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家莊的歷史,時間上橫跨百年,空間上覆蓋大陸、新加坡、台灣
一則以家族情感推動企業發展,借企業治理維繫家族情感的傳奇故事
百年奮鬥,以心待人,以人成事
百人同住,互利共享,十條家規弭紛爭
華人世界中最具故事性的一頁企業家族史
一頁傳奇,陳氏家族
*1913 先祖陳炎遺由廣東澄海縣過番南洋
*1923 陳炎遺攜家帶眷落腳新加坡,以務農維生
*1933 第一代莊主陳亞財接手,照料百口之家,農場事業初具規模
*1980 第二代莊主陳逢坤上任,一躍成為新加坡的養豬大王
*1984 轉型經營新加坡第四大的連鎖超市
*1987馬來西亞開發熱帶蘭花園,出口量居世界第二
*1993進軍中國大陸,買下太陽島,開創高爾夫休閒事業、國際教學
*2010創泰生養生事業
新加坡陳家莊三代人,共一百多位成員,從養豬種菜開始,在第一代大家長陳亞財、第二代領導人陳逢坤的帶領下,經歷數十年的艱苦創業,建立了人才跨國界、版圖跨區域、業務跨行業的國際元立集團。
陳亞財從沒上過學、讀過書,更別說學過正規的農藝了,然而,經過數十年的務實努力,他不但成為養豬專家,種菜、飼養雞鴨等農事也都十分在行。陳亞財與夫人朱如貂,總共養育十男三女,一九七五年,他將么子送到台灣大學畜牧系就讀,也是陳亞財子女中唯一的大學生。
陳逢坤自台大畜牧系學成歸國,於一九八○年成為陳家莊第二代接班人。他配合新加坡發展大農場的政策,逐步擴展養豬事業,使陳家莊成為新加坡的「養豬大王」。然而,隨著工業化和都市化,新加坡政府突然宣佈淘汰養豬業,這一記晴天霹靂讓陳家陷入恐慌,所幸陳逢坤帶領一眾家人,開始家族企業的改造與轉型,先是開發超級市場,接著又將事業發展到中國大陸。
一九九三年陳逢坤進入上海開發太陽島,建設高爾夫球場和度假村,爾後發展教育、農場、房地產、園林、貿易等領域,期間也曾遭遇重大危機,但在陳逢坤的帶領和堅持下,元立國際企業總算立穩根基。
陳家莊之所以獨樹一幟,有以下幾點主因:
第一、陳家莊總人數達到兩百人,目前還有將近八十人,居住在同一個大宅院內。
第二、陳家莊一路走來靠養豬過日子,百年來經歷六次的搬遷,所謂「人隨豬走」,每一次遷移都是一次挑戰,繁雜而瑣碎的養豬工作,也不斷考驗家人的相處之道。大家族如何營運、怎樣管理,遇見哪些的困難和挑戰,它的存在具備一定的社會意義和研究價值。
第三、陳家莊的事業於一九九三年擴展到中國大陸,至今二十二年,期間遭遇亞洲金融危機的衝擊與企業領導人健康危機等種種打擊,走出重重困難的陳家莊,如今找到永續發展的方向與辦法。
作者簡介:
李永樂
誕生於新加坡芽籠福順村,福建閩南和廣東潮汕移民的第二代,一九八○年新加坡南洋大學畢業後,進入《南洋商報》從事新聞工作十一年,九○年代初轉換人生跑道,進入一家新中合資的音像與節目製作公司(遠東音樂集團公司與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合資)擔任總經理,在北京長住了五年,過後返回新加坡在新日合資的水產企業工作,二○○○年重返報社,出任《聯合早報》駐上海特派員,在上海住了五年。曾任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兼職講師,目前為新加坡國際元立集團出版部兼旗下《泖塔》季刊總編輯。
南洋大學本科選修大眾傳播,二○○一年獲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的碩士學位,修讀中國當代文學。旅居上海期間,於二○○三年考入復旦大學國際關係學院,二○○八年獲博士學位,研究專業則是政治學理論。
章節試閱
楔子:乘機應變,開創家業
新加坡陳家莊三代人,共一百多位成員,從養豬種菜開始,在第一代大家長陳亞財、第二代領導人陳逢坤的帶領下,經歷數十年的艱苦創業,建立了人才跨國界、版圖跨區域、業務跨行業的國際元立集團。
上個世紀初,老祖父陳炎遺隻身從中國南方的潮汕地區下南洋,扎下根基後再把妻兒帶到新加坡,長子陳亞財因此成為陳家莊的第一代莊主。如果說陳炎遺是個種菜養豬的莊稼漢,到了陳亞財這一代,儘管擴大了養豬的規模,充其量也只能算是中等規模的農戶;要到陳逢坤接任莊主,讓養豬事業走上技術化、專業化和規模化的道路,才真正稱得上是「經營」大農場。
