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暢銷登山書籍
登山學的圭臬鉅作
全球銷售逾600,000冊!
50週年紀念版(第8版)撼動上市!
《登山聖經》自一九六○年初版上市以來,即成為全球各地登山者,無論老將、新手或有志攀山越嶺之士,奉為圭臬的唯一著作。本書邀集超過四十位登山好手,親身指導最新登山技巧,從裝備選擇到登山繩結打法,各式繩索下降到遠征規畫,無一不備。
本書翻譯語言已超過十五種,全球讀者達百萬人。在眾所期盼之下,五十週年紀念版隆重上市。除了承襲前版淺顯實用的編排方式,新版《登山聖經》更加入了前所未見的全新章節,務求提供讀者最清楚、完整、權威的觀念和技巧,愛好者絕對不可錯過。
作者簡介:
成立於一九○六年,為一非營利性的戶外活動兼保護山林組織,其宗旨為:
◎探索、研究並享受太平洋西北部及以外之山區、河川與森林
◎蒐集該地區的歷史、傳統和探險經驗,將其編輯成冊,作為永久紀錄
◎用以身作則、教導和鼓勵的方式,致力推動保育法案,並維護自然環境的優美
◎親自遠征諸山區,並提供教育機會,以達成上述目標
◎鼓勵戶外活動的愛好者培養互助合作的精神
協會總部位於美國華盛頓州西雅圖市,目前為全美第三大登山組織,在州內設有七個分部。
譯者簡介:
崔宏立
心念常懷想悠遊山林間,此身只困坐無邊書海中,憶當年小伙伴,何時再起風騷!翻譯作品有:《潛意識的力量II:職場篇》、《獵殺第四行者》、《神話與傳說:圖解古文明的祕密》、《醫魂:努蘭的醫學故事集》、《培養樂觀的小孩:快樂教養、憂鬱bye bye!》等書。
張簡如閔
現就讀台大政治系三年級,參與台大登山社並擔任社內重要職務,喜愛爬山、攀岩、溯溪等戶外運動,並且用足跡與文字記錄大自然的所觀所感。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務實傳承登山經驗,增進正確技術觀念。重視登山安全教育,杜絕山難事故發生。《登山聖經50週年紀念版》乃是良好範本。
- 黎經雄,中華民國山難救助協會理事長
本人大力推薦《登山聖經》一書。
- 陳慶章,中華民國健行登山會理事長
《登山聖經》這本書的編排一直隨著時代腳步而更新,如一九九六年第六版高山環境談「低衝擊性登山」,二○○三年第七版將「無痕山林」納入山野基本活動要領。無庸置疑,它是登山者最佳教學參考書。
- 黃一元,台灣全球十四座八千米巨峰探險計畫指導顧問,中華民國健行登山會副理事長
《登山聖經》一書除了具有豐富的山野常識之外,更是一本集四十多位登山家靈性的結晶,值得一讀。
- 翁注賢,中華民國健行登山會前理事長
《登山聖經》可說是全世界閱讀人口最多的一本登山工具書。
- 高銘和,中國百岳計畫主持人
《登山聖經》中譯本出版後,對台灣登山安全與水準的大幅提升厥功甚偉。
- 黃宗和,中華民國山岳協會前理事長
我們真的該藉《登山聖經》來教育好新一代的登山者,我們的山林才有可能愈來愈美好。
- 歐陽台生,野外求生救難專家
若山嶺是教堂,《登山聖經》就是我的信仰依據。
- 威爾.蓋德(Will Gadd),世界冰攀高手、滑翔運動員
如果只能有一本理想專著給登山愛好者與有志登山者,那必定是《登山聖經》。
- 康拉德.安克(Conrad Anker),登山家
一九七六年我買了第一本《登山聖經》,而在我初次踏上山岳前,早就翻破了好幾本。
- 艾德.維斯特(Ed Viesturs),著名攀山專家
名人推薦:務實傳承登山經驗,增進正確技術觀念。重視登山安全教育,杜絕山難事故發生。《登山聖經50週年紀念版》乃是良好範本。
- 黎經雄,中華民國山難救助協會理事長
本人大力推薦《登山聖經》一書。
- 陳慶章,中華民國健行登山會理事長
《登山聖經》這本書的編排一直隨著時代腳步而更新,如一九九六年第六版高山環境談「低衝擊性登山」,二○○三年第七版將「無痕山林」納入山野基本活動要領。無庸置疑,它是登山者最佳教學參考書。
- 黃一元,台灣全球十四座八千米巨峰探險計畫指導顧問,中華民國健行登山會副理事長
《...
