,事實證明我們已經成為改變地球的一股力量。正如本書之後的章節將解釋的,人類對地球產生壓倒性的影響,從溫室效應到性擇、利他主義、智能乃至於演化本身。我們這個物種,特別是在上個世紀,已經對物種網絡和維持這顆星球生命的系統造成壓力。
若地球有知,她會看著我們,看到個體繼續進行利他行為,但利他主義難與強大的科技相抗衡。個人可能想要創造和平,但是政府往往希望戰爭。個人可能希望無私,但無私的個人卻為大型企業所打敗。個人可能想要減少人類對地球的破壞,但他們的努力卻為集體的貪婪和浪費所淹沒。若地球真能意識到我們,她可能像是一個中年母親,因為違法亂紀的青少年孩子而飽受壓力,這些孩子可能會深深地傷害她。他們吃她的、用她的,還把她弄得渾身髒兮兮,肯定讓她倍感壓力。
她還是風采依舊,明豔動人,就跟過去四十億年來一樣美。而且我們也殺不死她,她會活得比我們更久,任憑我們自我毀滅,而不會出手搭救。不過,我們的作為可以讓她永久殘廢。地球的風采來自於其上許多的物種,但她寧願以多數物種無法生存的氣候,冒著青春不再的風險,步入晚年。
摘文二:為什麼有性?(摘錄)
■性與演化革命■
性,無所不在――這的確相當令人百思不得其解,因為對生命而言,沒有性反而輕鬆些。如果地球上所有植物都能像蒲公英一樣製造無性種子,而所有動物都成為可以自體受精的雌雄同體,一切將顯得簡單許多。有性生殖的物種因為需要兩個個體才能繁衍,相對於無性生殖(或單性生殖)的物種而言,後代數量自然較少。性的存在將生殖產量減半,單就這個理由,為了增加遺傳多樣性而採取有性生殖策略,似乎不大值得。或至少物種應該演化為同時具備這兩項能力,能夠在不同時機選擇採取有性生殖或無性(單性)自體繁殖。
演化永遠沒有完結篇,其原因在於儘管物種完美適應了居住環境的一切物理條件,依舊必須跟上寄生者的瞬息萬變。某些物種在外觀部分也許沒有明顯的演化跡象,但體內的防禦性化學物質卻不停更新,彷彿《鏡中奇緣》(Through the Looking Glass)中路易斯.卡洛爾筆下的紅皇后般,奔跑只是為了能待在原地。生物學家以此命名提出了「紅皇后假說」(Red Queen Hypothesis),解釋生物為何需要有性生殖所提供的大量遺傳變異--那是為了在演化戰場中存活下來。
俗諺云:「凡有規則就有例外。」基因研究證據已顯示,蛭形輪蟲(bdelloid rotifers,一種微型水生動物)以單性生殖方式存活了至少三千萬年之久。為什麼牠們不需依賴有性基因重組,卻趕得上寄生者的演化速度呢?難道牠們沒有寄生者的威脅嗎?其實當環境潮濕時,其寄生者(真菌)於數天內就可以將整個族群的蛭形輪蟲消滅,然而蛭形輪蟲對抗寄生者的方式並非加速演化,而是以自體脫水、遁入風中的招式擺脫牠們。脫水後的蛭形輪蟲可隨風旅行至新棲地,並在潮濕之處甦醒,這時身邊不再有真菌糾纏,算是名符其實的「飛逃策略」了。
■雄性為何而戰?■
交配行為同時開啟了性擇最初的模式:公魚藉由交配不僅確保其精子到達預定的目的地,也能確保到達目的地的必定是自己的(而非別人的)精子。這時,精子大戰正式宣告展開,體型大的公魚可以將體型小的公魚趕出自己的地盤,且當強勢的公魚在領土內擁有成群的母魚時(理由是精子數量多,一隻公魚即可使多隻母魚受孕,而卵子相對而言是物以稀為貴),弱勢的公魚便被趕到邊緣地帶,睜眼看著單身的日子一天天過去。雄性個體相互競爭的劇碼,由海洋的魚類、甫登陸的兩棲類、隨後的爬蟲類、鳥類,一路演到高等哺乳類的大猩猩身上。為了這場精子大戰,雄性大猩猩的體型已演化為雌性大猩猩體型的兩倍。
性擇偏好體型大且「好鬥的」雄性個體,導致其後許多新的演化型態,都是為了因應雄性間的「同性競爭」,雄偉多叉的鹿角即為一例。雄鹿鹿角唯一的用處在於同性個體之間不斷地相互抵撞、推擠,直到其中一方投降為止。而同性競爭的結果,往往是某個雄性個體周圍妻妾成群,其他較弱的雄性則因受武力威脅而難以接近異性。其他如海豹等動物的雄性「肉搏戰」更是血腥。因此在動物界裡,絕大多數的雄性都較為殘暴――牠們是性擇的產物。
