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這次,你再也沒有學不會的藉口了
我從剛開始懵懵懂懂覺得圖像思考似乎對生活、工作有幫助,一直到整理、歸納開始授課,我才發現圖像思考不簡單。圖像思考的本身,是一種高效能思考系統,而非只是思考的附加工具而已。如果有人還把圖像思考停留在畫圖、圖解、心智圖法、曼陀羅或九宮格的印象上,那麼真是大材小用、拿牛刀去殺雞,僅用了圖像思考極少部分的功能。
我曾跟一位K老師打賭,到底是圖像好還是文字比較優,哪一種對於整體記憶、思考、回溯記憶比較有幫助?K老師相信文字更精確、有效,唯有文字寫成的報告才有價值、才能精確明白闡述事實,而圖像只是輔助文字的一小部分罷了。如果提到背誦、回憶、複製,文字比圖像更容易,他說他自己每天的工作就是最好的例證。
我們那次賭注是一頓豪華午餐,而打贏這場仗一點都不難。我花了一點時間,在網路上抓了四張圖片,就把K老師一擊KO。方法很簡單,這四張圖片分別是兩萬五千萬年前舊石器時代晚期洞穴壁畫、四千年前埃及人壁畫、三千年前古埃及文,以及唐朝張旭的草書。
首先,我請K老師針對前兩張圖進行「看圖說故事」的測驗,無論是舊石器時代晚期洞穴壁畫,或是四千年前埃及人的壁畫,K老師都可描述清楚。當我要求對圖片進行更進一步「大膽猜測」時,K老師還講了一個長達三分鐘原始人狩獵的故事,彷彿他自己真在草原參與過狩獵。
但我拿出古埃及文圖片時,他大呼不公平的說:「這是洋文,沒學過當然看不懂」他當時一方面這樣抗議,一方面認為我故意用看不懂的語言以突顯文字的劣勢。接著,當我取出龍飛鳳舞有如鬼畫符般張旭的草書字帖時,他終於明白我要說什麼了。
使用文字時,第一關要能讀上面的文字,至少是要自己所認識的文字,這是最基本的要求。第二關要能讀懂,並解讀文字要表達的意義。第三關是能讀出語句背後的隱喻、風俗、用法、習慣和曖昧的詞彙,難度一關比一關高。圖片相對不太需要什麼基本功夫,有時候跨國籍、跨時空溝通也不是問題。因此文字雖有文字的好,圖像式描述也確有所長,圖像與文字混合運用的威力更是驚人。
前面提到過,圖像的能力當然不僅僅於此,圖像思考的本身,至少符合了人類三種與生俱來的內建(build-in)圖像思考功能,分別是想法輸入(input)、內部思考(thinking)與想法輸出(output)。這些內建的圖像思考功能,是我們以肉眼視覺為主,對於空間、距離、大小的判斷依據,就像我們不必任何人教導,人眼都能分辨哪一個東西離我們較近,或是那一個面積比較大或小,這些都是與生俱來的「內建」功能。
想法輸入是指如何將外部知識或概念,以圖像化的方式送進大腦,終成為自己的想法。不可否認的,圖像類確實比較容易吸收,設計過的圖像讓人一眼就可看懂隱含的意義。這些圖像又分畫面與圖表兩類,在心理因素上,觀賞畫面等同體驗的延伸,你雖沒當場看到,但你透過畫面仍能「想像」當時狀況。相較之下,任憑你的文學功力再高,就算花一萬個字對某個景色進行描述,可能還是及不上一張現場照片來得明白。而經過細心整理的圖表,是一種量化、分析的概念,補足了人大腦運算能力與短期記憶容量不足的窘境。大凡讀者在一堆文字中看到年表、圓餅或是柱狀圖時,心情會大為輕鬆,如釋重負的感覺油然而生,覺得看一堆字還不如看懂這張圖。
內部思考是指大腦解讀訊息時,會在大腦裡面以圖像化的方式處理、分析與記憶。事實上,每個人大腦在想事情時,幾乎都會在腦中出現某個影像或畫面,很少人會出現如課文般的文字串。當我們要表達出口時,才把腦裡畫面翻譯成能寫或可說出的字與話,所以圖像化是非常接近人類的思維模式,如果直接給人閱讀圖像,很可能會發生知識吸收與思考同時發生的奇妙結果。
圖像思考提供了文字不可能辦到的功能,那就是彈性與自由度、隨時性與超連結。文字是線性的思考,一個接著一個,如同蚊香燃燒的軌跡,用這樣的邏輯思考會妨礙思考的自由度。請試著問自己,「欲窮千里目」的上一句是什麼?大多數人會先倒帶從「白日依山盡」開始念,倒著念幾乎不可能,這就是線性思考的局限。圖像是自由的,不受到框線的限制,而且只要一啟動思考,基本上每一個圖像元素都可以彼此產生關聯,如同超連結一般。
想法輸出是指如何將腦裡的想法或知識以圖像方式送出大腦,也可以稱之為表達。每個人腦裡想的,未必能清楚表達出來,這是我們大多數人心中的痛。某些時候,想講又怕講不清楚,受限於畫技不足,想提筆畫又畫不出來,恨不得拿一條USB線,一端插進自己腦子、一端接上對方的腦子進行畫面傳播。你這時候會崇拜有設計背景的朋友,隨便拿紙筆畫上幾筆「示意圖」,就會傳來「對對對!就是這樣,沒錯,就是這樣……」
《超易圖解思考法》書中潛藏著這三種方式,能同時幫助讀者練習這三種能力。每個小單元的題目闡明了該單元是用以解決何種問題,主要的示意圖線條簡單又十分易懂,透過這個圖案,讀者大概也能明白它的用途。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個圖案也是想法輸入與想法輸出的主要架構,我們學會之後,自然可以用這種圖像的方式表達給對方。
以「成長格」這個單元為例,示意圖以新舊、優劣當作主軸並拆分成四個象限,讀者不必花太多腦力也能學到這種「區隔」的威力。同樣的輕重緩急、時間與數量的變化等單元,這樣的圖表會很容易理解。當我們試圖把同一類問題描述給第三者聽的時候,讀者就可以用這樣的圖像替代文字,千言萬語真的不如你拿筆在白板上畫出來。
除了表達之外,本書自然是希望讀者大量運用圖像方式進行思考,每則示意圖後面的說明,就是在激發讀者的內部思考能力。以「市場分析圖」單元為例,說明提到「開始先選擇所指定市場的二個重要因素」真是太對了!這正是這個圖的關鍵價值所在。事實上,選對了軸,就對了八成。仔細想一下,如果你是位業務員,影響客戶買的因素是什麼?對不同產業來說,有些人會說是健康與時間,有些人則是購買力與年齡,選擇不同因素所產生的兩個軸線,會得到大相逕庭的結果。但只要選對影響的因素,你就能看到接近正確的市場真相。
用圖像思考和教圖像思考是兩碼子事,要教人會用圖像來思考很不容易,這也是為什麼許多圖像思考書籍越看腦子越打結的緣故。《超易圖解思考法》的編輯方式突破以往型式,一圖搭一文非常簡單。這次,你恐怕再也沒有學不會的藉口了。
薛良凱
(本文作者為普拉爵文創執行創意總監)