章節試閱
第十五章 人工攀登與大岩壁攀登(摘錄)
◆人工攀登的型式◆
高山人工攀登:使用最少的人工攀登技巧和裝備來克服短距離的光滑(或高難度)岩面。此種攀登法不甚需要專門人工攀登的裝備,使用一般的繩隊裝備即可。偶爾借助支點的施力來加快攀登速度或減少暴露在危險狀況下的風險。
大岩壁人工攀登:指即使事先架妥第一段繩距,攀登日程仍不只一日者。這類型的攀登通常需要在岩階露宿或懸吊露宿,並涉及拖吊背包的技巧。然而,隨著速度攀登技術的蓬勃發展,以前須為時數日的大岩壁攀登,今日已能在一日內完成。
◆人工攀登裝備◆
鉤環
人工攀登至少需要四十個可自由應用的鉤環,長繩距可能會需要用到八十個,特別困難的繩距用到一百個不算誇張。人工攀登者偏好 O 型鉤環,因為它不會像 D 型鉤環一樣在受力後改變受力邊緣,讓你心驚膽跳。不論使用哪種鉤環,開口皆須能依需要而順利打開,就算是在負重時也是一樣。
小岩楔
人工攀登專用的小岩楔比自由攀登時的小岩楔還要更多樣化,這類末端漸尖細的小岩楔常用來取代薄岩釘,但其牢固性較差,小岩楔的功能在於支撐攀登者的體重,但不足以承受墜落的衝擊力。
繩索
人工攀登需用直徑 10 到 11 公釐的登山繩,最好為 60 公尺長。拖吊繩可用第二條登山繩或直徑 9 公釐的靜力繩,拖吊繩可跟登山繩連接做長距離垂降用。若攀登的路線可能會造成鐘擺式墜落或其他不尋常的問題,則可能需要第三條繩子——彈性繩或靜力繩皆可。在選擇繩子時,特別注意它的抗磨性或抗切割性,因為人工攀登的路線通常具有複雜的地形,且在後攀者攀登或拖吊背包時繩子一直處於受力狀態,故須特別強調此需求。詳細的資訊請參考第九章〈基本安全系統〉的「登山繩」一節。
鞋具
若攀登路線僅有一小段需用人工攀登,宜穿著自由攀登用的攀岩鞋;倘若人工攀登的路段很長,鞋底結實的登山鞋較為合適,也較舒適。市面上某些款式的登山鞋較硬,提供足弓支撐,但鞋尖和鞋底為柔軟橡膠製,摩擦力較佳,適合自由攀登用。
雛菊繩鍊
雛菊繩鍊是附有許多環圈的縫製繩環,每個環圈由針織縫紉固定,間隔 8 至 15 公分。雛菊繩鍊用來連接攀登者和繩梯至支點上,同時也是使用攀升器上升的裝備之一。典型的雛菊繩鍊長度約 115 至 140 公分,上面的環圈可用來調整繩鍊長度,在通過懸岩或陡峭地形時扣入較短的位置,可減輕手臂的施力。
菲菲鉤
菲菲鉤的作用和雛菊繩鍊差不多,但它是用繩環或可調整式雛菊繩鍊連結於吊帶上,能讓你快速鉤入支點休息。務必小心使用,因為攀登者若釋放張力或改變受力角度,可能會造成菲菲鉤鬆脫。攀升器
◆大岩壁攀登裝備◆
滑輪
滑輪可減輕拖吊背包之負擔,使用率頻繁,故須耐用。具有軸承和大輪之滑輪較能平順操作,有制動裝置的滑輪在長距離拖吊時特別有用。
吊拉袋
吊拉袋內可裝衣物、水、食物、睡袋和其他非攀登用之裝備。良好的吊拉袋應具備容量大、牢固的懸吊系統、質料耐用、無突出點、可拆卸背帶等特點。吊拉袋頂端之帽蓋可保護連結背包與拖吊繩的繩結,也可使拖吊更為流暢。可用空寶特瓶自製帽蓋。
其特杖
其特杖能協助攀登者將鉤環扣入手無法觸及之支點,也可用來避免踩踏至繩梯的最高階,或是加速攀登進度。當攀登者手臂盡量伸長時,其特杖能穩持住鉤環。由於你無法靠近檢視用其特杖扣入的支點,所以在放重量上去測試時須特別小心。如果岩壁上的支點不堪使用,可用其特杖扣入下一個支點。
護膝
護膝可在人工攀登時保護經常接觸岩壁的膝蓋,應要令攀登者感覺舒適,不妨礙血液循環。
波特雷吉吊床
波特雷吉是一種質輕的尼龍布吊床,專供大岩壁攀登使用。它只靠一個點來懸吊,比傳統吊床舒適得多,可惜較大又較重。跟確保坐鞍一樣,使用時身體仍須連接固定點。
