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發現自己每天的生活過得既忙碌又慌亂,總是不斷被時間追著跑。與朋友見面時,幾乎都會先習慣性問候對方「忙嗎?」當作問候語,
在這種生活模式之下,我開始思考要怎麼做,才能讓自己的日子不要過得那麼急躁與焦慮,期待能以適合自己的步調來過生活。
其實,解決的方法很簡單。像我的外婆與母親那般,將每天必須做的事當作例行公事去執行,讓這些事成為不經思考就能完成的部分。至於其他事情,一律拋諸腦後,不要時時惦記著。
此外,對我而言最佳的學習範本是母親的國家──德國。德國人的工作態度一絲不苟,但他們也相信假如持續工作不休息的話,工作效率必定變差,因此德國人非常重視休閒的生活。對德國人而言,休息是神聖不可侵犯的領域。未曾聽過有人會在週末工作,更不可能利用週末和客戶打高爾夫球。我在德國旅行時,曾目睹一位友人在週末收到手機傳來的電子郵件而勃然大怒,因為那封郵件是從公司傳送過來的。乍聽之下這樣的反應或許讓人覺得過於極端,但我個人卻認為這種快刀斬亂麻的明快作風,正是德國人值得我們學習效法的生活態度。
進入社會已經二十三年了。我至今仍確信,最舒適的生活應該是不會被繁瑣事物所羈絆的簡單生活。
不僅如此,心靈與週遭事物也同樣必須回歸到簡單樸實,我願在此向讀者介紹我自己如何在這方面下功夫,身體力行去實踐一種恬靜的生活。
當讀者開始針對眼前生活進行省思之時,希望本書能夠提供給您一些不同的觀點,也許是養成一種新的生活習慣,若能對您有所助益的話,就是我最大的喜悅。
(●●大標)在生活上區分啟動與關閉的時機的時機
我的母親是一位職業婦女,昔日為了兼顧工作與家庭的她,經常忙得暈頭轉向。每當我暗忖「這會兒不知道她在不在家?」而特意去探訪她時,總是看見她安靜端坐在椅子上閱讀。媽媽的家裡到處都有坐起來很舒適的椅子,在那些椅子上肯定會擺著一本媽媽閱讀到一半的書籍。媽媽通常會花上二十分鐘的時間閱讀適合當下心情的書籍,這是她心靈的休憩時光。
母親閱讀的時間不容許任何聲音打擾。即使呼喚媽媽,她也不會回答,即便回答也是告訴你「現在是媽媽的時間,等一下再說吧」。
母親當時的回覆令我印象深刻,還有另一件事同樣令我難以忘懷。
當我還是高中生的時期,全家住在兵庫縣西宮市。每當天氣晴朗的週末假期,總能看見家家戶戶曬棉被的景象。假如是連日陰雨綿綿之後,天空乍晴的日子倒也還好,但出生德國的母親總是很困惑地質疑「為什麼只在週末才曬棉被呢?」
母親想表達的是,應該做的事一定要確實做好,做完之後就可以大大方方地休息了。我承襲母親的思考方式與榜樣,總利用丈夫出門不在的這段時間,把所有該做的家事完成。當丈夫放假休息的週末來臨時,便可以從容享受兩人的休閒時光。如果遇到夫妻同時得上班,只能利用週末來打掃的情形,就得在週末設定ON和OFF的時間。比方上午是打掃時間的話,下午就是舒緩的休憩時刻。好不容易到來的週末,應該要好好休息才是。
母親不僅重視自己的休憩時光,也非常注重他人的休息時間。平常日的晚上七點鐘過後和週末假日,她都不會打電話到我家(當然有急事另當別論)。我父親是日本人,他的個性是隨時想到就會想打電話,據說母親總是會勸阻他。母親的考量點是平常日為「營業時間」,工作已經夠累了,為何還要在人家好不容易能夠休息的時間打電話去叨擾呢?夜間與假日是用來休息放鬆的時刻,不僅夫妻間能培養感情,同時也是家人團聚的私人時光。母親認為即使是父女血親,也要顧慮到孩子也有他們自己的家庭。
(●●大標)早晨,一天開始之前的例行工作
對我而言,早起是一件苦差事,我最喜歡躲在暖暖的被窩裡呼呼大睡。但是我第一份工作卻得在六點出勤,因此養成我在四點半起床、搭乘大約在五點出發的首班車通勤的習慣。因此也造就了我和同業的丈夫、好友們,這二十年來持續過著四點半起床的生活。
透過這個經驗,我明白了一件事。早起不過是一種習慣。當鬧鐘響起時,大部分人往往還會想繼續睡,假如你能在那一刻不假思索、馬上掀開棉被奮然起身,並且讓這個行為當成每天的例行工作,久而久之你的身體自然會按照規律行事。一旦早起成為習慣,夜晚一定也會早早產生睡意,如果能再花點功夫,努力讓自己在晚間十點鐘上床,就能創造一種良性的生活規律。
早晨的例行工作非常重要。將許多非做不可、希望在早晨時光去執行的事排入每天的例行工作中,就好比洗臉一樣,你可以在過程中完成一連串的動作。
