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時下正颳起一股戰國熱,這次的風潮特徵:比起上年紀的人和男性,年輕人和女性更加熱衷。不管是獨自一人的旅行或成群結隊,經常耳聞拜訪戰爭史跡的女性增加了。
英雄不僅限於織田信長或上杉謙信這些聞名天下的武士,受到電玩遊戲「戰國BASARA」、「戰國無雙」以及漫畫《花之慶次》等影響,片倉小十郎、前田慶次郎這些除了相關人員和研究學者沒有人知道的配角也漸漸嶄露頭角,四國的長宗我部元親開始有人氣也是因為他在「戰國BASARA」是個帥氣的角色。
但是,遊戲或漫畫的角色和真實的武將有很不同的設定。這個現象不僅只於遊戲和漫畫,在最近一連串的歷史相關書物中也不難遇到令人疑惑的描述。
那些將信長、秀吉或家康寫得好像事先預知了未來才有所行動的記述—— 明明將來的事誰也不知道,他們和我們一樣,只是拚死求生存。接到敵人突擊的消息,在沒有時間的情況下,往往是不抱任何證據和自信行動。以當時的科學,也就是「占卜」為基準行動是稀鬆平常的事。可是最近的書幾乎都將武將的思考描述得如現代人一般合理思考,當時所謂的「常識」完全沒被描寫出來。
最典型的是織田信長,在歷史小說或歷史解說書中,江戶時代不用說,信長被描寫得比幕末、明治時代的人更有現代感。但是,歷史學界對信長的描述正好相反。信長雖然是名破壞舊有秩序的男人,令人意外的是,在主從關係方面他其實十分遵守。
舉個簡單的例子,信長一躍登上尾張國主時和主家的關係,以及和將軍足利義昭的關係。信長不曾直接反抗相當於主家的尾張守護代或者守護的斯波家,流放他們時,也是在清楚揭示主君的不是後而做的決斷,因此自然受到家中及世間的認同。
對足利義昭也一樣,信長到最後始終沒有失去對待主君應有的態度,亦無反抗之意。甚至最後流放義昭時,也是因為義昭對信長舉兵謀反,信長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只好採取流放。談到信長,往往被誤認為是徹底破壞中世社會秩序和舊習的一代風雲兒,其實他不曾有過與戰國時代脫序太大的行為。
我們必須留意當時的生死觀和倫理觀與現代有極大差異,依現在的倫理基準論當時發生的「大虐殺」不免令人感到空虛。反觀另一面,我們不能忘記逝去的兵將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他們的故鄉還留有替他們感嘆悲痛的家人,這一點在現代的戰國風潮中幾乎不會被提起。
我還有其他在意之處,比如歷史小說中登場的「軍團」、「同盟」、「軍事進攻」、「方面軍」……容易讓人誤解成是在形容近代國家之間的紛爭,給人一種比起江戶時代,戰國時代和現代更接近的印象。但是實際上,當時大部分的軍事行動,大大受到占卜、因襲、自然現象左右。像是軍事行動就會受到農事約束,織田信長活躍前,長期的軍事行動幾乎不會出現在農忙期。此外,仰賴月光的夜間軍事行動,受到了與現代無法相比的限制。因此,「月齡」是左右戰爭勝敗的重要因素。本能寺之變會發生在新月之夜的隔天早晨,嚴島之戰的時間選在新月的夜晚(同時也是大潮)絕非偶然。
同盟這個字也令人十分在意,即使是現在的歷史小說也隨意使用「清洲同盟」、「甲相駿三國同盟」這些戰後才產生的用語,實際上,所謂的同盟是結為親戚,透過婚姻組成的姻親關係。這也是現在日本社會,以政界和財經界為首,根深蒂固留下來的習慣。對戰國武將而言,外交便是製造姻親關係。
這次舉出的二十名武將,說所有人都是由姻親關係結成的一點也不為過。特別是境界相鄰的北條、今川、武田家便是靠著二重三重的姻親關係緊密結合在一起。人們稱之為「甲相駿三國同盟」,但是不要忘了擔保此同盟的是彼此的姻親關係。
這時便是家譜登場的時機,端看家譜,就能大略知道那一家採取了怎樣的政策。家譜讓武將從出生地到所有相關人物一覽無遺,是最貼切、最能感受武將氣息的紀錄。在家譜上,不管是哪名武將都與無名的手足等價。看著家譜上的家族關係,不管是何等英雄豪傑,都能感受到他們和我們一樣身而為人的事實。
家譜上也會出現我們完全不知曉的人物,這些「無名」人物的存在,讓人想起「一將功成萬骨枯」的道理。
這些無名人物也有他們的人生,透過家譜讓我們擁有想像的空間與機會。「萬骨枯」這悲哀的象徵,正是這些無名氏。他們與名號響噹噹的武將同列在一份家譜卻過著遭到擺弄的人生,坎坷不已;他們正是戰國時代無數個無名氏的代表。
戰國時代累積下來的日本人特有習慣和活在現代的日本人處事方式其實密切相關,是戰國時代殘存下來的武將的子孫,這是無庸置疑的事實。看著家譜,腦海中就浮現了這樣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