行動廁所
攀登大岩壁時必須攜帶行動廁所。市面上可以買到這類產品,也可以從五金行購買材料自製(見第七章〈不留痕跡〉)。
第二十章 遠征(摘錄)
◆計畫與準備◆
遠征的計畫包括選定目標、選擇隊伍成員、擬定攀登行程表、準備後勤補給,以及確定每個隊員都進入狀況。攀登隊可能也得決定是否需要僱用嚮導。另外一些旅行注意事項如護照、預防注射與保險也不可輕忽。
◆遠征技巧◆
遠征的技巧涵蓋了本書前幾章介紹的所有技巧:攀岩、雪攀、冰攀、高山及冬季攀登。在你具備這些登山技巧後,還要再加上幾項新技巧:拖雪橇和使用固定繩。
◆遠征的天氣◆
出外遠征時,攀登者必須成為業餘的氣象專家,因為此行的安全與成功完全要看老天爺的臉色。到達要攀登的山區後,不妨找其他的登山者以及當地居民談談,可以對當地的天氣型態更加瞭解。找出當地的盛行風向,打聽有沒有下雨和暴風雨的可能。到了山上,要隨時記錄天氣型態。高度計可以當作氣壓計使用,找出天氣變化的跡象。
你也可以從雲層得到線索。卷雲(像兔子的尾巴)表示鋒面就要來了,二十四小時之內會下雨;筴狀雲(像帽子)代表會有強風;迅速飛低的筴狀雲表示壞天氣就要到來;如果爬進筴狀雲,將會遇到強風,能見度也會不佳(關於氣象的更多認識,見第二十七章〈高山氣象〉)。高山巨峰往往會有暴雪狂風相隨,天氣變化快速,要有心理準備。如果可以,要靜心等待暴風雪過去,因為天氣惡劣的時候下山本來就會有很大的風險。如果預期隊伍會被困住好一段時間,就要開始實施食物配給並節約燃油使用。
好天氣也會帶來問題。如果天氣炎熱陽光普照,冰河會增強太陽輻射的作用,結果可能會造成雪橋崩塌與冰河裂隙移位,冰崩的機會也會增加。如果碰到這種情形,最好在夜間攀登,因為這時候溫度最低,冰雪狀態也最為穩定。
◆高海拔地區的健康隱憂◆
遠征攀登是一種身體負擔極大的活動。高山稀薄的氧氣、嚴寒的氣候以及脫水等因素都是潛在的健康威脅。應學習如何辨認、防範這些健康隱憂,並在狀況發生時處理治療(見第二十三章〈緊急救護〉)。請查閱緊急救護手冊與專題文章,或是向熟習登山的醫生請教,以獲得更詳細的資料。
高海拔山區的溫度遠在攝氏 0 度之下,儘管這有助於維持冰雪的穩定,卻也會對攀登者身體產生不利的影響。每個遠征隊員都應充分瞭解凍傷、風寒效應和晒傷的危害。
和其他登山類型一樣,遠征會把攀登者帶到渾身不舒服的海拔高度。由於高山上的氧氣稀薄,每位登山者都會受到影響,只是程度多寡而已。這種情形可能會引發急性高山症,嚴重的甚至會演變為危及生命的高山肺水腫和高山腦水腫。不過,只要有充分的時間可以適應高度,並隨時補充水分,這些病症通常都是可以避免的。
◆遠征的哲學◆
遠征隊伍耗費好幾個星期共同旅行,並肩登山,隊員應有共同的準則可供依循。好的準則可以總結成以下三點,隊員們彼此承諾奉行:尊重大地、照顧自己並且務必返家。
尊重大地:在遠征旅程的每一天裡,攀登隊都有機會展現大愛,關心大地是否美麗、健康,更甚於追求隊伍當下的舒適快意。燒木材當燃料、在原始的草原上紮營或是垃圾和排泄物隨處亂放或許很容易,但如果你已許下承諾要尊重大地,就會意識到這些行為為大自然帶來何等衝擊。不要留下痕跡。
在你之後造訪的登山者絕對不會想要看到你丟棄的糖果包裝紙,或是你們隊伍留下的任何痕跡。帶進去的東西就要把它帶出來。要瞭解當地的習俗,該如何對待土地,負責管理的當地人說不定有什麼獨到見解。要事先瞭解相關的規定,並予以尊重。不過,如果當地的法令鬆散,並未要求不留痕,可別跟著隨隨便便,反而應該堅守不留痕的作法。