不僅如此,隨著新加坡政府政策的轉變,陳逢坤帶領家族企業轉型,從超市到多元化經營,跨出疆界,歷經三十年拚搏與發展,終於成就一家跨國的大型企業。
從陳逢坤於一九八○年接任陳家莊大家長開始,一路走來,這三十年漫長歲月可說路途坎坷、困難重重,每一項事業都堪稱創業教案。
國際元立集團的事業,截至今日可概括為八大塊:超級市場、度假酒店與養生、高爾夫球場、農業、教育產業、房地產、貿易與文化事業。其中堪稱「基礎產業」的,是農業這一塊,因此集團至今雖然主營高爾夫球場,陳逢坤還是常以農民自居,認識他的人有的稱他陳莊主,也有人叫他陳島主,他卻更喜歡「農民企業家」這個標籤。
事業版圖廣,農業是最愛
以「陳家莊」這戶百口之家為基礎,元立集團從家庭式養豬種菜起步,逐步發展成中型、乃至大型養豬場,再進一步轉型,經營超級市場、馬來西亞蘭花園,繼而進軍中國大陸,開發高爾夫度假村、國際學校、農場,成為擁有數千名員工的跨國企業集團,也發展出一套「企業家族」的嶄新管理模式。但在事業版圖的八大領域當中,陳逢坤最愛的始終是農業。
事業版圖一覽
新加坡元立集團是一家歷史悠久、業務多元化的跨國公司,由七十年前從中國南下星洲的陳亞財老先生打下基礎,再經第二、第三代成員刻苦經營,逐步發展壯大至今天的規模;現任的集團主席兼總裁,還是家族第二代的陳逢坤。
陳亞財先生認為,養豬事業不能僅靠勞力,須要專業的知識和經營能力。於是在次子陳逢千建議下,決定送幼子到台灣深造,讓陳逢坤成為十個兄弟中,唯一受過大學教育的人。
一九五三年出生於新加坡的陳逢坤,一九七九年自台灣大學畜牧系專業學成歸國後,便全身心投入家族事業。元立集團在他的領導下,從原本以家族成員為骨幹的公司,發展成為跨行業、跨區域、專業人才薈萃的大型企業。
早在一九八○年,年僅二十七歲的陳逢坤就已接手家族企業,成為陳家莊的第二代大家長。雖然眼前的道路並不平坦,但當年那個剛從台灣大學畢業回國,學得滿腹畜牧專業知識、幹勁十足的年輕人,依然雄心勃勃,懷著為家族作出一番貢獻的憧憬。而陳家莊第二代的另外一位領軍人物,是陳逢坤二叔陳財來的次子陳逢秋,他接受英文教育,畢業於新加坡大學。
陳逢坤從家庭內部做起,先是設法賦予不同職責的兄嫂們同樣的重視與肯定,並且參照一般企業的做法,除了給與適當的薪酬,也用白紙黑字制定人人都得嚴守的家規,改造家族內部的操作規程,確保每一位兄長和嫂嫂,儘管受教育不高,貢獻都能得到家族成員的肯定;此外,他也制定了治理家族的規章制度,因為他從小在這個大家庭生長,深刻瞭解家族成員之間不能僅靠血緣維持良好的關係,還必須有一套管理辦法,才能公平處理日常生活當中的衝突矛盾。
「安內」之後,就得「攘外」。陳逢坤的第一著棋,便是改造養豬場的運作方式。台灣的留學經驗讓他明白,養豬事業要做大做強,單靠家庭人力資源是不夠的,得要引進現代化的生產技術和管理。
然而,他並不莽撞行事,因為家中上有九個兄長和三個姊姊不說,有些侄兒、侄女還與他年紀相當。他也明白,家族成員都是勤懇做事的農民,習慣遵循傳統和經驗,要他們接受新觀念、改變舊方式,必須花點時間、用對方法,一切按部就班,不可操之過急。
儘管他小心翼翼,改造家族事業的過程中,難免還是會出現新舊觀念不同、經驗與學識相互牴觸所造成的磕磕碰碰,導致兄弟之間情緒化的對立。這些問題倒不嚴重,因為隨著理論的逐步實踐,兄長們也逐漸相信小弟的確學有所用。
對陳逢坤個人來說,真正重大的挑戰,還是來自客觀環境的種種不可預測的變化,比如一九八四年新加坡政府淘汰養豬業、一九九七年東南亞金融風暴。陳逢坤自身的危機,最嚴重的一次,則是二○○七年的心肌梗塞。
雖然經歷了種種危機,陳家莊的事業反而因此有了轉機,催化出新的事業,幾次「美麗的轉身」,讓許多人都覺得意外,陳家莊的企業版圖也得到進一步的擴張。
總的來說,元立集團以「陳家莊」這戶百口之家為基礎,從家庭式養豬種菜起步,逐步發展成中型、乃至大型養豬場,再進一步轉型,經營超級市場、馬來西亞蘭花園,繼而進軍中國大陸,開發高爾夫度假村、國際學校、農場,成為擁有數千名員工的跨國企業集團,也發展出一套「企業家族」的嶄新管理模式。集團在堅定保護生態環境、照顧利益相關社群的前提下追求成長,通過實施兼顧經濟、社會和環境利益的三底線戰略,履行企業社會責任。