■雌性的選擇■
性擇的演化革新尚未結束。在前段敘述中,性擇似乎是由雄性主導,雌性只能順從地接受命運安排,然而事實上,故事只說了一半。雌性心裡可是相當清楚雄性的追求,以及雄性搶著使牠們受精,因此,性擇方程式還需要加上「雌性的選擇」才能完整。動物界的許多雌性並非來者不拒,而是由眾多追求者中挑選合適的對象,達爾文在說明雄性同性競爭時也曾提出這個理論,不過維多利亞時期的讀者們顯然難以接受。
那麼「雌性的選擇」如何運作呢?在多數實例中,雄性必須向雌性展示牠們除了精子之外還能提供其他價值,包括資源、保護能力以及優良的遺傳基因。這一切是由於雌性為製造珍貴卵子的一方,且通常必須扛起撫育後代的責任。而雌性也因此創造了動物界許多新的演化型態,以及各式各樣獨特的美感。
雄性說服雌性的方式之一為擁有並捍衛廣大的領土,因為這不僅向雌性證明了牠們是健康的個體,同時也證明了牠們有本事提供雌性資源及保護。以地域性昆蟲為例,雄蜻蜓的領土邊界劃分得十分清楚,並會不時在地盤內巡邏。我對此事有親身體驗。某天坐在陽臺時,我觀察到一隻蜻蜓在我們家的車道上來回地飛巡,四周沒有任何水源,而雌蜻蜓通常在水中產卵,因此這裡對雄蜻蜓來說顯然不是塊好領土。另外,脊椎動物一般也具有地域性,最常見的例子就是鳥類,公鳥不但會捍衛地盤,還會高踞在明顯的枝頭歌唱以宣示領土。而所占領土愈大、位置愈佳的公鳥,便有較多機會與母鳥交配、繁衍自己的後代。
摘文一:一個飽受壓力的美麗行星(摘錄)
地球是由細胞和有機體構成的生命網絡的家園。不僅是生物,連這網絡本身,都是有生命的。這個網絡改變了地球的大氣、水和地殼組成,足以和沒有生命存在前的地球形成明顯的分野。尤其是那些將陽光當作能量來源的光合生物,他們以此生產食物,同時讓大氣層中含有大量氧氣。氧的活性很高,要是沒有光合作用不斷補充的話,大氣中的所有氧氣早就與其他分子迅速反應,消耗殆盡。生命網絡以及其將地球轉型的方式,就是本書所謂地球是一個活生生的星球的意思。
地球正處於風華絕代的中年,不只是...
作者序
【編輯心得】
我們習慣強調人在地球上的主宰地位,卻容易忽略了生物、人類與地球之間,其實有著一張密不可分的生命網絡。演化造就了生物多樣性,也造就了人類的文化傳承,在地球得天獨厚的環境配合之下,呈現出一幅美麗動人的圖畫。然而,因著人類經濟體系的發展,使得地球的溫室氣體急遽增加,大地女神蓋婭帶來的和諧環境岌岌可危,生物的生存以及人類文明的存續,早已瀕臨絕境,才邁入中年的地球,已然疲態盡顯。
然而,是否有絕處逢生的機會?作者要我們相信光合作用,相信科學的發展能夠扭轉現勢,相信宗教的利他信仰能夠約束人類,這一切是怎麼而來的呢?蓋婭真的有希望重獲新生嗎?會不會真如物理學家費米所言,先進文明最後都落得將自己居住的行星破壞殆盡、一敗塗地呢?對於地球科學與演化生物學有興趣的讀者,這本書將帶你進入一個複雜交織而又深刻動人的世界。
【編輯心得】
我們習慣強調人在地球上的主宰地位,卻容易忽略了生物、人類與地球之間,其實有著一張密不可分的生命網絡。演化造就了生物多樣性,也造就了人類的文化傳承,在地球得天獨厚的環境配合之下,呈現出一幅美麗動人的圖畫。然而,因著人類經濟體系的發展,使得地球的溫室氣體急遽增加,大地女神蓋婭帶來的和諧環境岌岌可危,生物的生存以及人類文明的存續,早已瀕臨絕境,才邁入中年的地球,已然疲態盡顯。
然而,是否有絕處逢生的機會?作者要我們相信光合作用,相信科學的發展能夠扭轉現勢,相信宗教的利他信仰能夠約束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