照顧自己:如果你和隊友彼此承諾要照顧自己,就等於是承諾要靠自己的力量自救。關於這點,說不定是除此之外別無選擇,因為隊伍很可能會遠離救難隊、直升機、醫院,甚至沒有別的攀登者在附近。事先對可能會出現的緊急狀況做周密的思考,防範於未然,並擬定因應計畫。萬一狀況發生,你會很放心已有妥善的計畫可用,而如果用不到,你也會感到慶幸。
此外,隊員之間彼此關心對方是否有充足的飲水、是否擦了防晒油,或是其他保持健康身心必要的事項,可以增進團隊精神。已故的著名登山家亞力克斯‧羅維(Alex Lowe)就曾說過:「能夠享受攀登之樂的,就是最好的攀登者。」
務必返家:最難信守的或許是第三個承諾,因為它可能會和想攻頂的熾熱欲望衝突。這其實就是安全登山的承諾,在面臨生死關頭時犧牲登頂的夢想,以求生存;總的來說,遠征攀登的目的就是要擴展能力極限,在非常艱苦的狀況下自我考驗。
每個人、每支隊伍,都應自己決定可接受的風險程度如何。若想守住這個彼此的約定,第一步就是隊員們要在出發前取得共識,認清安全與不安全之間的分野。經過如此討論,各種決策都有其依歸:上攀的速度要多快、要攜帶什麼裝備、什麼時候該改換路線、什麼時侯要後撤等等。
大部分的攀登者都寧願能夠安全返家,而不願勉強在不安全的情形下繼續往峰頂邁進。縱情山林並不表示一定要登頂;遠征是否成功,衡量的標準不只一種。
第十五章 人工攀登與大岩壁攀登(摘錄)
◆人工攀登的型式◆
高山人工攀登:使用最少的人工攀登技巧和裝備來克服短距離的光滑(或高難度)岩面。此種攀登法不甚需要專門人工攀登的裝備,使用一般的繩隊裝備即可。偶爾借助支點的施力來加快攀登速度或減少暴露在危險狀況下的風險。
大岩壁人工攀登:指即使事先架妥第一段繩距,攀登日程仍不只一日者。這類型的攀登通常需要在岩階露宿或懸吊露宿,並涉及拖吊背包的技巧。然而,隨著速度攀登技術的蓬勃發展,以前須為時數日的大岩壁攀登,今日已能在一日內完成。
◆人工攀登裝備...
推薦序
【推薦序】
關於「自由」
連志展
《登山聖經》的英文版原名為「Mountaineering: The Freedom of the Hills」,也就是說,這本書中的內容,是希望讓人們可以獲得一種「自由」,一種在山岳間活動的自由,也是一種來自山岳之中的自由。
回想起將近二十年前剛踏入台灣的山岳之際,政大登山隊社團書櫃之中的《登山聖經》一書,就是一個窺探另一個世界的窗口,那是一個必須要利用到繩索、岩楔、冰斧與冰爪等技術工具才能夠進入的全新世界。雖然書中排列著許多艱澀的英文說明,但是總會用盡全部的心力嘗試把這個世界的樣貌與運作方式,狼吞虎嚥下肚,覺得先把這些東西吃下去,總會獲得些什麼。隨著攀登經驗的增加,參加過進階的嚮訓、岩訓、雪訓,以及國內外的冰雪地攀登經歷之後,《登山聖經》已經不再是窺探另一個世界的窗口,而成為一種社群內相互共鳴或對話的認同。
在這個稱為「Mountaineer(攀山者)」的社群之中,我們無疑的被這其中所發生與所感受到的「自由」深深吸引,然而我們也深刻的瞭解,這個「自由」,必須來自對於「風險」的勇敢面對以及嚴肅管理。自由來自風險的面對與處理,而風險則凸顯出自由的價值。一位有足夠能力在充滿危險的野地中安全旅行的人,是自由的。他可以在數百公尺高的岩壁上,看見熊鷹俯衝的視野;他可以在連續不斷的峽谷激流之中,與高身固魚共舞;他可以在八千米的高峰上,發現極限的超越。這樣的自由,充滿力量,也令人迷醉。