集團在新加坡的主要業務是零售和投資,由陳財發控股私營有限公司統率,包括百美連鎖超市(共十九家)、元立投資私營有限公司、元立海外投資私營有限公司、元集環貿私營有限公司、元集貿易私營有限公司、元立房地產管理私營有限公司、百美食坊、百美人才培訓學院和新加坡太陽群島度假俱樂部有限公司。一九九三年開始,集團前往中國大陸擴展事業,取得良好的經濟與社會效益。另外,一九八○年代,也在馬來西亞南端的柔佛巴魯購地兩百英畝,開闢熱帶蘭花園。
從二〇一一年開始,集團除了繼續在中國大陸經營高爾夫球場、度假休閒與會議、教育和有機農場等項目,也嘗試參與文化產業,並將集團首創的「泰生」理念逐步貫徹、落實於企業,確保所有業務皆符合「有益環境和身心健康」的標準,達成「共生、分享、和諧」的目標,立志成為利人利己、永續發展的企業典範。
集團在中國的主要投資產業,包括娛樂休閒、酒店管理、國際商務、房地產、教育、農業等。二〇一一年集團總營業額約七十億新臺幣,員工總數四一七〇名。
主要產業掃描
從老祖父陳炎遺自廣東汕頭的澄海縣南來,到父親陳亞財下南洋與陳炎遺會合、創建陳家莊之後,近半個世紀以來,這一家子人與種植農產、畜養豬隻結下不解之緣,即便後來新加坡政府淘汰養豬業,陳家莊因而轉向經營超市,仍未放棄農業這一傳統行業。
在陳逢坤的策畫下,陳家莊先是於一九八七年到馬來西亞,買地開發熱帶蘭花園;九〇年代陳逢坤把業務拓展到中國大陸時,也不忘在上海的崇明島批租農地,準備建設大規模的養豬場,儘管後來縮小規模,卻發展為集「農林漁牧」為一體、以敬天愛人為宗旨的泰生農業。
新加坡方面,元立集團目前總共擁有十九家中、大型超級市場。一九八四到一九八八年間,集團經營的是小型超市,一九八八年起才開始往中、大型超市發展。元立的超市有兩條自有進口管道:一是進口蔬菜、海鮮等副食品;一是從馬來西亞、印尼、中國、越南和泰國進口乾糧和日常生活用品。
八大事業當中,以「太陽島」為品牌的度假酒店與養生事業,已成為中國休閒產業的知名品牌。上海太陽島占地約一六〇公頃,建有四五三套獨立的歐式度假別墅,在島上發現並開發上海唯一的天然溫泉後,借助此一天賜「良源」,投入鉅資興建溫泉養生館,發展修身養性的事業。
高爾夫球場的事業集中於中國,主要是以上海為龍頭的華東地區。元立是中國最早從事高爾夫球場開發的團隊之一,第一座球場就建在上海的太陽島,其後陸續建成昆山、蘇州、南京和揚州等系列球場。
與其他球場開發商不同的是,元立的太陽島高爾夫球場都是自主開發、自己管理,從球場造型、球道設計、草坪養護到日常運營,皆由一支專業團隊負責,確保高素質運作,以及為保護自然生態盡一份力。
一直以來,農業都是陳家莊家族最熟悉,也最熱愛的產業。陳逢坤接任家族領導人以後,首要任務便是改造家族企業,做大、做強養豬業,一方面可以解決家庭成員的就業問題,更重要的是以此凝聚家族親情。
雖然新加坡政府於一九八四年宣佈「五年內全面淘汰養豬業」,陳逢坤仍然按原來計畫擴建農場,並通過直接掌控「飼養、屠宰、零售」的各個環節,節約成本及擴大利潤空間,同時也為轉業做好準備。到了養豬業即將淘汰的年頭,他便跨境到鄰國馬來西亞開發熱帶蘭花園,繼續經營另一型態的農業。
陳家莊始終面臨的「創業、發展、挑戰、轉型、改造」問題,也影響著陳逢坤的人生道路。打從當家作主以來,這一類的情況就不斷出現,意志薄弱的人早就繳械投降了,然而陳逢坤卻有一股韌勁,把困難當作挑戰,把障礙視為鍛鍊。
楔子:乘機應變,開創家業
新加坡陳家莊三代人,共一百多位成員,從養豬種菜開始,在第一代大家長陳亞財、第二代領導人陳逢坤的帶領下,經歷數十年的艱苦創業,建立了人才跨國界、版圖跨區域、業務跨行業的國際元立集團。
上個世紀初,老祖父陳炎遺隻身從中國南方的潮汕地區下南洋,扎下根基後再把妻兒帶到新加坡,長子陳亞財因此成為陳家莊的第一代莊主。如果說陳炎遺是個種菜養豬的莊稼漢,到了陳亞財這一代,儘管擴大了養豬的規模,充其量也只能算是中等規模的農戶;要到陳逢坤接任莊主,讓養豬事業走上技術化、專業化和規模化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