觀察德國婦女的話,你會發現每個婦女都身體力行她們個人特有的例行工作。比方說送家人出門之後,轉身就會順便把門前的地墊拿起來撢一撢;推開窗戶讓室內空氣流通時,會順便澆澆花等等。她們會先做完這些例行工作之後,再展開一天的生活。
我介紹一下我的早晨例行工作。首先,我會趁丈夫打理門面準備出門的時間,開始想一想早餐和丈夫便當菜的內容。在料理前一夜的晚餐時,我同樣會考慮到隔天早餐和便當菜的內容。例如清潔蔬菜或解凍這類的處理工作,我會盡量在前一夜預先完成,再放入碗或盤中備用,假如完全等到早上才處理,實在很難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如果先預做準備的話,動作自然會快很多。
用完早餐之後,我會開車送丈夫上班。回到家時,我會先泡一杯咖啡,等廚房收拾妥當之後,再端咖啡到電腦前面坐下。基本上我一天只瀏覽一次電子郵件,並且盡可能當下決定如何回信。
讀完電子郵件之後,我會開始查詢資料並寫文章。當然得好好利用專注力最好的晨間時光來做這些事。運用這段晨間時光處理不擅長的事務,往往出乎意料地順利。最後再對照行程表規劃今天一整天的時間分配,這時候大約早上七點鐘左右。接著開始打點自己,展開一天工作了。
(●●大標)只有在要回信的時間才開啟電子郵件
我只有在要回信的時間才開啟電子郵件。我發覺假如一直掛心到底收到哪些信件、不斷去確認收信內容,過度擔心的結果反而會讓我無法好好回信。在確認郵件和回信上耗費過多時間實在很累人,因此我將郵件收發也列入例行工作之中,看信後得當機立斷、立刻決定如何回信。
我只在早晨確認郵件。遇到一整天都得坐在電腦前工作時,同樣也只在早晨確認郵件。平常日若沒有特別等候哪封信件時,依然僅於早晨確認郵件。
因為考慮到可能會遇到緊急狀態、為求使用上的便利,我買了iPhone。有了iPhone,即使電腦不在手邊也能閱讀郵件。但使用上僅限於確認有什麼人寄信來,盡量不閱讀郵件內容。
開啟郵件之後,我會立刻決定哪些信需要回信,將它們篩選歸入資料夾存檔後,剩餘的信件一概刪除。我的收件匣經常保持淨空狀態。如此一來,每次只需要針對收件匣內的信件進行確認即可,十分方便。此外,週六早晨我會確認郵件,但週日一律不看信。德國人非常看重的安息日,我同樣很重視,也將安息日列入我個人例行生活規律的一環。
(●●大標)和自己預約
你是否會經常將不想做的事暫擱一旁,給自己藉口說因為今天很忙而合理化這種行為?我就有那樣的壞毛病,針對某些特定非做不可的事總是遲遲無法動手處理。一旦暫且擺一旁的事越來越多,最後肯定堆積如山。這時候,你必須拿出和別人預約時間的觀念,來跟自己做約定,並且要像是和別人約定之後不能隨便取消一樣,一旦你和自己預約之後也要信守承諾。
首先,你可以檢視自己的行事曆。為求能夠一覽待處理事項,一直以來我偏愛使用一翻開行事曆、跨左右兩頁即可容納一整個月記錄的月曆型行事曆。然而每當著手規劃行程時,我還是會覺得茫然,不知從何下手比較好。
後來,我改用逐週檢視行程的新版行事曆,這麼一來,我就能針對要上攝影課或烹飪課的那天,仔細記下每項行程的預定時間。行事曆下面的筆記欄裡,可以用來記錄準備採買的物品。如此一來就不需要凡事記在大腦裡,只要查看行事曆就能一目了然了,心情自然輕鬆自在。
(●●大標)把必須管理的事物減到最低
如果你經常使用的信用卡有好幾張,每個月寄到家裡的帳單肯定不少,相對花在確認帳單和歸檔資料的時間心力勢必增加。基本上一張信用卡已經夠用,我個人使用的信用卡則可分為:航空公司累計飛航里程數的信用卡、網路購物信用卡和簽帳卡,共三張卡片。
我盡量不申請點數累積卡,理由是點數累積卡不一定會使用到,卻得隨身攜帶實在很麻煩;同時為了避免想用的時候找不到,產生吃虧的負面情緒。我申請的點數卡只有四到五張,通常都是以我常去購物的超市和家電量販店為主。
銀行帳號如果能區分用途、妥善使用是沒什麼問題,然而一旦帳號多,寄到家中的相關資料必定隨之增加。我家使用的帳號分為:丈夫主要往來銀行的帳號、支出生活費使用的帳號、網路使用的信用卡銀行帳號以及我公司使用的帳號。
至於水費、手機通話費等需要定期支付的費用,全委託銀行從帳戶中扣繳。這麼一來,不僅可以免去匯款的麻煩又能享受折扣優惠,只要看匯款清單就能一目了然掌握每個月的支出狀況,同時也可以取代抄寫家庭收支簿的工作,十分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