然而,如果沒有能力面對野地潛藏的各種風險,後果則令人遺憾悲傷。可能在三千米的高度,就因為高山病而發生傷亡;可能在曠野之中找不到路而精神崩潰;可能從一面單純的雪坡輕易地滑墜谷底;或者,因為心中的恐懼而根本放棄了親近山岳野地的機會。
因此,爬山不只是一種運動,或只是欣賞風景;爬山,更是一種追求自由的過程,《登山聖經》開宗明義的如此告訴我們。當你學會了荒野的定位與導航能力,你就能夠發現森林的神祕;當你學會了繩索操作與確保架設,你就可以發現一個垂直的世界;當你學會了高度適應與冰雪地技術,你就會發現這個世界沒有你到達不了的目的地。這些聽起來似乎有點遙遠,但是它們在《登山聖經》書中卻早已經明明白白的被書寫了下來。這些都是做得到的。
之前,幾乎沒有人認為台灣的登山者可以完攀世界七大洲最高峰,但是我們在二○○九年證明,我們是可以做到的。現在,幾乎沒有人認為台灣的登山者可以登頂全球十四座高度超過八千公尺的超級巨峰,但是我們已經正在一步一步的堅持往前走。然而,這一切並不是為了峰頂的榮耀,卻只是為了我們心中,對於「自由」的追求!
二○一一年十二月十五日寫於宜蘭
(本文作者為台灣生態登山學校創會理事長、歐都納全球七頂峰 & 全球十四座八千探險計畫專案執行、中華民國山岳協會青年委員會主委)
【推薦序】
關於「自由」
連志展
《登山聖經》的英文版原名為「Mountaineering: The Freedom of the Hills」,也就是說,這本書中的內容,是希望讓人們可以獲得一種「自由」,一種在山岳間活動的自由,也是一種來自山岳之中的自由。
回想起將近二十年前剛踏入台灣的山岳之際,政大登山隊社團書櫃之中的《登山聖經》一書,就是一個窺探另一個世界的窗口,那是一個必須要利用到繩索、岩楔、冰斧與冰爪等技術工具才能夠進入的全新世界。雖然書中排列著許多艱澀的英文說明,但是總會用盡全部的心力嘗試把這個世界的樣貌與運作方式,狼吞虎...
目錄
前言
第一部 野外活動入門
第一章 野外活動的第一步
第二章 衣著與裝備
第三章 露營與食物
第四章 體能調適
第五章 導航
第六章 山野行進
第七章 不留痕跡
第八章 守護山林與進出山林
第二部 攀登基礎
第九章 基本安全系統
第十章 確保
第十一章 垂降
第三部 攀岩
第十二章 山岳攀岩技巧
第十三章 岩壁上的固定支點
第十四章 先鋒攀登
第十五章 人工攀登與大岩壁攀登
第四部 雪攀、冰攀與高山冰攀
第十六章 雪地行進與攀登
第十七章 冰河行進與冰河裂隙救難
第十八章 高山冰攀
第十九章 冰瀑攀登與混合地形攀登
第二十章 遠征
第五部 急難預防與應變
第二十一章 領導統御
第二十二章 登山安全:如何求生
第二十三章 緊急救護
第二十四章 山岳搜索與救難
第六部 高山環境
第二十五章 高山地質
第二十六章 雪的循環
第二十七章 高山氣象
附錄一 等級系統
附錄二 風寒溫度效應
附錄三 酷熱指數
附錄四 延伸閱讀
前言
第一部 野外活動入門
第一章 野外活動的第一步
第二章 衣著與裝備
第三章 露營與食物
第四章 體能調適
第五章 導航
第六章 山野行進
第七章 不留痕跡
第八章 守護山林與進出山林
第二部 攀登基礎
第九章 基本安全系統
第十章 確保
第十一章 垂降
第三部 攀岩
第十二章 山岳攀岩技巧
第十三章 岩壁上的固定支點
第十四章 先鋒攀登
第十五章 人工攀登與大岩壁攀登
第四部 雪攀、冰攀與高山冰攀
第十六章 雪地行進與攀登
第十七章 冰河行進與冰河裂隙救難
第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